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人缴费回来的时候,萧罄鸣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他爸爸打过来的:“小鸣,听说你拍拖了,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萧罄鸣问道:“你听谁说的?”
“李芳说你和一个女孩子在一起,是不是拍拖了?”那边问道。
“是的,我有女朋友了。”萧罄鸣回答说。
“你还年轻,不能认清一些人的真面目,我怕你被人骗了,有一些女孩子,专门挑家境好的男生来勾引……”
“那你呢?”萧罄鸣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是也希望我找个家世背景好的女生来交往吗?我自然会判断身边的人的人品好坏,我女朋友好得很,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女孩。”
“你好自为之吧!希望你将来不会后悔。既然你这么犟,我是再也不会理你的了,你休想从我这里取得任何支持!”那边说完,挂掉了电话。
夏小语在他身边,面带担忧,说:“你爸爸又生气了?”
萧罄鸣看向她,捏了捏她的鼻子,说:“你该不会又是想和我散了吧?这真让我伤心!我是坚决不放手的!”说完就拉起了她的手。
他仔细观察着夏小语的手,说:“小语,你的手指有五个箩筐,五个竹撮箕。”
在小城,人们习惯把手指的指纹分为箩筐和竹撮箕,圆圆的指纹,就叫箩筐,其余不圆的叫竹撮箕。
夏小语开始念:“一箩巧;二箩饱;三箩富贵;四箩勤;五箩五谷仓;六箩六眼塘;七箩担弓箭;八箩卖睡床……”
“哈哈!”萧罄鸣笑了,说:“照这样说,八个箩筐的最穷了?”
“当然不是了!”夏小语说:“卖睡床,顾名思义,就是卖家具的商户,怎么会没钱呢?”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有五个箩,我的五个谷仓却不知道是在哪里。”
萧罄鸣说:“古代才有这种说法,难不成你的职业应该是屯粮卖米的?”
“嗯,要是放在古代,我也许就是个粮商!”夏小语一脸笑眯眯,说道。
开学后,就是高三了,班主任是个姓李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座位重新安排过了,夏小语这一次的同桌不再是男生,而是林佳佳。
高三一开始,学习氛围比以往就紧张了许多,每个科目的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说了一番激励的话语。
在山上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夏小语和萧罄鸣并没有带上书本,但是两个人对书本上的知识早就滚瓜烂熟了,他们在山上有空的时候一样会讨论关于学习上的问题,在山脚下的小村庄里买了笔记本,在山上也写下了各自记住的知识点,一有空就进行复习。
因为没有书在手中,记下来的知识点就是一棵知识树的脉络,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夏小语还是选择住宿,在宿舍里住惯了,反而不愿意每天晚上回去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舍友们都相处得很好,要是相处得不好,她就不会这么开心地留下来了。
几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年的中秋节依然没假放,但是因为是周五,所以正好在晚上庆祝中秋节。
萧罄鸣提前一个星期在本市一个国际大酒店买了月饼,在中秋前夕,他爷爷也从广州寄来了两盒广州酒家的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晚上,萧罄鸣和夏小语在楼顶赏月,萧罄鸣说:“明年我们也许就不在这边了,是该好好欣赏一下。”
“哪里的月亮不都一样的吗?”夏小语说。
“不一样,这里的空气好,月亮看起来特别亮。”萧罄鸣说。
这一年的国庆节开始有黄金周,一共三四天的假期,但还是有不少学生留在学校里不回家。
305女生宿舍里,林丽仙和罗翠柳都没有回去,继续留在学校里学习。
这一天,萧罄鸣和别人相约回学校打篮球,夏小语想了想,就跟着去看了一会儿,然后就往宿舍走去。
走进宿舍,只见林丽仙和罗翠柳都躺在床上,桌面上摆放着一个奶油包。
刚开始时,夏小语怕吵醒她们,不敢说话,但是接下来,她就发现不对了。
无论是林丽仙还是罗翠柳,不但睡得死死的,还呼吸困难,明显是感冒的症状。
夏小语伸手摸了摸林丽仙的额头,有点发烫;再伸手去摸罗翠柳的额头,也是一样。
此时,林丽仙和罗翠柳都悠悠转醒,罗翠柳说:“小语,你来了啊!我和丽仙从放假那天晚上开始感冒发烧,错过了饭点,我们就去小卖部买奶油包,买康泰克,搀扶着回来。我感觉,我们两个人就是相依为命!”
