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玲和杨素恩的年纪差不多,不过身体比她硬朗的多,前世,她没病没灾一直活到九十八岁,寿终正寝,比她所有的儿女都身体健康,寿命长。
董慧玲什么都好,就是一点,认死理,传统观念严重,和吴秀英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当地有个风俗,不能在别人家过世,这样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她年纪大了之后,从来不去吴秀英家里,宁肯自己孤苦伶仃,也不去女儿家住上一天半宿。
吴秀英怎么说她,都说不动,只好她偶尔去帮她做做饭,洗洗衣服,干点她干不动的活儿。
后来,吴秀英和楚成业相继过世,照顾董慧玲的任务只有落在楚玉兰的肩上,有半年的时间,董慧玲一直问她妈去哪了,楚玉兰都不敢说,只能说去外面玩去啦,跟着人家赶时髦旅游去了。
“哦,侄孙女啊,快进屋,姥姥给你拿好吃的去!”董慧玲正在家里睡午觉,看见楚玉兰进屋,忙坐起来,跳下炕,踩着三寸金莲上外屋拿东西。
“姥姥,不用忙活,我吃过饭了,一点不饿。”楚玉兰赶忙拦住,眼泪却滚滚而落,以前她每次来姥姥家,姥姥都是把家里攒了很久的点心拿出来给她吃,有的都长毛了,自己舍不得吃留给她吃。
第583章 水果之乡(三)
董慧玲颤巍巍的从外面走进屋子,把碗里的东西递给她,有些伤感的感慨道,“哎,以前我家玉儿最喜欢吃,可惜吃不到咯,也不知道下面有没有卖的,要是有卖的,也不知她有没有钱买!”
楚玉兰含泪接过碗,碗里放着两块金黄的柿面馍,用成熟的柿子和面粉做的,吃起的甜腻爽滑,口味很好。
以前她特别喜欢吃,后来嫁给廖德峰之后,她就很少回娘家,更是很少去看姥姥,对吃的也没有那么在意。
“好啦,吃一个就行,美味不可多得,不能多吃。”董慧玲看她吃完一个还准备吃掉第二个,连忙从她手里夺下,笑呵呵劝慰道,“没事啊,待会儿走的时候,让你小舅送你,给你多拿点,你回去让家人尝尝。”
“谢谢姥姥!”楚玉兰意犹未尽的舔舔嘴巴,擦干净手,准备开始进入正题,“姥姥,咱村子种山楂和冬梨的人多吗?”
“多,怎么不多,家家户户都种很多,山里风大,冬天冷,不管谁家的院子里,还是地里,都会种几棵树,冬天给孩子当零嘴,还可以送亲戚。”董慧玲坐在炕沿上,慈爱的摸着楚玉兰身上的衣裳,放佛透过她看到自己过世的外孙女。
“就没想着卖?”楚玉兰一路坐车过来,看到树枝头一串串的红山楂,就连董家院子里还种了两棵山楂树。
“卖啥,又不值钱,村里谁愿意要,就拿去,前段时间听说有人收,块八毛钱的,还不如给孩子们当零嘴吃。”董慧玲家里孙子孙女多,亲戚朋友多,加上吴秀英在山下住着,没有种山楂,她种的山楂最后都给吴秀英拿去了。
“来,给你吃两个,不过还没熟,等再过个把月就熟了,到时候我给你送一筐去。”吴建华听楚玉兰一直在说山楂,出屋在树上摘了两个,递给她,看着她吃的龇牙咧嘴,哈哈大笑,“酸吧,还没熟,就是这样,又酸又涩,等熟了之后,就酸甜酥~软,好吃了。”
楚玉兰喜欢吃酸的,可这种酸,她吃不了,两腮的哈喇子直流,只能把剩下的半个山楂拿在手里。当着董慧玲的面,她是不会扔东西的,老人苦日子过得多,十分节俭,看不得人浪费食物。
在老人家的眼里,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都是食物,都能在关键时刻救命,浪费食物就是不尊重生命。
楚玉兰突然觉得,原本想好的话,现在没办法说出口了,她该怎么说呢,怎么说才能不让董家牵连进来。
她可以昧着良心,说自己只是厂长,村里人也会给面子把东西卖给她,可是一旦她的底细暴露,大家知道内情,没有人会把愿意和一个欠着几百万巨额债务的人来往。
那时候,村里人会把怨气全部撒在姥姥和小舅身上,她绝对不会这样做,可惜那笔贷款是要用来添购机器设备的,不能花在这上面。
思来想去,楚玉兰决定改变原来的主意,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第584章 水果之乡(四)
“姥姥,小舅,我现在是县里罐头厂的职工,厂里准备采购大量的山楂和冬梨,主要是做罐头用。不知道咱们村里的人,愿意把东西卖给我们厂里么?”楚玉兰没说实情,她年纪太小,说了实情反而不好。
“这个呀,要找大壮哥和九爷商量的!”吴建华他们村子,大多都是姓董的,还有一部分是吴姓,家族辈分最高的人说话比官老爷说话还要管用。
