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珞其实很理解徐枫的犹豫。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可能有时候是有一个什么好的想法,可能有时候是想要改变现状,在想法念头产生的一瞬间,会有特别强烈的冲动,可冷静下来后,就又会这样那样的顾虑,然后发现想着挺简单的事原来会有那么多的阻碍,最后就会以太过麻烦而放弃,直到彻底的忘诸脑后。
可那些阻碍真的就都是现实中的阻碍吗?
或许有些真的是在现实中会有些困难,但更多的却是心中会觉得困难无比。
最后让我们的放弃的从来不是现实,而往往都是我们自己。
“黎珞,你的话我听进去了,这件事我想好好的考虑考虑,还有我想跟家里人商量一下,问下我父母的意见。”
听徐枫这么说,黎珞知道她其实已经决定好了。
“好。你父母可能会误以为你是要从一中离开,然后专门来做辅导班,这点你可以跟叔叔阿姨说清楚。一中的工作你照常去,辅导班会在你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时候来进行。这样叔叔阿姨应该就不会怎么反对了。”
别说铁饭碗对于这个时代人们的重要性,就是后世,老人们心中都还是这个观念,一提起工作,就希望是稳定的。
徐枫点头道:“嗯,我也是这样考虑的。”
“等你决定好了,我入股百分之五十怎么样?”黎珞比了个五的手势。
昨天胡嫂子和她说了后,她就想到了徐枫,然后又想到了未来教辅班一片红火的大好形势,一下就有了这个想法。
所以才会竭尽全力的想要把徐枫拉上这条船。
徐枫这姑娘看着文文静静,柔柔弱弱的,但从和她相处这几次来看,她其实特别的有主见。
这也是为什么她想选择和她合作的原因。
“合伙?”那张设计图让徐枫对黎珞的印象完全改观,所以在听到她说出“入股”这两个字来也不会再觉得惊奇了。
“是啊,你负责教学,我负责宣传和管理,这是前期,后期如果扩大规模的话再多聘请人员。”黎珞虽然没有涉及过教辅这个行业,不过基本的运营模式和宣传管理她还是清楚的。
“好。”不知为什么,听到黎珞这番话,徐枫一下子觉得特别的安心:“等我消息。”
“静待佳音。”
和徐枫分开后,黎珞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骑着车子去了南大街那边。
她想来这边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
和徐枫合作开设辅导班只是她的一个临时想法,这种会有着很强的不确定性。
她不喜欢将未来压在别人身上,她更喜欢依靠自己。
所以她不会因为有和徐枫合作的想法,就改变自己原定的计划。
前世时,她来过宣化这个小城,不过当时只是停留在这里吃了顿饭。
所以她对别处不太熟悉,不过却知道以后南大街会是这个小城最繁华的地段,而且会被建造成商业步行街。
其实不说以后,就是现在也已经能看出来了。
虽然宣化是个小城,可单位多,工厂多,还驻扎着好几个部队,因此消费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挺高的……
第82章 凤阳楼
通过对后世还有现在情况的了解分析,她有了一个想法——开一家超市!
