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的周天很快就成了初中的风云人物。虽然年龄是整个初中最小的一个,不过抽长的身高,超好的相貌,不俗的衣着,已经有些沉稳的气质再加上无人比拟的成绩。虽然所处的年代还没发展到那个开放的时期,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写些小纸条儿、情书一类的东西来直接的表达爱意,但仍避不掉有许多小女生偷偷投过来的钦慕的眼神。
而周天对此却一律无视,每天在学校都是认真读书,相交的也是固定的那么几个自己认为志同道合的同性朋友。放学后回到家里完成自己的功课后,就会陪周筱复习一遍自己每天所学的内容,之后再预习一下第二天将要学的新课程。
周筱还是会经常不露痕迹的选择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引导着周天,周天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下,成绩好到连教他的老师有时都惊叹。有时周天甚至能找到一个比教案上所教授的还要更加简捷的方法来解出问题,弄得老师有时遇上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还要找周天来研究探讨。
也难怪,因为这所身处偏远农村的中学,公办教师也就是周海正和教务主任两个人。而这两个人里也只有周海正一人是正规师范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教务主任也堪堪高中毕业而已。其他的全是由民办教师组成的队伍,这些教师也不过才初中毕业的学历,这些民办教师里大部分还都是周海正教过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经过考核或家里托上面的关系被安排进来,水平怎样当然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大部分能念书到初中毕业的学生,也不过是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多认些字罢了。因为自从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基本上每年的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几乎都被认为成了所有念书人的未来和发展的唯一出路。的确,这个时段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中专毕业,甚至技校毕业,国家都会给安排正式的工作,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铁饭碗!
农村的学子,为了能早些毕业,能早点挣上钱来养家胡口,基本上是没什么人会多花上三年的时间和金钱去读高中的,都是读完初中直接考中专、师范或是技校,念上两到三年,毕业回来就能端上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了!
所以,每年参加中考的考生就真正的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情况对于师资薄弱的一所农村的中学来说,能从这里考出去的学生实在是凤毛麟角,而这对于每一名学生的家长来说,也简直成为了一种奢望。
周海正虽然学识渊博,但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兼下初三的所有课程,只能尽量做到亲自带每年的毕业班。因为有许多孩子小学毕业后不会再继续念下去,所以到了初中后学生就少了很多,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也就有四十几个学生,这四十几个学生里还包括本村没有初中的外村的学生。
周海正也会在自习课上经常辅导一下学生除了他兼课以外的其它课程,如语文、几何等。其实自从周家条件转好后,周海正就已经开始不时的资助一些因家境困难而无力供读,但却比较知道刻苦的学生。因此,周海正得到了更多人,包括他的众多学生给予他的除了做为一名无私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以外的还有更多人格上的敬仰和尊重!
☆、第二十三章 三年后
今年的黄芪卖了五万五千八百六十块钱,除了给堂弟的两千块,加上商店也有两千五百多的收入,周家今年的收入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春节的前夕周海正将又一大笔钱款存到银行为止,周家的存折上的数额已达到十二万七千元!
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周家的财富就已经积累到让许多人不敢想像的数目,但周家的每个人仍是秉承着低调的原则,波澜不惊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周筱的竹笛和二胡的技艺日渐精进,再也不用有被小华的奶奶找上门来抗议的担心!不过进步最属明显的还是毛笔字的技艺,虽然周筱喜欢极了怀素的狂草,不过现在仍是坚持着在练习着柳体,她想把底子打的更牢靠一些……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又过了一个将近三年,已经来到一九八五年的五月。
就在两个月前,村里通上了电!
终于告别了煤油灯的年代,在周海正的计划里已经有了要购买电视机和电冰箱的打算!
这两年的黄芪还没有被外人发现,周家的财富又极巨增加了十几万。
早前在后园栽种的果树,在两年前就已如周海正所预料的那般挂了果,虽然只有零星的那么几个,但到了后一年就已是硕果挂满了枝头。十棵的苹果树再加上两棵的梨树,果实的总产量加到一起意想不到的惊人,听了周筱的建议后,周家在秋后把这些果子都装好放在了地窖里,到了春节前夕把一大部分吃不完的都拉到县城卖了个好价钱。
葡萄树因为打理的好,每年吃不完的也能卖上点钱。尽管以周家现在的实力可以不屑于这点小钱,不过用质朴的刘玉凤的话说就是——“不要不把这点小钱当回事,想想我们日子过得紧张的那些年,恨不得一分钱都要掰开了来花!不要小瞧这点小钱,至少这点小钱,也足够能帮到四五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交付一年的学费!”
