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一周不到,男人就苦巴巴的拎着行李,搬到他们小家去了,至于婆婆会不会闹?
这时张嫂不管那么多,该孝顺老人的养老钱一分不少的给,小姑子小叔子,嫁人的嫁人,娶媳妇的娶媳妇了,她当哥嫂的管不到,也不愿管。就是闹到居委会,也是他们没理,她根本不怕。
博言回来,顾大姨自是高兴,即便如此,这段时间家里的糟心事,还是让她多多少少在脸上带了些出来,连笑容也没平时那么畅快。
顾羡拧眉瞅了她几眼,大姨家这几年生活好了,房子买了好几套,三个表姐妹大姨分别给她们在省城买了套房子,说是当初她们嫁人时家里穷,没有嫁妆,现在家里有钱了,就把嫁妆补上。让三个表姐妹在婆家很是风光了一把,强子也大学毕业工作了,还有什么值得她愁的呢?
顾羡想到了上辈子强子谈的对象,敛下眉,难道是发愁强子娶媳妇的事儿?
顾大姨还真是愁儿媳妇的事情,宝强这辈子考上的大学还是上辈子那所大学,也在大学谈了对象。
姑娘家里只有她一个闺女,据说条件很好,姑娘父母的意思今后生了孩子随他们姓,结婚的房子酒席,他们都可以置办。
房子酒席都是女方置办,这跟入赘有什么区别?
顾大姨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怎么可能答应这么无理取闹的条件,谁稀得他们家的房子,当他们家没房子还是咋地?可偏偏那姑娘这会儿怀了孩子,事情就僵住了。
顾羡听了大姨的话,有点怀疑这姑娘就是上辈子宝强谈的那对象,同大姨确认了姑娘的名字,心里知道宝强那对象真的是上辈子的媳妇,只觉得他们天生有夫妻缘分,躲也躲不掉。
“宝强怎么想的?”顾羡问。
顾大姨哼了声,“这小子滑头着呢,啥都不说,就想让我和你姨父出面,我算是看开了,他愿意咋样就咋样吧,真要他答应对方的条件,就当我白养了这么个儿子。”
“哪里这么严重。”顾羡好笑得道。
顾大姨硬气的道:“他要真敢这么干,我这么多年挣的房产还有存款,也就没他啥事了。凭着这些东西,我就不信我和你姨父老了还能饿死。”
钱是个好东西,谁有钱,谁腰板硬,顾大姨这话说的一点儿不虚。
顾羡瞪她一眼:“宝强真不管你,不是还有三个表姐妹和我吗?再说,宝强孝顺着呢。”
顾大姨这才笑了,得意的说:“谁让我有个能干的侄女呢!”
“那是,有我在,谁也不能欺负我大姨。”顾羡抱着大姨的胳膊,嚣张的说。
被侄女哄了几句,顾大姨放开了心思,拍拍侄女胳膊,叹口气说:“不管如何,这事还是要解决,总不能真不管他们。”
自己儿子自己疼,再多的气话说完了,最后该操心的还是得操心。
顾羡琢磨着,上辈子那姑娘能瞒着大姨大姨父让孩子随着她的姓,上了户口,不过是因为当初大姨大姨父在老家,管不到那么远。
现在宝强和那姑娘就在省城上班,到时候生了孩子,大姨就能学他们上辈子做的那些事情,先一步把户口上了,依着他们家现在在省城的身份地位,上个户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顾羡把这想法一说,大姨拍手大声称好,就问:“那他们婚礼怎么办?”
难不成真让女方办酒席?这样,他们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顾羡淡淡的道:“不管嫁闺女还是娶媳妇,都要办酒席,这很正常啊,那姑娘父母要办酒席就让他们办呗,不过他们办的是嫁闺女的酒席,咱们办的是娶媳妇的酒席,各办各的,谁也不耽误谁。”
这话一出,不仅大姨觉得好,就是大姨父也没话说。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家里有钱,只要两个孩子合心合意,他们并不像有些人吝啬花娶媳妇的钱。
大姨父又有点迟疑:“他们能同意吗?”
“不同意也不行,谁让他们闺女怀着孩子呢!”大姨接话道。
确实是,这年代,对姑娘家的名声特别看重,如果那姑娘父母真是个疼闺女的,就会同意这婚事,毕竟未婚怀孕算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宣扬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他们除了把闺女嫁给宝强,难道今后还能找到比大姨家更好的婆家不成?
顾羡笑了笑,又说:“不过该准备的聘礼还是要准备,省城这边什么规矩,依着规矩来,免得人家说小话。”
大姨点头:“该的该的。”
贺博言在旁边说道:“如果把户口上了,到时候那姑娘父母闹腾起来咋办?”
