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没疤那还叫男人吗?”苏醒笑着把那个精致的小木盒递给红梅,“这个你先别看,等我走了你再看。”
苏醒是怕红梅当着他面看,他会难为情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送女孩子喜欢的小东西,怎么都觉得有点肉麻。
红梅接过木盒子,也觉得挺肉麻,憋红着脸去洗菜。苏醒忙着去拉柴火,然后洗锅。
之后苏醒切菜炒菜,红梅坐在灶下烧火,两人像小两口一样,做起事来很默契。
饭菜上了桌,陈贵和苏保国边喝边侃大山,十分热闹。
因为是中秋节,不必下地干活,李桂花端着线筐到村头和妇女们一边闲聊一边做鞋去了,秀梅、腊梅和小军小东放下碗就跑到邻队看电视。
剩下苏醒和红梅两人坐在那儿挺尴尬的,想躲一边去聊天又不好意思。
恰巧邻居家的玉珍过来了,冯家也来玉珍送中秋礼,但玉珍不喜欢那个冯大全,吃完中饭她就跑来找红梅玩。
玉珍见苏醒在旁,她也不忌讳,啥都问。
倒是苏醒会看眼色,自个儿去了饭桌上,陪两个爹说说话。
玉珍见苏醒走了,更是想到啥就问啥。
“红梅,苏家送哪些礼过来了?”
红梅感觉这事没必要说吧,可玉珍眼巴巴地等着回答,红梅就一五一十列出来给她听了。
玉珍一听,心里顿时一酸,冯家就送十斤肉和十斤面,只花十几块钱,而苏家送的礼则花了四十多,这差别也太大了。
红梅见玉珍这种神情,大概知道了什么,安慰说:“你别计较礼多礼少,只要等你嫁过去冯大全对你好就行。”
玉珍到底是憋不住了,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可不只这些,冯大全你也见过,长一张马脸也就得了,还抽烟喝酒,他家那穷样,经得起又抽又喝吗?”
红梅尽量想些好话来安慰她,说:“抽烟喝酒也不算大毛病,以后你好好劝他,他能改的。就像苏醒,以前他名声那么臭,没人敢嫁他,但我认识他后,他也没经常打架呀。”
说了这些红梅忽然有些心虚,因为认识苏醒后,他已经打三回架了。在路上打过两个小混混,在她家打过陈大勇三兄弟,在班车上还差点把油头小伙子给打死了。
玉珍却羡慕地说:“能打架多好啊,别人都怕他,以后还有谁敢欺负你?”
红梅笑道:“既然他那么好,怎么一直没人敢嫁他?别人一听说他坐过牢喜欢打架斗狠都吓跑了。”
玉珍往细里一想,觉得也是。没与苏醒相处过,谁知道他是啥样的人,名声臭,肯定没人敢把女儿嫁给他。红梅要不是被饶兵害成这样,也不会考虑苏醒这种身背臭名的人。只不过红梅运气好,瞎撞瞎碰竟然碰到个好的。
不过玉珍觉得这个“好”也是眼前所见的,谁知道红梅跟着苏醒以后能不能过好,苏醒这个人,怎么说来也是危险人物。
玉珍目光闪了闪,把红梅拉近,小声道:“我想跑,不嫁冯大全了。前年订婚时我还小啥也不懂,现在每回见到他我都厌恶得不行。”
红梅目瞪口呆,“跑……跑哪儿去?”
玉珍欲言又止,说:“我……就是跟你说着玩的,能跑哪儿去呀。”
其实玉珍是怕红梅告诉她的爹妈,所以改口了。
第十七章 打嫁妆
到了晚上,红梅打开苏醒送的那个精致的小木盒,发现木盒的顶盖里镶了一块镜子,盒子里面放着梳子、篦子和两个头花,一对红珠子耳环,竟然还有一个银戒指。
戒指一看就是新打的,因为瞧着银光闪闪的,锃亮锃亮。
红梅细想着,难怪苏醒当时一脸的难为情,要他送这些东西确实难得了,一般的男人哪会想得这么仔细。
红梅把戒指往手指上一戴,还正好合适。她小心地把戒指取下来,打算结了婚再戴。正要合上木盒时,发现底部垫的红纸上似乎有字。
她打开上看,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纸上画了一对丑丑的小人,两个小人不仅都咧着大嘴哈哈笑,还手拉手呢。
红梅真没想到苏醒还会画这么搞笑的人儿,虽然画得丑了点,但很形象,一看就是画的他们俩。
红梅实在忍不住,看一遍笑一遍。
这时秀梅和腊梅洗漱完来屋里睡觉,红梅赶紧把东西收东西。腊梅眼尖瞧见了,“大姐,你藏啥呀,肯定又是姐夫给你送小礼物了是不是?”
“就你知道的多。”红梅说完就把木盒子锁进了新打的嫁箱里。
秀梅边脱衣服边瞅了瞅红梅的脸,摇头道:“啧啧啧,不就是搞个对象嘛,在自己妹妹面前也脸红成这样,至于这么害羞吗?”
