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宋秀莲自然地问起弟弟放假的时间,何时回京之类的话题。
宋秀程含笑看了小秋一眼,道:“我们放假是到八月末,可我在学校里还有事情,月初就得回京。我这次回来前见到了郑院长……”说到这里,宋秀程顿住,抬眼看向姐姐姐夫。
果然,一提郑秋实,王利民和宋秀莲都关注过来,王利民问道:“郑院长不是说回省城了,怎么又进京了?”
看姐夫这般紧张模样,宋秀程失笑着摇头道:“郑院长前几天是自己偷跑回来的,刚到省城当晚,就接到了京里的电话。京中严令他立即返京,连飞机票都给他准备好了,他也没奈何了,只能回去。”
原来是这样
王利民听得若有所思,小秋也听得暗暗叹了口气,看样子,郑秋实调进京城是眼皮底下的事儿了。那么她要不要跟着进京呢?真是舍不得呀!
不过,宋秀程的话还没说,小秋催促他:“小舅,你还没说郑老……咳,我师傅给你说了什么话呢?”
宋秀程微微一笑道:“你师傅就是嘱咐我,让我回来盯着你,不能没人看着就懈怠了。”
小秋眨眨眼,有些不相信小舅舅说的。可既然他这么说,她也不想再追问了。
撂下郑秋实的话题,宋秀程又说起廖辰来,脸色暗了暗道:“今年,廖辰又没能参加高考……”
“啊,他家不是平反了,咋还没能参加高考呢?”宋秀莲第一时间疑问起来。
宋秀程叹口气,道:“谁说不是来,都只道他终于能参加高考,一酬壮志,谁成想,天有不测风云,他正准备高考呢,他的大伯父病危,想着临去前再见他一面,不得已,他只能放弃今年的高考,急急地办了手续去了香港。临走前给我写了一封信,等我接到信,已经是高考第二天,他也早已经在香港了。”
“唉,咋什么事儿都让他赶上呢!”宋秀莲叹息道。
小秋则暗暗关注着小姨的表情,从小舅谈起廖辰,她竟一声未发,看表情也是淡淡的……她就在心里暗暗猜测,看小姨的样子,这是完全放下了吧?
自然而然地说起了时事形势,宋秀程就透出一股子隐隐的兴奋来:“今年恢复了研究生招考,三月份又确定从今年开始,恢复外派留学生工作,四月份召开了科学大会……咱们头顶上的阴霾就要彻底驱散,恢复一片蓝天了。”
小秋这段时间每天都按时收听新闻,她只记得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在这一年开始,却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听小舅都没提到相关的消息,那大概还早吧?
吃过饭又围坐说话,小秋悄悄问宋秀程,廖伯伯的工作如何了。
宋秀程却叹息道:“也算是恢复了吧!”
一听这话就不对啊,也算恢复,那就恢复了工作,却很不如意咯?
果然,宋秀程接着道:“工作、待遇都恢复了,只是……之前他三十岁出头就当上了坦克师师长,如今,过了十多年,却只是恢复了师级待遇……据称是考虑到他的身体不好,让他好好调养身体。”
听小舅舅这么说着,小秋都能想象当年廖伯伯刚过三十岁就升任坦克师师长的风采,年纪轻轻就跻身高位,又该是如何的意气飞扬、踌躇满志,可大好的前程,包括美满的让人羡慕的家庭,都在一夕之间倾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十年岁月蹉跎,雄心或许还在,局面已是今非昔比,想再让廖家立起来,真的很难。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联想廖辰高考的一波三折,真的让人忍不住扼腕,世事无常,命运多舛。
姐弟姐妹难得重聚,话多的说不完,宋秀程与王利民聊聊形势时事,又偶尔插几句话到宋家姐妹的家常里去,说说笑笑,入夜方散。宋秀程宋秀菊也在姐姐家留宿。宋秀菊自然跟小秋小夏一起住,宋秀程则住在给成贵小冬备的屋子里。
等人都散去,宋秀莲也哄着成贵小冬睡下,这才跟喝了点儿酒有点儿微醺的丈夫道:“秀程忙成这样,我问他芳芳的事,他也只说让我放心,还说怎么也得等毕了业再谈婚事……唉,秀程今年都二十五了,上完学还得三年,他都快三十了,等结了婚再要孩子,都三十好几了,也太晚了些呀……”
王利民也觉得三十结婚晚了,但他显然比妻子想得开,笑着宽慰道:“他们两个上学隔那么远,真结了婚咋办?要是有了孩子呢?让女方上学还是不上?……倒不如安安心心上完学,争取到一处工作,再结婚安家,也就顺理成章 了。好了,好了,你别操心太多了,秀程是个心里有数的,只怕不用我们想,他都安排好了呢。”
想一想,宋秀莲也觉得没啥好办法,只能叹着气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宋秀程宋秀菊吃过早饭回去,恰好各家都吃过饭准备去队里上工,宋秀程就没上车子,与宋秀菊一并步行往村外走,一路客客气气地叫人打招呼。
王利民和宋秀莲带着孩子一路送到村口,看着宋家兄妹骑上车子走远了,这才转身回来,宋秀莲带着孩子们回家,王利民则直接去队里上工了。
临到家门口的时候,遇上出门要去上工的魏红梅,宋秀莲笑着打招呼,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叫大伯娘。
“这是去送秀程和秀菊了?两个人多长时间不回来,咋不留人家多住两天?”魏红梅问道。
宋秀莲笑着摇头:“他们也是刚到家就来了,爹娘们也没亲够呢,我哪里好意思留他们……好在,他们假期长,一个多月呢,以后再来,我过去,都能再见的。”
魏红梅也就是问问,随即笑着点头道:“这上了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了,看着又白净又秀气的,还那么知礼懂事,不像有些人,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呢,不过是跟着打杂儿,就鼻孔长到头顶上去了!”
