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却惊讶地说:“哇!姐夫,你是在帮我大姐梳头吗?哈哈,你得用梳子,用手怎么梳?”
苏醒笑了笑化解尴尬,拿起梳子来梳着,边梳边说:“吃过早饭就动身,你们先坐拖拉机跟我一起去砖厂,把自行车放在拖拉机上就行。到了砖厂,咱们再骑自行车回你们家。对了,我叫福子去借几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没法载你们兄妹五个。”
吃过早饭,方荷花从屋里拿出四个红包,要给秀梅、腊梅、小军和小东一人一个。
这四个红包方荷花在儿子结婚那天就准备好了,一直放在衣柜里,苏醒并不知道。
红梅赶紧一一收了过来,递给方荷花,“妈,我和苏醒结婚花了不少钱,这钱留着过年吧。”
红梅知道,苏家为办他们俩的婚事几乎花光了积蓄。事实上确实如此,昨天苏醒翻了钱袋子,发现里面只有三十五块钱,他爹在医院花掉二十六,钱袋子里只剩九块钱了。
加上苏醒自己口袋里的十二块钱,这个年估计也只能马马虎虎地过。
方荷花哪好跟儿媳妇哭穷,她从红梅手里接过红包,又往秀梅几个手里塞。每个红包里有十二块钱,四个红包总共也有四十八块钱呢。但习俗是这样,这个钱她不能省。
秀梅兄妹几个也知道要推掉,怎么都不肯收。
苏醒过来帮他们收了,说:“先放在我身上,到了你们家,我再给你们。”
方荷花心虚地说:“家里准备了过年的钱,红梅你放一百个心。”
嘴上这么说,其实方荷花心里已经在打算去亲戚那里借个几十十块钱来过年。
红梅哪里知道这些,以为真的准备好了过年的钱,没再说什么。
苏福从二叔三叔那儿借来两辆自行车,加上自家的那辆,一共三辆都搬上了拖拉机。
苏醒在心里盘算着,他可以载着红梅和小东,小军可以载腊梅,秀梅就由苏福载着吧。
“福子,你也跟着去,秀梅和腊梅还没学会骑自行车。”
苏福也想去,高兴地跳上拖拉机。
这会子苏昌盛骑着自行车过来了,“‘醒大个’,要我跟着载人吗,你和苏福两人够不够?”
苏醒还未回答,苏福就抢话道:“人手够了,不够的话还有我家庆子和喜子呀。”
他心想,怎么也轮不到你吧,你不就是想载秀梅吗,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苏昌盛悻悻的,站在那儿尴尬地笑。
待苏醒起动拖拉机,方荷花从屋里提来两瓶酒和两斤糖、两斤面,另外还有两包烟,这些都是苏醒结婚时亲戚送的。
方荷花给了苏醒一个白眼,“回门哪有空手的,这事还得妈来记着。你们快走吧,还得先去砖厂,过了午时才回门可不好。”
这时已经八点半了,苏醒踩上油门,“嗒嗒嗒”一阵响,出发了。
大家都喜欢坐拖拉机,苏福和小军小东一路上说说笑笑,吹着腊月的寒风,他们竟然也不觉得冷。
红梅和秀梅、腊梅倒是包得紧紧的,围巾缠得只剩两只眼睛和鼻子了。
到了砖厂,砖厂的领导可不高兴,说:“‘醒大个’,你答应昨天一早就来还,怎么晚了一天?”
苏醒一个劲地赔不是,也把他爹的事说了。
领导听了后气消了大半,说:“你爹出了这事倒也不怪你,幸好那辆旧拖拉机还能拉砖,否则耽误厂里一天工了。”
苏醒问:“今天已经是腊月十五了,啥时候放假?”
