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定了就散会,牛瘸子捏着五百块钱出了牛富贵的门,问旁边的牛会计,“这一头小猪二十块钱,这五百块钱能买多少头?”
牛会计还没说话,牛兰花就说,“二十五头。”
一听这话,牛瘸子眼睛都瞪大了,“多少?”
“二十五头。”牛会计重复了一声。
牛瘸子咂咂嘴,“呀呀,这二十五头,再加上俺那五头,就是三十头小猪,这又比去年更多了。”虽然牛家村已经两年没吃肉了,但是这牛家村的猪却成倍数的增长着,他心里还是满意的。
事情已经这样定了,牛家村人就立马行动起来,牛家村人都不是冷血的村民,一听牛富贵在喇叭上说各个村都死了人,现在要做出这样的安排来,也都愿意配合。自己村不吃猪肉是小事,可是这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饿死自己吃猪肉,牛家村人也做不出来那样的事。而且村里现在红红火火,明年养猪小队有三十只猪崽子,说是养大就宰了吃,牛鲜花的药材小队持续赚钱,因为人工养殖了药材,今年的产量要比去年能多了一半,赖头子的木工小队现在也开始准备干一些真正的木工活计。毕竟未来可期,有了这些,牛家村人什么都不怕,希望比什么都重要。
牛瘸子的一头头大肥猪都被五花大绑的送去各村了,人民公社看着交上来的公粮,也是没办法,看着那带着汗的一分两分凑起来的钱,和那一个个瘦的皮包骨的农民,其实都挺难的,今年也就只能这样了。
总算交了公粮,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第八十八章:买粮食
之后李干部来收药材,因为是灾年,各地的药材也比较难收,因为都是人工种植的,但是牛鲜花她们有了三亩地的人工培育帮助,算起来比去年采集的药材要多的多。再加上牛脊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就是旱灾,那进山待着也凉快不少,外加山上有小溪潺潺,野生的药材也没受到多大的影响。
饭桌上,牛鲜花跟李干部商量了要去省城买粮的事,李干部看着牛富贵和牛鲜花感慨,“怪不得这一路过来就你们牛家村过得油光水滑的,你们这可真能折腾。”
牛鲜花给他倒了杯酒,“李干部,真的是不容易,俺们村还得帮衬这隔壁好几个村子呢,想着把今年赚的钱全都换了粮食,要不然明年得死更多的人。”
李干部一饮而尽,“哎,谁说不是,算你们还有良心,行,明天你们看看谁去跟车,明天拉粮食去。”
毕竟是去省城,车上就三座位,谁都想去,但是介于上去是买粮食,牛兰花那抠搜的样子,钱袋子是不给别人的,她拿着钱袋子牛鲜花也是最放心的,然后就是牛富贵这个队长坐镇,本来剩下的位置应该是牛鲜花,但是想到要上去搬粮食,赖头子又要忙着木工小队,牛鲜花就找了二蛋。二蛋刚成年,有的是力气,而且牛鲜花看着他和牛招娣的事,多给他历练历练,俩孩子才能有希望走在一起。
三人第二天就跟着李干部司机拉着一车药材上省城了,赖头子则指挥着村里的老爷们跟着牛鲜花去城里买粮。这次是保命,牛兰花出发前牛鲜花特地去牛兰花家跟她嘱咐,买最便宜的粮食,不买白面大米,体积越多越好。回来的时候要遮掩着点,别让别的村特别是公社看见了。
因为买的都是最便宜的杂粮,粮食买回来到是看着挺多的。牛鲜花指挥着村里的人们,在大食堂旁边挖了一个很大的菜窖,等牛兰花他们回来,大家把粮食都存在里面。这样,秋天就这么平稳的过去了,各村因为没有交粮,这个冬天也算能熬过去。储存了很多粮食的牛鲜花安心了许多,起码牛家村不会死人了,至于更多的人,能救多少就多少吧。
因为今年是全国范围的灾年,没过多久,公社就下发了文件,明年就要开始实行“三自一包”的政策。所谓“三自一包”指的就是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虽然大家现在都上了扫盲班,但大多数是去了唱歌的,大家其实都搞不懂这文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发展农村市场,保留农民自留地,生产队承包到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就是意思可以在公家大队的土地外,各家还能保留一小部分自己的土地,自己想种甚就种甚。而且开放集会,到是后就能自由买卖了。”
“那就是不抓倒买倒卖了?”
“自留地是甚意思?”
