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村女 (红小酥)



吴戈没有保留,将他们商量过的事项一一向宋秀程做了解释。

小秋已经换了衣裳,就站在窗内听着,窗户是打开的,只隔了一层纱窗,院子里几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也足够她听清楚。

之前,他们三个人讨论,也多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还从没这么系统地说明过。此时,听着吴戈比较详尽地叙述,小秋也跟着他的叙述琢磨更多的业务项目。

鸡蛋和活鸡只是他们挣取第一桶金的小生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之后,小秋还是要做她早就看好的服装和电器生意。

八〇年代初,改革开放大潮从东南沿海席卷到全国,曾经灰黑蓝军装绿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彻底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爆炸头、喇叭裤和花衬衣。

喇叭裤被许多大爷大妈称之为‘扫街的’,一直从八〇年初,流行到八零年末,才被一种名为‘健美裤’的东西所取代。裤脚宽大能够‘扫街’,骤然变成鸡腿裤、铅笔裤,甚至踩脚裤,国人的流行服饰,算是经历了最热烈的一个轮回。

被长期压抑的对美的追求,一旦获得施放,长期压抑积聚的热情仿佛火山爆发,一下喷涌出来,火热难耐,势不可挡。

那个年代,年轻人谁没有一条喇叭裤,谁没有一件花衬衫,那简直就是被流行抛弃的可怜虫。在那种情况下,许多国人尽管刚刚能够实现温饱,各大百货商店门前,却仍旧常常排起长长的队伍,抢购服装、抢购电器,抢购一切迫切需要的东西。

万丈高楼,始于平地,小秋收回脱缰的思绪,转而关注到院子里说话的三个人身上。

听完吴戈的介绍,宋秀程琢磨了一回,开口道:“小秋上学,又要跟着郑先生学医,她本身学业压力就很重了,假期你们闹腾些也就罢了,真开了学,她是没有精力、体力来找管这些的,就要你们俩多担待了。”

吴戈摇摇头,秦戎则笑着道:“小舅舅太客气了。做生意的大注意都是小秋来拿,我们俩迟钝些,自然要多干些日常的活计了。”

该说的说的,该敲打的也敲打了,宋秀程又拿出自己准备的糖果,带了一抹微笑道:“你们俩多受累,若是有事找不到小秋商量,也不妨跟我说说,什么事儿大家商议着来,总能够处理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宋秀程虽说是小户子弟,但吴戈和秦戎却对他颇为佩服,能高分考上大学不说,处世为人也比同龄人圆融成熟的多,比他们两个半大小子更是超出太多……能够与宋秀程多交流,多沟通,这两个小子都很欢喜。

吴戈自然道:“小舅舅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小秋,不让她太辛苦了。当然,若是小舅舅有空,我们是极愿意拿着问题过来向小舅舅请教的。”

宋秀程笑着点点头,抬手拍拍两个小子的肩膀,起身与小秋打声招呼,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三个孩子送宋秀程出门后,小秋将早就准备好的泡菜调料拿出来,绑在秦戎的自行车后座上,三个人也匆匆忙忙出了门。昨晚洗干净晾好的菜要赶着腌渍了;厂里没了细粮,还得去村子里碰碰运气;他们还与后王楼村约好了,要去运鸡蛋……

腌渍泡菜不需要太多人,小秋把调料交给陈东方,简单说一说做法就不用管了。

剩下的人,一起坐车出城。

去后王楼要经过前营子村,小秋让把她放在前营子,其他人跟车去装鸡蛋,回来再捎上她回程。吴戈和秦戎都不同意让她一个人,最后商量着,由秦戎与小秋一起,吴戈带着其他人去装车。

这个时候,农民交完任务粮之后,剩下的粮食能吃饱就算不错的了。还有很多地方,粮食不够吃,只能用地瓜、土豆这些添补。如今临近秋收,家家户户的存粮都不多了,小秋也没指望能收太多粮食,她原本想着一个人好做点儿手脚,把大碗里的米面倒腾出一些来……如今,她也只能再想办法了。

事实也正如她想的一样,林支书在大喇叭里喊了几遍,也只有几户过来问情况,数量都不多,还都是粗粮,玉米、高粱之类的。

小秋和秦戎商议一下,粗粮也收一些。没有白面,粗粮也顶饿管饱呀,菜做的好一些,也能将就吃。

半天功夫,他们收了五百多斤玉米,三百多斤高粱。生虫子的玉米高粱也收了二百多斤,这些是准备带回去喂鸡的。

前营子村有电线路过,却只通了学校村委会,另加磨坊,村民们仍旧点的煤油灯。

收了粮食,看天色尚早,小秋三个干脆请林婶子找来两位妇女帮忙,将收购的玉米高粱整理一番,送进磨坊里磨成面粉。

玉米和高粱磨出来的面粉比较粗,村里人就这么吃了,小秋让人用细罗子将面粉过了一遍,比较粗的部分作饲料,只留比较细腻的面粉,这样,再加入一部分白面蒸出来的馒头,口感会好许多,不至于剌嗓子!

