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全能,形象气质也不差,cheer莫对自己很有信心,刚出道时那是谁都看不起,自有股老子天下第一的霸气在。但是三个月的时间,一百天,不长不短,已经能够让她看清这个行业的残酷性。
同意带新人,是无奈也是希望。新人有可能抢走属于她的一切,让她三个月的奋斗花为虚无,从此与主播行业说拜拜,但同时新人的加入也是机遇,新鲜的形式如果能吸引更多人气,她们两个也许会组成组合,她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所以cheer莫对李维雨的感觉很复杂,爱恨交加,悲喜参半,她的命运会如何,就掌握在李维雨手里,一个月之后,究竟是彻底沉寂,还是破茧重生,便见分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她为难新人,看不惯新人,工作室不会管,主播之间的良性竞争,或者说让人抓不到小辫子的恶性竞争,只要不搞得无法收拾,工作室都是不管的,相反,还明里暗里地支持,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生活中演得好的,才能在直播的平台上演得更好,优胜劣汰,自古有之,反正无论如何工作室都不吃亏。
“把沙发拽过来一角,注意别让上面的衣服被大家看见了,你就担待担待,坐在角上吧。”cheer莫一指放衣服的沙发,吩咐李维雨自己选角度,照不到全脸可就不关她的事了,直播间太小,可不是她不照顾新人。
直播开始。不管私底下有多少怨气不满,直播的时候必须不能带出来一星半点,砸了自家招牌可是有害无利的,毕竟每个花钱来看直播刷礼物的图的就是一乐呵,看着他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美貌无双,才艺双绝,性情温柔,等等等等,总而言之一句话,人家是来看你积极阳光各种女神范高大上的,不是来看你们玩宫斗耍手腕撕13的,现实生活中心眼多的人太多,跟他们打交道累啊,网络上谁脑子有坑才也想看这样的主播。
气氛是和谐的,五个小时直播下来,李维雨在关上摄像头那一瞬间就瘫成一团泥了,天知道她是怎么撑下来的,除了在cheer莫唱歌时跳了两段舞外,她就一直保持着完美的微笑僵坐在那里,与粉丝互动说话什么的倒是有,但问题是那个时候她在屏幕上能显示的只有一张脸,上肢动作还能有些,腿就几乎没动过,现在已经麻得失去了知觉,嗓子也干得像火焰山。
她真是大错特错了。以为负责训练他们的老师都是心理变态没人性的,整天把他们操练得欲生欲死,是在嫉妒他们有机会成名,现在看来,人家是多么好心啊,完全就是为了让他们提前适应非人的直播生涯啊。
缓了好大一会,cheer莫都已经收拾妥当自行离开了,李维雨才觉得两条腿又像是自己的了,仍然酸麻,却比刚才发木的感觉好多了,她也得走,已经凌晨一点了,再不回去休息,明天要怎么撑下去,刚刚cheer莫已经告诉她,她们两个用的一个频道,时间段可以分开匀一些给李维雨自己去闯,当然不可能是黄金时间,不过她自己可以独立运用,也算是不错了。
上午十点至下午两点,不是节假日的话会很冷清,但是聊胜于无,她痛快地答应下来。
坐工作室安排的车回集训中心,像她这样的小主播不少,统一都还住在集训中心,一起上下班也不错,虽然李维雨谁也不认识,但第一天直播,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也不能影响她的好心情。
李维雨之后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cheer莫的人气在她加入后有所增加,虽然没有期望的高,但至少也算是个小进步,轻了口气的同时,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渐渐淡下来,偶尔工作之余,也能有些话题聊聊,不用枯坐在小小的直播间里大眼瞪小眼。
宣宜才艺工作室的直播间不大,租用的商用写字楼经过改造,近四十米长的走廊两端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间直播间,这还不算一部分当红的主播经常天南海北到处跑,还有一部分人气尚可的选择自己在家直播,即便这样,剩余的直播间里,空着的也几乎没有。李维雨通过跟cheer莫的聊天,在深入了解主播的世界后,才明白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难走,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想到达金字塔顶,任重而道远,她大约得拿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劲头。
走廊里来来往往,难免会遇到很多人,这其中就是与她同期的几个,李维雨一开始还很开心能见到张熟面孔,直播的日子太辛苦,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得掐着表来,交朋友自然就成了奢侈,她认识的人少得可怜,以前认识的能说说话也是极好的。
但显然,别人不是这么想。
客串教授
经过了几天放羊式的休假,终于回来上班的众人再不是之前的一脸菜色,没有新的案子,聚在一起,大家也有了聊天的欲望。
