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它建于明万历年间,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
山海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这里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在明代万里长城的众多险关要隘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历经风雨岁月洗礼的“天下第一关”,这座昔日海陆军要塞,凝重而迷人,城楼上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先人用勤劳与智慧,汗水与血水,构建的是关隘,凝固的是历史。
经典语录: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帝都生活多年的众人,八达岭长城段爬过了很多次,但这天下第一关,却都是第一次前来见识它的辉煌雄伟!
李淼淼和霍小鱼自然是奔着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前来瞻仰膜拜的,于是,又上演了一轮“咔擦咔擦咔擦”的拍照……
李淼淼又解锁了一种新的拍照姿势,那就是“千手观音”,在此之前,众人不配合她摆这个拍照姿势,但在这天下第一关前,因为地理优势,拍“千手观音”显得异常和谐与搞怪。
人多的时候,连拍照都是热热闹闹的。
自此的每一站,去到的每一个地方,除了游玩,拍照的风格都是格外地清奇……
※※※
告别河北省,进入天津直辖市。
九河入海之处,华灯璀璨;新旧交替之时,名流入津。天津成就于民国,一条海河观光带,半部中国近代史。
海河九桥、名人故居、塘沽大港、北洋水师、九国租界、意大利风情区、五大道各式洋楼……太多太多的历史沉淀里的文物名胜。
从说学逗唱的相声到狗不理、煎饼果子……一座天津卫,融民国风情和现代都会为一体,把市井娱乐和高大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人物的定居,再加上各国领事馆租界,天津这一座城,简直将中国近代史炖成了一锅杂烩羹。
“哟哟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一手炸麻花,一手煎饼果子,嘴里还咬着狗不理汤包的郑仁宗,乐呵呵地走在南市食品街上。
旅行之中,美景与美食缺一不可。
九人中好几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天津卫,本来没有计划在此处停留,但是,耐不住肚子里馋虫的折磨,纷纷下车觅食,等到吃饱喝足还打了包,才心满意足地继续奔赴下一站……
※※※
进入山东省,需要去的地方就多了几处。
途经山东,怎么能不去五岳之首的泰山!
为了看日出,众人半夜出发,严寒天气,路上结冰,一行人都拄着登山杖,顺着一级级的石阶向上爬……
白豆蔻犹记得小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是文学大师冯骥才的《挑山工》,讲述的就是挑货上山的山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
《挑山工》这篇文章展示了一个道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白豆蔻对于小学语文的课文里面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她对于语文书里的那张插话,却是记忆犹新!
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攀登。
白豆蔻最早对于泰山的认识,就是来自于《挑山工》这篇课文。
后来,白豆蔻通过度娘,也知道一个事实:《挑山工》这篇课文,自1983年选入语文课本以来,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读过它,并从中受到砥砺。至今累计已近2亿人……而据山东当地的旅游系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是通过读《挑山工》这篇散文知道泰山的。
白豆蔻问身边的小伙伴们,众人也是一致回答,都是读了课文,才识得泰山!
众人花了四五个小时才登顶,到达山顶时,李淼淼和霍小鱼已经是生无可恋,但嚷着要来看日出的,也是这二人,抱怨都没有了底气。
网传泰山的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
因为是寒冬天气,山上的游客不算多,白豆蔻几人找了处最佳观看日出的地方,抖手抖脚地等待着日出的来临……
山上实在太冷了!
李淼淼和霍小鱼都躲在了自家男人怀里取暖,白豆蔻却是和李元宝二人做着早操……画风清奇得像两个小学生。
没办法,白豆蔻不太喜欢在人前腻腻歪歪,就算有年华愿意帮她取暖,她都觉得不好意思。
年华表示很委屈!
破晓时分,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云海之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象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哇哇哇……好美……”李淼淼激动地在陆逸真的怀里又蹦又跳。
赏过了泰山日出,在天光乍亮之后,又可以观赏泰山云盘,也就是泰山的云雾奇观。
泰山的雨雾有着呼风唤雨,变换无穷之能力!
时而山风呼啸,云雾弥漫,如坠混沌世界,俄顷却黑云压城,地底兴雷,让人魂魄震动;时而白云滚滚,如浪似雪;时而乌云翻腾,好似翻江倒海;时而白云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时而云朵填谷壑,又象连绵无垠的汪洋大海,而那座座峰峦恰似海中仙岛……
站在泰山之巅,俯瞰下界,可见片片白云与滚滚乌云融为一体,汇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横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大自然的雄伟瑰丽,尽收眼底,大千世界,大好河山,风光无限好……
见证了日出的壮美与云海的壮阔之后,一行人去山顶的旅馆休憩,准备傍晚出门看夕阳。
日出、云海、夕阳,合称泰山三美。
爬一次泰山,看过泰山三美,才不枉此行!
一夜未睡,众人很快进入梦乡……
当设置的闹钟响起,众人又匆匆起床洗漱,出门看日出,因为美景不待人!
夕阳西下的光景,伫立观景台,凝望西方,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烂的亮边,时而闪烁着奇珍异宝殿的光辉。那五颜六色的云朵,巧夺天工,奇异莫测,云海在此时出现,满天的霞光则全部映照在“大海”中,那壮丽的景色、大自然生动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
“我们运气真不错,泰山三美都被我们看到了!”霍小鱼意犹未尽地说道。
“简直是撞大运了!”李淼淼附和道。
“年伦,你刚刚有没有拍照?”霍小鱼这才想起她关心的重要事。
“有。”年伦回答得言简意赅。
“那就好!”霍小鱼心满意足了。
“咱们快下山吧!我想吃饭了!肚子好饿!”郑仁宗嚷嚷着往回走。
一行人匆匆下山,因为行程很赶,入夜却没有宿于山上,所以这上山与下山都是在夜色中进行了。
离开泰山,一行人还去了风筝故乡潍坊,以及大明湖。
站在大明湖畔,李淼淼和霍小鱼重现了在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重播了无数遍的神剧《还珠格格》里面的经典台词。
李淼淼:“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霍小鱼:“容儿?你是朕的容儿吗?”
众人:“……”
※※※
为了不被李淼淼和霍小鱼的清奇画风辣眼睛,众人匆匆离开了山东,奔赴河南。
河南的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之称!
现代提到洛阳,牡丹和石窟最为出名。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道教传承者与美学研究者必去的圣地,李淼淼和霍小鱼肯定不会错过。
这洛阳这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一砖一瓦都展示着它厚重的历史积淀。
走进保留完好的老城区,很难不被她那质朴醇厚的气息所迷恋住。
一座座瓦片屋顶的小楼,木刻的屋檐、窗棂,还有那古色古香的街道,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洛阳曾经的辉煌。她就像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在等待着人们去细细品味;她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等待着与人们倾心交流。
时不时就冒出些明媚忧伤文艺范的霍小鱼,就深深地迷恋住了这座古都老城。
洛阳牡丹花盛开是在四月天,一行人没能一饱这“花中之王”的眼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