王老师一晚上可忙了,夜校一晚上就是在给大家搞清楚这个问题。散会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似乎以后这是一家管一家啦,以后还能自由的买东西了,这个政策似乎还挺不错的。
但是毕竟都是六十年年代农村人,什么情况都没搞清楚,牛鲜花第二天就去牛富贵家,把山下的三四亩地快人一步的说清楚,那是开荒开来的,本来就不算做大队的地,到时候不能分配。牛富贵当然知道,那土地上的药材赚钱的很,那可不能随便割出去。
牛鲜花紧接着跟村里的小队里的人宣布,小队不解散,如果有人愿意自己去种自留地的,可以来她这里登记。
其实这个政策跟牛家村一直执行的小队行动不冲突,而且牛鲜花的小队本身就是独立结算的。关键在于牛瘸子的养猪小队和赖头子的木工小队,这俩小队目前都不赚钱,以前为了鼓励大家继续干,都是给工分的,现在分散了土地,工分到时候能分到的粮食就少了,怎样运营起来是个问题。
牛富贵的脑子不够用了,又来找牛鲜花,牛鲜花看起来胸有成竹的样子。
因为牛家村现在整体运行的挺好,也没有必要非要进行切割,牛鲜花想到了曾经的几个比较富有的农村,也全都是集体劳动,这三自一包不是必须要执行的。牛鲜花给牛富贵说了这个之后,牛富贵松了一口气,“俺就说么,咱们一个村一起干挺好,要不那孤寡老人家的咋弄呢,又下不了地。”
但是,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农业经济,提高生产率。适当的开放是有益的,牛鲜花给牛富贵出了主意,让牛瘸子的养猪小组和赖头子的木工小组都独立核算,咱们村里算是大股东,牛瘸子那五百块钱,算是村里投资,到时候收益也是自己的。木工小组也一样,村里可以给他们买一些工具作为起步投资,他们工作所得的一半归队里,到时候队里再随机分配。这样即刺激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又不损害全村人的整体性,听的牛富贵直竖大拇指。“鲜花,还是你这脑子灵,就这么办。”
于是,当天牛富贵就在村里宣布了,宣布了之后,牛瘸子和赖头子都挺高兴,这就又发挥的空间了,毕竟,以前牛鲜花投资三百块钱买小猪,整个猪圈的猪都算是大队的,就算是牛瘸子再喜欢,那也不是他的,但现在不一样了,到年底,这小猪有一半他都有自己操作的权利,到时候他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到底是年轻人脑子灵,两个小队的计划刚刚安排妥当,牛招娣就来找牛鲜花了,“鲜花姐,俺也有个想法,想说给你听听,你看看行不?”
牛鲜花招呼她来家里坐,“甚想法?”
“村里面现在有三个小队了,俺琢磨着是不是俺也能成立个小队?”牛招娣看着牛鲜花,她现在是特别佩服牛鲜花,牛鲜花干什么她都是坚决的拥护者,在外必称鲜花姐这,鲜花姐那,叫的很亲。
“你想成立个甚小队。”牛鲜花看着她,她早就看出这姑娘脑筋活泛的。
“俺想了想,俺想买上一窝子小鸡仔,想养个一群鸡,到时候又能卖鸡蛋,又能买鸡肉,俺咋想也不会赔,还用不了多少人。”牛招娣给牛鲜花说着自己的计划。
牛鲜花笑了,“招娣,这是个好想法啊!”
牛招娣眼睛亮亮的看着牛鲜花,“真的?鲜花姐,你也觉得是个好想法?”语气兴奋的不行,得到了偶像的承认,牛招娣可开心了。
牛鲜花点点头,“当然是个好想法,具体咋弄你想好么?”
经过上次请老师那事,牛招娣就想的多了,这时候听牛鲜花这么说,立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买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在哪买,在哪养,这些鸡的饲料怎么弄,怎么养鸡养鸭,她都谋划的妥妥当当。听的牛鲜花微微笑,这孩子还真是招人喜欢。
牛鲜花听完了笑笑,“俺们二蛋真是好福气。”
牛招娣脸一下红了,“鲜花姐,你说甚呢。”
牛鲜花笑笑,“俺说你是个好姑娘,以后肯定是个好媳妇。”
牛招娣脸更红了,“鲜花姐,你别瞎说,俺跟你说正事呢。”
牛鲜花笑笑,“俺也跟你说正事,这事儿你一个人哪干的了,咱们村就这么几个人,三个小队上的事,各家有的有了自留地,还得种地,你上哪找人手。不是姐说,你家那口子人,到时候一起干有你哭的时候。”
牛招娣看着牛鲜花不说话了,自家的爹娘弟弟妹妹,都没有一个省心的,自从自己当了这小组长,三天两头的给她出难题。
牛鲜花说,“跟二蛋一起干哇,这孩子没那么多花花心思,跟你干那就踏踏实实的干,绝对错不了,俺知道你是来干甚的,这买小鸡子的钱你家肯定不给你出哇。俺可以给你们出,但是不是给你们家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