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抹着泪等着入土的老父亲,老工匠就想哭,他父亲太年迈了,根本就不愿意走,怕死在路上连口棺材都没有,半截都要入土的人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就是死也要埋在自己的故土里!
老父亲如此,老母亲也是如此,两人瘦得骨瘦如柴,天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难受的木匠都想拿脑袋咣咣撞大墙。
木匠一抹眼泪,心酸的差点也跟着流泪的李梦雨就给他加活干,就跟双十一剁手党似的,剁手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李梦雨怀疑是不是小魔头教木匠卖的惨?
不然,这凄惨的人多了去了,干嘛就骗了她的眼泪。
甚至李梦雨还怀疑,小魔头是不是一心一意的在等着,等她兜里的粮食都掏光了,再用什么本事去大变粮食。
双十一最痛苦的是谁?
不是剁手党,而是剁手党女人们的老公们!
我媳妇又在家里买买买,我媳妇又花了好多好多钱,家里的粮仓要空了,男人们心痛,穆珊跟阮秀也心痛,就跟家有剁手党媳妇似的男人僵尸脸,整个人都处于还不起债要跳楼模式。
木床,木地板,衣柜做好了。
李梦雨又给做了方桌,还做了书柜,没办法实在是现在做东西太便宜了,就跟白捡似的,那么好的手艺的大师傅啊,給她做活,就给点饭吃就行了,做的多了,她再给点粮食,做出来的东西还好看,这不就购物上瘾了嘛。
没地方给她买买买,她就让大师傅做做做!
便宜!太便宜了!
好看!太好看了!
红漆尚未干透,几个小家伙连村子都不出去玩了,天天蹲在家里看木匠大师傅做活,天天看稀罕死了。
本来呢,乡下一般是一间堂屋,一间正屋,两间一起盖的格局,堂屋朝东,正屋朝西,然后在超着北边的位置拉一个大大的院子。
这样的格局主要是因为主屋睡了当家人之后,孩子们不够睡,所以在院子里拉上围墙,在围墙上搭着边盖小坯房给孩子睡觉。
至于为什么不是院子朝南,屋子朝北的格局,那时因为他们这里居住的都是兄弟姐妹,迈个腿就串门,直接上堂屋说话方便,当古代的大老爷呢,先进个大院喊个门房,然后再穿过院子去正房,那多不方便啊。
大门都是在堂屋上开的,李梦雨说好了要把房子隔成四间,原先的格局就被打破了。
她把大门开在正中间,然后一条走道从外面贯穿到院子,走道两旁打上围墙,砖头是没有了,就用木头打,一边两个房间,一共四个房间。
每个小房间三十平米,按照本地的风俗再复制一个缩小版的格局。
一个开着门的堂屋,一个睡觉的正屋,堂屋里放上一个方桌和几个凳子,正屋放上一张漆着红漆的新床,一个原木色的大衣柜,地上漂亮的红漆地板,每一个小套房都被李梦雨弄的跟乡下度假村标间似的整齐又好看。
一家人都快急疯了!
围着李梦雨跟奶狗抢食似的脑袋直伸:“阿妈,什么时候才能搬新房子住啊!”
这么漂亮的房子,光看着不给住,要疯了!
李梦雨:“等你们哥哥结婚后就可以住了。”
一群崩溃的孩子们瞬间大叫,“阿妈,这么好的房子弄好了,为什么不给哥哥们结婚啊!”
这房子好吗?太,太太,简陋了!
没过完双十一的剁手党李梦雨抓了抓脖子,“床上没有床单!新打的床呢,总不能铺上稻草睡吧!”
孩子:“……”
第71章 六十年代(一)
想到床单?
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供销社。
长子李国冬一脸的严肃, “阿妈,你是准备去供销社买床单吗?”
习惯性的把大拇指送的小尖牙下咬, 李梦雨咬着大拇指思考,“供销社啊, 好久没去了, 家里缺的东西好多哦,是该再走一趟了。”
穷惯了,不知家里缺东西的孩子们:“……”>_<
阿妈你醒醒啊,家里的粮食禁不住你这样霍霍啊!