“除夕那天才放假,正月十六开始开工,你年底可还得来干十天活呢。”
苏醒暗想,都腊月十五了还不放假,竟然要做到除夕前一天,他都没法在家陪红梅了。
“年底结账吗?”苏醒又问。
“厂子里这个月现金紧张,怎么也得过了年再说。”
“哦。”苏醒有些失望,但当着红梅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怕她跟着担心。
第二十三章 神秘药
苏醒载着红梅和小东,小东坐在前面横杠上,红梅坐后座上。
小军载着腊梅,苏福载着秀梅,一路往红枫镇的陈家村三队骑去。
本来秀梅想让小军载着,可小军嫌她重。
小军才十一岁,能载得动腊梅就不错了,三姐妹属秀梅最圆润,可比红梅、腊梅重不少。
红梅九十斤,腊梅才十四岁,只有七十多斤,而秀梅足足有一百一十斤。她觉得自己并没有比姐姐或妹妹吃得多吃得好,可她就是爱长肉,这也是她的苦恼。
但李桂花觉得三个女儿中数秀梅长得最有福相,非说胖些才好呢。
红梅九十斤,纤细一些,个头可不低,可配上高大的苏醒,她确实显得单薄一些。方荷花那天给她盛那么多饭菜,就是觉得她太瘦了。
红梅人瘦也怕冷一些,苏醒边骑边往后伸手摸摸红梅的手,感觉她右手冰得刺骨,就把她的手往他裤兜里放。
红梅左手塞自己裤兜,右手抓着后座上的铁,铁格外的冰,她的手自然也冰。
“我得扶着车。”红梅小声道,她用力抽着右手。
苏醒却硬捂住她的手不放,还说:“你把另一只手也塞我裤兜,这样就稳当了。”
红梅不肯,怕路人瞧见不好意思,苏福和小军骑在前面,她倒不是担心他们瞧见。
小东戴了手套,坐在前面还手舞足蹈的,他不觉得冷。
苏醒换成右手扶车,又把红梅左手放进他的左裤兜。苏醒非要这样,红梅只好依着他,这样确实暖和,就像双手搂着他似的,坐得也十分稳当。
“红梅,等会儿路过红枫镇,我给你买一双手套吧,这冬天长着呢。”
“我不用买,不方便干活,平时不干活时手放兜里就行。”
苏醒没说话,但寻思着还是要买的,买双薄些的,可以戴着做事,一双手套花不了多少钱。
路过红枫镇时,苏醒非要下来买手套,红梅拗不过,最后还是花了八毛钱买了一双薄款的浅紫色手套,样式倒挺好看的。
“咦,那是照相馆吗?”苏醒远远就瞧见了。
小东兴奋地喊起来,“我想照相,我想照相!”
红梅过来偷偷伸手掐了小东一把,小东立马闭嘴。其实这个动作已经被眼尖的苏醒瞧见了,他看见村里有些人结婚都要照相的,而且放大了放进相框里,非常好看。
苏醒看了看红梅,她穿着一身红色衣服,头发也梳得好看,而他自己也穿得不错,是红梅前几个月用收蛋攒的钱请裁缝给他做的新衣服,板直板直的。
这样的打扮正适合照结婚照呢,苏醒一手拉着红梅一手拉着小东进照相馆了。
“老板,照两张要多少钱?”
店主抬头看了看他们,知道是刚结婚的,问:“是一寸的还是三寸的,或是五寸的?一寸的是五毛钱一张,三寸的两块五,五寸的要四块。”
红梅吃惊,“太贵了!苏醒,咱们走吧。腊梅他们早骑到前面去了,我们别比他们晚太多。”她知道结婚照不可能是一寸,三寸的也小了些,不好相框,一般都是五寸。
苏醒拿起红梅的手腕看手表上的时间,刚好十一点,但骑自行车到老丈家顶多三十分钟,照相来得及。
可他之前想把身上的钱留着过年,如果给小东照个三寸照,他们俩照五寸,也得六块五毛钱,确实不便宜。他身上现在只有十一块两毛钱,如果再照相,就只剩四块七毛钱了。
“要不先给小东照个三寸照,咱们俩的结婚照等过年后我领了工资再照。”
红梅只好答应了,其实她知道苏醒想对她好,想对她家里的人都好,这些她心里都有数。
嫁箱里压了六十块,这个钱苏醒和他家里人都不知道的,红梅寻思着,必要的时候她会拿一些出来家用的。其中三十块钱是她自己攒的,另外三十是爹妈给的。
娘家虽然收了彩礼钱,也还添了钱置办了不少嫁妆,又给了这三十块钱,过年时家里也只剩四十块,既要买年货还要买来年的肥料。
但苏家中秋节时送的礼多,一些不容易过期的东西都留着,所以过年就不需要买多少年货了。
而苏家不仅把这十年来攒的钱花完了,还把今年的收入也花得差不多,一般人家,老大结婚都是大操大办的,苏家自然也这样。
红梅和她爹妈心里都明白得很,所谓人心换人心嘛,陈家不但没有留下一分彩礼钱,都用来买嫁妆了,还添了不少钱。
红梅知道苏家兄弟多,将来日子应该不会太好过,但她相信,只要勤劳肯干,不至于为吃穿发愁。
小东换上店里的一身小军装,照了张三寸照,店主说半个月后再去拿。红梅嘱咐小东,半个月后让他哥小军或爹妈带他过来拿就行。
苏醒赶紧骑上自行车,带他们俩回陈家村。到了陈贵家门,秀梅上前说:“你们不是一直跟在后头吗,怎么这么晚才来,再晚十几分钟就到十二点了!”
红梅正要说话,小东跳到秀梅面前,高兴地又蹦又跳,“姐夫带我去照相馆照了相,是军装照,还给大姐买了手套呢。”
这话让小军听见了,他羡慕地说:“要知道这样我就骑慢一点,咱们俩可以合照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