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 (唐三妞)


  “没有,怎么啦”唐杏问到。
  “哦,没有就好。哦,不是不是,我是说你也没有啊”陈鹏飞有点词不搭话。
  “鬼知道了,可能还没装吧,可以上学问下。”唐杏说到。
  “那就这样了,有事记得报我大名。”
  “好的,拜拜”唐杏一不留神,说了后世常用的,而此时时髦的挂电话用词。
  “哦,拜拜”陈鹏飞意犹未尽地挂了电话,心情有点小兴奋。


第43章 过往
  唐爸被唐妈说服,决定放手不管房子的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风水、日子都已经看好算好。剩下的事阿金应该能应付。
  这事还真不难,阿金自己买东西,都会多走几步路,询问几家,对比东西价格才买。同理,建房子也一样。
  一连几个放学后,阿金和唐浩辉一起走访几家在建房子的房主和泥水匠。把得到的信息详细地写下来,汇总。得到红砖,水泥,钢筋价格和人工价格。甚至建一平方的房子大概需要多少水泥,红砖,钢筋等等。哪些泥水匠活计好,不偷工减料。哪些泥水匠活计马虎。
  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唐金找一天休息时间专程去河对面找华红旗询问承包价。
  唐家现住的房子就是华红旗修建的。
  华红旗对唐家几个孩子相当客气,他算是看出,他们不是普通人,将来前程错不了。毕竟唐杏提供的别墅图纸,让他声名四起,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建房子,接下的活计都能排到明年去了。
  他很感激唐家,决定就算不挣钱也要先把唐家的先修建好。遂郑重详细地向他报价。
  阿金听了,与自己预期的差不多,也不耽搁时间,直接就定下来了。
  华红旗尽心尽力帮助唐家建房子。都怪唐浩辉那个大嘴巴,村里关于唐家正在那块晦气的地建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唐家这次又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唐志成甚至直言“唐家人是钻到钱眼里了,那地是个旺地吗?要是能发财,我把头切下来,给他们当尿壶。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人现眼。”
  对此讥讽的话,唐家人已经习惯了,该干嘛干嘛,也不做无谓之争。
  唐浩辉惭愧了好几天不敢找唐金玩。
  唐姗姗看到唐杏也会移开视线,不敢和唐杏对视。
  …………
  唐家种的蔬菜已经长大可以出售了。
  唐爸唐妈每天凌晨三点起来,打着小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去菜地割菜。割两大框,先挑回家,就着昏暗的白炽灯,一根根整理好,用打湿的稻草捆成一小扎一小扎,垒好在竹筐。车尾架横摆着扁担。竹筐左右放在扁担上扎紧。拉到菜市场卖掉。菜价虽高,但是黑灯瞎火的,也危险。
  这不,唐家村出了件大事。
  村民唐发,小儿子出车祸了。这些天菜价高,唐发家连续几天起早贪黑,忙着卖菜。骑自行车拉货的小儿子,精神不济,一头撞上了公路护栏,死掉了。他妈妈,唐发的老婆疯了,逢人就说“阿宝是被人撞死的,那杀千刀的,还我儿子”,一直不肯相信是他们自己害死儿子的。就因为忙着挣钱,连累小儿子没能休息好,自己精神不济死掉。
  唐杏得知这个消息时怔住了。前世唐杏33岁那年,过年前,60多岁的唐爸,开着三轮摩托车凌晨五点送菜,经过小桥前,转弯处,大货车直直冲过来,情危之际,唐爸立即从摩托车上跳下来,避开了大货车。还在开着的摩托车连同两筐菜冲进河里。大货车停也不停绝尘而去。
  死里逃生的唐爸,忍着胸口闷痛,站在河边,痴痴守着。守着淹没在河水下的摩托车。(60多的唐爸没有手机)
  昏暗的天色,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变亮,太阳逐渐从东边升起来,过往的行人,从一个,两个,到一群的经过。他们都没有问唐爸为什么傻站在河边,也没有人关心唐爸是否想轻生。
  唐爸站立着注视着过往的行人。突然,他眼睛一亮,他看到自己的弟弟,唐杏四叔。四叔才从菜市场卖菜回来。唐爸让他去找升降机过来捞车。询问过后,四叔打电话给自己儿子过来守,好替换唐爸回去休息。唐爸回到家,简单洗漱吃早餐,就急忙找升降机打捞。摩托车几经艰辛,捞起来了。但是打捞的费用都够买一辆新车了。
  唐爸胸口疼舍不得去医院看病。他找村里的土大夫,吃些治跌打损伤的草药,效果不大,唐妈阿金硬拽唐爸去拍片,吃药。
  出嫁外地的阿桃啊杏得知消息已经是年后了。
  …………
  唐杏眨眨眼,试图将快要流下的眼泪逼回去。唐杏挺了挺腰,抬头挺胸,“唐杏,你已经三十好几了,古人三十而立,前世唐妈唐爸庇护下生活,那么今生,轮到你来守护他们了。”


