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年的战友们,哪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恩惠?当然,更多的是对他孤身一人却总是爱财如命的小气样,爱恨交加。
今天早晨,他在自家的阳台上,亲眼看着苏建儒的车子拉着他们一行人离开。这一上午,总感觉自己好像少了点什么干劲儿,都准备明天就回部队,销假工作去了。
好在,他没有今天上午就离开。
看来,他的假期,一点都不会无聊了。
很快,就验证了他的想法。
下午,大家回到苏建儒的公司,赵鸿文就拉着左大卫,吆喝上赵鸿飞和崔以沫,让苏小灿当着书记员,开始给两个小的制定作训任务,目标:在崔以沫回元古市之前,两人联手顺利打败警卫连。
苏小灿边尽职地做着记录,边为警卫连默哀三分钟。他们碰到这两个疯狂的学员,外加不按牌理出牌的两个教练,真是万分悲催呀!
除此之外,崔以沫和苏小灿晚上都还要学习书本知识。
赵鸿飞把自己初中的教材都翻了出来,虽然京都和偏远的元古市教材内容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有总比没有强,而且最主要的只是暂时的。
苏建儒全权负责跟元古市那边苏小灿和崔以沫的家长和老师请假,并让人从元古市稍来了两人的课本。
当天晚上,苏家也算是十分的热闹,热闹的内容主要是大家都集体加资了。
崔以沫的父母听说他还要留在京都,有一个专业的培训还没有完成,就勒紧裤腰带,给他来时带的银行卡里,又存了一千块钱,还叮嘱他不要给他师父拖后腿。
崔以沫还没有来得及去银行看钱到账了没有,直接就交给了苏小灿,让她明天取出来,跟之前留给她的钱都一起入股了。
赵鸿飞就不说了,把几个朋友的钱都拿了来,还分别记了账,交给苏小灿。
当然他有一件事没有老实交代,这其中多了三万块钱,写着他的名字,是怎么回事。因为,他没有那个胆量说出真相,那钱是他哥赵鸿文给他的,让他到时候连本金带回报一起交给他,分成的方式,跟他们一样就可以了。
左大卫见两个孩子这么痛快,等大家都回了房间,准备休息了,才磨磨蹭蹭地找苏小灿说悄悄话。
其实所谓的悄悄话,也就是又塞了一个存折本给苏小灿。
苏小灿一看上面的金额,好吧,六七万块钱呢!这钱直接交给她,左大卫立刻变成了他们中最大的投资人了。
她吃惊最后的总额,慢慢静下心来,又去翻看前面的流水,才知道,左大卫一直是一个隐形的小富豪。
人家早在好几年前,九十年代初,就成了十万富翁。而且,那时候的利息特别的高,这些钱,五年的定期存下来,比一个农民辛苦一年在地里刨食挣得钱还要多。
当然,也是有一些支出的,一笔是最早的时候,有两万块钱的样子,她猜可能是建武馆的时候吧。再有一笔,就是最近,看看上面的时间,就想起了左大卫跟她炫耀自己拿下的那块大的可以当地主的地契。
现在,又这么有先见之名地把全部财产交给自己去炒股!
苏小灿心里嫉妒地都快骂人了。她身边怎么这么多有钱人?偏偏漏出了她,显得自己跟个小穷光蛋一样。崔以沫就排除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就是一个小穷光蛋,人家自己也承认。
可是苏小灿心高气傲,却不肯认清事实,大家现在要靠着人家发财,又不敢吭声。
第二天,她把这些钱都一一取了出来,存到了证劵账号里,一不小心留意了一下上面的金额,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断了——里面早早就躺了十五万的资金。
不用问,这钱也知道是苏建儒的。
她非常感谢大家对她的信任,但一想到自己这么辛辛苦苦,最后好处都让别人给得了,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呀!
