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就不要担心了,大家都已经懂很多了,种菜种椒都有模有样了,别怕啊”唐爸安慰到,“再说祁教授给我留了本子,那上面有很多经验,回头让大家都学习下”
“呵呵,那感情好。他们要走,是要表示下的。几年的相处,老朋友啰”支书说到。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定在大后天,在村庙外摆酒席欢送农科院的工作者。
…………
唐家早已经多请泥水匠了。唐爸走开一两天对唐家建房子没有影响。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分头行事。
支书敲锣打鼓地通知大家到村庙开会。
唐爸骑自行车去圩上买啤酒,健力宝汽水,做菜的佐料。
佐料主要是南乳,罐装的荷兰豆,五香粉,腰果,料酒,酱油,白糖等。满满一大纸箱,装在车尾,推着回来。
…………
家里就唐杏与唐金轻松,大姐还没考试,二姐要补课。
这天,唐杏唐金要去领成绩单和寒假作业。
唐杏在众人羡慕嫉妒恨下又拿了第一。莫聪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名。,第三是廖婷婷,第四是另一转学生。成绩很集中,不愧是市内转来的,基础就是扎实。
莫聪恨的牙痒痒的。
唐杏看着他,挑衅一笑。
…………
解散后,唐杏与阿金直接去圩上买自行车。唐杏一直说要买,各种事情耽搁了几天。
自行车牌子很多,两人转悠了好几家,最终挑了个鑫狮
牌女装自行车。
唐金不高兴了,嘟着嘴巴,也要给自己买。
唐杏笑话他,还不会骑,买来做什么。
唐金气愤地坐唐杏车回家,一到家,就气冲冲地说“我要练车,用新车练”
唐杏才不会在意这些,她爽快地说“拿去练吧”。
唐金推着自行车到空旷的地方,唐杏找来一根扁担,横着绑在车尾架上。
阿金在前面踩车,唐杏在后面推。从摇摇晃晃到骑稳,骑快,唐金沉迷在骑车的快感,后头的唐杏悄悄放开手。
唐金继续直线骑着,突然他感觉不对劲,转头一看姐姐早已经放开手了,心里一慌,车头一摆,摔了出去。
唐杏赶紧跑去扶起阿金,接着扶起自行车。自行车已经刮掉一大块油漆。看到唐杏心里直跳,心疼啊!
唐金拍拍屁股,闹脾气了“你怎么能那样,摔疼了,哼,不学了。”
“学车都这么过来的,你不学也好啊,还省钱。等以后大家都骑车上学,就你还走路,没个伴,可怜兮兮的,可不要哭鼻子”唐杏无所谓地说到。
“你这车还是小的,好学。大姐学车,那是个大写的艰苦。老爸那永久牌大车,又重又大,难学得很。听老妈说,那时车倒了压得姐姐呱呱叫”唐杏继续唠叨。
阿金想了想,最终还是咬紧牙根,硬挺着学。很快他就适应了,磕磕绊绊地会骑了。稳不稳还另说。
…………
终于到那天了。好好的一场送别宴,被孩子们生生弄成了乡村春节联欢会。
唐浩辉在一旁表演特技,也就是骑自习车,时而松开双手,时而倒着走,时而走S形,饭桌上的祁教授看的津津有味。
唐杏充当主持人,她拿着根萝卜当话筒,报幕到“看了由唐浩辉表演的特技,下面由村民黎华带来精彩的特技。顶碗碟表演,大家鼓掌欢迎。”
黎华自幼学杂耍,随父母走街穿巷地表演。后来长大了,嫁到唐家村,当了农妇,就不怎么卖艺了。现在权当兴趣来玩。
只见她大大方方地躺在草席上,竖起双腿,微微弯曲,将宽大,特制的碗碟放上脚板。慢慢地小幅度地旋转小腿,脚板上的碗碟随之旋转。越来越快,快的像道闪光。大伙纷纷鼓掌叫好。
…………
菜陆陆续续地上,有南乳扣肉,清炒腰果兰豆,红烧鱼,花生米,都是些村民凑合起来的菜式。不贵重,但重在心意。祁教授他们边看表演边吃。
唐怡也上场了,即兴表演了段粤剧帝女花。
唐杏则再上面讲个笑话。一个隐晦暗讽的笑话。村民听不懂,一头雾水,有那么好笑吗?那些农业研究者不顾形象地拍大腿,哈哈大笑。连不苟言笑的祁教授都面带微笑,嘴角上扬。
村民还表演了舞狮。过年时那舞狮队就会敲锣打鼓地,到处表演,多是去商铺门口。讲些吉祥祝福的话,表演一段舞狮。店铺老板多多少少会打赏点钱。舞狮子的是一位跌打骨伤的老师傅,他有一手绝活就是推拿筋骨。
唐梅则清唱了一首歌。
