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苏顾问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和他交流一下这新炉子?”首钢的吴总工道。
高厂长闻言就为难了, “他不在厂里,要是想和他聊,得去他们家里。”
吴总工疑惑道,“他不上班吗?”
“……他在家里上班,搞技术嘛,就得有个安静的环境。”
“……”简直是胡扯。搞钢材技术的,不在钢厂不断试验,怎么搞得出新钢材?
高厂长见他脸色不大好,就实话实说了,“我们苏顾问情况比较特殊。”
他就将江博的事儿给说了。
听完江博的情况,这吴总工也惊呆了。
原来那个被大领导表扬中华英才的苏江博同志……才十岁。
而且不止做出了化肥,如今还搞出了新型材料。
这可真是……
吴总工都没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沉默了片刻,才道,“那我上门去?”
高厂长道,“听说他最近在帮他妹妹写书,挺忙的。我还得问问他有没有时间。”没办法,他现在可不敢得罪那位小顾问了。谁知道他啥时候心情好了,就又给厂里弄点新型材料呢。
高厂长现在对这位苏顾问很有信心。
“……”
“他母亲在我们厂里工作,我让他母亲回去问问,也挺方便的。”
吴总工都没脾气了。
高厂长心道您老也别不高兴,人家见不见还真不一定呢。
果然,江博拒绝和他们交流。他很担心又和上次搞出发动机那次一样,被人给缠上了。他觉得很麻烦。
“我很忙,非常忙。”江博觉得自己没骗人。最近楚楚灵感爆发,每天都有很多的情节要写。他得帮着打字。
马兰道,“人家从首都来的。大老远的挺不容易的。”
“我已经给了技术资料了。”江博严肃道。他是技术顾问,不是接待员,不负责陪聊天。
马兰见他不乐意,也没多劝。上班之后就给高厂长汇报了这个消息。
吴总工当时也在办公室,听到这消息,直接被一口茶给呛到了。
这意思是连人都见不到了?
这可不行啊,他不见到人,怎么能舍得走呢?
但是高厂长也没办法,为难道,“他毕竟是个孩子,平时工作非常努力,您想想,这工作量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那也不小吧,他这些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苏江博同志都这样付出了,咱总不能连一点自由都不给他,还要强迫他做这做那。咱又不是旧社会的资本家,剥削工人,是不是?”
五十多岁的吴总工摸了一把头发,“高厂长,咱这大老远过来,不见到人不行啊。我这还想交流交流,这次过来,材料研究所那边的老同志也是拜托我的。他们也想过来看看,但是年纪大了不方便动身。我是带着他们的嘱托过来的。”
听到这话,高厂长为难了。他觉得不让人见面,确实不大好。再说了,这次要是成功,首都那边还能给他们拨款,多建这种新型炼钢炉呢。毕竟这是新钢材,首都那边意思肯定是要先进行工业试验的。他们这边先建几座,等完善之后,才会全国推广。
考虑这些,高厂长觉得自己应该搭把手,“要不这样,咱先让马兰同志带点礼物过去,孩子嘛,收到礼物肯定高兴。一高兴,没准就答应了。”
吴总工:“……”
还好,这次从首都过来他,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的。也带了一些东西过来备用了。
但是好像不适合送给孩子的,都是一些香烟白酒之类的。
倒是有年轻的技术助理举手道,“我带了点……糖葫芦。”
吴总工在这些年轻助理里面一搜刮,就搞出了六根糖葫芦。然后找了牛皮纸包好。好在这大冬天,也没融化。
还有点卖相。
虽然不知道成不成,好歹也算是个意思了。
高厂长帮着送到工会给马兰,让马兰带回去给孩子吃,顺便再帮着试探一下。
马兰:“……这个不大好吧。”
高厂长道,“没事儿,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给孩子当零嘴吃的。苏顾问要是还那样,咱就算了。”
马兰盛情难却,中午带着糖葫芦就回家了。
宋楚看到妈妈带回来的糖葫芦,高兴坏了。“和咱们这里做的好像不一样。”
马兰看到闺女高兴,心情也放松了,”那可不,这是首都带过来的。那边的老手艺。和咱们这边不一样。”
宋楚砸吧一下嘴唇,眼巴巴的看着。
江博拿起一串给她吃。宋楚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里面还包了馅儿。可真好吃啊!
