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以为别人不会弹琴?
什么?
认为上台表演是个笑话?
方景的琴声,激烈的就像一柄柄刀剑,让大木内心很受伤。甚至第一次,他在唐宛玲面前感觉到了无地自容。
至于杏田,她好像已经忘记了一切,愣愣的看着方景。
直到方景走上舞台前,她都不知道,最服气的人,居然跟自己坐在一起。
第46章 一曲终罢
“厉害啊,绝对是一首经典级别的曲子。”
“这首压轴新作,水平远超往年,古典音乐后继有人啊。
“创作者这么年轻,听说还是个演员”
方景在音乐厅的舞台上,奏响了这曲十面埋伏。
音符正在缓缓流入,跳入每个人的脑海中,使得全场惊叹。
在这一首曲下,大木满脸苦涩的表情,再无一丝自信。先前他还仗着家里的背景,想要指点方景的作品。
现在方景真正奏响了这首曲子,他才认识到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资格评价审核这首曲子。他也是学古典音乐的,但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够比平常的听众,更加知晓十面埋伏的精髓所在。
演奏的全程,方景都完全沉浸在了一根根的琴弦上。
系统的烙印虽然直接灌注到他的脑海中,能够令他完全的将曲子演奏出来,就连一些别人需要千辛万苦炼成的技巧,他也能弹奏出来。可他还没有做到是将这些技巧手法消化,所以要他将这技巧用在另一首曲子上,方景都无法做到。并且在演奏时,唯有全神灌注。
这一份认真,不觉中为他添了一份难言的魅力,直入人心。
同时唐宛玲在座位上,握紧了手,眼中隐隐有感动的泛泛泪光。
此刻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方景前面要为她那一句话了。
方景要帮她拿回来的,不是她丢掉的手机钥匙,不是某个物品。
而是她失去的信心,她心中失去的那份骄傲。
方景在舞台奏响的曲子,扣人心弦,激动人心。他在做的,就是替唐宛玲完成她的目标。
再叫她看看,方景都能做的,你为什么不能呢
表面上高楞如冰山的唐宛玲,这时候忽然笑了“这个叔叔。”
“从来都没见他练过琴,现在就能够这样完美的演奏。”
“从来没有见他听过古典音乐,还能够创作出这样经典的曲目。”
换作谁,看到了方景的变化,都会疑惑。
可这时候唐宛玲的脑回路,没有一点要探究原因的想法。
只是异常的坚定“连他这种打人的愤青都能够创作出这样的曲子,作为音乐会的压轴嘉宾。”
“我又有什么做不到。”
唐宛玲的古典音乐梦,忽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动力,曾经那份迷失了的骄傲,又炙热了她的心。
一曲终罢,余音绕梁。足足三分钟的寂静后,整个音乐厅全场起立,纷纷鼓掌。
方景穿着汉服行礼,才缓缓走下舞台。
在后台换下汉服时,王老连连夸赞。如果说以前十面埋伏只是引起了古音协的关注,那么现在整个榕城市的古典音乐圈,才真正听过了这一曲经典,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而方景离开后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他也没专门去解释原因,更是无法解释。但幸好,唐宛玲的性格令她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多问。
只是在内心,唐宛玲对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至于大木却早已离去,害怕太过丢人,都不想跟方景碰面了。
起码这一次方景挡箭牌的作用算是真正发挥出来了,妥妥的把大木比了下去,打击了他的自信。以后他怕是没有脸面,再在唐宛玲面前出现了。
等到这场音乐会散场,两人回到了家里。
唐宛玲轻轻的道了一声“谢谢。”
方景微微一笑,他知道唐宛玲应该明白了自己的用意,能够重新拾起她的骄傲。相比于自己这个作品商店的搬运工,她这种热爱古典音乐的科班生,才是古典音乐真正的未来。
而在音乐厅的演奏结束后,因为方景在舞台上令人震撼的表演,十面埋伏数字专辑的销量,果然开始上升。
“一百张。”
“三百张。”
“五百张”
在音乐会结束的当天晚上,销量就破百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百张,但已经完全突破了毫无增长的趋势,每增加一点的销量,都令方景感到兴奋。
并且接连突破三百,五百的关口。
等到第二天,销量就已经破千了。
最终定格在了两千张的数字专辑销量。
这就代表有两千个人因为喜欢购买并且下载了这首曲子,几乎是整场音乐会所有听众的人数了,仔细算算还要更多。
现场演奏的魅力就在这里,许多听众无法忘怀这首曲子,深深的被其感染,并且口耳相传,才有了方景新增的销量。
如果没有这场演奏,现在方景的销量,一定还在十几张左右爬不上去。
按照质量,方景十面埋伏这首曲子拿出去,绝对是能够轰动全国的经典。可惜没有宣传的机会,也没有良好的环境,现在才会泯然众人。
因为现在大众根本对古典音乐没有一点关注,有一些新人发布的歌曲,会忽然走红,一些宣传不够的新歌,也会被挖掘出来。
可走红的歌曲永远不会有古典音乐,更别说被发掘了,就算有足够的宣传,也很容易被埋没。
仅剩下的办法,只有舞台了!