姗姗跳天竺少女。戏服还是唐杏给她缝的。踩着唐妈的嫁妆凤凰牌缝纫机用蚊帐做成的。唐姗姗一出场大伙都笑了。纷纷夸奖有创意。
第34章 入伙(进宅)
年前祁教授他们离开了。办公室,宿舍都一一清空,悄无声息地走了。
唐杏站在窄小而空旷的祁教授办公室,暗暗叹息。那天的送别宴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缘来缘去,希望有生之年还能看到那位不苟言语却悉心教导村民种地的学者。
…………
唐金在学车神器__扁担的帮助下,终于学会了骑车。头一件事就是载唐杏去圩上给自己买一辆。而此时,大姐二姐都已经放寒假了。
家里的房子终于把框架建好了。只在一楼装上大门,一楼,二楼各选择位于东方位置的房子简单坯下墙,刷白灰,装好门窗户,就匆匆挑个好日子进宅了。
按风水迷信上说这样子是不行的,一旦进宅后,就不宜再敲敲打打,搬箱倒柜,再搞装修。
不过特例特说,风水先生有破解方法。对于这套无稽之谈,唐杏是嗤之以鼻的。不过能早日住进去,也是高兴的。
…………
进宅是个热闹忙碌的事情。
有钱人家会提前购买新家具,新沙发,甚至新床。进宅那天再搬进屋。
唐杏家就简单多了。家具大多是旧的,只是新买了张普通的实木沙发。
与唐家走得近的亲人村民进宅前一天就放下手头上的事,过来帮忙。
小婶婶带着唐杏一起挨家挨户去送进宅煎堆(像麻球一样,只是煎堆内是空的。)小婶婶挑着担子,唐杏往外给村民递煎堆,顺便提醒大家明天去唐家喝酒。
小叔叔他们则搬搬抬抬,从东家借些桌子,西家借些凳子。桌子凳子背面都有标志,不会弄混,这些桌子凳子外借机会太多了,不得不标志下。
唐桃则挽起袖子,大冬天在摇水机旁,穿着凉鞋,帮忙洗碗碟,筷子,桌子。很快脚手就冻得红通通的。送煎堆回家的唐杏看到了,心疼二姐不爱惜自己,赶紧让她回小婶婶家换衣服,再穿唐妈的雨鞋才来洗。
唐家根本没有女人少碰冷水这样的概念,唐妈只是告知经期不要吃酸,辣,不要洗头发。前世唐家抢收稻谷,二姐随雨帮忙,那时候刚好来了经期,没有告知父母,硬挺着,哪成想,长大后,居然宫寒也是受尽苦头。
今生唐杏就会很注意这些,时不时提醒着姐姐们。
。。。。。。。。。。。。。。。。。。
唐家每个人都忙得连轴转。
唐梅仔细收拾整理新屋,将那些乱放的木板,砖块分别整理好放一边。地上多出来的水泥块则用铁铲用力铲掉,刮掉。
唐爸辉着臂膀,用斧头将小腿粗的木头劈好,垒在简易厨房里准备明日烧火做酒席。这些木材耐烧,烟小,最适合不过。
简易厨房上方是用条纹塑料膜遮阳,地上摆上两米长,一米宽的木桌,一角放上一大垒木材。两个土灶放一边,远离木材。
土灶可以是现砌的两垒靠近的红砖,也可以是用铁桶做成的。
唐家用的灶是用废弃油桶做成的。先将油桶电焊切割成两半,半截油桶有盖那头做灶底,开口那头侧边切两下,将铁皮从开口处弯折下来,与地面平行。这样就开了个灶口。烧材时,将木材往灶口塞,折下的铁片支撑木材。油桶底部接住落下的木炭。
…………
该准备晚餐了。
唐金烧火,唐爸掌厨,做两桌好菜,给帮忙的人吃。
唐妈再次查缺补漏,力求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吃过饭后,其他妇女都回去休息了,明天还等凌晨3点起床帮忙。
唐爸叔叔连同大伯连夜帮忙将要搬的米缸,水缸,两担箩筐,两个新水桶两根扁担两把锄头,竹制的婴儿推车床,衣柜,椅子,沙发,桌子搬到新屋门口,明天到时辰了才一一按照习俗,分先后搬进去。
。。。。。。。。。。。。。。。。。。
凌晨五点时,吉时到,唐爸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热闹声中,唐爸第一个挑着箩筐,箩筐装着些稻谷花生豆,跨过门前的火盆,撕开贴在大门的红纸,推开门。唐妈也挑着箩筐随后,唐梅提着两个装着水的新水桶进去,唐桃拿着两把锄头,唐杏抱着两个簸箕,唐金搬着竹制的婴儿推车一一按顺序进去。
随后,那些帮忙的叔叔阿姨就将家具小心搬进去,放好。将床放进东方位置的两个房间。摆放好家具后,唐家人就每人抱着两个枕头进屋,摆放在床头上,这叫高枕无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