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反应上去,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连一向开明的吴锦生也没有在意。
好在虽然觉得没必要,倒也没有阻拦,在她的坚持下还是照做了,只要花钱,在接受范围中,弄的正规点,也许外商会更喜欢,他们是这样的想法。
如果有人问包装厂李技术员最怕的人是谁?一向最怕爱人的李技术员会跟你说,现在第一怕的人不是他爱人了,出现了一个比爱人更加可怕的女人。
那就是杨晓卉,谁会知道,这么一个看着娇弱的小姑娘,要求是一条条,一道道的,一个不合意,就让他们重新做,包装厂前前后后因为不符合要求,已经重新做看七次样品了。
要不是市里领导重视机械厂这件创汇大事,包装厂早就撂摊子不干了,他们伺候不起啊!
“小杨姑娘,这是我们最新生产出来了,你看着,还行吗?”李技术员赔着笑,忐忑地问。
本来和机械厂对接的技术员不是他,是他同事,那个技术员一向有点眼高过鼎,看到机械厂和自己对接的是个小姑娘,就瞧不起。
后来包装厂的产品被这个小姑娘批地体无完肤,好像这世上根本没有比这更差的包装了,说得他落荒而逃,再也不想来见识这个小姑娘的口才来。
他不想去,就要有人替他去,于是老实的李技术员就被忽悠了,给他当替死鬼了。
直到李技术员和杨晓卉见上面了,那哪里是个好说话的不懂事小姑娘,就是一朵霸王花啊。
每次被杨晓卉说的面红耳赤地回去,然后带着新做的包装纸过来,接着又被说,一直这样轮回着。
这都多少回了,次次都说让回去重新弄,老天爷啊,开开眼,再这么下去他就要被这小姑奶奶折腾死了。李技术员在心里祈祷着。
杨晓卉仔细看了看手里的包装纸,皱皱眉,跟她理想中的样子还有差距,可放在现在这样的包装袋已经是跨时代的产品了,差强人意吧。
她受杨爸爸影响,做生意就要精益求精,只有做到最好,别人才会在众多的产品里选择你。
李技术员一看到她皱眉,心里就是一个咯噔,非常怕她又让回去改。
为了改进技术,他就差睡在厂里了。
杨晓卉没看到他苦巴巴的脸,点点头,“还算可以,李工,你就按着这个样式的生产5万100张包装纸。李工,我把话说前边了,厂里生产创汇的事情市里领导都是很重视的,到时候包装厂给我们厂拖后腿了,这后果谁都担不起。”
李技术员秒懂,这就说包装纸的质量一定要保持着跟样品一样呗,不然这小姑奶奶这关就过不去。
他忙不迭地点头,就怕这小姑奶奶又翻脸不认人了,“小杨姑娘,我老李就在这里给你保证5万100张包装纸都是一样的,你绝对可以放心。”
李技术员心里则想着,一回包装厂他就盯着生产车间,让他们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生产,只要一天没生产好,就不回家,他是再也不想看到杨晓卉了,可见她给人家留下的阴影有多深。
“李工你都这么说,我当然是相信你的。以后机械厂有需要的话,你们包装厂就是机械厂的第一选择。”杨晓卉笑眯眯地给了个甜枣。
别啊,小姑奶奶你就放过包装厂吧,李技术员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嘴巴上可是一句不敢说。后来机械厂和包装厂深入合作,李技术员过的是□□。
他是怕了她了,她皱眉,他怕,她笑了,他还是怕,擦了把额头的冷汗,“小杨姑娘,我这就先回厂里,让他们抓紧生产了。”说完,他就像后面有什么豺狼虎豹在追赶一样,想兔子一样飞快得跑远了。
完全不知道自己把自己比喻成豺狼虎豹的杨晓卉看着他消失不见的背影,还有心情感叹了一下,“李工这速度搞不好可以参加奥运会了吧。”
那飞奔而去像闪电般的速度,反正现实中她还真没见过比李技术员跑地更快的人了。
感慨了一会儿,杨晓卉转身回了厂办公室那边,她每天要向吴锦生汇报生产进度,让他了解和知道最新的进展,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第40章
五六两个车间的改造一个星期前就完工了, 从其他七个车间抽调出的精壮工人组成了三班倒日夜不停的赶工。
速度是有了,可是成品率还是不高, 废品率还在不断的攀升,不是工人的技术不行,也不是技术员们技术水平不好,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了, 可是和先进技术确实有差距, 主要是这些机器都是改造的,跟专门生产的机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有领导就提议了, “像这样的速度,到时候一准交不出货。厂长,要不让技术科再改造两个车间的设备, 四个车间一起开工, 时间肯定赶的上。”
这种想法居然还有不少领导赞同, 吴锦生冷眼看着那些点头的人, 说:“我们永辉机械厂从建厂到现在都是专门生产五金配件的,这点不用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厂长跟你们再说明吧。”
“不用, 不用,我们都知道呢, 这不怕时间赶不上吗。”那领导赔笑说, 心里也明白吴锦生这是在敲打他,提醒他不要见了利益就忘记了自己根本。
吴锦生又说:“再说这个产品前景怎么样, 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万一这是一刀切的买卖, 把设备都改了, 到时候还要改回去,浪费时间,精力不说,工人在下边不会抱怨吗?”