也许只有在舞台上感染人心的演奏,才能够令人震撼,令人喜欢,令人关注。
大众虽然不会在网络上去发现古典音乐,却能够在舞台下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
方景有了舞台,才带来了两千张的销量。
虽然这个销量依旧远远不够,可他已经不再是毫无头绪,内心中有一个通向成功的答案。
他需要舞台,更大的舞台。
如果有足够大的舞台,就能够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力。
即然大众没有将目光放在古典音乐上,更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吸引到大众目光的事情。
那如果有一个足够的舞台,便可以做到吸引大众的目光。
十面埋伏完全有资格出现在这种舞台上,它的魅力,也足矣令更多的大众爱上古典音乐,唤醒更多人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
不过方景还是低估了奥兰星上这个娱乐的时代。
他以为,不会出现的事情,却在一夜之间于网络上爆发了。
大众不关注古典音乐?
没有吸引大众的事情?
正当方景晚上呼呼大睡的时候,一条小小的消息,开始在微博等各大信息渠道疯传。
原本仅是小小一个报社记者发的一条微博,却被全国古音协的协会长转发了。从这个转发开始,就是各地古音协,上一辈的老艺术家们的转发。
可以说,古音协在媒体上的力量很弱小,他们在微博上的粉丝也很少。整个全国古音协全部加起来,说不定媒体力量还不如一家三流的娱乐公司。
但他们的行动,让许多媒体感觉到是一个可以炒作的新闻,无一例外的接连转载,更写成了头条。
方景压根不知不觉,可经过了一夜的发酵,等到第二天他睡醒打开手机时,一刷微博就看到了这条信息。众多娱乐公司,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转载。
第47章 要守住的瑰宝
方景翻了一翻,这个热点新闻的起源,就在于一条微博。
“钟老爷子,近代古典音乐第一人,华夏古琴传承者。现在华夏无人,瑰宝将失。”
“钟老爷子是战争时期的音乐人,出生古琴世家,父母皆是那是时代的琴艺名家。一生经历了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不仅继承了封建社会留存下来的音乐艺术,也接受了新时代的改变。”
“他就是一代传奇,华夏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成就无可争议的第一,在古典音乐上也是唯一被公认的伟人。”
“这位音乐伟人,随着历史的前进,一生都致力收集古谱,同时创作新曲。在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华夏音乐史上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老爷子去世前,创作了一首未完整,仅有上半部分的曲子。”
“只是前半部分,就是无可比拟的经典,融入了老爷子一生的造诣。而老爷子去世前,留下了嘱托,建立了一个见证会。”
“三十年内,只要有能够补出下半部分曲子的音乐人,并且经过见证会的比较,契合度最高的创作者,就能够获得整首曲子的版权。”
“可现在三十年只剩下了三天,契合度最高的创作者,居然是国籍的音乐人。难道就要座看华夏音乐伟人,一生最后的心血,流落海外吗?”
“我们华夏的古典音乐人呢?”
“你们能够站出来吗!”
方景看到这段内容,心里也是一酸,感觉很是难受。
这么多内容,并不是长微博,而是发微博的这位小记者,连续发了很多条。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能够感觉到博主内心的不甘。
那位毫无的记者,只是出于悲愤的心情发了这条微博。也没有想到忽然就火了,现在博主反倒不敢再乱发信息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