“妮子,你告诉姥姥,你们厂里能要多少?”董慧玲伸手拦住要出去喊人的小儿子,拉住楚玉兰仔细询问,她可不想让大家伙儿空欢喜一场。
“村里种多少,厂里收多少,一分钱不会少给的,姥姥,您放心吧,再怎么说,我也不能让您愧对乡亲父老!”楚玉兰笑道,她已经想好了,生产设备要添置,生产原料也要购买,她总能想到办法的。
“好好好,大建,快去喊人!”董慧玲这才松开手,吴建华得到母亲的许可,一溜烟跑出去叫人去。
“姥姥,以后的光景会越过越好的,粮食只要够吃就行,多余的空地种上山楂,梨,黄桃,只要种出来,我们厂里就会派人来收,有多少收多少。”楚玉兰现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手不够,不是没有人,是可以用的人没有。
如果事事都等她去处理,凡事都需要她自己出面,就算是她有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也会累死的。
“那敢情好,哎,我们村在山上,吃水不方便,连个自来水都没有,用电也不方便,至今都没有扯到电线。”董慧玲说起这些心情也有些苦楚,小儿子都三十了,以前是穷,一直没有娶媳妇,现在更没希望。
村里但凡是个黄花大闺女,都想着往塬下嫁,姜家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家家有电,户户有水,出门就能坐上车,实在方便。
不像是大柳树村,需要走一个小时后的路,才能走到山下,才能看见公路,有公路的地方才会有汽车。
以前楚玉兰特别不喜欢去姥姥家,因为太远,山路很难走,一直在爬山,即便是后来有三轮车,坐上去也会把人骨头颠散架的。
片刻功夫,董大壮和九爷都来了,村里还有不少听着信的人都赶来看热闹,车上的三人一看人多,就都下车走过去,默默的站在楚玉兰身后。
事情谈的很顺利,董大壮原本还担心这么大的事情,楚玉兰做不了主,一看身后的三人,就知道担心是多余的。
魏泰权知道村民朴实,年轻人去不一定管用,后面的事情基本都是他在董大壮商议。
董大壮看见魏泰权,心里就明白了,他把楚玉兰当成介绍人了,根本没觉得她有什么不同的。
只有董九爷用他浑浊的眼神,怪异的看一眼楚玉兰,特别是魏泰权每次关键时刻,悄无声息观察她脸色的神情。
还有身后的高国萍和高国强,这两人一看就是端着架子,像是门神一样杵在那丫头身后,有古怪。
董九爷使劲的磕打一下烟袋锅子,对磨磨叽叽的董大壮道,“就这么办吧,你回去准备一下,弄一桌席面,让城里人吃上一口咱大柳树村的饭菜。”
第585章 水果之乡(五)
“九爷,不用,我们回厂里吃,厂里有食堂。”楚玉兰开口拦住,她知道村里生计艰难,大人一年到头连鸡蛋都舍不得吃,很多人还吃的是三和面馒头,唯独孩子过生日,才给煮两个鸡蛋。
“在外面他们听你的,在大柳树村,他们就得听我的,都出去吧,别围着看,快去让你媳妇弄饭去,弄好了让二伢子过来喊一声!”董九爷重新装了一袋烟,董大壮给他点上,他却不耐烦的把他们都往外赶。
“九哥,你先走着,我出去看看。”村里人都出去之后,董慧玲和吴建华也跟着出去了,她要去外面井里找找,上次好像楚成业来家里,送了一块肉,董慧玲打算找出来,让吴建华送去大壮家,添个菜。
“魏书记,我记得罐头厂以前是在东山那边收水果的,怎么现在想起来大柳树收山楂和冬梨了?”董九爷对山里的各种消息了如指掌,此刻却明知故问,他想看看魏泰权怎么说。
“九爷!”魏泰权从善如流的跟着叫了一声“九爷”,随后苦笑一声,道,“我早不是魏书记了,要不是楚厂长,现在连罐头厂都保不住了,哪里还有我这个书记!”
魏泰权的身份是楚玉兰介绍的,既然楚玉兰这么介绍,他只能暂时充记的角色,眼下,人都走了,董九爷一看就是明白人,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这么说,罐头厂现如今是兰妮子当家做主?”董九爷不可置信的抖了抖眉毛,那烟袋锅子的手一松,烟袋锅子掉在地上。
“九爷,让您见笑了!”楚玉兰讪笑道。
董九爷可能是被听到的消息气着了,张着嘴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骂道,“你们这些官僚,一个个都是败家子儿,做起事情来还不如一个丫头片子,才过上好日子,就忘了老本,就知道往自己口袋里捞钱!”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