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路人甲日常 (圈地养膘)



苏苏将给洪笙准备的东西都装进一个樟木大箱子里,药锭子都分门别类包好贴上标签,又从自己房里取了给洪笙刚做好的秋装并两双鞋一同放进去。

想想,她已经给他做了五年的衣裳。

收拾妥当,便叫院里的粗使仆妇送去了外院。

苏苏松了一口气,这才回了正房,心里衷心希望洪笙能搏个前程,然后稍稍的记着点自己这点心意,以后托他办事也不至于太为难,苏苏也知道自己在这算计洪笙多少有些对不起救命恩人,不过她太想知道哥哥的消息了。

此时苏苏还不知道,某人记着她的心意,一直记到了心里,做梦都想着。

苏苏虽然在别的方面很勤快,但实际上最不喜欢针线活,能给洪笙做了五年衣裳,真真是不容易,但人啊,某个行为一旦形成就成了习惯,突然不做了还有点不习惯。好在苏苏是个爱玩的,又有老夫人宠着,姑娘们也掺和进来,苏苏灵感爆棚,只有嫌时间不用的,那点子小伤感刚冒出头就被挤没了。

一时之间,吃的喝的玩的论新鲜精致整个扬州都没有比得过宋家的,只因为宋家有个心思奇巧的小丫鬟。尤其是宋家老夫人送人的香品,便是宫里也是在没有的。

说起香料,倒不是苏苏前世的功劳,而是这一世苏苏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原主从三岁起就跟着姨娘学背香方子,认识香料,而且是私底下偷偷的学。

苏姨娘从来不说自己的娘家,原主也从没见过姨娘的娘家人,这些香方姨娘只说是祖传的,传女不传男,即使原主什么也不懂时也要死记硬背背下来。

先前苏苏穿越过来时对原主的记忆接受的并不完全,大多是触发式记忆,到了宋家,打理库房,接触了香料这一块,这些记忆才慢慢的冒出来。

原主到底还小,不懂得这些香方的价值,但苏苏到底也有点见识,明白这些香方或许才是苏姨娘给女儿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后来了解的越多,越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苏苏倒不敢轻易说出来了。

苏姨娘身上肯定有秘密,故事或许比她穿越还要离奇,但直觉告诉苏苏,好奇心害死猫,无知是福。但到底得了人家女儿的身子,又得济姨娘的恩德遇上了赵妈妈,她只能以后加倍的回报给阮六郎。

赶在年头里,世子将三姑娘、四姑娘送了回来,各处的年礼也到了,各处田庄铺子的庄头掌柜纷纷过来给主家拜年,苏苏又一次忙得不可开交,好在今年有了宁香、梧桐分担,苏苏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六个新年就在这既忙碌又欢快的氛围中度过了。

第一章 各有不同(一)

一过了正月十五,年味也就渐渐散了。主子们走亲戚去赴宴的次数也渐渐少了。随安堂并旁边的雅韵轩也随之又热闹起来。

苏苏没有家人,平日里的休假也没处去,加上她年岁越大,长得越开,长相在引人注目了,所以苏苏是从不与老夫人出去赴宴的,老老实实待在随安堂里酿个酒调个香倒也不亦乐乎。

苏苏的悠然闲适直叫对赴宴也十分不耐烦却不得不去的六姑娘羡慕的不行不行的。

随安堂的花厅,四位姑娘陪着老夫人用了饭,苏苏几个大丫鬟服侍着漱口净手后,便听六姑娘十分不淑女的大呼了一口气道:“,可算是活过来了,这么长时间,数这顿饭吃的最舒心,想起这半个月,真心心窄。”

老夫人也知道这个孙女的性子,笑骂道:“竟会胡言乱语,小心你娘捶你。”

几个孙女中老夫人最疼六姑娘,她自是不怕她娘的,撇撇嘴道:“我娘捶我,我可不服。亲戚家就算了,官宦人家的宴请吃个饭也不消停,一会儿那家的姑娘湿了裙子,一会儿这家的姑娘丢个镯子的,还是管家千金呢,比吃比穿比首饰,我身上一件衣裳都能叫她们夸出花来,真真是不知所谓。”

看着六姑娘小大人似的模样,众人都忍俊不禁。

四姑娘虽是个庶女,性子却是姐妹几个中最爽朗的,附和道:“以前你还小,不怎么出门,不知道当年咱们家大姑姑还没有封嫔封妃,你大伯我爹还没有封伯爵时,在人家眼里咱们才是真真的不知所谓,如今不过是风流轮流转罢了!”

