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老公养成记 (大果糖)


  特别是今年砖价跌了,砖厂里的生意十分的不好,只能勉强够本,他都想好了要辞一部分的人,只是,大家都是自己人,实在是辞谁也说不过去,就这样半死不活地硬撑着。
  他都想过了,过了今年,正好跟村大队的租借合同到期了,他就寻思着,找点其他的营生。
  这样不景气的情况下,闺女还乱花钱,他原本也很生气的。
  只是,自从见过闺女在市五中那自信的样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下意识地去反复去猜想闺女是什么意思。
  下午上工的时候,苏建国故意出门后,对众人说自己忘记带东西了,又回了一趟家。
  这个时候,家里静悄悄地,只有苏小灿一个人。她闲着无聊,正翻出发的新课本,随意地翻看着。虽然,自己前世怎么也好歹是个大学生了,初中的这些课程还真的不算什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初中大意了,以后高中的课程,谁知道到时候,自己会不会因为基础差点,阴沟里翻了船?!她虽然智商在线,但脑袋不多用用,总是会生锈的。
  苏建国一回到家,进了大三间宽阔的客厅,就见自己闺女圈在单人沙发上,认真地看着书。以前的苏小灿学习是好,但也就是凭着自己的小脑袋瓜,在家除了写作业,从来不碰书。
  现在都知道多读书了,苏建国欣慰的同时,更是坚定了要认真听听苏小灿怎么说。
  苏小灿十分惊讶苏建国的去而复返,立马踢踏着拖鞋,问他是不是忘记带什么东西了,顺便心里吐糟一下,这个时候的通讯真落后。在二十一世纪,一部手机,一个电话就什么都解决了。
  “没!”苏建国简单地回答了苏小灿,顺势就坐在隔着一张小茶几的另一个单人沙发上,朝站着的苏小灿招招手,示意她也坐下,“我都听你妈说了,说你想拿钱自己去买自行车。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苏小灿眨眨眼,有些愣神,记忆中她跟苏建国的交流一直都很少,也不知道是苏建国太过于沉默寡言了,还是她天生对爸爸这个角色有些不太亲近。
  好像前世,她除了在谈自己感情问题的时候,跟苏建国平静地坐下来说过几句话,其他时候,都是各忙各的。
  但,不管他们之间交流多与少,苏建国给苏小灿的印象从来都是宽厚稳健、值得依靠的父亲。
  她前世一直到三十二岁都没有对象,三十三岁才准备结婚,家里人只是介绍对象给她,却从来不当面给她难堪,催促她,都只是因为苏建国在跟苏小灿谈过之后,坚定地支持她,对郑淑贤说:婚姻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将就。说不定,迟饭反而是好饭。
  最后,她没有来得及对向爸妈证明到底她的迟饭是不是好饭,就又回到了现在。
  苏小灿眨去眼中的酸涩,接着坐下的动作,低头顺手擦掉眼中的泪花。
  前世的她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从来都没有好好地关心自己的身边最亲的人是什么样子,活得好不好,快不快乐,错失了很多的温情。
  就像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亲妹妹苏小兰这么贪吃调皮,妈妈郑淑贤这么泼辣不讲理,爸爸苏建国这么贴心细致。
  记忆中的家人更像是挂在全家福相框里看着好看的照片,而现在,她重新来活一回,才知道,才看清楚家人原来可以这么生动,让人感动。
  苏小灿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抬头,认真地看向苏建国的眼眸,解释道:“爸,我也不是非要自己去买自行车,原本就是想着自己去城里读书了,要买一两身看得过去的衣服,不要让自己这么土,可是我妈她上来就说自己有新衣服穿就该知足了。
  我就想着,自己要是拿着钱去买自行车,说不定搞搞价,能省下点钱给自己添件衣服。
  我知道自己这么做,看起来好像很臭美,很不懂事,很浪费。砖厂里的女工才每个月200块钱的工资,我张口就要400块钱乱花。
  可是,爸,我真心觉得自己现在的这些衣服太土了,在村里上学,大家都一个样,还没有察觉。
  周一的时候,我一见那看着就十分有气质的老师,教室里坐着的那些个同学,就自卑的不行。
  我也不要求跟城里的孩子们一样穿得怎么洋气,就普普通通,不要太土气就行了。
  爸,你要是也觉得我的要求很过分,就当我什么也没有说过。”
  苏小灿说到最后,都觉得自己没脸了,也是,自己一个小屁孩,臭美什么?真当自己是什么大人物,有多大的脸面,就是穷讲究。问题,你还在啃着老,……
  越想越自我厌恶了起来,不然,她再想想其他办法吧?!她记得大姑苏红花有一手的好裁缝手艺,自己的好几件衣服都出自她之手,要不要,找大姑帮自己改改衣服算了。
  苏建国边听着苏小灿说话,边抽着烟,没一会儿的功夫,整个人都被烟雾掩盖住,让人看不清楚表情。
  苏建国沉默了一下下,熄灭了手中八毛钱一盒的红梅烟,道:“我知道了。晚上吃了饭,我再跟你妈商量商量,好好说道说道。”
  苏小灿已经自我反省了一下,又找到了省钱的解决方法,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到心上。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二十五瓦的灯泡闪着橘红的灯光,时不时地闪烁那么一下下,苏建国坐在沙发上继续吞云吐雾着,郑淑贤和苏小灿姐妹俩拿着小凳子坐在沙发前,全家人守着二十寸的彩色电视机,翻来覆去换着只有七个台的电视台。