宋秀莲知道她说的是王利社,当着成贵的面儿,她也不好多说,只客气地笑笑,道:“都是大人了,也该明理懂事了。”
中午时,宋秀莲就将宋秀程带回来的果脯并糖果装了一盘子,打发小夏给三个哥哥送过去。小秋将自己初一的课本收拾出来,拿在手中,与小夏一起去大伯娘家。她们这一级的课本做了修改,二哥成江的课本三哥用不上,她的拿过去,也好让二哥抽空给三哥预习预习。
到了大伯娘家,二哥成江在院子角落修铁锹,小秋过去跟二哥说话,小夏端着果脯糖果盘子进屋。也不知小夏怎么跟大伯娘说的,晚上,王利军和魏红梅就过来了,问小秋进京上学的事。
王利民和宋秀莲觉得也不需瞒着什么,就给他们说了:“也只是郑院长有这个想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儿,更不知道能不能成呢。”
“那郑院长不是个没谱的,既然他开口说了,就应该是有把握的。”魏红梅道:“虽说能进城是好事,但就这么一下子走了,还真是舍不得呢!”
自从郑秋实来,王利民就与宋秀莲说过郑院长可能进京,届时要带小秋进京的事。宋秀莲虽说性格温柔,却因为出身不同,对外出求学看得很重,反而不觉得多难过,倒是反过来劝起了魏红梅:“孩子只是去上学,奔个前程,说到底还是咱们家的孩子……再说,一两年也不知能不能说到事儿上去,若是隔上个五六年七八年,那会儿孩子大了,即便没这事儿,也差不多该离家了。”
宋秀莲说的是孩子考上学出去上学,魏红梅却想的是小秋个闺女家,十七八岁上也该找婆家了,于是会意一笑道:“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早早晚晚都要离家,倒是我看不开了。哈哈……”
这放了假,人就都往这里会合一样,宋秀程和宋秀菊回来第二天,吴戈和秦戎竟然过来了。
一进门,吴戈就扯了水瓢咕咚咕咚喝了一通,然后抬手抹抹嘴道:“我就耽搁了一天,就没能跟着你小舅一起回来!”
小秋见了这两个也是惊讶,之前小舅也说了,这俩寒假时就被吴爷爷扔到连队里操练去了,暑假据说吴爷爷也发了话……她有点儿小好奇,他们两个是怎么从吴爷爷的铁腕下逃出生天的?
吴戈一年没来,早就心心念念地放肆玩了,喝了几口水,都没顾上坐会儿,就匆匆往外走:“我去找找成江成河去。”
小秋也不拦他,只叮嘱他:“二哥每天这个时间不是去打草,就是在鸡舍那边。”
吴戈也不回头,只扬手挥挥,大步去了。
秦戎却不急着跟上去,手里捧着小秋倒的热水,缓缓喝着,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小秋:“看着长高了不少。”就是还太瘦,因为个子高了,细手细脚的显得更瘦了。
一提身高,小秋也有些小得意,这一年她的个子终于窜起来,她前几天才拿着娘量尺寸的皮尺量过一回,已经148了,她今年才11岁,还没有发育,大概还能长个一两年。她上一辈子个子没能窜起来,最后也只有157。这一辈子,她不指望长个模特身材,只希望能长个一米六几的个头,也就知足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