“嗯,新口味,想请你试吃一下,”唐葵笑着说,虽然心里还对他和郑教授说的话有些疑惑,但倒也不急,问:“中午江伯伯也不回来吃饭吗?”
“对,你想吃些什么?我去做。”
说着,他走向厨房,唐葵像个小尾巴一般,紧跟在他后面。
厨房里很干净,东西基本上都被收纳在柜子中,一眼望过去,空荡荡的。
江竹打开冰箱看了看,又看了眼放蔬菜的藤篮,问:“你有什么忌口的吗?”
唐葵摇摇头:“我什么都能吃。”
这倒是真的,基本上人或多或少都有不爱吃的东西,譬如香菜,譬如蒜,或者某种肉,唐葵不一样,她基本上是有啥吃啥,百无禁忌。
没有忌口的,江竹便自由发挥了。
唐葵主动请缨,去清洗蔬菜。西兰花里容易藏小虫子,她先拿淡盐水把它泡起来,又去用刀削玉米粒。一回头,江竹已经系上了白围裙,戴着一次性口罩,专心致志地切牛肉。
明明极寻常的处理肉,他像是在做实验。
切好了之后,唐葵探头看一眼,大小均匀,不由得惊叹起江竹的刀功来。
反正她是切不了这么好。
江竹速度很快,切好葱姜蒜,小番茄切成长条,准备做饭的时候,嘱咐唐葵一句:“一会你出去,油烟机不太好用了,还没来得及换,别熏着你。”
“哪里这么娇贵了?”唐葵去把西兰花捞起来,切块:“我打打下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忙。”
江竹笑笑,也不再坚持。
唐葵在家里偶尔也做些饭,做出的菜味道虽算不上太好,但也是得了全家人肯定的。处理食材这种小事并不在话下。
江竹做玉米炒牛肉粒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把西兰花切块,焯水。
做到一半的时候,香味便从旁边飘了过来。蒜香融合着玉米粒的香气,唐葵早上只喝了碗粥,一闻到,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
也不知道江竹的耳朵怎么那么尖,他回头看了一眼,唐葵迅速低头,假装在研究锅里的西兰花。江竹转过脸,嗓音平平淡淡:“刚才我是不是听到了肠蠕动的声音?我要考考你,你还记不记得这是什么原因?”
“专业点讲,就是胃里的东西全部都消化了,胃酸还在持续分泌,刺激之下胃加强收缩……”唐葵回想着曾经学过的东西,回答:“通俗点讲,就是我饿了……江先生,这不是病理学的内容吧?”
“融会贯通嘛。”
江竹没有转身,锅铲与锅碰撞,发出更能引起她分泌胃酸的声音:“等下就可以吃了,别急。”
……我真的不着急,就是胃有点不争气。
两道菜做起来都不算麻烦,煮的杂粮粥也熟了,豆子和米都熬的烂烂的,香气扑鼻。
江竹这边显然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吃到一半,江竹忽然轻声说:“等过了春节,我要去安山镇。”
安山镇在邻市,据此地不算太近,因地理位置原因,发展算不得好,甚至有些贫瘠。
唐葵愣了一下,问:“去多少时间?”
江竹没有看她,声音难得有些迷茫:“应该是一年。”
唐葵“哦”一声,追问:“那你中间还回来吗?”
“当然回来,”江竹急促地回答:“我会经常回来陪你……其实,我去那里,是想调整一下。”
调整一下心情。
唐葵当然明白。
她拿筷子戳着碗里的一颗赤豆,心里有些莫名的茫然。
只是这茫然,她也不知从何而来。
第19章 苹果糖
送走江竹,唐葵给周盼盼打了个电话。
或许是神经大条,也或许是提前步入中老年人生活,周盼盼几乎不怎么用社交软件看社会热点看新闻。还是这通电话,才让加班到深夜的周盼盼头脑转了起来:“你的江医生出事了?”
不等唐葵回答,她又问:“他说想去安山镇调整心情……等一等,葵葵,你老家不就是安山镇的吗?”
“这个不重要,”唐葵说:“重要的是,我可能马上就要面临异地恋了。”
“啧啧啧,”周盼盼说:“这么快就死心塌地了?沦陷的如此迅速,你们都进展到哪一步了?”
她发出淫/荡的笑声。
“亲亲抱抱举高高——一步也没进行。”
“不是吧?”周盼盼惊讶地叫,评价:“不知道江医生是打算慢火炖呢,还是打算一步到位?”
