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忍不住,要替女子要点福利。
钱汝君觉得也到了,需要换一个地方的时候了。
皇帝刘恒的确记得这件事,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不给饭吃,大军怎么有力气打架。
就算带一个月的草料出发,也不够用。
不过,他不准备大军回去迎接钱汝君,指派了一千多个人保护钱汝君和辎重营。
对皇帝来说,来回跑太折腾了。
皇帝做的事情,跟钱汝君做的事情,差不多,只是他做的比较不漂亮。
人家根据地的物资,他放火烧了,至于牛羊,能现场吃,就现场吃,不能吃的,就抛尸荒谷。
一点都没有辎重营的本事。
如果钱汝君知道皇帝办事情办成这样,估计会说没有必要留在一个地方驻扎。
现在,皇帝不怎换地方,他打听到消息,白羊王和娄烦王终于出动,往他这个地方前进。
匈奴单于也向他这个地方前进。
获取消息的能力,钱汝君还比不上皇帝。
钱汝君根本没有去探听消息。
但是从匈奴奴隶的口中,她还是获得了消息。
当然,他们所要驻守的地点不是在皇帝所,在的地点,而是皇帝帮他们选定有河流有水的地方,因为要准备饮食是缺乏不了河水,湖水的。
而皇帝要停留的地点,是方便打仗的地方。
大部队的移动,如果没有先遣人员通知,很容易产生误会。
皇帝派一千多人来接钱汝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忙搬食物。
皇帝希望钱汝君做事够力,能够多准备一些官兵能吃的东西。
他不知道钱汝君这段时间,有关于牛马羊的收获很多,做了很多的肉干,除了一些小牲畜没有宰掉之外。
大部分的小羊小牛都被她收集起来自己放牧,甚至被她进空间里,反正具体的数目,不只是皇帝不知道,辎重营也不知道。
现在钱汝君空间多了很多,牛马羊极大地丰富了空间里面的品种。
在这片大草原上,钱汝君也找到了很多的新基因生物,获得了无数多的新积分。
草原本来生态就很脆弱,人有少,当然气候变迁的时候后,这个地方,是头几个遭殃的。
这些生物当然不是匈奴人所找到的,他们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而是每次出击的匈奴大队,钱汝君都派了一个学堂岛的优秀学生跟着在,前进的过程里面,他可以指派匈奴人指东打西的,把他要的东西收集起来。
有了这么多的积分收入,钱汝君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想要把紫珠湖空间扩大。
紫珠湖空间在起初,让钱汝君觉得很大,现在她反而觉得紫珠湖空间很小。
但是紫珠湖空间原本就不是空间里的一份子,而是外界一路的,想把指出空间扩大,电纸书可能不会接受。
钱汝君这个想法也只是尝试。
问过积分台以后,钱汝君得到了答案。
紫珠湖空间的确是没有办法扩大了。理由跟她想到一样。
但钱汝君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她想要将空间主体整体变成可以让动物生存的地方,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沿着紫珠湖空间,扩展动物生存的空间确实可行的。
电纸书之前给的数字,其实只是空间整体进化所需要的数值。
经过一定的能量交换,其实是可行的。
对电纸书来说,这些电纸书积分其实就是一种能量体的体现,只不过变成具体的数字可以供钱汝君使用罢了。
植物的功用很多,动物**的功用也有很多,钱汝君累积了很多的皮毛,做了很多的皮件,很多都已经变成帐篷了。
钱汝君不会对不起自己人,经过二十几天,甚至让小男孩跟着汉人身边学习着各种事物。
但是他们仍然被集体管束,管束他们的人就是学堂岛学生。
其实经过洗脑,他们已经从身体到心里完全是钱汝君的人!钱汝君如果要他们死,他们马上就会,自我了断。
甚至那些女人也一样,就算是他的爱人,再痛苦,他们也会下手。
而且他们自己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甚至,可以是让他们本身是坏人,背叛者,但是绝对不会牵扯到对钱汝君的想法。
钱汝君很少这么做。
如果她发现坏人,她宁愿让别人动手。
辎重营并不是没有管理者,还是有一队一百个人在这里管理。只是说是管理,有钱汝君在,他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原本管理的人更多,但是,皇帝发现大家都很听钱汝君的话,把大部分的人都带走了。
