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手下,不管是当初如何忠心,导致于能够成封侯,甚至成为高官,但是他们都有一股私心,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是为了他们的家族,而朝廷,其实是次要的。
钱汝君能利用少少的人力,做到比朝廷高官更多的事情,这些人的帮助是最大的。
皇帝看得出来,在经过上天的恩赐之后,匈奴人对钱汝君的话看得比皇帝本身的话更中,他们之所以听他的话,其实是钱汝君让他们听。
现在匈奴大军已经比汉人大军多了非常的多,其实,皇帝本身应该感到恐惧,因为钱汝君要是不忠心,那么皇帝刘恒就是无葬身之地了。
可是他又明明白白的感觉得到,钱汝君对于这些财富和权利,其实并没有放在心底。
如果这个百姓是在金麦城的管辖范围内,就算他没有钱缴税,汝君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其实这些事在钱汝君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甚至还会补充给他们非常多的食物,让他们不只是可以温饱而是可以吃饱穿暖。
商税这种东西,大汉在大汉刘恒皇帝在位的时候,其实是不收的。
但是在金麦城,钱汝君强制所有做大生意,小生意的人都要收税。
而且她有一定的税率,但是很神奇的,虽然金麦城收税,可是大量的商人都喜欢住在金麦城。
在皇帝看来,有钱人都在长安附近,你金麦城偏僻的地方能够做到更多的生意?
这是让皇帝感到非常神奇的地方。
没有宫女帮他探查钱汝君的状况之后,他派了人去调查。
宫女跟官员所看到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根据调查的结果,他们发现金麦城虽然需要缴商税,但是钱汝君给商人更多的安全保证!
例如巡城管理会在你家旁边多派一些。
缴税越多,福利越多,甚至还有一些特权,其他受到这些特权压迫的人感觉非常窝心。
最重要的是,在金麦城只要凭实力做生意,不用很多贿赂的费用。
因为缴了商税,他们有了人权,有了保障。
即使不是金麦城的商人也愿意搬到金麦城去住。
因为在金麦城住,他们感觉生活特别的好!
能够享受到真正奢华的生活,哪个地方能够像金麦城一样,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自来水,和还有暖房?
有很多东西在他们看起来是金钱也买不到的,比如在金麦城的生活享受,比起在长安城其实好很多,即使他们在长安城外建立的家宅,也比不上在金麦城的生活。
在皇帝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之下,人口渐渐的向金麦城流动。
最开始的是低级的商人,到了后来甚至有些关内侯都跑去跟钱汝君商量,在金麦城里能够买块地,可惜,金麦城现在是寸土寸金,能租到地方就不容易了。
金麦城不断的扩大,金麦城的公共设施也不断的添加,甚至新添加的公共设施,引进了更多金麦城的新发明,也显得更为豪华。
而五年前所建立的公共设施其实已经旧了。要不是在城中央能够做到最多的生意,也不会人们挤在那里不愿意离开。
钱汝君,其实并没有一直关心金麦城的发展!
现在金麦城的一切进步都是由胡茬,还有金麦城的一些十几名领袖负责统筹商量的。
现在钱汝君的意见还不见得能够管用。
如果钱汝君想要什么,可以给钱汝君什么,但是如果钱汝君对金麦城里面的建设有意见,可以提出意见,但是金麦城官方不见得能够采纳。
必须要,让管理局大家都通过,或者是经过辩论之后,认为钱汝君的做法是最好的,他们才可以施加在金麦城上。
这件事情的发生还是今年才开始的,提出者当然不是钱汝君洗脑的那批人,而是胡茬。
胡茬提出的事情,钱汝君都会好好的考虑,因为胡茬的智慧其实并不低,甚至在做事能力上,比她强大许多。
钱汝君也知道,她的个性就不适合做事。
所以后来钱汝君定出的办法,如果大家反对,就不会进行。
不过,钱汝君如果提出新的科技,家进金麦城的生活。他们会先试用,理解特性,在提出更适合的方法。
但是钱汝君自己想做的事情,金麦城官方只有全力配合的。
钱汝君知道她有时候想做的事情是经不起考究,也没有办法说理,所以这种规定是非常强势的,但是,虽然强势,大家却欢欢喜喜地同意了。
这金麦城本来就是钱汝君的封地,她要怎么做,其实她有决定权。
对于皇帝刘恒来说,草原的事情,他考虑了很久,最后对钱汝君说道:“我把这些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草原要怎么处理就由你来处理,羊毛的事情,如果只靠金麦城其实是不太够的,你应该要把制造羊毛的织机传播出去。”
“现在想到一个方法就是做出毛线,而城可以交妇女钩织成衣服。这个钩织毛线,不用买机器,只要自己两根棒子就可以做了,而做成一件衣服也不会耗费太多时间,甚至花样可以变得很多。”
“有这种事,你看着办吧!”