第44章 卖牛
  唐家就“是否继续种菜卖”展开了讨论。
  以唐梅为首的四姐弟持反对意见,理由如下:
  种菜难伺候,需要整天下地接触水,年老了易得风湿骨痛;早上起来摘菜,睡眠不好,影响身体健康;大清早运菜,路上不安全。
  再者,唐家另一个房子,虽说地段以前是乱葬岗,但是近几年经济大开发,很多以前是坟地的地已经开始商用。连唐家附近几家都已经开始出租或者自用开店。唐家完全也可以在那房子开小超市。
  家里的地除了种些够自家吃的菜外,全种稻谷,时间就可以少花些。可以兼顾两头,两厢不耽误。
  至于进货渠道,可以从市六百户批发市场或者广州、深圳进些小物件,满足镇上居民日常用品需要。
  秋高气爽时,唐家可以做豆豉,黄豆酱,晒些萝卜干在自己小店卖,也可以批发。
  小超市生意要是好,也可以帮助外公外婆。外公那些花生糖,杨桃干,麦芽糖也不用辛苦地挑去卖。
  外婆现在还年轻,眼睛看得见,可以做些背带,虎头鞋,婴儿帽过来卖。外公外婆的养老钱可以自己挣。(外婆再也不用步前世耳聋眼盲招人嫌弃,孤零零死在养老院——唐杏心里补充到)
  要说一开始唐妈犹豫不决,最后一条外婆外公养老钱可以自己挣打动了唐妈。她期盼地看着唐爸。唐爸本就三分愿意,让唐妈这么含情脉脉一看(唐爸多想了),立即飚到十分愿意。
  就这样,唐家一边加快速度卖掉剩下的菜,一边准备开店事宜。
  既然准备开店,那家中的大牛仔也不需要养了。农忙时候,脸皮厚点,借别人家的牛用或者雇人帮忙犁地。
  90年代耕牛是农民重要的劳动工具。偷牛是要判刑的。耕牛价格较高,一头大公牛六七千块。
  …………
  唐爸得空就去找中人唐兵。
  唐兵也算是子承父业。他消息最灵通不过,哪家要卖牛猪狗,找他准没错。随着时代进步,他也不断开拓新业务,最近几年他还兼任媒婆工作。
  村里对这类人会很客气,时人爱面子嘛,可不能因小事得罪他,要是名声臭了,家里的孩子还用不用婚嫁啦。
  没过几天,中人就带了买家过来。买家是憨厚的老人。黝黑的脸庞,牙齿已经脱落了几颗,一说话就漏风。嘴巴一张一合,还能看到黑洞。双手皲裂,指关节粗壮,还扭曲变形,典型的风湿症状。看到此处,唐杏眼睛微酸,十几年后,唐爸唐妈也会如老人一般。
  唐杏从厨房端了碗米汤递给老人,老人憨厚地笑笑,接过喝完。手背抹着嘴巴说“闺女,长得好啊,一看准能上大学,吃上皇粮。”
  唐爸摆摆手,“哪里有那命,家里几条化骨龙负担重啊”
  唐爸的话得到中人与老人赞同。
  老人点点头,接过唐爸递来的水烟筒,蹲坐在椅子上,跟大伙诉起苦来。无非是自己婆娘不争取,生了六个闺女,才生了一个命根子。眼看年纪大了,无力供养,想让女儿去打工。打工又没门路,还说是童工不收,真是岂有此理,想当年老子还是十二岁就开始放羊放牛挣公分。现在四女儿十五了,还是童工,世道变了。
  一旁的唐杏听了,暗地翻翻白眼,暗道“是啊,世道是变了,变得更能保护儿童,十几年后,你再来看看,有些人家女儿比儿子还金贵。”
  老人抽完烟,有精神了。唐爸带着犁与两人一起去看草地看牛。
  看牛是个经验活。这也是中人看家本领。
  中人掰开牛的嘴巴,指给老人看,牙口宽大,是健康牛,牙齿多少,大概牛龄是多少。完了指着牛鼻子,鼻子潮湿是健康牛。
  四肢有力,两眼间有白线连接是健康牛无疑。
  一旁的唐爸笑呵呵地说到“老哥,咱家的牛肯定是健康的。你去村里打听打听,我阿富最讲信用不过。”
  老人也笑呵呵地说“哪能不信,不过还是要上犁看看。”
  唐爸二话不说,给牛套上犁,哒哒地犁了起来。牛轻松而温顺地在前面走着,唐爸轻轻一挥绳子,绳子啪一声抽在牛背后,牛立即温顺而快速起来。看到此处,老人更满意了。
  公牛比母牛便宜,不只是因为公牛不能生牛仔,也是因为公牛没母牛温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