眼看着这话题就要朝不可控的方向进行了,唐葵及时扭转了一把:“盼盼,你说,我该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母胎单身的周盼盼不理解此时唐葵的心情,不解地问:“江医生又不是突然间挂掉了,不过是暂时异地恋一段时间而已——再说了,他又不是不来看你。”
周盼盼不太懂她此时的复杂心情,说真的,唐葵自己本身也弄不清楚。
她自认为和江竹还没有产生那种生死相随的情愫,但也不再是初识之后的敬畏。
如果非要给二人关系下个定义的话,唐葵认为,已经比较接近“友达以上,恋人未満”这个阶段了。
未来倘若与他结婚,共度一生,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大概是平时独来独往惯了,突然多了个人陪着,关心着,她也很开心。
只是眼下,他又要暂时离开一阵子了。
或许是因为停职的原因,江竹空闲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
夏玫与邓临他们写的联名信也没有用,因为江竹代签手术知情书并没有经过申报,而他对停职这件事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剧烈的反应。
家属那边,情绪依旧十分激烈。拿到了一份不菲的赔偿金后,犹不满足,扬言要以医疗事故罪的名义起诉江竹。
且无论结果如何,这一场风波,大大地打击了不少医生的热情。
连带着这个春节,大家兴致都不怎么高了。
唐妈妈唐爸爸还是比较传统守旧的,非要拉着唐格和唐葵两个人,买新衣买新鞋,说要“辞旧迎新”。饺子也是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包的,唐格手笨,总是把褶子捏的很丑,擀饺子皮这种技术活,他更是做不来。
饺子包好了,唐格还拿了一盆给叶时言送过去——他又是孤零零一个人过的春节。作为从小玩到大的人,小时候还常叫叶时言一起过来吃年夜饭,等到叶时言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再也不肯过来了。
其他吃的东西倒也罢了,四处都能买的到,但唐妈妈可怜他家庭不睦,总会让唐格送去包好的饺子,下水煮一煮就成了。
唐妈妈还特意放了一只包糖果的饺子,一只包花生的。
这边唐格刚送过去,唐妈妈又问唐葵:“你要不要给江竹也送一份过去?”
“他家里应该也会包吧……”唐葵想了想,点头:“送一份也行,万一郑教授工作忙,没有包呢?”
还真的让她猜对了。
郑教授正巧有一个出国交流的会议,匆匆忙忙上了飞机;江父倒是没什么事,不过去的时候,他也不在家,不知道去哪里了。
江竹一个人在贴对联。
或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他的手有些发红,听到唐葵的声音,他回头,有些惊讶。
“你怎么过来了?”
“给你送饺子的。”
唐葵笑着说,她四下打量这小院子,同这其他区域的小楼一样,院子里修正的干干净净,大概是因为过节,养锦鲤的一方水池壁上,贴了个倒着的福字。
正红的纸,浓黑的字,唐葵凑过去看了看,惊讶地发现,这墨竟然还没干。
江竹请他进了客厅,只见桌子上铺着红纸,剪刀,笔架,毛笔都还未清洗,对联写了一半,还未写完。
“这张写废了,”看唐葵饶有兴趣地过去看,江竹忙先她一步把纸卷起来,放在桌子上:
“你想喝些什么?”
“白开水就成,”唐葵笑着说,她也不再坚持看那对联,晃晃手里的饭盒:“饺子是刚包的,我帮你煮上吧。”
她在煮饺子的时候,江竹也没闲着,拿香油,香醋,蒜泥等调了一小碟蘸料。又从冰箱中取出一整块牛肉来,问:“今天你想吃——”
“那个,我今天不在这里吃饭,”唐葵解释:“妈妈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我一会得回去。”
江竹又把食材放回原地。
他垂着眼,看锅里面上下翻腾的饺子,一个个圆滚滚的,看上去很好吃。
“全是我包的,”唐葵笑着说:“我爸爸和哥哥手笨,包的也不好看;我妈妈倒是包的好看,不过她说了,最好还是把我包的给你,算是一份心意……喏,你看,我包了三种花样呢,一个是弯月牙,我妈妈教的……”
她介绍着,指着锅里的饺子,右脸颊有一枚浅浅的酒窝,不太明显,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刚刚好。
什么都是刚刚好,她眼睛不大不小,人也不胖不瘦,是一种不带有任何攻击性的美。
顺着她小巧的手指看过去,她指着那些饺子,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分别,可能有的细长点,有的胖些,她却能叫上名字来。在这个时候,她眼睛里是一种略带稚气的神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