好在,这天下午,苏建国终于联系上了苏小灿,告诉她,他的贷款已经下来了,现在手头松了一些,知道她在京都要参加什么培训,就先支了五千块亲给她,让她不要亏待自己。
现在她的现钱也终于上万了,有些心理平衡了。
也就是说现在苏小灿手里有自己一万多,崔以沫两千多,左大卫之前的钱加存折里的一共快八万,赵鸿飞和他四个朋友的小三万,不明人士赵鸿文的三万,苏建儒的十六万,手里有了将近三十一万多的可流动性资金。
这些钱,苏小灿前世加今世,两辈子四十多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心跳加速的同时,也多了几分飘飘然的不真实感,落下来之后变成了些许的恐慌,最后沉淀、冷静之后,变成了激动和兴奋。
虽然这么多钱,只有零头是自己的,但是亲眼看着这些钱利滚利,滚雪球似的,滚成让人更加激动的数额,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再说了,赵鸿飞那边的钱,可是说好了,要给分成的,虽然,自己到时候不会真要五五分成,但四六有些伤情分,三七总是跑不掉的。
这么说来,自己还是会挺有钱的。
苏小灿调整好心态,彻底投入到了淘金的重任中去。
当然,你让她再研究,也研究不出一个花来。她本身就对股票的知识,仅限于能看懂,会买卖,要是真想研究出什么股票的未来走势,还真是,没那个本事。
苏小灿也就捧着苏建儒的股票入门书,背着大家,偷偷看了两天,就随手给扔了,不行,里面的内容太深奥,变数太大,没一样适合她的。
还是踏踏实实地照着“天上的馅饼”来折腾吧!起码,这个不用动脑子,也不怕有失误,大家都用得放心,看的省心。
苏小灿这两天都很少出手,因为格林股票好不容易涨了三个涨停,开始跌了,没到跌停,也绿得让人脸色大变。
☆、第二百一十二章 脱胎换骨
众人以为苏小灿是因为股票上的涨跌心烦意乱,才找出了书来看,想想好办法。好在,看到账号里的钱没有动过,大家倒也放心了不少。
如果让他们知道,苏小灿这是在临时抱佛脚,想着填充一下自己的股票知识,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如此淡定了。
事实证明,无知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快乐。
这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因为有规律,大家都相处得越来越亲密,时间更是流逝得飞快。
苏小灿这些日子倒是十分的老实,除了炒股票,就是霸着苏建儒的电脑开始写她的小说,这个时候,还没有流行开网络小说。她也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各个杂志上投个稿,挣点闲钱。
反正,公司里什么最多?除了人,就是电脑。打印什么东西,也十分方便,一点都不用担心昂贵的打印费,打印东西,那纸张都是刷刷地。
说起来,这次出门,苏小灿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光明正大地,苏建儒给她办了一张银行卡。现在她跟杂志社结算稿费,终于摆脱了信件这种不靠谱的方式。
谁让她现在年龄不到,没有身份证,不能去办银行卡呢?主要是她看苏建儒每次用钱都是拿着存折,以为现在还没有出现银行卡,然后,就华丽地OUT了。
现在,小钱挣着,大钱数着,小日子过得也是美滋滋的。
当然炒股票的时候,不是你知道了它未来的走势,就真能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她手里的金额少,在市场里,感觉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当这些资金越滚越大,买卖的量越来越多,许多问题就跟着来了。又两三次,苏小灿挂的单,不是没有买进,就是没有卖出。好在那几次,股票的涨幅都不算很大,损失也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苏小灿也学出了点经验,开始把金额拆分开来,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金额,慢慢地,琐碎地交易。这样,虽然有时候挣得钱,同等条件下,不如她一次性低买高卖挣得钱多,但是十分的稳定。随着金额的增多,更加的可观。
苏小灿不知道,她这样的成长,反而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每次看着苏小灿都在打擦边球,虽然看着这些钱挣得爽,但是太考验人的接收能力了,就好像是在明着告诉所有人,她苏小灿对这支股票的涨幅了如指掌,甚至到了可以操控的地步。
现在,她学会了拆分资金,不同定价的买卖股票,才让人放心,觉得她没有那么“被鬼上身”。
同时,崔以沫的成长,也是每天都能看得出来。
他十分的努力,除了正常的休息,不是学习课本的知识,就是温习左大卫和赵鸿飞交给他的新内容。他就像一块干净的海绵,快速而又充盈地吸收着塞进来的新知识。
不到二十天,赵鸿飞跟崔以沫对打的时候,都隐隐开始有些感觉到了压力。
如果说,谁最对崔以沫的成长感悟最深了,那就是可怜的军区大院的警卫连了。每次被揍的人数都在增多,半个月之后,赵鸿飞和崔以沫已经能打到所有人了。
赵鸿文感觉到警卫连的磨刀石作用已经到此为止了,趁着他们在京都还有十来天假期,直接带着左大卫他们去了特种部队,对他们进行了地狱般的魔鬼训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