“是,是,还是厂长想的周全,我就是顺嘴一提议,没想太多。”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了,事后底下领导心里怎么想,吴锦生不在乎,他现在只关心怎么才能把废品率降低。
杨晓卉照例跟技术员下车间巡视,这天他们来的是五车间,看到有个工人任由瑕疵品混进完好的产品里。
她走了过去,挑出那个明显带瑕疵的镜子壳,问他:“这位师傅,这个镜子壳上面瑕疵这么明显,你为什么都不理会,还把瑕疵品混进了好的产品里面。”
工人撩起眼皮瞅了她一眼,原来是经常跟着领导来车间的小姑娘,随意地说:“这点瑕疵算什么啊,一个个瞎讲究,我觉着人家外商根本看不到。”
“以前这门厂的五金带着比这大的瑕疵照样卖遍全国,还供不应求呢。”工人得意洋洋地又说了一句。
杨晓卉看着手里的镜子壳沉默了,她心里明白工人们这是在抱怨,工期紧,废品率又高,上面一个个都盯着他们,他们也不是机器啊,真不用休息,所以消极怠工。
很多被抽调来的工人和四五两车间的工人都说还是以前老厂在好,按部就班,现在换了心厂长,一切照他的意思来,规矩又多,累死个人了。
而且现在工人们思想里普遍没有精益求精的意识,这点在杨晓卉看来更加可怕。
抬头看着工人脸上带着的不忿,她也没再说什么,和技术员说了一声就走了,跟这些人说多了也是浪费唇舌,都是些听不进去的主。
既然这些工人听不进去,那就要找能听的进去的人,杨晓卉就直接去厂办公楼找吴锦生。
她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小周出来,就问他:“周秘书,厂长在里面?”
小周这些天跟着吴锦生也颇为忙碌,看着模样没有去羊城时清爽干净了,应该是经常和他下车间视察。
车间灰尘大,就算晚上洗干净了,白天多去几次,照样灰头土脸,小周这还是收拾过的,对于这点,杨晓卉体会颇深。
“哎,厂长在里边呢,有事找他?”小周随口一问。
杨晓卉笑笑,“我没事敢来厂办公楼吗?我想跟他汇报一下关于生产车间的事情。”
“哦 ,那你进去吧,我也还有事要忙呢。”说完,小周就走了。
杨晓卉最近常来厂长办公室,算是熟门熟路了,先是敲了门,等里面吴锦生喊了一句“进来”,人就进去了。
吴锦生正在写材料,是关于机械厂羊城之行的书面汇报,他以为是小周有什么遗落,去而复返,也就没有抬头,专心写着,只差一点了。
等他写好,抬头一看,站在面前的杨晓卉,这时她已经站了有一小会了。
吴锦生压压手,示意她坐下,“小杨啊,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不是又有人来跟我告状,你提前准备一下啊。”
这事杨晓卉真的有前科,还是包装厂的事情,被折磨地受不了的李技术员其实有向包装厂的领导反映过她油盐不进,吹毛求疵,是快根本啃不动的骨头,还说如果她在,包装厂永远都过不了了关。
他一个大男人像一个碎嘴的娘们一样叽叽歪歪地在领导面前告小状,就是希望自己厂的领导跟吴锦生反映反映,把她换下去,要不然包装厂就不奉陪了。
包装厂副厂长看他被人家小姑娘欺负地恹恹的,心里虽然看不上他这种怂恿,被一小姑娘给欺负了,这理由怎么说的出口啊。
可是被他磨的没办法,还真去找吴锦生了,说了,可是等于没说,李技术员下次去,跟他对接还是杨晓卉。
当他看见人家小姑娘还负责这里,顿时觉得天昏地暗,一切都没有希望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