在周海正的影响下,刘玉凤觉得能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一个上学的梦想,可能就给了他们一个未来或者是一个无限光明的前途!
周筱已经八岁了,身高上仍比同龄的孩子矮上那么一截,显得一副娇娇弱弱的样子,发型已由原来的板寸改成了现在的学生头的样式,不过这种学生头也是在周筱强烈的要求下,经刘玉凤修剪改良后显得更加可爱又俏丽的而不太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样式。
衣着上,自从进入八岁后,周筱已不再任由刘玉凤给自己打扮成一副红灯笼或是绿柿子椒的样子。周家现在有着足够的条件打扮自家的小公主,秉着富养女儿的理念,刘玉凤只要在周筱不太出格的前提下,会由着她自己的意愿来装扮自己。不过周筱毕竟有着前世近四十年的审美阅历,她也没有追求品牌的嗜好,当然,目前环境下也没什么品牌让她可追。她可以达到花很少的钱把自己打扮得穿起来特舒服,让别人看起来会觉得更舒服的效果,当然这一能力也让全家人跟着受益。
就拿快到不惑的周海正来说,合体的衣着,恰到好处的细节修饰,让他显得越发儒雅起来。
刘玉凤虽然每年还要有一个多月山上的劳作,但经过周筱为她精心提供的保养美容的小妙招,再加上不俗的衣服款式和漂亮的发型,本来就有出色的相貌底子,现在整个人显得年轻、干练又女人味儿十足。
十四岁的周天身高已达到一米七五,尽管身材仍显得有些单薄,不过却是气质极佳,再加上周筱给设计的独特的服饰搭配,更加吸引无数少女的眼球,当然最主要的是成绩一直以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领跑在一众同学之前。
当然,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周筱知道一切皆是由于自家现在非常丰厚的经济条件起的主导性因素。家里的每个人自从有了钱后心里不自觉的都有了些底气,再加上外部“配置”的改变,整个人的气场才会变得相对强大起来。不过,最让周筱觉得欣慰一点的是,全家人还是保持着那颗平常心和善良的心,而不是表现的那种让人悲催的暴发户的行径!
再有两个多月就到了周天和周筱要参加中考的时间。由于周海正托人提前打了招呼,县重点高中的校长已经知道八岁的周筱要通过中考的汇试,进入到高中来读书。周海正尽管得到了高中校长的首肯,但依然能从对方眼神中读出了浓浓的不屑,不屑中甚至还夹杂着讥笑,以为是一个过于宠孩子的父亲做出的一件非常不靠谱儿的事情!
周海正没怎么往心里去,之所以提前打过招呼,一是不想在周筱考取高中后,让学校打着神童的旗号大张旗豉的做宣传;二是想让学校在周筱读高中的三年里,尽量做一下保护措施,别让外界的炒作打扰到她;再有一点,也是怕自己超常聪明的女儿会带给人家过大的震动,所以让校方提早有个心理准备,但好像人家并不领这个情!不用说,校长的表情就好像直接告诉你说,“哄孩子玩儿也不是这个玩儿法,真以为能考的进来呢,做梦吧!”
周海正无奈,心里想着只有到时候看情况再做决定。
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这兄妹俩的住宿问题。周海正和刘玉凤夫妇认为周天倒好说,已经十四岁,而且还是个男孩子;可周筱毕竟还太小,今年只有八岁,如果住宿的话就会面临诸多的不便,光是想想食堂的饭食就会让刘玉凤舍不得自己瘦弱的女儿去吃这份苦。
周筱于是又得到了机会:“爸爸,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在县城买房的。找一个离学校近一点的地方买一处房子,我和哥哥就可以不用住在宿舍,而且现在的物价越来越上涨,房价也会跟着上涨,将来我们要是不住了也可以再卖掉。”
“买房倒是可以,可是我和你妈妈都走不开,谁来照顾你们陪你们住在那里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