顾羡冷静的说:“闹腾也晚了。”
到时她也只能仗势欺人一回了。
如果大姨家有两个儿子,孩子随他们姓也就姓了,谁让大姨只有宝强一个儿子呢。那就只能对不起对方了。
顾大姨却觉得侄女说的非常对,现在紧要的是先让对方答应把俩孩子婚事办了,到时候孩子一生,他们立马把户口一上,儿媳妇父母就是吵闹,也来不及了。
第131章
这次回老家, 顾羡把两个孩子交给了婆婆, 她和博言换着开车, 一路行驶到了家里。
相较于几年前,村里有了不小的变化,大部分家庭盖上了砖瓦房,尤其是贺家和顾家, 两家紧挨着起了几座三层高的洋房, 围了高高的院墙。
院子里铺砌了地砖,围了几个花圃,种了各色的花,正是夏季, 花儿争奇斗艳,景色宜人, 外面看着就是妥妥的乡村别墅。
两人下了车,就听到院子里传来阵阵哄笑声, 两人对视一眼,进了院子里。
有人眼尖的看到两人,笑着喊道:“博言两口子回来了。”
这一喊, 让正在打麻将的贺爷爷贺奶奶立马扔了手里的麻将,兴奋的站了起来。
几位牌搭子不干了,今天一上桌贺老头就没输过,现在他不打了, 他们输的钱怎么赢回来?
“贺老头, 你今天赢了差不多一块钱了, 你不能走。”一位老头不依不挠的嚷嚷。
贺爷爷很是不服,掏出兜里的钱,一张一张数给众人看:“哪里有一块钱,才七毛钱。”
“你赢了钱,你不能走” 几位打牌的老人很不满,七毛钱也是钱啊。
贺爷爷倒也不想下场,他看了眼相携走进来的孙子孙媳妇,摇头道:“不打了,不打了,博言两口子回来了,下回再让你们赢回来。”
顾羡从外面走进来,就听到他们的说话声,笑着走上来,掏出五块钱放麻将桌上,说道:“几位爷爷,让我二爷爷帮着爷爷打,赢了就给二爷爷买酒喝,输了算我的,咋样?”
行,咋不行,只要不散伙,他们就高兴,几个老人又重新回到麻将桌上。
…
贺爷爷贺奶奶看向许久不见的孙子,眼睛湿润,这孩子有一年多没回来了。
“这次回去不走了吧?”贺奶奶用手绢擦擦眼睛。
贺博言微笑道:“不走了。”
贺奶奶连连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他们老了,也不知道有几年活头,总盼望孩子们能在身边,即便不在身边,也别走的太远,别到时他们要走了,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几人聊了会儿,贺爷爷问贺博言:“工作的事情解决了吗?”
贺博言嗯了声,“在京城。”
贺爷爷点点头,他对这些不了解,听到孙子说工作在京城,也只欣慰的颔首,并交代他,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再去京城,有什么事和顾羡商量着来,别吵嘴。
贺博言直点头。
顾羡坐了会儿,打算去看看外婆,贺博言也跟着站起了身。
贺奶奶在后面交代:“让你外婆和姐姐过来吃饭。”
顾羡唉了声。
顾外婆这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不喜待在省城,加上蓁蓁行行大了,也不用她带了,顾羡在老家修了楼房,她就回了老家。
先前顾羡不同意外婆一人搬回来,但外婆执意如此,她也没了办法。
她又想着家里几座房子是盖在一起的,平时有什么事情,博源也能照应得到,三个表姐妹也答应会交换着过来陪外婆住几天,不会让她孤单一人的,顾羡就同意了。
顾羡和博言到了顾家,院子大门大开,他们直接走了进去,外婆正在院子里摘菜,她比较节俭,院子里并没有种花,而是开了一块菜地,里面栽了西红柿、辣椒、茄子、豆角几种常见的蔬菜。
“外婆!”
顾羡几步跨到外婆跟前,外婆还没反应过来,她就从筐里拿了两个西红柿打算到压水机处洗洗就吃。
顾外婆哎哟一声,指了指孙女,“你这丫头,吓我一跳。”
待看到旁边的贺博言,她高兴的不行,这孩子可算回来了,说着拿起旁边的镰刀:“你秀梅姐去割肉了,我割点韭菜,咱们今晚包饺子吃,咋样?”
顾羡当然行了,问道:“她在哪家割肉,多割点儿,咱们跟爷爷奶奶一起吃饭。”
顾外婆挥挥手:“没事,冰箱里还有块肉,够吃的。”
“好的!”顾羡让博言帮着压水,她则洗西红柿,洗完后,两人坐在凉阴地像个孩子似的,一人抱着一个西红柿咔擦咔擦啃了起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