夏小语急了:“你们没去校医室?”
“去了,校医室没有抗生素之类的药。吃过小卖部卖的康泰克之后,烧退了一点,但还是浑身没力气。”林丽仙说。
夏小语连忙给她们倒水,递给她们喝,然后说:“你们等一等,我给你们打饭去!”
说完,她就出发去饭堂了,此时正是饭点,因为是黄金周放假,只有四分之一的窗口有人卖饭。
把两盒饭和一壶开水打回去之后,林丽仙和罗翠柳就起身开始吃了。
吃过饭后,她们两个也有了力气,林丽仙说:“吃了饭后,感觉好多了。”
“那当然,没有能量,如何能战胜病魔呢?只是吃药是不行的!”夏小语说。
第二百二十五章 撞见
回去的时候,夏小语到市场买了猪瘦肉。傍晚,她在家里熬了瘦肉粥,带过去给林丽仙和罗翠柳。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她们两个已经好多了,正穿戴整齐准备去饭堂,不再像之前那样病恹恹地下不了床。
看见夏小语给她们带的粥,两个人都笑了,林丽仙打开保温壶一看,眼睛一亮,说:“太好了!我感冒没胃口,正想吃粥呢!”
罗翠柳尝了一口粥,感动地说:“小语,你真是太好了!”
夏小语说:“别夸我了,快吃吧!我们是舍友,之前还是同班同学,你们生病了,我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看着她们,夏小语想起了上辈子她读中专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叫做《镜花缘》,借回来,刚看完百花去向女王朝圣,就发烧了,烧得昏天暗地,课也上不了,在宿舍里睡得年岁不知。等她的感冒发烧好了之后,书到期了,只能还给图书馆。
一年后,夏小语在图书馆再次看到了《镜花缘》,再次借回来看,也是刚看完百花仙子去朝圣,又病倒了,发了高烧。等那次的感冒好了之后,书也没时间看了。
从那以后,夏小语就再也不敢借它回来看了,怕又中了发烧魔咒。
回到家里,夏小语对萧罄鸣说:“你看过《镜花缘》吗?里面的故事好看吗?”
萧罄鸣点了点头,说:“好看!我建议你看一看。”
夏小语拉住他的手臂,微笑着说:“不看!我喜欢听故事,你说给我听就可以了!”
萧罄鸣笑了,说:“好吧,谁叫我的老婆是懒猪呢!”
不久后,就是重阳节了,这一年的重阳节是在周日,同学们都非常高兴,这一天白天不用上课,就可以直接去广场放风筝了。
城里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在重阳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包括一些外国人都会慕名而来。
夏小语对风筝的要求不高,只要能飞上去就是好风筝。
萧罄鸣就给夏小语制作了一架风筝,是一条大鱼;他自己的则是一架比较复杂的风筝,其中一部分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轮子还会转动。
重阳节这一天,秋高气爽,夏小语和萧罄鸣来到了广场,只见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在放风筝。
萧罄鸣先跟着夏小语,指导她把风筝放上去,然后才开始放他自己的风筝。
夏小语的这条大鱼,在天空中被风吹着,眼珠会不停地转动,非常好玩;萧罄鸣的那架风筝,就更好玩了,随着它一边飞上天,那个人的腿在不停地踩着,轮子也飞快地转着,就好像有一个人在踩着自行车上天一样。
在风筝场,夏小语和萧罄鸣遇到了很多熟人,一些同学也过来放风筝了。
林道峰夫妇俩也来了,不过他们不是来放风筝,而是陪着几个放风筝的外国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他们翻译。
因为夏小语上了高三,再加上翻译社也有了新的翻译,所以她的重担可以放下来了,只有在翻译社忙不过来,而夏小语又有空的情况下,才帮忙翻译一些材料。
晚上,夏小语和萧罄鸣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本市的电视台,新闻中播出了放风筝的场景。
只见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天空中的很多风筝,其中最醒目的是萧罄鸣的那架风筝。
“罄鸣,那不是你的风筝吗?你的风筝上电视了!”夏小语惊呼,非常开心。
萧罄鸣看着夏小语那开心的表情,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至于其余的风筝,小城本土手工艺人制作的风筝,都是很传统的款式,质量很不错;外地来放风筝的人,制作的风筝款式就比较新奇。
一天晚上,当夏小语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黄小玲在抽泣着。
“她怎么了?”夏小语问向正在安慰黄小玲的黎冰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