“公主如果,皇上的人派回来,或者是派人过来,这五千个匈奴人,会让他们感受到威胁,甚至不敢接近,以为公主跟我们全体都被俘虏了。所以最好让这些人留在营地里,并且限制他们的自由。而且那些匈奴女人,和小孩,也不能容许他们在营地里乱走。”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派人出去跟他们说就好了,例如你,这个工作不难做。”
“草原单独行动,太危险了。”
“我可以多让你带几个人,这五千个匈奴人,如今对我们而言是保护者。把他们的自由限制起来,是对辎重营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军营里现在有七八千个,女人和小孩,每天忙忙碌碌地帮我们,看管这些羊,还有制造肉食,未来搬家的时候,他们更会帮我们出力,甚至,有三分之二的女人都跟着男人一样,在马上,替我们带回来更多的物资,减轻我们的压力,虽然他们是匈奴人,但我不得不替他们说话。”
现在辎重营的人,只要负责最轻松的工作就可以了,跟以前比起来,简直过着天堂的生活。
就是这一百个军士也不得不承认,只是以前他们的权威很大,现在在钱汝君底下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差别。
除了第一次,需要他们奋勇作战之外,之后的事情就没他们什么事了,这样想起来他们根本就想要去前线,没有战功怎么出头呢?
至于生命会来当兵的人,大部分其实对生命的感觉都很淡薄,虽然大汉规定是,每个人都必须服兵役,但是大部分的大汉对法律,没有办法顺畅的在大汉通行。
兵役劳役,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变成可以替代的一种行为。
他们自愿从军的人,就是役男给付的钱支出来聘用。
第六七二章 换营地
在大汉,良家子所组成的军队,还有专业军人,就是主要的力量。至于外族军队,不是没有,但还在组建之中。
现在,还倍受猜疑。
钱汝君弄出的这支五千多人的胡人大军,如果不是在塞外,而是受到皇帝监控的关中,早就被发现了。
钱汝君可以猜到,皇帝如果见到这只受天神恩赐的军队,一定二话不说的,把人要走。
至于以后,估计就有很多匈奴人的俘虏会送来,不是全部被他杀掉。
在大汉人来说,他们很难把这些茹毛饮血的民族当成人。
就连军人也是一样。
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的人,穿着皮毛衣服的人,在他们眼里开起来,比野人还像野人。
估计他们看这些人,都像是猩猩、猴子。
钱汝君把匈奴人,收归己用的事情,事实上,给大汉人,尤其是大汗军人很大的冲击。
有些汉人,接受了连话都听不懂的匈奴女人,最希望的是生出更为强壮的孩子。
汉人最强劲的队伍,是专业的军人。最弱的队伍,也是专业的军人。
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服役到五十岁,没有办法可以让他们强制退休。
当兵当到一种程度之后,很容易变成兵油子。
大汉管理军队的单位也知道,所以这些兵油子最大的去处,其实就是辎重营。
对辎重营的老兵油子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反而不是效忠,而是活命。活命之后,是吃好东西。
能够多捞点钱或者宝贝回去给家里的小孩或者后辈才是他们或者的目的。
或许是一辈子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反而看事情看得比较透彻。
他们从刘邦的时候,就当了小兵,经过了吕后时代,好不容易攀爬在大汉文帝时代。
对他们来说,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是好事一件。
前线,留给的是最热线的年轻人们。
他们也是这个时代军队训练最为艰苦的一群人。
如果连他都放弃战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当人们活着,就会逐渐认识一个新的道理,这个道理往往是配合这个国家现在的制度发展出来的。
每一种制度的产生,都会产生一种新的习惯。
在大唐后期,儒家逐渐兴起,新形成的规律对战场上的兵来说,逐渐失去利益。
国家更容易崩溃。因为,靠土地,靠粮食需要养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钱人反而不需要负担供养国家的责任。
大汉朝廷,其实正在尝试,怎么样才能把人民的心跟朝廷结合起来。
在这么大片的土地上,粮食生产怎么会不够。
如果这个时代有实践共产,能够用众人的力量来开发,来做事,甚至来种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