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小秋一见,就知道,这是给萝卜间苗呢,就是把细弱的苗儿剔除,留下长得好,旺盛健壮的苗子。

果然,王良海对村子里的事情很熟悉,就给几个孩子介绍:“社员们这是给萝卜地剔苗儿……不剔苗,萝卜长不大!”

还顺便回答了吴戈的一个没脑问题。

说着话,他们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地里也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站起身走过来招呼:“王干事啊,这是做啥来呀?”

王干事就笑着指指几个孩子:“带几个孩子过来,体验体验农家生活!”

吴戈和秦戎就跟着笑,装满眼好奇的城里孩子。小秋却已经把目光关注到地里干活的人们身后,果然,剔下来的萝卜苗子就那么任扔着,谁也没稀罕,这一会儿功夫,她就看见好几个人踩着就过去了,半点儿没在意。

小秋的心抽了抽,阻止的话差点儿喊出来。

在家里的时候,大田里剔菜苗子,村里人也没有稀罕的,大都带回来喂猪喂鸡。前几年农村限制养猪养鸡,割尾巴之风盛行时,剔下来的菜苗子就直接拢一拢,扔在地头的沟里,都不往回带——大田剔苗,剔下来的苗子堆得跟小山似的,根本吃不了。再说了,家家户户都种着园子,还真不缺这口菜吃。

进了京情况就不一样了呀,副食店里那些蔫巴巴的绿叶菜,可不如这些剔下来的菜苗子呢。小秋恨不能立刻就运回去……

这种情况,又有王干事带着,孩子们大半天工夫就转了五六个大队。他们这一趟也没指望一步到位就收购上来鸡蛋什么的,只把情况摸熟了。几个大队的人口、养殖业情况、种植品种、收成等等,都在他们与村里人的聊天中了解了个大概,关键是,透过王干事介绍,他们与村里能做主的人碰了碰头,以后再过来也不至于完全陌生了,至少,有部队的信誉托着,他们的可信度也能有些保证。

中午饭就在一个大队里随意吃的,王干事支付了钱和粮票的。这会儿下村的干部领导都不会白吃白喝,吃饭都要付钱付粮票的。

出来后,小秋把钱和粮票拿给吴戈秦戎,让他们还给王干事。王干事推托一下,也就接着了。

第二天,几个孩子又去了,这一回,吴戈和秦戎竟然骑了一辆挎斗儿摩托来。

小秋看着先是一喜,随即问两个小子会不会骑呀,吴戈一歪头,很有些得意道:“你就尽管放心吧,保证不会把你摔沟里去!”

然后,小秋都没想起来问驾证的事儿——这会儿,查的不严,路上更没有摄像头、监控眼……

好吧,果然,她的底线弹性也挺大的。

自己开着挎斗摩托,三个人瞬间就成了机动部队,风驰电掣地出了城,直奔前一天去过的村子。

这一趟,他们就与村里人谈起了收购鸡蛋和活鸡的生意,商谈收购价格、收购要求等等。毕竟年纪小,虽然有部队的信誉,村里人对他们三个也不太相信。他们只能慢慢跟人家谈,又约定好,第一次收购鸡蛋他们会过来,当场付钱,这样一说,村里人的态度才开始松动。

他们到的这个村叫前营子,大队书记叫林爱民,四十五六岁年纪,中等个头,黑黑瘦瘦的,一脸皱纹深刻,穿着打补丁的青灰色裤子,淡灰色对襟褂子,一看跟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民一样,心里却是有成算的。

一谈妥收鸡蛋的事情,立刻换了一副笑脸,招呼着小秋三个到他家吃饭。

小秋和吴戈秦戎互相看看,从书包里摸出两瓶二锅头来,林爱民一看就笑眯了眼睛,一进家门就招呼老婆子杀鸡,被小秋吴戈三个好不容易拦下。

就这样,林家婶子也做了好几个菜,韭菜炒鸡蛋,青椒炒咸肉,又有清炒豆角、蒸茄子、地三鲜……整治了五六个菜。这在农村已经是待客的最高待遇了。

林爱民家有两子一女,大儿子春天刚结婚,儿媳妇已经有了身孕。二儿子上了初中后辍学务农,也十九岁了。女儿最小,只有十四岁,今年刚考上初中。

饭菜上桌,林家婶子和小女儿就要躲到厨房里去,却被小秋拉住。

“婶子和姐姐不上桌吃,我也不好意思坐了。”

她们母女不说话,只抬眼看向林爱民,林爱民点头道:“让你们坐就坐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林婶子母女这才重新活泛起来,拿了小脚床在下手坐了。