至于麦子、白面,村里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呢,哪里有多余的拿出来卖。

几个人忙乎一天,却收获寥寥,秦戎和赵树林都有些颓丧,小秋鼓励了几句,也没能提起两个人的精神。

晚上回家,刚到胡同口,迎面遇上秦大妈:“小秋呀,我看见邮递员往你们家邮箱里投信了,你快去看看吧,看是不是你家里来的信。”

一听这话,小秋拔腿就往家跑,跑出去几步,才想起来回头向秦大妈道谢。

果然是家里来的信,一看信封上不怎么漂亮,却足够疏阔的字,小秋就知道是老爹王利民的手笔。信中说小秋写回去的家信已经收到了,看到小秋顺利到达,家里都很放心,让小秋安心在京里学习,家里一切都好。又有宋秀莲写的一页,就相对琐碎些了,说家里的枣子又要红了,小夏成贵已经去了县城,为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做准备,熟悉上学路径和周边环境。小冬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了几天,有一天自己跑去小芳家里,与小香玩上了。又说大哥成海的婚期定了,在冬月二十,大伯开始给大哥大嫂打制家具,大伯娘也正在四处搜罗棉花,准备给大哥大嫂絮被褥,最后,宋秀莲告诉小秋,王爱巧有了身孕。

自从进京后,小秋很快就和吴戈秦戎开始做生意,忙忙碌碌的,都没顾上想家。这回看见爹娘的信,她却不知不觉淌了一脸泪。

吴戈拿着毛巾递过来:“快擦擦,鼻涕都过河了!”

被他这么一说,小秋忍不住扑哧笑了,接了毛巾擦泪擤鼻涕,一边狠狠地白了吴戈一眼:“才没有!”

家书勾起了小秋的思乡之情,却也让小秋找到了‘补充粮食’的办法。

王利民在信里交待小秋,他与省城的油厂有了联系之后,从油厂直接购买了一大桶花生油,一部分自用,一部分给大伯家,大哥成河娶亲要用,剩下的,被他在村里卖了。当然,王利民给小秋说这事儿,主要是他给小秋寄了二十斤油过来。因为家里住址第一次通信,王利民怕包裹单弄丢,还是寄到小舅舅学校去了。

等宋秀程回家,顺路把家里寄来的油从邮局领了回来。满满一塑料桶。害怕路上磕坏了漏了油,王利民特意编制了筐子套在外边,油桶四周还填了干草。

看到这些油,小秋真是高兴,笑容止不住地溢满了脸。有这次寄油,她就有借口拿出油来。油比粮食更短缺,用油换粮食,给大碗里的油和粮食都找到了拿出来的理由。

带着油回家的路上,宋秀程还担心小丫头勾起想家的情绪,哭鼻子抹眼泪儿的呢,没成想,小丫头笑的跟开了花似的,竟没看出她有半点儿伤感来。

一时忍不住叹息,孩子大了,特别是像小秋这样的孩子,离了爹娘同样能经营出自己的生活,事多了,心也就大了,对爹娘家人的挂念也就没那么浓烈了。

只不过,一转念,宋秀程就又否定了这个念头,小秋不是忘本的孩子,前几天她还给小冬买了童车,给老少买了衣裳点心什么的寄回去。再说了,小秋有那个特殊的本事,也不是拿不出油来,怎么也不至于见着二十斤油,就高兴忘了形啊!

第三百四十三章

小秋的事情对宋秀程没有隐瞒,就连她特殊的本事如今也被宋秀程发现,以宋秀程的心智,顺着小秋身边的人和事,很快就给小秋的异常表现找到了原因。

“秋啊,厂子那边的口粮怎么解决的?”宋秀程也不绕弯子,单刀直入地提出了疑问。

“呃……”小秋脸上的笑容一滞,垂了垂眼,吸了吸鼻子,道,“还没解决呢!……不过,很快就能解决了,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宋秀程看着眼睛亮亮的小丫头,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把你手中的米面拿出来么?”

小秋微微一愕,略带些被识破的尴尬,点点头:“嗯,我手里有那么多米面,放着也是白放着,还不如找个借口拿出来,善加利用……”

既然小舅舅都猜到了,小秋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秀程。她是知道自家小舅舅的心机城府的,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小舅舅,也是想着让他给参谋参谋,查缺补漏……自己的隐秘被小舅舅知道的事情,着实给她敲了个警钟,万不敢疏忽大意了。她这辈子刚刚活出了一两分滋味儿,还想好好拼搏一番,过上更好的日子呢,哪里舍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