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琪有些不好意思,这要是私下里,她绝对没二话,这不有外人呢嘛。
所以,她咳了一声,让了下位置,把自己背后的柳绝妹给露出来,“妈,这是柳绝妹,我在火车上认识的,今天要不是她,我就差点回不了家了。”
方母一脸感激地上前,握着王晴的手,“多亏你了,小姑娘。咱家这丫头就是个憨货,这都工作了,还是没啥心眼子。要不是多亏你,人都找不回来了。真是出门遇贵人了!”说话语无伦次,但是柳三妹特别理解她,这就是当妈的。她想起来,她妈妈也是这样的,虽然相隔两地,可无论多忙,每年她总会抽空过来陪她一段日子,教她穿衣打扮,教她为人处事。就是自己一个人去旅游,她听说了,特别不放心,一再地叮嘱她这,注意下那的,唠唠叨叨的不停。原先觉得她挺烦人,现在才感觉到什么叫母亲的担忧!
“方姨,我和方琪姐也是有缘,您别这么这客气啦,倒是我还不好意思,来一趟北京,还叨扰您了呢。”
“你这丫头说话真见外,就加床被子的事儿,谈啥叨扰哟,快进来吧,现在晚上凉,别冻着喽。”说着领着人进来。
这是个小小的四合院,有七八间屋子。
“来,你们俩人住一屋子吧,琪琪的房间也够大。别的屋子还没收拾,明天再给你收拾一间吧,别嫌弃。”
“方姨,您别忙伙啦,我和方琪姐住一间就好,咱俩晚上还能唠唠。”
说着,又自己的包里翻出几段香肠和两块五香牛肉。“方姨,这是我家自己做的,给您尝尝。”
方母张大嘴巴,好家伙,这香肠有七八斤吧,这牛肉也有五六斤,这丫头也太实诚了吧,“这太贵重了,哪能让你这么破费,家家也都不容易。”
方母眼里的怀疑,柳三妹怎么可能没看到呢,于是就解释道,“方姨,这是我们生产队逮到的野猪,队里分的,不算啥。这牛肉是生产队的牛被机器摔断了腿,不是老牛,肉可嫩着呢。”
方琪看柳绝妹似乎是不想占她们家的便宜,所以也在一旁劝着,方母不好推辞,只好收下了。
柳三妹笑着,“方姨,您收下就对了,要不然,我都不好意思在您家里住。”
“这丫头。”方母笑骂了句,“你们先歇着,我去给你们下碗面,吃完赶紧睡。”
说着拿着东西火急火燎地推门出去了。
三人没有说啥话,吃完饭,就各自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柳三妹见到了方家所有的人。
方母,方父方其天,方家大儿子方讯,方家大儿媳妇白明珠,方家二儿子方俊和方琪。
方琪似乎很喜欢她大哥,看到他和大嫂进来,立刻蹦蹦跳跳地过来迎接,“大哥大嫂,你们怎么过来啦?怎么没把安安带过来?”方俊和白明珠住在方父单位分配的房子里,这个小四合院是特地买的,家中人口太多,分配的房子才四十多平米,根本不够家中那么多人。所以,小两口听说方琪回来了,就过来看看。
“安安送到我爸妈那边去了,他要是在闹得全家都不安生。”白明珠很喜欢这个小姑子,见她提起自己的宝贝儿子心里也很开心,笑着回话。
“安安多乖呀,大嫂,你呀,别太严啦,小孩子就要活泼一点才可爱。”
白明珠抿嘴一笑没有反驳。
方琪向一家子介绍柳绝妹,又把昨天遇到的事一起说了。
全家人都对柳绝妹很感激。弄得柳三妹非常不好意思。
方琪笑呵呵地,“对了,咱们今天可以坐哥的车四处逛逛,比两条腿省事多啦。”
方其天故意瞪着眼,“不可耽误你哥的工作。”
方讯笑着摆摆手,“爹,没关系的,我今天也正好休息一天。”
吃完饭,方琪,柳三妹,方讯三人一起去逛,方讯主要是开车。
白明珠要回娘家。方母把柳三妹给的辣肠和牛肉各拿了一些给白明珠,让她带给亲家尝尝。
白明珠很感激地收下了。
第15章 国学大师--陈淮石
方琪带柳三妹到□□看升旗,看完□□又要带她去爬长城。
方琪对这些景点没兴趣,她可不是来旅游的,再说了,爬完长城,她还有那腿去找人嘛。
于是拒绝了。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到饭点了,于是三人一起去吃北京烤鸭。
怕个柳三妹倒没拒绝,她前世为了吃着正宗的北京烤鸭,还特地跑去北京呢。半只烤鸭两百多块钱,可她光路费就花了三百,好在自己还顺便旅游了一翻。
这个时代的北京烤鸭店与后世最大的不同,就是服务。
前世去过一次,那服务员的态度不要太好,每道菜她都会告诉你,这怎么吃,这又是鸭子的哪些部位,甚至还有单独的表演。虽然也收服务费,可花那么多钱,不就是图开心吗?
