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彦铭笑了,不疑有他,谦虚道:“其实也并没有怎样,都是普通人。”
呵呵,好一句普通人。
何小曼突然知道汤彦铭身上那种熟悉的味道竟然是哪里来的。他和丁砚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相似的发展轨迹,怪不得会有些微相识。
只是不知道,他和丁砚是否认识。
算了算了,也不想知道。何小曼只知道,当她知晓汤彦铭所在的学校之后,已经不可能再跟他联系了。
旁人或许有名校情结。但何小曼没有。她平视任何一座著名高校,目光柔和。
飞机载着客人,而客人满载而归。
穿云破雾,这回黄雯没有晕机,电子表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和抵抗晕机的力量。
崇光棉织厂派了车去S市机场,又驱车两个多小时,将考察团接回了C州。司机好人做到家,索性在市里饶了一圈,把考察团的人员一个一个安全护送到家。
何献华正在珍珠弄露天监工。一见弄口何小曼回来,兴奋地冲了出去,帮何小曼把超级大包的行李从她肩上接了过来。
“这什么呀。我记得你出门没带这么多行李啊?”
“都是我给大家带的东西。”
何献华一接过去,发现看着巨大,倒也不重,还是蛮轻的,一戳,才知道软绵绵一大捧,居然全是毛线。也是醉了。
一看何小曼回家,那些叫何小曼带东西的人比何家的人还起劲。
何小曼还没来得及说考察见闻,小媳妇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进来。
还好何小曼都写了清单,谁托她买的,谁没有份,写得清清楚楚,不然这些小媳妇非得多吃多占不可,哪怕何献华出面也没有用。
何献华的魅力,很多时候还抵不上漂亮衣服呢。
小媳妇们就是这么现实。
所以何献华也认清自己的处境,没魅力不要紧,钱得收。侄女舟车劳顿,他反正休假中,有的就是干活的力气。拿着清单一个一个对照收钱。
收完钱随便你们怎么闹去吧,把马海毛全缠身上他都不管了。
何小曼却无心去管马海毛了。
她站到门外,仰面望着面貌一新的家。出去一周,工程竟已近尾声,从外面看去,二层基本已要搭好,下一步就是要买些简单的家具,墙上要刷涂料。
家里还装了两个卫生间,楼上楼下各一个。
楼下的是原来的洗澡间改造的,楼上的是新造的,跟楼下的在同一个位置。
这两个卫生间,堪称此次改造的经典之作。珍珠弄的人家,还承袭着每天早上主妇们拎着马桶排队去倒的传统,现在突然发现,何家已经不要倒马桶了!
何家已经过上了宾馆一样的生活了呢!
这真是一个质的飞跃,跟多一个房间不是一回事,甚至跟多一层楼都不是一回事。
望着崭新的家,何小曼心潮起伏。
这是自己十六岁立下的宏愿,将十七岁这一年,终于完美地实现。
看来,可以开始规划自己的十八岁了。
十八岁面临着什么?
何小曼告诉自己,九月份就要升高三,十八岁,要准备高考了。
第99章 产房
起风了。落雨了。放晴了。降温了……
太阳与乌云不知疲倦的争夺着制空权, 气温升升降降,衣服脱脱穿穿, 江南的四季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轮换了一遍。
6路公交车在站台停下,下车的人群中,有一位格外让人瞩目的高挑姑娘。
她穿着一件玫红色的真丝短袖衫,下摆却在腰间系了个结, 配上白色及膝喇叭裙, 露出两条笔直修长的小腿,细细的脚踝下是两厘米鞋跟的白色小皮鞋。
姑娘一头长长的秀发扎了个最时兴的发型, 额前是几缕细碎的刘海,头顶抓了一把秀发用皮筋绑住,与玫红色短袖衫同色同质料的丝带同样绑在发辫上, 随着披散的秀发一起飘扬。
路人纷纷投来注视的目光, 有艳羡、有赞叹。在路人的目光中, 姑娘袅袅婷婷地走进了车站不远处的C市妇幼医院。
医院产科热闹非凡, 有被家人扶着在踱步助产的产妇,有拎着水果麦乳精过来看望产妇和新生儿的亲朋好友, 还有忙忙碌碌的医护人员。
唯有已经生完的产妇,最该是主角, 却偏偏是这热闹中最安静的一群人。
姑娘蹬着白色小皮鞋上了楼, 转到走廊的时候,很自觉地放慢了脚步, 轻轻地往邻近的病房走去。
“嬢嬢……”
“小曼来啦。”病床上的何玉华侧过身子, 探着脑袋跟她打招呼。
“嬢嬢你别动!”何小曼赶紧过去拉住了她的手, 让她重新躺好,又把被子掖了掖。
“别盖啦,热都热死了。”何玉华抱怨。这几日所有来看望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语重心长地劝告她,一定不能刷牙,一定不能洗头,一定不能洗澡,一定要把被子捂严实,一定不能吹一丝风……
“早知道这么麻烦,我就不生了!”