再过三年,进入90年代,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经济会开始快速发展,人们的购买力届时也会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到时商业会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超市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等电商时代来临也不会一下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尤其是在这种小城。
她记得那会儿她来宣化的时候,很多商场都不太景气,但超市却还都很红火。
只是她一直骑到了南门楼,都没有看到合适的店面。
这个时候,店面还很少,即使有,也都自家在经营打理,作为赖以为生的依靠,不会轻易出租。
停在转盘处等红绿灯,黎珞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其实她最钟意的是这里,这是宣化的中心位置,一个十字路口四通八达。
以后这两条街照样是主干道,人流量非常的大,而且虽然在步行街上,可因为在路口,停车什么的都不会受到影响。
只是……东北角是邮政,东南角是百货大楼,西南角是片空地,西北角则是老字号凤阳楼。
邮政和百货大楼的位置想都不要想,以后邮政会在那里建设一幢邮政大楼,而百货大楼则会一直都存在。
西南角那片空地之后好像是zf和步行街整体进行规建的,那唯一可以选择的位置就只剩西北角凤阳楼这片了。
前世她来就是在凤阳楼吃的饭,铜锅涮羊肉,这儿的招牌。
铜锅刷羊肉,北京那里更正宗,所以这东西其实没什么稀罕的。
而之所以能成为这儿的招牌,是因为一个历史典故。
当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出逃后路过宣化,就是在凤阳楼吃的饭,而吃的就是这铜锅刷羊肉。
本来凤家这凤阳楼传了几辈,在宣化人心中就挺有分量的,又因为这个典故一下成了宣化的一个标志,让三楼变成了四楼。
宣化是古城,在中轴线上矗立着三座城楼,钟楼清远楼,鼓楼镇朔楼,南门楼拱极楼。
一般说三楼就是指着这三座城楼,而四楼自然就是加入了凤阳楼。
她后世来的时候这里是重新装修了后的,更大更豪华,如同一座小宫殿,又带着些异域风。
因为凤阳楼主打的是清真菜。
而这会的凤阳楼还是老样子,只有一间教室那么大,里面放着几套桌椅,连个单独的雅间都没有。
不过这会儿基本都是这个样子,想要雅间,就用一屏风把桌子围起来。
这个时代下馆子可是奢侈行为,所以没有那么多人来吃饭的,哪像后世,饭店生意好的不行,去吃个饭得领号排队等半天。
现在已经快两点了,早过了吃午饭的时候,所以一个客人都没有。
黎珞走进去的时候,一个40多岁的女人穿着白短褂正在墩地,见到她,抬头问道:“同志,什么事?”
“吃饭。”
“自己看。”女人从柜台处给她拿了一张纸,这就是菜谱了:“吃什么?”
“一张肉饼,一碗鸡蛋汤。”
凤阳楼的肉饼做的特别好,她觉得比那挺有名的什么香河肉饼好吃多了。
后世的时候这个肉饼同为凤阳楼的招牌。
“坐,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黎珞并没有等多久,也就是五分钟的时候,女人就把肉饼和鸡蛋汤都端了上来:“同志来的还挺巧,要是再晚上个两分钟,我们也熄灶了。”
“这不刚收了摊。”黎珞指了指旁边放着的提包。
“哦。”
女人一下没了刚才的热情,转身就又去继续墩地去了。
在宣化最受欢迎的人是军人,其次自然就是zf坐办公室的,再然后是几个大厂子的,而像她这种摆地摊的在人们眼中就是下等人。
人们的普遍想法都是,有能耐的都会有个正式工作,而摆地摊的肯定就是家人也没工作,是自己也没本事,没办法了,只能倒点儿东西挣点儿钱。
一个是饭馆的服务员,一个是商场的售货员,这两类人最是看人下菜碟。
黎珞也没在意女人的态度,这种人她见的多了,这要人人都在意,那她还不得累死。
吃完后,黎珞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擦了擦嘴询问到那个女人:“大姐,想跟您打听个事?”
“什么事啊?不招工啊!”女人以为黎珞是想要来找工作,一脸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顺便又抱怨道:“我们的工钱都快给不了了,还招人?”
“不是,大姐,我不是想问招工的事?我是想和你打听一下这附近有没有店面出租。”
“店面出租?”女人的眼睛一下子特别亮,态度也热情了起来:“你要开店?做什么用啊?准备租多大的?卖什么东西?”
这一般租店面卖东西的可都是有钱人,她还真没看出来,这给一身农村打扮的女人还有这能力。
黎珞自然也清楚女人态度一下子转变的原因,笑了笑撒了个谎:“不是我要开店?我哪有那个能力,我这是帮我一亲戚打听的。他跟我说它需要个三四间房吧。”
“哦。”女人一听黎珞这么说,又冷了下来:“你那个亲戚就想在这附近租?”
“嗯。”她就看中这个地理位置了。
“没听说这附近有人租店面,你也看到了,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店面。火车站那边多,你可以去那边问问。”
“谢谢大姐,我回头和我那亲戚说去。”黎珞把饭钱付了后,本打算转身离开,却突然从窗户中看到不远处有几间破房。
快速走到了窗户边,这下看得更清楚了一点,有个四五间房,好像是一个院,正好一面院墙就在临街的位置上。
“大姐,麻烦问下这几间房是怎么回事?”
女人正从厨房走了出来,见黎珞还在,皱眉道:“你怎么还没走,我们要关门了。”
“这几间房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