李国冬一脸痛心,“阿妈, 去供销社不但需要钱还需要票,买床单要很多布票,我们家里的布票根本就不够, 我们兄妹三人去厂子里上班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每月发的布票凑在一起, 怕是连一个床单都买不起。”
虽然他也很想要风风光光的结婚,但他身为家里的长子,尤其是父亲不在,长兄如父的情况下, 他真的很难轻易就把家里的好东西都集中给自己,那样的话他太自私了。
李梦雨偏头, 不想看长子脸上那表情,和父亲有七八分相似的圆脸和五官,让她有一种时光倒流看见年代父亲时的场景。
年幼的时候, 每次看见家里买了新的东西,爸爸总是欣喜的把家里的旧物品立马就送回了老家,她妈妈气的想哭,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感觉很敏锐,她年幼的时候对着父亲的恨,和对老家的恨就是这么来的。
带着不耐烦的语气,李梦雨翻了白眼,嗔了大鹅子一句,“行了行了,知道你是长子,需要照顾弟弟妹妹们,你自己结婚也是头疼大事,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媳妇想想,不能为了弟弟妹妹就委屈你身边的人。”
哪怕是心机很深的穆珊,当场就眼睛红了,低着头掩饰眼里的泪水,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的泪中带笑。 她是富贵人家教养的孩子,哪怕是落难了,犹如落了毛的凤凰,她也不希望光秃秃的在寒风里。
阮秀也红的眼睛,低着头鼻尖红红的,她知道婶婶极好,能给穆珊也会少了她,能睡床单,谁愿意天天睡稻草,新婚之夜连床像样的床单都没有,结婚之后睡稻草好凄凉。
幸好,这里三儿媳不在。
不过,三儿媳妇家里也在紧密的筹集嫁妆,目标奔着供销社去,毕竟在家睡床单,出嫁睡稻草,哪怕是住红砖房也受不住这个待遇,自带嫁妆好了。
不是说女孩嫁人一定带嫁妆的吗,箱子,床单,都是女孩自带的嫁妆。
但这里也要看情形啊,这里是乡下啊!
李梦雨的姑姑八零年嫁人的,出嫁不过就抱着一床棉被坐在结婚对象的自行车后座走了。
现在六零年,你一个乡下穷到吃土破地方,指着人家姑娘带嫁妆,想多了。
其实,李梦雨跟孩子们的想法不同,她想弄布料可没指望着去供销社弄齐,供销社多贵啊,不但价格高还要布票,售货员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鼻孔看人,东西还少的很,就算是把供销社所有的布料都搬回家都不够她家用。
对着一旁抓耳挠腮的老三,李梦雨勾了勾手,“老三过来!”
李国春不妨阿妈从一群兄弟姐妹们点他的名,哎了一声,揉了揉鼻尖蹭到他阿妈身边,“阿妈,你喊我干嘛啊?”
李梦雨抬着头看着三儿子,“你学车学的怎么样了,能开着车出去做任务吗?”
开大货车算是不容易吧,掉头,入库都比开小汽车难,学起来要好多时间的,不过这年头根本就不需要入库,不管上哪儿地方大的你想怎么停就怎么停,哪怕你把车斜着停人家还夸你本事大能把车停的这么风光。
至于路上根本就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斑马线,甚至连路上连行人都没有,简直是马路杀手的快乐天堂。
提起学车,李国春眉眼都是骄傲:“阿妈,我师傅夸我天生就是老天爷赏饭,开车学车一学就会,跟着出车做任务。”
大哥李国冬斜了他一眼,给他泼冷水,“别还没做出一点成绩就那么得瑟,你以为是你天生的聪明吗!”
“学修车之前你在四车间里,零件师傅是手把手的教,矿上的机车和大卡车的发动机机械原理都差距不大,换了个发动机而已,学起来有什么难!”
“开车学一个月很了不起吗?上班学开车,回来拿拖拉机练手上路,这条件都学不会,当你的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一副沾沾自喜样子,你这样会让很多人看不起你,甚至有的人会因为嫉妒而陷害你,在发生事故之前,你要认真做事,低调做人,懂不!”
李国冬不但是长子,关心着弟弟妹妹们,怕弟弟妹妹出事,还因为穆珊博学多识的缘故,本身就念到了高中有底子的李国冬又在李梦雨的指点下跟着弟弟妹妹们一起跟穆珊学知识,学识见识都很不错。
寒门子很可怜的,尤其是贫穷的地方更是机会少的发指,哪怕是念到了高中毕业,因为没有门路进不了工厂的多了,除了回家种田还能干什么呢!
李梦雨等长子教育完弟弟,亲妈上线。
对着李国冬的训弟,李梦雨很支持的,干的好!
十二个孩子都靠她教养的话,她会吐血的,李梦雨真真的明面上旗帜鲜明的站在长子一方,对三鹅子说,“你哥哥也是关心你,毕竟人多的地方,明争暗斗就多,哪怕你可能是冤枉的,名声坏了就是坏了,所以你应该多听听的你哥哥的话,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不过孩子也不能一味的打击。
李梦雨支持了长子之后,又给大棒之后的小青年一枚母亲牌甜枣:“不过阿妈还是对你能这么快就学会修车和开车赶到无比的高兴,哪怕是家里给你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少不了,这个非常值得夸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