上首,林爱民给吴戈秦戎都倒了酒,林家两个儿子也都倒了半茶碗子。

吴戈也不拒绝,只笑嘻嘻道:“爱民支书看得起小子们,可小子们下午还得开车(挎斗),不敢多喝了。”

林爱民只管笑嘻嘻答应着,端起酒杯,呲溜就是一大口。他的俩儿子笑着招呼吴戈秦戎,吴戈秦戎只好跟着喝了一口。

片刻功夫,吴戈的脸就染上一层红晕,倒是秦戎,喝酒并不上脸,喝了两口酒后,脸色反而更白了些。

小秋看他们喝酒还算有节制,也不多话,只跟林婶子和她女儿玉芝说话。

说起自己考上初中,玉芝隐隐透出一点骄傲来,又对小秋道:“你小,还不知道考初中多难,我们村二十多个人,只考上了两个。”

小秋笑笑,道:“那说明玉芝姐姐学习好。能考上初中,玉芝姐姐再好好读书,争取上高中考大学!”

玉芝吐吐舌头,笑道:“大学,我可没敢想!我就想,初中毕业能进城找份工作就好了。听说,初中毕业生就能进城找工作,一个月能领二十多块钱呢!”

林婶子也在旁边道:“咱们庄户人家的孩子,能念完初中进城找份工作就行了,我们也不指望她能考大学……大学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考上的,听说,能考上大学的都跟过去考进士的一样,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呢!”

她这话音未落,就听林支书斥了一声:“混说什么!”

刚刚活泛点儿的林家母女都噤了声,小秋只好笑笑:“大叔别怪婶婶了,我家里老人也爱说古话。”

被她这么一说,林爱民的脸色好了点儿,但林家母女却不敢再随便说话。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小秋吴戈三个与林爱民约好,隔一天过来收鸡蛋,这才告辞离开。

那边在屋里刷锅的林婶子突然跑出来,张开手给老头子看一沓钱和粮票:“老头子,你看这个……”

林爱民看着三块钱和三斤全国粮票,叹口气道:“收着吧!”这三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跑下来做买卖了,可回头再看自家大儿子,都结了婚的人了,却只知道每天扛着锄头跟着下地干活,半点儿心事不操的……人家孩子咋教的呢?

从前营子村出来,小秋三人没再去其他村子。

他们还没联系好买家,与村里人谈起收购事宜来还是没有底气,难以得到对方的信任。与其开拓收购量,还不如先把前营子村这一单做好,有了样子,与其他村的人谈起收购问题来,相信就会事倍功半。

看时间还早,三人也没急着回城,而是绕到颐和园那边,又去找刘大柱买了些鸡蛋和牛肉。

因为没有事先联络,刘大柱这一次拿不出鸡蛋,小秋三人索性把剩下的一百多斤牛肉包了圆,借了饭店的一只大桶装了,装在摩托车的挎斗中。至于小秋,则与吴戈秦戎挤在摩托车上……好在,三个人年纪小,又都偏瘦,倒是没觉得太勉强。

牛肉不便储存,三人带上牛肉就匆匆回了城。

一路紧赶慢赶,到家的时候也已经下午四点多钟,日头已经偏西。

一进胡同,就碰见在胡同里玩耍的小梅小东,还有另一个叫芳芳的小姑娘。三个孩子一看见小秋回来,叫声姐姐就拔腿往家跑。他们跑回家要告诉大人,小秋姐姐回来了,可以过去打水了。

这一天华北天旱,京城缺水严重,自来水没办法全天供应,已经改成了早晚定时放水。

大热天洗洗涮涮的用水多,来小秋家打水已经蔚然成风,不仅仅是这条胡同的人会来,甚至有相邻胡同的人,也托人过来,甚至带可西瓜拎把子青菜上门来,请求能过来打水,小秋都没有拒绝,只满口应承着,只要家里有人,大家伙儿要打水尽管来。

也因为有这个缘由,小秋才敢一口气要下一百多斤牛肉。

果然,等他们把牛肉搬进院子,小秋刚刚切了一碟子牛肉粒端出来,张丽阿姨已经过来打水了,跟在她身后的还有小梅小东姐弟俩。

小秋与张阿姨打过招呼,就招手叫小梅小东过来吃东西。

张丽一边上井台打水,一边笑着寒暄:“小秋太客气了,每次来都给他们吃东西。”

这时的物资匮乏,即便张丽家是双职工,工资待遇都不错,孩子们的零食也不多,也就偶尔给他们两块水果糖、两片饼干之类的,诸如小秋拿出来的鸡蛋干和牛肉粒,就是稀罕物儿了,自家孩子每次过来吃东西,她难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小秋笑着道:“我又下乡一趟,带了些牛肉回来,就让小梅和小东吃一点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