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语说:“你们的课程表是他给我的。”
张文杰突然笑了,又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撕下来递给夏小语,说:“等有空的时候,欢迎你们过来这边逛,这是我的手机号码和e-mail,我可以给你们提供课程表。都是旧同学,更亲近一些,找我要,更方便。”
夏小语把那张纸接过来,说:“那是一定的。他那课程表也许是他同学想方设法得来的。”她怕他多想,以为他们是不认旧同学了,所以说了这一句。
张文杰点了点头,说:“快到吃饭时间了,你们要不要尝尝我们学校的食堂?”
夏小语正想说不用了,钱美辰就笑着说:“好啊!”
这下子,夏小语就只得和他们一起到食堂去。其实过去在小城的时候,大家总是说“饭堂”;到了这边,这里周围的同学都说“食堂”,久而久之,就跟着同学们说“食堂”了,这也许是因为广东人以米饭为主食,而这里有很多人以面食为主的缘故吧。
到了食堂,夏小语发现这里的饭菜和a大差不多,周围有不少人也是点面食来吃。
夏小语看着张文杰点的面食,问:“文杰,你习惯吃面了?”
张文杰说:“还好,刚来时不习惯,跟着同学舍友吃了一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钱美辰的吃相很优雅,明显是家教很好,并没多说什么话。
吃完饭后,夏小语和钱美辰就和张文杰道别回a大去了。
a大男生多,女生少,在数学系就更是了。男同学们在平时对女生多有照顾,比如占座的时候会让着点。
在课堂上,夏小语不但听得很认真,面对教授的提问,也会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很快地,周围的其他同学也都留意到了这个女孩子。
夏小语从没想到过高调行事,但是因为她对数学的热爱,却怎么也低调不起来。
她不但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快,对每个问题也想得很深。在这一点上,她还是受过萧罄鸣的影响的。
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是一下子就讲了书本上的好多内容,在相同的条件下,一些同学还在消化刚才教授讲的内容,而另一些比较高手的同学,已经能总结这些知识,连作业都能做出来了。
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后者总是擅长抓住重点,把大的知识点弄懂,其他的知识就很容易就能掌握了。
就如同那个游戏,往一个罐子里依次放鹅卵石、碎石、沙子和水,之前每一次说满了的时候,但还是没满,还能再放进去别的东西。
但是,假如不是先把鹅卵石放进去,而是先把水放进去的话,那么其余的三样东西也许永远都放不进去了。
注意学习的先后次序,抓重点,更能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学习起来就更容易成功。
同年级的有不少同学是北京的,过去,夏小语一直以为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低,他们会比其余同学差,到了这里,她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他们的分数线比其他地方低,但是他们在学习方面非常强,也许是因为教学资源往这边倾斜了的缘故,在过去教他们的老师,都是从全国各地上来的比较优秀的教师,哪怕是奥林匹克数学、奥林匹克物理,他们也能解释得很简单,学生们就轻易能弄懂。所以,同一个问题,别的地方考进来的学生会想得很难,绕来绕去;而北京的学生,则是想得很简单,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
而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精英,比如李紫玲,她的父母都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某个研究所工作,起点高,再加上她本人也很努力,自然就不会平庸。
所以,寒门出身的学子,必须比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更加认真思考,才能追赶上他们的脚步,或是超越他们。
班上有个男生叫江天荣,是北京人,身材高大,长相也还不错,自从注意到夏小语之后,就经常找她研究数学问题。
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夏小语每次和他讨论过后,都觉得很有收获。
和他同宿舍的几个男生,每次见他和夏小语一起讨论问题,通常会露出戏谑的表情,有一次,班上另一个男生经过他们时,说了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啊!”他笑了笑,没说什么。
听了这话,夏小语不解,问那男生:“什么意思?哪里有肥水?”
第二百五十八章 终于见到雪了!
那个男生叫李希,他长得胖胖的,皮肤白白的,很是可爱。
他没想到夏小语会有此一问,愣了一会儿,就说:“当然是你啦!”