一组的氛围很好,文沫来x市的时间也不算短,与其实重案组也有接触,对比之下,一组的平均年龄最低,经历差异最大,郭建峰也是几个组长中脾气最随和的一个。什么样的领导带什么样的兵,他的放羊式哦,不,人性化管理方式,也导致一组最活跃,也最有人情味。虽然刑警大多数工作都挺冷酷无情的,但不代表刑警本身也需要如此。
等大家都轮换着休息了一圈,全员到齐的第一天,因为闵三行在放假的几天里完全利用个人时间将结案报告做完,回来后大家乐得轻松,李承平难得露了一手泡茶的好手艺,更是拿出他珍藏的陈年普洱,大家边喝边聊,别提多自在了。
做为组里的新人,外加上在她没来之前就已经名声在外的经历,众人对她当然是好奇的,不过一开始都不算熟嘛,又知道她受了心理创伤,失去一部分记忆,生怕一个举动就会不小心刺激到她,这可是上面多层领导打过招呼要照顾的人,放到他们一组,是信任他们的稳重,真把这么个宝贝给弄坏了,他们搞不好都得吃挂落,所以大家一开始心里有点害怕,更有点不痛快。
几个月下来,相处得出乎意料的愉快,文沫身上没有某些文职女警的矫情,天天跟他们干一样辛苦的工作从来掉过链子,并且很多时候能证明自己非常有用,他们都是敬重真正有本事的强者的,文沫渐渐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现在的气氛这么轻松,随意聊了一会,话题便转移到了文沫身上。
王家栋带头问出了大家一直想问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犯罪心理研究?是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犯罪都能应用?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问得太宽泛,文沫还真的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她略一思索,决定从刑警们熟悉的角度切入。
“传统意义上的凶杀案,我们在破案时会怎么做?”文沫有些紧张,眼前的这几个人都是资深刑警,见多识广,郭建峰更是从业二十多年,身上伤痕无数,更是连枪伤都有,那就是一身军功章,自己的这一番对于现在很多中国的警察同行们来说相当超前的理论,能被接受吗?更重要的是,她其实根本没什么经验,现在也是依葫芦画瓢,拿出大学时教授给他们上课的东西来现学现卖。
闵三行跟文沫的关系最好,毕竟有着一齐被关在少管所里忙成狗的惨痛经历,革命友谊是最坚固的,也怕没人给面子太冷场,抢着帮她回答了:“从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入手,寻找有作案动机的人,再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死者遇害原因,两相印证后,嫌疑最大的,十之六七是我们要找的凶手。”
“犯罪的目的、动机、方法和机会。这几点确定,基本上凶手就确定了,对吧?”破案的三要素,是个警察都知道,众人自然痛快点头。
“那么。”文沫话锋一转:“如果是陌生人的突发暴力行为呢?无差别杀人,突兀、偶然,极端暴力,动机是什么?”
“没有动机,没有利益关系,凶手与受害者之间毫无联系,茫茫人海,我们又要如何去寻找这个披着人皮的恶魔呢?当传统的办案手段不起作用的时候,难道凶手就可以逍遥法外了吗?”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也许还不够发达,温饱问题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又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可是现在,缺衣少食的情况越来越少,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当吃饱穿暖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人们的精神追求才逐渐抬头,正常的,比如多读书看报,旅游看电影,这些都算精神层面上的追求;非正常的,喜欢暴力,追逐色啊情。”
文沫仔细回想着她在业余时间看到过的很多案例,这些有发生在国外的,但也有小部分是本国内的,连环杀手,心理变态这些概念,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更容易让外行人接受一点:“过去我们办案,如果碰到一个受害者身上被捅了好几十刀,血肉模糊,我们可以去寻找与受害者有仇怨的人,被抛弃的前爱人,闹崩了的合作伙伴,或者积怨已久的某亲属,但是现在,也许不过是他走在大街上碰到个心怀不满处于崩溃边缘的陌生人,成为那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犯罪行为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犯罪动机变得不再明确,或者哪怕有,也不是摆在明面上可见的,我们需要寻找的东西,变得虚无,变得不可琢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