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苏瑶带了一脸懵懂,不知所措的田嫂坐上了车,一路拉去了医院。
罗曜军挂了儿科门诊,领着田嫂一直上了二楼进了其中一间诊室:
“崔姨,帮我看看这孩子,昨天在火车上发烧了,我妹子给他扎了针喂了药,你帮着看看还要不要紧?”
叫崔姨的大夫看着闯进来的年轻人,刚要皱起的眉头立即变成了笑纹:“呦,是小军儿啊,这孩子是怎么了?”
说着话,已经让抱孩子的农妇坐在了凳子上,听诊器戴上了耳朵,温度计插进了小家伙的嘴里,开始解衣服听脉搏……
忙活完,才记起罗曜军来:“你这可都好几年没见了,这大个儿长的,姨都快认不得你了。”
手上刷刷写着病历,嘴里也没闲着:“孩子没事,昨晚处理很及时,这孩子是个早产儿,底子虚,平时得注意着,好好养,五岁前,一定得小心,尽量避免带到人多的场合,空气不流通,病菌也多,他体弱,很容易被感染,吃中药就对了。现在人都迷信西医,其实有些慢性病还真不如咱老祖宗的土方子管用,就得慢慢调理着,让身体机能恢复了,那病灶自然就去了,你看看现在,动不动左切一刀,右割一刀的,那身体又不是个物件,哪儿坏了割掉,那环境污染了,你割了左边右边不是一样长吗?真不是我搞复辟,说风凉话,这孩子的情况,我看就吃中药调养着最好。对了,你说你妹子给扎了针喂了药……”
这时候中年医生才将视线落到了室内一直安安静静站着的小姑娘身上。
这小姑娘年纪不大,白白净净的,大眼睛干净灵气,坦坦然然的,看了就让人生出些好感来:“你会医术啊?昨晚处理得不错。开个方子我看看,如果以后让你来调理,你该怎么开方子。”
苏瑶也没藏着掖着,当真刷刷几笔开了个方子出来。指了指上面的两味药:“等这个方子吃一个疗程,看情况,将这两味药换成性子更柔和点的党参白术,之后就靠食疗最好,可以多吃八珍汤调养脾胃,若是还有不好,喝点附子理中汤调理着,再多吃点粳米、薏米、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这些养身的东西,孩子年纪小,大概五岁之后就基本上能够恢复正常了。”
姓崔的大夫点着头微笑:“不错,小姑娘是个厉害的。在哪儿学的呀?”
“我有个师傅,现在住乡下。”
大夫点了点头,有些怅然地叹了口气:“还好,你师傅有了传承的人。”
说着也不再多话,将病历递给了农妇:“这丫头处理得挺好,她开的这个方子挺对症的,孩子不要紧,你要是担心,我就给你开几个药片吃。不过,这孩子脾胃弱,西药还是少吃为好。”
田嫂搂了孩子冲着大夫鞠了个躬:“谢谢大夫了,那我还是吃瑶丫头开的药就好。”
“行,放心吧,孩子没事。”说着,拍拍一旁罗曜军的胳膊:“行了,什么时候去家里玩儿。我们家熊蛋前天也从他爷家回来了,我听说你考上了国防大,真是有出息,赶明也给我们家那傻小子洗洗脑子,怎么就没跟着你们学点好的,一天竟瞎混了。”
罗曜军冲着崔姨笑得一脸谦虚,让苏瑶见了纳罕不已。
“那崔姨我们就先走了,这是我战友的家属,我还得帮她抓了药送回军区,今天真是麻烦您了。”
“嗨!麻烦什么啊,我倒是希望你们几个臭小子自己赶紧有来麻烦我的时候呢。”
说的罗曜军不禁脸上一阵红,倒是崔姨隐晦的冲罗曜军使了个眼色,手指隐晦的指了指苏瑶的背影,还冲着罗曜军伸了个大拇指,让罗曜军顿时有些被拆穿了假面具的尴尬。
第504章 新居
苏瑶可不知道后面两人的眉眼官司。这时候她正坐在门诊的长椅子上听田嫂说着自己的情况。
“……家里已经容不下我了,孩子这些年身体弱,欠了一屁股债,好不容易立住了,却遭了他爷奶的嫌弃。他们也不想想这都是为了谁……”
田春芳抱着大宝哭得泪如雨下:“当初我嫁给他,真是掏光了家里的老底子,陪了自行车,还陪了缝纫机,十里八村谁不羡慕,就因为他是个官,当了连长,我也跟着光荣。可嫁过去他爸妈就压根没把我当人,从早到晚地忙活,还要伺候他家那几个不长进的兄弟。他结婚,连相看带办酒的,就在家待了十天就走了。我大着肚子,八个月还在地里上工赚工分,大雪天的黑天出门给他爹打烧酒,一跤摔得早产,差点儿娘俩的命都丢了。就这,他也没回来看过一眼……”