这两位姑娘,一个十三,一个九岁,说出的话叫老夫人既感到好笑有感觉心酸,那些年,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老夫人一人轻拍了一下,道:“这话可不许到外面胡说,否则就不是风水轮流转,而是小人得志了。”然后正色道:“你们在外代表的是宋家的脸面和教养,咱们从前不屑阿谀奉承,如今也不用俯视不屑别人。得失心不能太重,否则哪里还有快活日子。”

四位姑娘全部起身,肃穆且庄重的齐声道:“谢祖母教诲。”

之后老夫人叫姑娘们散了,苏苏、杨柳、宁翠、碧思几人轮换着吃了饭,服侍老夫人午睡。

苏苏在旁轻声念着《心经》,老夫人闭着眼睛仿佛睡着了,苏苏刚收好佛经,老夫人轻声一叹:“家大业大责任大,几个哥儿我倒是不发愁的,只家里几个丫头倒是各有各的短处。大丫头算是废了;二丫头定的亲事是开国八大伯府之一的昌乐伯府,以她的性子,不吃个亏是长不了记性的;四丫头性子开朗随和,六丫头古灵精怪,但这两个丫头都随了她们祖父,有一副侠义心肠,都不是当大家主母的料儿;最让人省心的三丫头又弄出一个退亲的名声;至于五丫头,岁数不大却有十万个心眼子。”

说到这,老夫人睁开眼,而此时各有差事的四个大丫鬟早就放下手里的活儿围在她身边。

因为说的是姑娘们是主子,四人也不好接话,老夫人叹了一口气。苏苏见此自己也跟着叹了还几下,惹得老夫人好笑道:“小小年纪,你叹什么气?”

苏苏回道:“奴婢见老夫人如此,只当叹气是个好的,却不知是什么海上方,能治什么病?”

老夫人一愣,尔后见其他三个丫鬟憋着笑的样子,哪里不知苏苏在淘气,笑骂道:“却是个海上方,专治促狭鬼!”

之后自己也是一笑:“叹气能治什么病,倒是我着相了,你这个丫头啊!”

宁翠安慰道:“您啊就是想得多,古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家的几个姑娘也都是顶顶好的,以后您在多教教就是了。”

杨柳、碧思两人也跟着说了不少好话,老夫人这才放下这项心事,不过睡前吩咐苏苏道:“下午没什么事,你去找姑娘们玩吧,今个我说的话倒是重了些,让她们不要瞎想,顺便告诉三丫头,明个儿起去和她三婶娘学习打理家务;四丫头五丫头的绣活不能荒废了;告诉小六别整天就知道画她的美人,规矩学不好,我是不偏袒她的。”

苏苏一一记下,待老夫人睡着,和其他三人摆了个手势悄声出了屋子,先去后院自己屋子拿了几样东西,才来了雅韵轩。

苏苏先到了三姑娘住的半弯阁,三姑娘正半靠在临窗大炕的锁子锦靠背上,手里拿着本书,腿上放着个铜鎏金镂空雕缠枝花鸟纹南瓜形手炉,膝盖处搭着一条驼绒薄毯,见苏苏进来柔声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可是祖母有事吩咐?”

然后又请苏苏坐下,叫人赶紧上热茶。

苏苏笑道:“不过三年不见,姑娘越发客气了。”

坐定后见她看的居然是《女则》,苏苏心里想着怎么回话,思索了一下才道:“老夫人说了,姑娘的学问绣活都是顶好的,咱们家的姑娘学这些不过是随大流,过得去就成了,以后当家做主还是要多学学管家内务,明个儿起便叫姑娘跟着三夫人,先学学管家,下午没事时,在跟着其他姑娘一起上课。”

三姑娘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盯着苏苏,见她真真是一脸笑容,才肯定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她因为嫡母给她定的亲事,使手段叫大伯父发现不说还闹得满城风雨,如今退了亲,为了宋家名声,原本以为祖母即便不将她远远嫁了,自己也就是嫁到商户地主家的命了,没成想祖母并没有放弃她,招她回来也不是想随随便便把她嫁人。

三姑娘便是再淡定也不过才十四岁,一时之间喜极而泣,苏苏也没有劝阻,心里既怪她看低了老夫人的心胸,又觉得她可怜。

好半晌,三姑娘哭够了,才叫人打水来重新洗漱上妆。

收拾妥当,三姑娘才不好意思的道:“叫你见笑了。”

苏苏这才道:“老夫人是姑娘的亲祖母,心里只有更疼你的,年前姑娘刚回来不过提了一句随安堂的熏香好闻,老夫人就记下了叫奴婢给姑娘送来。不巧那香用完了,因为是奴婢自己调制的,外面没有,年里又忙只能得空调制,昨个才得。”

说着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半个巴掌大小的青玉雕花鸟纹的小扁盒,打开后里面不过莲子米大的十六丸,光闻着就有一股清清凉凉的感觉。

三姑娘接过去越看越喜欢,“没想到苏苏你还是调香师!这香叫什么名?我在京中都没见过这么特别的香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