“噗……”何小曼轻笑一声,望了望四周只有其他病床的家属,自家并无人在,便悄悄道,“嬢嬢我同情你,其实我们要讲究科学,有些的确是陋习,你现在想干嘛,我可以帮忙。”
这家里也只有何小曼能在这事情上理解她了,何玉华赶紧低声道:“我要刷牙,快让我刷牙。”
何小曼变戏法似的从随身的拎包里拿出一支牙刷,亮了一下:“看,我多了解你。”
何玉华差点激动哭:“小曼啊,回头我一定让宝宝多叫你几声姐姐!”
何小曼拿杯子装了点水,又从拎包里找出牙膏,挤了一点点,然后拿个盆装着,让何玉华侧着身子刷牙。
“我特意买的最软的牙刷。虽说不能刷牙是陋习,但还是注意点,别刷狠了。”
一个感激的眼神递了过来。何玉华含含糊糊的道:“还是小曼最好了。”
别问何小曼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是怎么能体会到何玉华的愿望的。前世她没少听同事在生孩子这事情上抱怨,婆婆要怎样怎样,自己以怎样怎样不屈服,此类斗争三十年后依然存在,移风易俗从来都是任重而道远。
刷完牙,何小曼迅速地跑到盥洗间将牙刷和杯子洗好,又跑回病房将杯子和盆放回原位,牙刷藏进包里。
亏得动作快,才收完,王欣抱着宝宝从病房外走进来:“宝宝来吃奶喽!”
这个年代的产科,产妇和宝宝可不是同一个病房,产妇各自在病房,新生儿却都在新生儿病房,如果孩子很健康,没什么问题,那么到了固定的喂奶时间,护士会把孩子抱过来。
王欣当了爸爸,兴奋得不行,看着时间差不多,早早地就到新生儿病房门口去“抢孩子”了。
“让姐姐抱抱!”何小曼见到宝宝也很开心,接过小表弟,虽然抱的姿势很不专业,但却小心翼翼。宝宝生得虎头虎脑,倒是像何玉华比较多,嫩嫩的小手在空中乱划了一气,小嘴巴已经凑过去开始磨蹭小手。
这明显是想吃奶喽!
何玉华将宝宝接了过去,何小曼这才有功夫跟王欣说话,指了指床头柜上的保温杯:“今天是黄豆炖的猪蹄汤,我妈说这个最下奶了。”
“谢谢嫂子了,跟她说别太辛苦,有什么吃什么就好。”王欣的父母在很边远的地区,拍了电报过去报喜,父母已经要动身前来。
“都是一家人,姑父你别说这么见外的话。”
正客气,病房里一位年轻姑娘突然过来,拍了拍何小曼的肩:“你头上的丝带好漂亮,怎么正好找着跟衣服一样的布料的啊?”
这年轻姑娘是隔壁床上产妇的小姑子,也是个爱漂亮的,烫了最新式的长波浪,走起路来都浪打浪。
从何小曼进来,她眼神就没离开过,一直盯着看,琢磨她这发型到底是模仿的墨西哥“卞卡”呢,还是日本的“小鹿纯子”呢?
尤其是绑在头发上的丝带,竟然和短袖衬衫一模一样的料子,怎么能这么牛啊!
何小曼莞尔一笑:“这衬衫是我妈妈做的啊,顺手再做一条发带,也是很方便的。”
长波浪惊呆了:“这衬衫式样很好看啊,怎么会是自己做的?”
何玉华安静了这么久,已经是奇迹,拍了拍吃奶的儿子,开始得瑟:“我家小曼专门接私人订制的呀,衣服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画图,我嫂子是制作人,手工跟商场的比都不差的。”
“私人订制?”长波浪瞪圆了眼睛,又问,“刚刚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何小曼啊。”
“天哪!是你!”长波浪一声惊叫,惊得何玉华怀里的宝宝都抖了一下,差点被奶呛到。
“何小曼的私人订制,我知道的呀。”
长波浪情绪转换也蛮快的,立刻就从震惊转到了惊喜,继尔又变得无比亲热:“你好有名的,我好几个朋友都说,现在城里买得起第一百货商店的衣服,不算什么,能排上何小曼的私人订制,能让你亲手设计一套,那才是最有面子的。”
“哦?呵呵。”何小曼暗笑,她知道自己现在有名,但这长波浪说的,也太夸张了点吧。
“你看,咱们也算有缘份,让我插个队呗。”长波浪用肩亲热地拱了拱她,又挤了挤眼睛,一副老熟人的模样,“我本来就想去的,就是听说排队太难排了嘛,这不正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