“……他的津贴寄回来多一半儿都拿去还了债了,我本来想干点啥补贴家用,可是老的小的都指着我干活,家里地里我是一天到晚歇不下手,就是想收点衣料来做衣服收个三毛五毛的手工费都被我婆婆找借口收走了。自行车借给小叔子上学骑走也就算了,今年冬天他三弟娶媳妇,竟连我的缝纫机都惦记上了,说是要借给新媳妇用,可摆到了小叔子房里,我竟连摸一把都要被人骂成了偷子,我一气之下说是要来找勇子,想不到老家伙半夜就把我赶出了门,连大宝也被他们丢了出来。我不得已回了娘家过了几天,这才摸着路子到了帝都。没想到遇上了你们,现在我只想去问问那个男人到底还要不要我们这对苦命的娘俩,如果不成,我宁愿饿死也不再登他老王家的门。”
苏瑶听得心里难过,一旁的方博宇也皱了眉头,想不到农村的女人日子怎么过的这么可怜。
“你先别着急,先在瑶丫头那儿住下,把他的地址给我,我找人先去摸摸他的底,要是没问题了,你再去。”
不知什么时候,罗曜军已经站在了几人的身边,这么多年在部队里,他见的听的也多了,什么地方都不能保证全都是好人,更何况是这种私生活方面的事情,人的思想是最复杂的东西,作为外人,他只能同情,不能参与。
可看在苏瑶这么热心的份儿上,他还是肯放一份耐心在里边的。
不是苏瑶喜欢多管闲事,她这么不遗余力地帮助一个陌生人,除了确实心疼那生病的小孩之外,是因为,这个人从一上车给她的感觉就特别的舒服。
这就是一个人的气场问题。就比如你与一个人相见如故,见了面就觉得很亲切一样,苏瑶更加直观,能通过精神力传达给她这种舒服感觉的人,起码就不可能是个坏人,反之,很有可能是对她很有帮助的人。
苏瑶正是基于这点好感才想着不遗余力的帮帮她。
接下来,罗曜军拉着苏瑶买了要用的药材等东西,径直开车来到了一片老住宅区。
车子只能停在胡同口,几个人各自拎了点儿东西就步行进了一条小巷子。
这一片住宅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青砖铺的巷道,和之前苏瑶见过的胡同土路截然不同,至少下雨天不会一踩一脚烂泥巴。两旁边高高的院墙,墙砖上镂刻的图案还有年代感极强的黑色装饰瓦,一看就是那种历史悠久的大院子。哪怕门口没有像现代那种高门大户常用的朱门铜钉,石狮子镇宅,却也让人一见就无端端生出一股肃然起敬之感。
“不会吧?这样的地方也有人卖房?”苏瑶是不敢想的,按照她的想法,能买套大杂院收回来的那种就已经很不错了。哪儿想到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
“进去就知道了。房子不错,不收可就亏大发了。”罗曜军停在了这个小院儿的大门前。让苏瑶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果真没有意外,只有更意外。
“会……会不会太高调了?”苏瑶的眉毛拧成了疙瘩。
罗曜军不说话,伸手推开了大门。
须弥座的雁翅影壁,上面雕刻着山水流云,绕过影壁,一个规规整整的四合院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着中间庭院里一从郁郁葱葱的小花园,石榴树,夹竹桃,加上几盆造型雅致的盆景花树,显得小院儿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正房前搭着一段抄手游廊,想想闲暇时坐在上面看着园中的花树,那种惬意和放松,不由让人向往。
“这房子是三进的院子,不过才刚收回来,年前也只来得及收拾了前面这一进的院子,后面还没有规整,有些乱,孟子索性把垂花门锁了,想着你一个人也弄不了这么大的屋子,等什么时候自己琢磨了用处再喊他来帮你收拾后面的屋吧。”
正说着,孟远打开了正房大门走了出来。
“进来吧,我叫了小五送了烤鸭,咱大妹子帝都的第一顿饭,怎么着也得整出个地方特色不是……”
热热闹闹吃完了饭,苏瑶才知道这套房是孟远刚收回来的家族庞大的固定资产其中的一个。看在罗曜军形容的他家里那可怕的花也花不尽的财产份上,苏瑶勉强同意了将三万块的房款分三期还给孟远的主意。
并不是她现在拿不出这三万块钱。
而是她现在人在帝都了,就想着将刺绣这一块索性做大。
之前她的婚礼系列,由于仿版的出现而大受影响,她只能从原料和做工上做文章,干脆走起了精品路线,实打实赚有钱人的钱。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