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燃烧的扉页 完结+番外 (也稚)


  李琊嗤笑一声,“质问我?唐季飞,我们还没到这一步。”
  唐季飞一把将她拽到跟前,“我现在就——”
  李琊打断他,“哥,真的不必把关系搞成这样。我有东西要找。”
  唐季飞放开她,犹疑地问:“找什么?”
  李琊没有理会,打开窗户,抬起空调外机上的花盆,搬到室内。久无人照料,枝叶枯黄,呈现死态。
  她左右瞧了瞧,没有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于是掏出便携式的折叠小刀,将刀刃插进土壤。
  唐季飞追问道:“到底找什么?”
  “我的资料。”李琊瞥了他一眼,继续松土。
  干裂的土壤松了些许,她握着枝干连根拔起,倒扣花盆把土壤抖出来。
  长十余存的包裹掉了出来。
  李琊没有丝毫停顿,拆开发黄发青的塑料泡沫,将卷起的牛皮纸文件袋展开。
  唐季飞伸手把文件袋夺了过去,绕开拉线,拿出里面的纸张。
  接着黯淡的月色,依稀辨认出上面的文字与图片,他深蹙起眉,“你确定要看。”
  李琊稍微侧身,全然愣怔住。
  最面上的是一张出生医学证明:
  “新生儿姓名:蒋莉亚;性别:女;出生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
  母亲姓名:(俄语);国籍:俄罗斯。
  父亲姓名:蒋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李琊拿过文件,翻看下一张,是手掌大小的褪色的照片:有着蓝色眼眸的西方面孔的女人,同长发披肩的东方面孔的男人并肩站在一起。
  最后一张是一封信:
  “铃兰:
  很久没有联系,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以为到了北京会不一样……(关于地下摇滚乐手生活的叙述)。
  我的结婚了,很不幸,因种种原因,她被遣送回俄罗斯。我住在戒毒所,说真的,这儿真不是人能过
  的地方。我有一个小孩,五个月了,现在是酒馆老板在照顾她。我不放心,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试一试。可以的话,麻烦你来北京一趟,接走我的孩子。地址在鼓楼的虹膜酒馆。拜托了。
  最诚挚的歉意与谢意。
  蒋柯”
  李琊以为,蒋莉亚这个名字是李铃兰随口捏造的,是以防万一的另一个身份。然而,这一切都是骗局。李铃兰和她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分毫养育她的义务。
  为什么李铃兰还是尽心尽责地将她抚养成人,甚至给了她优越的生活?
  想起李铃兰说过的话,“年轻的时候爱过那样的人,就不可能爱上别人。”
  李琊了悟,是爱,爱这个男人,不求回报的献祭般的爱。
  多愚蠢,又多伟大。
  李琊佯装镇定,冷笑道:“狗男人。”
  唐季飞诧异道:“他是你……”
  “随便把小孩甩给别人,不就是认定这个女人对他念念不忘?鬼扯。”
  她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令他不知说什么好。
  李琊不经意瞥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说:“我要出去一趟,买东西。”
  唐季飞眯起眼睛,“买什么?”
  她没有迟疑地说:“卫生巾,和我一起?”
  “快去快回。”他顿了顿,又问,“有钱吗?”
  “没有,你有多的钱的话,我还想买包烟。”
  他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纸钞,“放在你身上,我还有两百多,够了。”
  “谢了。”
  *
  李琊默想着从江北机场到火车北站的路线,拎着塑料袋回到茶楼,给了唐季飞一瓶矿泉水、一盒饼干。
  他有些受宠若惊,还同她道谢。见她拿出酸奶味布丁,他觉得有些不对,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便没有多问。
  时间从来没有如此漫长过,他们并排靠着墙壁而坐,中间隔了一只鞋的距离。
  唐季飞时不时讲话,多是过往的经历。李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敷衍回应。
  陈述完第一次将子弹上膛的经历,唐季飞看了一眼他那不菲的石英腕表,起身道:“走。”
  李琊戴起鸭舌帽,摸了摸塞在工装裤裤兜里的口琴,随他走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严重缺失。


第四十五章