红梅在想,她才不是害羞呢,她是刚才笑多了把脸笑红了。
日子过着过着就到收晚稻的时候了。因为收晚稻不着急,苏醒来干一天活,李桂花就叫他回去干自家的,她不想被人说她总是支使女婿来干活。
晚稻晒好后,家家户户拉着大板车去交公粮。
交完公粮后,大家又都算算家里剩的粮能吃多久,如果有多的就拉去卖。
陈贵和李桂花合计着从现在起到明年收早稻时一家人要吃多少粮食,两人合计了几回,觉得能卖五百斤稻谷。如果稻谷卖上两毛钱一斤的价,能卖一百块钱。
夫妻俩犹豫着卖还是不卖,他们担心来年老天爷不作美,闹个洪灾或旱灾啥的,一家子没饭吃可咋办。
他们俩没打定主意,却见不少人买回了自行车,都是用卖粮的钱和之前卖花生的钱凑起来买的。
这下陈贵和李桂花有些眼红了,也想买自行车。
红梅的嫁妆准备得差不多了,用上了苏家送的两百彩礼钱,卖花生后还添了八十多块钱。
家里攒了一百一十多块钱,如果卖粮得一百块钱,买自行车就足够了,还能留四十多块钱过年买年货和来年买肥料。
陈贵和李桂花想得夜里都睡不好觉,陈贵说:“桂花,去年自行车要一百八,听说现在一百七就能买到,要不……咱们也卖粮吧。咱日子不能比别人过得差呀,有些人家电视机都买上了,咱家买自行车算啥。要是来年闹灾挨饿,饿的也不只咱一家,你说是不是?”
李桂花咬咬牙,说:“就是这个理呀,卖粮,明天就去!”
三天后,陈贵就在路上学起了自行车,红梅三姐妹在旁边扶着,小军和小东跟在后面跑,李桂花坐在路边看。
陈贵每摔一回,一家子都笑得不行,可乐呵了。
*
转眼到了年底,红梅就要出嫁了。
玉珍的婚期比红梅还要早一个星期,眼见着再过几天玉珍就要出嫁,她家人竟然找不着她了!
红梅心惊,原来中秋节时玉珍说的是心里话,她真的跑了!
至于她跑到哪儿去了,谁知道呀。玉珍她妈和妹妹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她姐知道了,也跑来跟着哭。
她爹和哥哥弟弟倒是知道四处打听四处找,无论是汽车站还是火车站都找过,但凡能打听的人也都打听了,足足找了八天都没音信。
第九天,冯家来接亲,见不着玉珍,他们哪里肯。冯家带来十几个人接亲,死活赖着不肯走,说接不着人就住在这儿。
最后不知谁提了个建议,让玉珍妹妹玉巧嫁过去!玉巧才十六岁,开始她爹妈自然不肯。
结果冯家答应再给五百块钱,玉珍爹妈竟然同意了。冯家人连夜赶回家拿钱,钱不够又去亲戚家借了三百多,第二天早上凑齐了送过来。
就这样,玉巧哭哭啼啼地被接走了。
村里人都说玉珍爹妈不该这么办事,为了五百块钱糟蹋小小年纪的玉巧。
玉珍妈妈哭着解释说,“真的是没办法呀,玉珍和冯大全定了三年,收了那么些礼,彩礼钱也早收了,不让冯家接走人,他们哪肯放过我家?”
其实玉珍妈妈心里算计过,如果再过两年玉巧十八岁嫁人的话,也收不到五百块这么高的彩礼钱,并不吃亏。而且有了这五百块钱,玉珍哥哥就有钱结婚了,不需借一分钱,就能把婚事办得像模像样。
村里又有人说,怎么会没办法,把冯家给的彩礼钱退了,再把之前送的礼折成钱还给冯家,冯家还能怎样?他们要打架就打呗,不至于想打死人吧。
邻居陈贵家不就是把钱都还给饶家了吗,红梅才嫁给了苏醒,现在人人都仰脖瞧陈贵呢。
最后传来传去,说玉珍爹妈就是不想退钱,而且为了再要五百块钱,玉巧多大年纪嫁人也无所谓了,这一里一外加起来合八百多块钱呢。
玉珍爹妈在家躲了好些日子不敢出门,怕被人戳脊梁骨,但玉巧已经嫁出去了,反悔也是不可能的。
住在隔壁的陈贵一家半夜都能听到玉珍妈妈哭,她一会儿哭玉珍到底死哪儿去了,一会儿又哭玉巧,说爹妈也是没办法,要怪就怪你姐不该跑。
玉珍家这么一闹,可把李桂花和陈贵吓着了,生怕红梅受玉珍影响,也想跑。还有一个星期红梅就要出嫁,可不能出事啊。
他们夫妻俩让秀梅和腊梅悄悄盯着红梅,红梅去哪儿都有人跟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