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耀荣在扭打种摸到了一块石头,抡起就准备砸向陈国强的脑袋。孙云芳害怕姚耀荣出事,于是不顾危险上前阻拦了姚耀荣。
因为她的阻拦,石头没有砸在陈国强脑袋上,可却砸在他脚上。
还好没有人看到。
孙云芳担心姚耀荣被陈国强威胁,先声夺势威胁陈国强,要上镇里告他。
俗话说,狠的怕不要命的。
若是当时那石头落在头上,肯定会开花。陈国强当时就怂了。求爷爷告奶奶地让孙云芳不要上镇里告他。并承诺,以后会在村子里照顾他们姚家。
姚家那时也刚刚被定了地主成分,孙云芳担心再出事情,只能把这一口气忍了下来。拉着姚耀荣回了家。只是话里话外却威胁而陈国强,她娘家在镇上,姑姑和姑父更是市里一所钢铁的领导,若他在敢再来骚扰,她即使丢了命也要让他不得好活。
陈国强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后来,陈国强确实没有再骚扰过孙云芳。有时见到都会绕道走开。
只是孙云芳始终不喜欢陈国强,不仅是他对自己有龌蹉的心思。还因为他在姚家的时候就跟还是他们家小妾的秦志兰有了首尾,也因为这个原因,婆婆才找了个理由把他赶了出去。
也许是恨屋及屋,她对与陈国强一切有关系的人都不喜欢。
姚耀荣和姚奶奶也同时看向姚明珠。
姚明珠真是有口难言,把上一次遇到黄四,他送自己馒头的事情说了下,“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老是缠着我。”姚明珠心里忍不住又琢磨,也许上辈子他们也有过交集。只是那些记忆不深刻,以至于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里被消磨了。
姚奶奶眼神动了动,而后道,“阿珠,以后离他远点。”顿了顿,补充说,“他妈是个混人,咱们家还是少惹为好。”
姚明珠点点头。
“云芳,你把这些拿到陈大丫家里还给她。”姚奶奶接着说。
孙云芳点了点头。
第二日一早,父母亲一早就开始上工了。
村里又要忙一段时间了,忙着下红薯种和高粱种子,秧苗也伸展到了三公分的高度。等到十公分的时候,就要准备栽秧苗了。
秧苗娇嫩,水田要整理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模样,泥巴要很细很细的,这样的活计最是费时又费心费力的。
姚明珠则背着书包,看着田地里一片忙碌的人影里进了学校。
第一节课就是语文。
老师是秦华。
语文书本不是很厚,姚明珠在家就已经看过了目录,有些字不认识,父亲一一指出来告诉了她。初小三年级语文总共九篇文章,一篇是歌颂党和人民,四篇是主席赞歌,还有四篇则是不忘曾经被剥削的苦难以及铭记工人阶级的战/斗。
姚耀荣说后面的那四篇不忘曾经被剥削的苦难时面上有些愁容。
姚明珠知道那是因为自己家成分的问题。
果然,下一刻,父亲就告诉姚明珠,上这些课时,姿态放低点,不要出头,以免被人攻击。
姚明珠保证地点点头。她在和平的时代过了几十年,如今早已没有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而自卑的心态了。不过如今的她却是要小心点,毕竟现在世道还并不明朗。
秦华的第一节课上了主席的一首词。
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老师读一遍,学生跟着摇晃着脑袋读一遍。然后老师一字一句地讲解其中的意思。姚明珠听得非常认真。
上辈子自己愚蠢,被父母奶奶要求上学时还绝食抗议。以至于错过了读书。后来还是因为不识字带来很多不方便,姚明珠被下放到牛棚后,跟里面从上面调下来的一位大学生学了些字。只是有些句子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姚明珠就不知道了。
所以,如今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姚明珠付出了全部心血。
整篇课文讲解完,一节课也就结束了。班级里十几个同学跑了出去,直奔厕所。
其他一些年纪的小孩子即随其后。很快,厕所门口就被堵了起来。
姚明珠见状回了教室。
只是没想到竟然听到田昭丽跟秦月说话。
“昭丽,你说的真的么?你哥给姚明珠写信了?”秦月很是好奇,不待田昭丽回应又说,“你哥为什么那么喜欢姚明珠?”
田昭丽摇了摇头。
她也很想问个明白的,大哥为什么这么喜欢姚明珠,“我妈还让我拿给姚明珠,我讨厌死她了,娇气死了。”
秦月理解的,她哥要是对别人比对她好,她也会生气的,“你说,以后她会不会当你大嫂?”
