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新开通订阅的读者,也在暴增。”
“三十五万全部出去了,就连我们公司里都没有剩下一张。”
书香娱乐的总部,文学部里来来往往的人,都踏着匆匆忙忙的脚步,向个不停电话,和同事们脸上兴奋的表情。
三十五万,五个小时全部销售,并且全省脱销。
要知道每期三十万的销量,都是他们现在做到最好的成绩。
其实有时候因为连载小说的剧情不好,销量浮动下落五到三万,都是很正常的。
真正能够做到三十万销量,十期中也难得有一期。
只有自家人知自家事,员工们都明白这里面有多少实在的,又有多少水份。
而五个小时,就能够做到三十五万的销量。要他们不吃惊,不兴奋都不行。
真是难以预测,今天全天的销量能够到达多少。
神了,
这位景大神的寻秦记真是神了。
当初还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余总编要拿一百万的签约金,签下这一部纯新人写的小说。
直到现在,成绩摆在面前,他们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加印,通知印刷厂加印。”
“全部机器都要打开,别管印了多少,只管印。没我通知不要停。”
“厂里的工人,还有大家也辛苦了。这段时间可能忙一点了,这个月我帮大家申请奖金。”
听到奖金两个字,大家都是双眼放光。马上就有人去通知印刷厂,剩下的人则倍受鼓舞,打起精神努力奋斗。
而余总编对于这一期的报纸,尽管早着好的预估。
但他觉得,满打满算,一天之内能够把三十五万的量全部给销出去。那么付出的一百万签约金,可就算是值了。
可今天的销量,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原本他心中还有考虑,觉得读者群习惯了武侠的类型。
新接触第一本“穿越小说”,会有很多人无法立即接受,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没有想到,他完全低估了现在读者群的适应能力。
因为目前华夏的小说圈子里,除了传统文学,青春文学外,单一的武侠小说,早已被换汤不换药,新瓶装老酒的给玩烂了。
根本不存在这种适应期,因为读者早已经期盼新类型的小说,太久太久了。
这一回读者们的心情,完全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般。
何况这一点,方景也早有考虑。所以他没有在选择小说作品的时候,没有选择比穿越更加跨时代的玄幻,仙侠,甚至耽美,轻小说等。
选择这本寻秦记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本小说,正好在小说的发展中起到了一种类似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上陈编剧很实在的指点,令方景选择了海西最大的书香文学,两者合作,才有了现在这样恐怖的销售量。
余清从第一期的销量,就敏锐的察觉到,恐怕这本寻秦记将会造成的影响,还会更大。
这也许是书香文学,从海西省迈向全国的一步了。
更有可能是整个小说圈,迈向前方的一大步了。
至于第一期到底得印多少,余清心里都没准,很可能今天印刷厂不需要停工了。
而且一般的连载小说,每一期的销售完后,基本上就没有市场了。因为连载时已销售出去的那部分,时效性会变得非常差。只有等到完结以后,全集出版才会有另一部分的销售。
不过按照余清的眼光能够看得出来,恐怕就算今天销售结束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对于第一期的需求量也不会少!
这一期寻秦记到底能卖多少?