夏小语说:“我可不肥。”
李希笑嘻嘻地说:“这是比喻,比喻!”说完他就跑远了。
这一天,在宿舍里,钱美辰问夏小语说:“那个江天荣,是不是在追你?”
夏小语连忙摆手说:“没有没有!”
钱美辰说:“我看他是对你有意思。”
夏小语愣了一下,说:“不会吧,我们只是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半点逾矩。”
莫雪花说:“小语啊!理工科男生大多数不怎么会表达感情,会把情感默默放在心里。”
夏小语听了这句话,心里想:萧罄鸣就是理科生,可是他不是这样的啊!但是,他会弹钢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他应该是文科生。
孙萌见夏小语在思考,也说:“我觉得他喜欢你。”
李紫玲冒出了一句话:“小语,他可是高干子弟,你可以考虑一下。”
“哇!京城里的高干子弟?”莫雪花说:“肥水不留外人田啊!小语。”
这个时候,夏小语终于想到了这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只不过这个肥水到底是水,就有些难分辨了。
夏小语想了想,说:“说起这个高干子弟,我们那边倒是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女孩子刚师范毕业,在一所小学里面当教师,就被媒人介绍给一个高干子弟。那个时候,她还很年轻,刚中师毕业,也就二十岁,刚满结婚年龄,想到对方是高干子弟,身材相貌也还不错,年龄也相配,再怎么也不会差吧,后来就嫁了。
结婚后她才发现问题了,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老公都会放一把刀在枕头下。她是吓坏了,这时候,她才知道这个高干子弟有精神问题,平时很正常,也就有些时候不正常。
那时候,她已经怀孕了,本来想离婚的,但是她的公公婆婆对她很好,求她把孩子生下来再走,后来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子,把孩子留在前夫家,就离婚了。离婚后某天婆媳在大街上相见,当时她前婆婆抱着她的儿子,婆媳俩抱头痛哭,看得路人伤心不已。”
刘红梅说:“真可惜,她怎么就不多了解一下再结婚呢?后来呢?”
夏小语说:“后来,她的一个初中同学向她表白了,那男子长得一表人才,一直喜欢她,没结过婚,决定要娶她,但是他父母坚决反对。他顶住重重压力娶了她,那个时候,他的父母说再也不认他了。”
李紫玲说:“那男的应该会后悔吧。”
夏小语摇了摇头,说:“最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后悔,当她和第二任丈夫结婚后不久,就怀孕了,在怀孕的过程中,有一次两个人在路上遇到歹徒,要抢劫他们的摩托车,她丈夫为了保护她,替她挡了一刀,好在没危及生命,后来抢救过来了。”
“那后来她的第二任公公婆婆有没有原谅他们?”刘红梅问。
“后来慢慢地就原谅了,听说她的人很不错,对公婆很孝顺。”夏小语说。
孙萌听了,说:“真爱啊!太感人了!要是她第一次嫁的是他,那该多好。”
夏小语说:“他们两个很早就认识了,还是初中同学,是很可惜,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在一起呢?”
李紫玲说:“小语,你兜兜转转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夏小语满头黑线,说:“我讲的这件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随便想到的,哪有什么意思?”
有的人听到别人说什么,就会有很多猜测,要是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也许会被气死。
李紫玲说:“你的意思是说高干子弟不好?”
“没有!我哪敢?”夏小语说:“这只是一个几率极低的例子。我又没有研究过高干子弟。”
莫雪花说:“小语,你就直说吧,你喜欢江天荣吗?”
夏小语白了她一眼,说:“我只当他是普通同学。”
接下来,她们没再说什么了,夏小语也就继续看着她的书。
北京的天气,逐渐变得更冷,冷到夏小语不想再出外,但那是不可能的,总要到课室里去上课,课室还不是固定的,要早早去占座,只觉得非常奔波。
不过好在室内有暖气,这一点,却是比岭南最冷的时候更加好过。这个时候,她总会想,要是岭南也有暖气就好了。有一次她把这句话说出来了,南方的一个女生说:“我们南方都没有暖气,你们岭南就别想了!”
这一天,江天荣在上完课之后,又找到了夏小语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周末的放假时间了,但是课室内还是有不少人,A大的学生,是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