“很好吃,大家都吃啊。”
马兰当然不会吃孩子大了零嘴,而是又提了一下高厂长的的想法。然后道,“不过高厂长也说了,你不乐意也没事儿。反正这也不是啥值钱东西。你给厂里做了那么多事儿,他们给点吃的,咱也不欠他们的。你不要有压力。”
江博见宋楚吃的高兴,觉得首都那边的东西可能会好吃一些。就有了想结交的想法。让他们以后可以帮着买东西寄过来。
于是点头,“我给他们半小时时间。”
六串糖葫芦换了半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吴总工有些一言难尽。
高厂长倒是乐了,“看来我们苏顾问虽然平时挺严肃,但是性子还是和孩子一样啊。”他突然知道该怎么和苏顾问打好关系了。
两人坐着吉普车就到了江博家里。
马兰也跟着一起回来招待他们。
因为江博要待客,宋楚也不能写书了,所以也跟着一起来接待客人。
等高厂长带着人进来的时候,吴总工就看到两个孩子站在火盆的边上。
顿时整个人不知道怎么反应。
该握手?还是该抱抱?或者摸摸脑袋表示亲近?
好在宋楚给他解围了,“糖葫芦是这位爷爷送的吗?谢谢,很好吃!”
吴总工笑了笑,“你们喜欢就好。”
马兰就给这位介绍了自己的儿子闺女。
看到那个小男孩果然是苏江博,吴总工一言难尽。心里又十分震惊。
江博看了看妈妈手腕上的手表,“抱歉,现在两点半,三点之后我要开始工作。”
高厂长道,“对对对,咱是来聊正事的。这位吴总工是想问问你那个炉子的事情。”
吴总工道,“对,苏顾问,我想问问你,关于你那个炉子的设想。”
材料虽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一种材料,但是炉子是可以炼制更多的钢材的,他当然更想知道炉子的好处。他研究过,那炉子确实很有特点。
谈到学术上的事儿,江博脸上就更严肃了,“我称呼它上下复吹炉,从炼钢熔池上部通过顶上吹氧枪供应炼钢主要用氧,同时从埋入炉底的喷嘴将氧或惰性气体,有时伴之必要的粉剂吹入熔池,以增强熔池的搅拌和相应的冶金反应。具体的设计原理,我都在资料中记载了,你们可自己查资料。”
吴总工激动道,“所以这炉子,它确实可以加强熔池的搅拌。炼钢成功率更高。”
江博点点头。“这样浪费比较少。”他当时就是担心浪费资源,所以才会这么设计的。
吴总工激动的心跳加速。昨天看到炉子,他就感觉这炉子似乎是一种变革。
他心里有一种猜测,也从平安钢厂提供的炼钢资料中得到一些结论,但是他还是想听着歌设计炉子的人亲口说说,才能够最终肯定。
现在得到肯定了 ,吴总工心里自然是激动万分。他甚至能够想到,如果这炉子一段推广,对于国内的炼钢事业有多大的改进。
高厂长见他这么激动,好奇道,“吴总工,您怎么了?”
“高厂长,那炉子对炼钢的作用,你都没想到过?”吴总工惊讶的问道。
高厂长一脸疑惑,想什么?炼钢炉?不是为了炼新型钢材才建立的吗?
突然,他想到了一点,惊喜的问道,“您是说那炉子不止是炼制新钢材有好处?”
他一拍巴掌,“哎呀,我忘了这一茬了!”
之前炼钢的时候,他一心想搞出新型钢材,眼睛都放在钢材上面去了,总担心炼不成。之前炼制失败的时候,他还觉得是自己炉子没建好呢。哪里会注意炉子的好处。
吴总工都要鄙视他了,“这绝对是我们炼钢事业的大进步。”
这两人激动来激动去的。马兰他们都插不上话。只能愣愣的看着。
马兰觉得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这炉子到底具体哪里好。
宋楚迷茫了,不是说钢材吗,咋又是炉子?
江博觉得特别浪费时间。
“同志,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吴总工终于想起他了,想起这个炉子的创始人。
江博道,“因为那种钢材,需要这种炉子。”
吴总工:“……”
江博看了看时间,“抱歉,我得工作了。”
宋楚想说没关系,她不着急。但是她发现小博哥好像不想和人家聊天了。所以就没吭声。
吴总工这会儿激动的不想走,想和江博聊聊。但是江博很坚定的进屋里了。
马兰咳了咳,“孩子还要写作业,初中生,学业挺重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