余清这位三眼编辑都看不出来。
可他知道,这一期的销量绝对会突破书香文学创办以来的最高记录。
同时在今天开始首次独版连载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武侠名家,三线作家“席如月”的一刀又一刀。
这本小说被方景从书香文学,和墨海文学签订了独版连载。
作为海西省仅次于的书香文学的另一家娱乐公司,墨海文学与席如月也是强强联手,想要趁此机会挑战书香文学的地位。
毕竟一个新人的作品,怎么能够和三线作家相比。
席如月更是在开始连载前,给方景寄出了刀片,用此宣战。
今天墨海文学的销售在一刀又一刀的带动下,上升的驱使非常快。
除了本来就固有的读者群外,一些席如月的粉丝也带动了销量。
加上书香文学的那位“景大神”,完全就是一个新人作家,刚开始销售的情况下。一些零售的读者本能都会抱着质疑,没有选择书香文学,选择了墨海文学。甚至是原本书香文学的读者,也顺带多买了一张墨海文学的报纸。
“十万,刚刚上午就总销量到了十万。”
“订阅用户刚刚新增了一万。”
“今天突破三十万不成问题,并且按照估计,书香文学的销量一定会下跌。”
“就算无法直接超越书香文学,但这一期的销量超越它应该没有问题了。”
墨海文学的总编,听着销量数据,非常的心满意足。
就像是一个万年老二,总算要当上大哥的感觉。
他的估计其实也没有错,毕竟全本海西省的读者群就那么大。一部分被墨海文学给抢占了,就代表着书香文学的下跌。毕竟会选择同时买多份连载报纸的读者并不多,只有一小部分的书虫会这样做,大部分的读者还是习惯选择买一分连载报纸。
往常墨海文学就只有二十万的销量,这回总算能达到三十万。
那么就代表着,书香文学很可能销量要下跌到二十余万的数目。
可是他根本没有预估到寻秦记的影响,作为一个流派的鼻祖,这本小说不仅能够跟别人抢市场,更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扩大市场。
一个新类型的小说,就代表新读者群体的诞生。
在寻秦记开始连载的今天,许多原本不爱读小说的人,现在已经是爱不释手了。
等到一天结束,墨海文学听到书香文学的销量时,整个娱乐公司变得一片寂静,大家明明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第111章 打入全国市场
终于,书香文学寻秦记连载第一期,首日的销量出来。
当天销量就达到了一百万份,和原本预估的最高销量,几乎是翻了三翻。
这是现在全国著名的一线作家连载小说,都无法达到的巨大销量。
而且一线作家,在文学圈子里有名望有地位,轻易不会写新书。并且每本书都要深思熟虑,反复积淀,力求做到最好,否则就会砸了招牌。
因为这点,一线作家的作品,很少会以连载的方式销售。
都是等到文稿全部写完,反复修改定稿后,才会以出版的方式销售。
往往只有二线以下的作家,才会选择报纸连载的方式。并且二线作家的作品签约金都很高,只会和华夏知名一流娱乐公司或者二流娱乐公司签约。
可他们一期的销售量,能够达到五十万就顶到天花板的上限了。
一期一百万份的连载销量,绝对是今年小说连载报纸当中的第一!
更可怕的是,这一百万份还不是一整期完全销量。
到现在与书香文学合作的印刷厂,都还在源源不断的印刷报纸。
这一期寻秦记究竟有多少销量。到此刻依旧无法预估。
因为现在才过去一天,这一百万分仅是发售当天的一天销量。
许多书店,报刊,那是印好多少报纸,就购入多少。只怕不够,绝不嫌少。
要知道今天没买到的人还多着,屯着货不愁明天卖不出去。
海西省一下席卷起了一股“穿越风”,“寻秦潮”。
好像不知道穿越这个词意思,不知道寻秦记这本小说,你就已经落伍了一样。
而这股风潮,还在迅速的向省外,向整个华夏蔓延着
最直接的从网络上就能够看到,穿越这个词,好似突然间从哪个角落里冒了出来,并且迅速的登上了热门。
“穿越?穿越是什么意思。”
“这你就不懂了吧,就是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意思。”
“真敢想啊,这不就是瞎扯蛋吗?”
“呵呵,去看看寻秦记你就知道了。”
“强烈强烈再强烈的推荐,一定要看这本小说。”
“书香文学报,景大神连载的”
原本已经固步自封,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小说圈,一下通过两个字登上了热门,网友们都还有些不适应。
可他们还来不及适应,接着就被“穿越”,“寻秦记”,“景大神”等词汇给洗脑了。
“说的这么好看,搞得心痒痒。”
“请哪位看过的说一下大致剧情好吗。”
“真的假的,回到战国时代?”
“不行,我要订阅,我一定要订阅。”
由于娱乐局的监管,在网络流传盗版作品的资源可是重罪。
在奥兰星上完全是没有盗版的市场,好奇的读者只能够进行订阅,海西省外的书店报亭,也都闻风前来下订单。
书香文学中,余清正兴奋的听着最新的数据。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