可这时的服务态度却是非常牛逼哄哄的。一副你爱吃不吃的表情,看得人十分恼火。柳三妹忍着气,开始点餐。一只精品烤鸭,配点春饼,香葱和黄瓜。三个人足够吃了。因为方训要开车,所以也没有点酒。
虽然态度是差了点,不过,味道却更正宗一些,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酥脆外皮,鲜嫩多汁的鸭肉,搭配薄嫩的春饼沾上甜面酱,绿色的香葱和黄瓜,别有一番风味。
吃完烤鸭,柳三妹直接问方琪,金鱼胡同怎么走。
方琪难住了,倒是方训有些意外,问,“你到金鱼胡同有事?”
方琪点点头,没有否认,“找人。”
方训知道她不想多说,也不为难她,直接开车带她到金鱼胡同。
方琪也要跟着下来陪她一起找,柳三妹虽然不知道陈淮石是什么人,可是陈为正自己都被关进牛棚了,他父亲估计也十有八九不会好,自己私下看看就好,要是连累到方琪兄妹被人发现,那她就是罪人了,毕竟方家待她那么好。她哪能害人。
只好劝她,“我对这里不熟,我要找的人,我自己都不清楚情况呢,你现在有工作,谨慎点好。等我回去,我再告诉你。”
方琪见她说得这么认真,看了一眼大哥,见他也不赞同的样子,只好叮嘱她,“我家住在泗水胡同28号,你记住了。”
柳三妹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等两人的车走远了,她才慢慢走进胡同里。
柳三妹往里走,看着上面的门牌号,27号?不是。刚走了没几步,有个岔路,往左走吧,13号,14号,一个接一个,最里面的是26号。于是退回去,又走到那个岔路,28号,29号……36号到了。
敲了几下门,门开了,从门后面探出了一个人头,是个中年妇女,看到她愣了下,大声问,“你找谁?”
柳三妹愣了下,她记得陈为正说陈淮石没有女儿,也没有别的亲戚,只有他一个儿子,而且他说父亲是个教授,文化人,和这女人明显不是一路的。于是她耍了个心眼,“我找刘兰香。”
中年妇女恶声恶气地叫道,“刘兰香?不认识,你是不是找错了呀,俺们是一大家子,没有叫刘兰香的。”
柳三妹故作疑惑地道,“不对呀,我大姑说刘兰香就住在36号呀。”刘兰香是陈家以前请的帮佣,是陈老师告诉他的,她不能冒冒然上门就找陈淮石,那样会被那些想要立功的人盯人的。
中年妇女板着脸不耐烦地叫道,“啥刘兰香,这屋子以前住的姓陈,是个老大爷。”
“不可能呀,你说的老大爷是谁?哪找他,我去找他问问。”
中年妇女也没怀疑,嘟嘟囔囔地说,“他在哪俺不知道,你可以去问问街道居委会,出了这个巷子口,就是27号,往左转第一个门面就是那儿了,你去问问吧。”说着把大门重重一关。隔绝了她的逼问。
柳三妹只好原路返回。
到了街道居委会,里面只有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前,无精打采的样子,此人大约三十五岁的样子。一身军大衣,八字眉、三角眼、圆头鼻子,看着不像好人。
“同志,我想问下,36号的老大爷人去哪里了?”
中年男人原本蔫蔫的脑袋,立刻就清醒了。警惕地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翻,问,“你找他干啥?”
柳三妹抿了抿嘴,装作很烦恼地挠挠头,“我找他想问问,刘兰香在哪,她是俺小姨。之前,听大姑说她在这里给人做事。好多年没回家了,外公病了,就让我过来找她回家。”
中年男人神色有些松了,但还是很谨慎地核对了她的名字,又看了她的介绍信。反复对了好几遍,才算是相信了她的说辞。
这介绍信是她自己写的,章是她威胁柳柳不把她的事告诉别人,逼她拿他爸的大队队长的章印上去的。为了这事,柳三妹好心地建议她,不要在婚前破身,柳柳羞愧难当,愣是把她给赶出了自家的院子。柳三妹见她不听劝,拿着介绍信就往家走了。
“你跟我来吧。”说着带她到后面。
推开门,进去,里面别有乾坤。
不大的院子,四四方方的,最上方是个天井,四周是围廊,围廊后面全是屋子,居然被隔出了十多间。每间不过五六平米,除了一张床,愣是放不了别的东西。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