  ☆、第十一章 老旧的四合院

  苏小灿真心对现在的电视剧没有什么感觉,前世看的大片多了,对现在这些小打小闹、背景服装拍摄老旧的电视剧,是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还有一种错觉,昨天还在看五十多英寸的液晶大电视,现在看小方框里满是雪花点的屏幕,实在寒碜人呀!
  但这个时间点,在精神生活无比困乏的农村,她实在是找不出更多的乐子了。要不,拉着苏小兰去爷爷那边的老四合院逛逛去?
  说起来,她这周生病,都是家人来看她,都没有好好出去逛逛哎!至于她之前的那些个小伙伴们自从听说了她要转到城里读书,都觉得她背叛了众人,一致跟她冷战,都没有来看过她。就这点小消息还是周婷婷某天停电,四处黑灯瞎火地偷偷跑来告诉她的。
  苏小灿现在怎么也算是“大人”,对这些小孩子们怄气的行为一点也没有放到心上,等时间长了,把她们凉够了,再约出来好好玩两天,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倒是她爷爷家的那个四合院,她心里想念很久了,那是个典型的s省民居,没有某家大院的气派和规模,但也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好几代人住在那里,就是苏小灿小时候都在那个院子里长大的。
  那时候,苏建国和郑淑贤出门打工,苏小灿就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小叔苏建民带着,吃着百家饭长大。
  即便是前世三十多岁的时候,苏小灿仍记得小时候,每次吃饭的时候,端着一个小碗,往四合院门口的小通道里一站,几米的通道,挤满了一二十口人,从院子口走到门口,这人碗里夹一筷子,那人喂一口饭,妥妥地就吃饱了。
  大家不要笑话这样吃饭不卫生,那个年代,老人口里嚼着干了的馒头,都要嘴对嘴地喂了小孩吃,还说这样出来的小孩结实。
  好吧,她是真记不得自己没牙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长大的,虽然她现在也十分唾弃这种行为,觉得好不卫生,奈何,八十年代末她们这个不发达的小城镇一个闭塞的小农村,实在是发展不出什么高文明。
  前世,也不知道是二零一几年了,他们家的那个四合院因久未有人住,塌了,仍旧没有人管。
  说来,那个四合院占地挺广的,要是被人买了做宅基地,都可以其一栋小单元楼了。
  只是,奈何那片地方,关于房产所属的问题实在是复杂难解。
  要知道那个四合院,除了正院,外面还有三个不小的大跨院,虽然大家都是一个姓,都姓苏,但那都出五服了,也就爷爷的爷爷们那一辈估计比较亲近了,各是各家的房子。
  她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四合院里住着五六家人,曾经最鼎盛的时候,都有三十多号人,院子里抬头低头都是人,一张火炕上能睡下四五个人,也没有什么男人女人的严格区分,大家帘子一隔,该干嘛干嘛。起码一个屋子里是一家亲人。
  你想想,那个时候苏小灿的祖母还在,加上苏小灿的爷爷苏荣发和奶奶陈翠莲、苏建国五兄妹,光他们一家就八口人,这才南屋一个大屋子。外加上院子里四个角上,有三个偏厅,都还住着人。再外加上三个跨院住着的三家人……
  那叫一个热闹呀!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更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九十年代末,特别是二十世纪初期元古市煤炭效益好到顶峰时,各家的手头也宽裕了起来,慢慢地都搬了出来,各自修起了三大间的小洋楼。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