田昭丽瞬间站了起来,“秦月,这玩笑不好笑。”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喜欢她当你大嫂,我不说了行吧。”秦月连忙说道。
姚明珠没有惊动里面的人,退出了教室。她娇气?呵,是啊,上辈子确实娇气。娇气得没有骨头,在一个馒头面前就丧失了自我。如今的她不再娇气了,却是上辈子那几十年的岁月磋磨出来的。
想起走了快大半个月的兆明哥,姚明珠还有些恍惚。上辈子几日不见都有些想念,如今心里还是有些念想,但真的很难把年轻的兆明哥跟年老的他对等起来。
不过想着他给自己写了信,姚明珠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兆明哥会给她写什么呢?
可转瞬想起田昭丽对自己的不喜欢,她应该不会拿给自己吧!
姚明珠内心的激动像泡沫一样,很快消散,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她得琢磨着怎么从昭丽手里拿回信。
“哐哐哐……”
正想着,姚明珠听到了敲锣声。秦华拿着一个锣,在老师办公室外的门边敲打着。村里没有装铃铛,如今就是靠锣来提醒上课下课时间。这个锣还是个破的,是村里唯一一个没有融化的铁器。
三五成群的学生朝着教室奔跑。
姚明珠转身进了教室。
第21章
第二节课是算术课,但村里的小学师资不够,往往一个老师身兼数职,还几个年级交叉上课。所以算术老师还是秦华。
算术课后一节俄文,最后一节是劳动。
对于数学姚明珠觉得简单,上辈子虽然识字少,可生活中因为钱的关系经常用到。所以现在的内容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
这时的算术书打开后,一边是主席语录,一边是课文题。
上课前,老师带着大家先读了主席语录,然后才开始讲解题目。
算术课不仅要学好算术,每一章节的语录也是必背必须牢记的。
目前的课程只是两位数的加减和珠算,姚明珠很轻松地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堂上还起来回复了一个问题。
只是对于俄文课,姚明珠就觉得像是听天书了。
不过还好,其他同学也差不多,老师发现这情况后,决定改变教学大纲,他们班的俄文从最初的开始。
最后的劳动课,姚明珠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捡牛粪。
学校对每个学生规定捡牛粪一篮子。
只是如今家家户户都把牛粪猪粪当宝,田地上里很难捡到。后来老师折中了下,可以捡石英草。
石英是一种青苔,长在石头上的,用手一扒拉,可以撕下很大一片。这些青苔放在牛棚里给牛垫身子以及让牛踩。当青苔和牛粪混合烂掉后就成了很好的有机肥。
老师规定第二日上交,于是这一天上了三节课就放了学。
姚明珠下学后跟在了田昭丽的身后,犹豫着怎么问信的事情。可这小丫头视乎察觉了,小腿一张,迅速地跑掉了。姚明珠看得有些气结,只好回了家。
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姚明珠拿起自己的小背篓准备出门捡石英草。可没想到转身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杵着拐杖,背着一个背篓进了院门。
姚明珠发愣的时候,老太太唤道,“阿珠。”
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姚明珠一个健步跑了过去,“婆婆,婆婆。”
这是姚明珠的外婆秦月娥,一个正真的大家闺秀,可惜遇上了外公。
当年外公带着二房避走港岛,四十多岁的外婆一夜白了头发。
见外婆背上的东西,姚明珠连忙接了下来。
“别哭,别哭。想外婆就到镇上看我呀。”秦月娥拿出手绢给姚明珠擦了泪。
对于外婆来说是一个多月没有见了,可对于姚明珠来说,却是隔着几十年的时光。
“婆婆,爸妈还说准备却看您呢。你脚不方便,怎么下乡来了。”姚明珠搀着外婆朝屋内走,秦月娥却惦记着背篓,“阿珠,我能走,你拿背篓。”
姚明珠上前背起了背篓,背篓有些重,姚明珠费了点劲儿,然后走到外婆身边扶着她。
外婆从小是大家闺秀,缠了小脚,根本走不了太多的路。而姚明珠奶奶当时也被缠过脚的,但当时太痛了,姚奶奶也是叛逆,直接解开了裹脚布。
后来还是幺爷爷帮忙的。因为姚奶奶因为从小定了姚爷爷。姚爷爷思想比较先进,根本不在乎未来妻子是不是小脚。于是姚奶奶就被解放了。
现在姚奶奶老是说自己有先见之名,要不然也跟外婆秦月娥一样,哪里都去不了,更不要说干农活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