  后台休息室里,摄影机显示器上的时间在跳动,镜头里的女人似是陷入了沉思,在场没有任何人说话,安静得能听见门外的来往的人走动的声音。
  良久,李琊掸了掸烟灰,淡然道:“只是普通的爱情故事。问些别的吧,需要我给你提供思路?例如我们的新专辑,或者庞仔的solo曲。”
  记者用钢笔挠了挠卷发,略带歉意地蹙眉,“无意冒犯。你鲜少接受采访,除却演出几乎不露面,每个人都很好奇口琴的由来,据说你唯一迟到的一次,是因为找丢失的口琴。”
  李琊饶有意味地笑了笑,“我英文不太好,讲不清楚。”
  记者说:“每场live的尾声都是《一页》,每次你都会讲——”
  “,是对吧?”季超笑了一声,“我知道,大多数人总是关心歌手的私生活超过音乐评论。说真的,我们不是什么摇滚巨星,没有传奇悱恻的故事。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了音乐里,演出或是现在这样接受采访,音乐就是我们全部能呈现的东西。”
  记者闻言浅浅一笑,他们或许不是巨星,但故事绝对不是没有。
  十年过去,波落落卡已从名不见经传的地下乐队变成最受欢迎的摇滚乐队之一,漫天皆是关于他们的报道与传闻。
  聚光灯下,主唱依旧神秘,只在演出时出现,标志性的口琴从不离身。
  独树一帜成了她的代名词,她却说:“我只是好平凡的人。”
  平平凡凡李山茶,演出时跳水摔破头,隔日照旧登台;在电视直播现场怒砸麦克风;面对讽刺她耍大牌的记者,直接对着镜头回呛;ANTI破去脏水,她只担心口琴有没有有事。
  似乎所有的事都不重要,唯有这支口琴。乐迷戏称她睡觉都抱着口琴,她难得回应,却满眼落寞,“是啊。”
  之后她再不提及,亦无人知晓更多。
  记者是摇滚音乐杂志《Bacca Magazine》的特约专栏作者,因深度剖析乐队音乐背后的故事大受追捧。虽然他在业内还算新人,但采访过的乐队也不在少数。
  这是他第一次采访中国的摇滚乐队,没想到波落落卡的确如传闻所说十分难搞。尤其是主唱,像个刺猬,好像对除乐队以外的人很是防备,甚至带有敌意。
  记者并不急于一时得到答案,比划手势说:“好吧,我们继续。”
  李琊揉了揉眉毛,朝庞景汶看去,后者好像走神了,没有理会。
  吉他手却是会意,对记者做了个稍等的手势,去他身后的椅子上拿起庞景汶的背包,从中取出一瓶灰雁伏特加。
  李琊掐灭烟,拿过酒瓶拧开瓶盖,对记者说:“你也来点儿?”
  记者耸了耸肩,表示不用。
  除庞景汶外的乐队三人传着酒瓶,各自喝了些酒。季超说:“,开始吧。”
  谈论了一些关于音乐作品的话题,记者翻到采访提纲的最后一页,“那么……在学生时代你们就组成了乐队,是什么理由让你们决定去北京?”
  李琊看了看其他人,他们都让她回答。她喝了一口酒,手撑着半张脸,食指轻点太阳穴,说:“你知道,所谓的摇滚圣地,就像曼彻斯特于英国,克利夫兰于美国,北京于中国来说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意思,那儿有最多的演出,有最好的氛围。”
  忽然,庞景汶插话道:“我终于想起来了,记者好像一部漫画的主角。”
  吉他手睨了他一眼,“你一直就在想这件事?”
  “你看,我们乐队的人不适合接受采访,都很古怪。”庞景汶摊手,没有分毫自嘲意味,倒像在捉弄记者。
  记者跟着他们谈话的逻辑提问,逐渐引向成员们各自喜爱的书籍。
  李琊等其他人回答后,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纳博科夫,此前也有讲过。”
  记者说:“噢,我也喜欢他。……你们几乎说的都是以英文写作的作家,没有钟爱的中文作家?”
  李琊了然,抬眉道:“是想让我回答‘叶钊’?他的确是我最爱的作家。”
  记者其实并不熟悉这位作家,只知道他获得过布克文学奖提名,采访前收集波落落卡相关消息,发现乐迷们极力推荐他的新作。
  记者这才了解到,原来这位作家销声匿迹多年,第四部 作品(短篇集)忽然出版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读者纷杳而至,都想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却很难找到答案。也是自第四部作品开始,不管是小说、随笔还是评论,书的扉页总有固定的一行字,又成了另一个谜。
  此次新作低调出版,首印却迅速脱销,阅读的人皆赫然,像是揭开了不得的秘密。作家以玩笑答疑“不用作复杂解读,当□□情小说也可以”。
  于是更多人参与“解谜游戏”,读者猜测这是半自传小说,乐迷猜测以山茶为原型。
  记者正欲得到证实,季超指着墙上的挂钟说:“时间到了。”
  吉他手率先起身,活动了脖颈,打开休息室的门,朝走廊那端的人挥手,“飞飞!”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