钱汝君只知道毛线衣,至于用其他线来纺织,钱汝君本身不熟悉。
可能还要跟空间换编制手册。
毛线衣,就是利用中间的空隙多而达到温暖的效果。
布料不够坚挺都没有办法,毛线衣其实可以做成斗篷的样子,让人在冬天感到也很温暖,这种衣服特别适合在北方穿着。
第六八五章 班师回朝
皇帝刘恒既然决定了把草原大事交给钱汝君处理的,他已经出来太久了。
皇帝刘恒算算日子,他的确该回去了。
最高权位者离开位置太久,会让野心家野心滋长,他的儿子已经成年,更容易在管理国家的事情开始以后,恋战权位。
皇帝刘恒只是离开,给自己放一个假,他可不希望回去之后,自己没有了原来的位置。
虽然这个位置他坐的很累。
但是他更清楚,做上了这一个位置,就没有下来的可能。
如果下来,只有失去生命,自动的,或者是被动的。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太好的事情。
自动的,他还能全须全尾,如果是被动的,他都不敢想他会遇到什么事。
草原到大汉,消息不畅,他想好得到朝廷的消息都很难。
他也很久没有接到朝廷的奏报了。
虽然大汉以孝治天下,但是在皇位面前,其实,什么都可能发生。
当然,他知道奏报不到的最大原因是他最近忙着逃亡,行踪连自己都不能确定。
对于这些送奏报的人,也要考虑到这些奏报会不会就这么资敌了。
所以总是会考虑到安全问题。
但无论如何,离开大汉朝廷太久,也会生变。
就算皇太子刘启是他的儿子,有关于皇位的丰富演变的故事,还没有发展出来,但是想到自己,估计就能够想到别人会怎么做。
除非是女人。
女人的想法,他不太懂,但是想到他母后,就知道女人也逃不过权利的诱惑。
儿子也可能发生篡位的情形,大权在握,谁都会受到吸引的,想到他的母后,曾经做过的事情,就知道谁有了大权都不愿意放下。
所以他不能让皇太子习惯皇帝的位置,不能给他时间在朝廷里做好安排,如果让皇太子习惯了掌控大汉,这个被他拿去的权利可能会再也收不回来。
至于后世汉武帝把他的权力很多次交给他的太子来处理的事情,汉文帝还不知道,毕竟在他当皇帝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几乎都没有放下国家跑去打仗的情形。
他是伟大的平民皇帝二代,对于父亲曾经有过的日子,他还是有点听说的。
他该回去了,至于大草原,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不会影响到大汉朝廷内部,失败了,顶多继续过跟北方对峙。
成功了!大汉北方将有比长城更大的伟业。
他也能够成为千古以来最伟大的皇帝,因为他做到的事情将是没有人曾经做到的。
数数三皇五帝,还有历朝的天子门,谁有能够把塞外的地方,充分的底定。让汉人的统治权能够远及塞外。
他们打下的地方几乎也只有在关中,盆地附近,顶多再加上黄淮平原。
有谁能够把土地开拓到今日的地步!
或许除了秦始皇再也没有一个比他更伟大的,至于要超越秦始皇,还是有点困难,就把这个功劳留给他的儿子,免得他的儿子以后没有事情做,儿子还可以传给孙子。
对于皇帝来说,钱汝君如果能够成功,估计也是平安个几十年。
至于草原人不再叛乱,连他都觉得不可能。
钱汝君说得很好,大汉朝廷不能将化成一股死水,虽然需要一定的规矩,但是规矩是必须能够灵活变化,而不能形成祖宗的法制。
随时检讨规矩能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现在就能够做到的。
但是问题也很大,大汉非常重视孝道,因为重视孝道的关系,也就非常注重祖宗立下的规矩。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