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还有个事要给你说声,就是你大爷家的儿子想要来我砖窑干活,你说我同意不同意?”
“我大爷的儿子?”阮秋月在脑子里搜寻了一下这个人的资料,印象不太好,这个大堂兄游手好闲的,不是个踏实肯干的人。
“嗯。你大爷也不知听谁说的,说这砖窑厂是你出钱投资的,那这厂子就算是阮家的,所以,他来找我,要让他儿子来这干活,工钱要的还很多,还不想多干活。”
林文强说话间,咬咬牙,眉头皱地死紧,犹豫了下,又说道,“你那个堂兄不是个干活的,我不想用他,有他在,我这砖窑都成关系户了,我没法向其他干活的交代。”
“那就不用他。”阮秋月说,“这砖窑是你的,不是我的,更不是阮家的,这点底气你要有!再说了,投钱的是婆婆,是你小姑,厂子怎么算也该姓林!我大爷找你这事,我爸知道吗?”
一旦日子过好了,谁家都有想打秋风或是沾光占便宜的亲戚,有的亲戚有良知有羞耻心懂感恩也确实困难,帮衬也就帮衬了。
可像阮秋月大爷这种不要脸的,自以为是的,真是让人膈应,一点都不想帮。
“我还没见过你爸,不知道他知晓这事不。”林文强听了阮秋月的话,终于笑了,
“有你这话,我就有底气了。主要是你娘家亲戚,我怎么也不好直接开罪,让你难堪啊。”
阮秋月轻笑一声,忍不住地损他,“文强,你看见我堂哥,有没有想到自个从前了啊,从前的你还不如他呢。”
“呵呵,我这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林文强尴尬地讪笑,赶紧转移话题,询问,“鸿锐在吗,我爹想和他说会儿话。”
阮秋月也不继续糗他了,将电话递给林鸿锐。
说了几分钟,林鸿锐才将电话给挂了,笑着冲阮秋月说,“听舅舅说,文强的砖窑建的不错,雇的人都是周围村里的,也是领着村里致富了。”
“有钱有技术,还从婆婆那取了生意经,再加上文强头脑不笨,这砖窑说不定还真能做大。”阮秋月说,“除了恼人的一些小事,还是喜事多。”
“妈说等顾叔一醒,立刻想办法通知她,要不咱往香港酒店打个电话?”林鸿锐想了想,说道。
第1271章 要出名了
“联系婆婆这事,先问问爸吧。”阮秋月说,“说不定他有我们不知道的法子呢。”
“刚才就给爸打电话了,他没在军区,不知去哪里了,没联系到他。”林鸿锐说,“他还不知道顾叔已经苏醒的事情呢。”
“那就等等吧。”阮秋月说,“我再去诊所看看顾叔的情况,他们也该吃完了,我顺带将碗筷拿回来。”
“要不一起过去看看吧,带着豆包团子,就当饭后消食了,那边院子大,让他们喊上邻家小孩儿玩会儿。”林鸿锐说,“小包子睡了,也不用看着他。”
“你们去吧,我在家看会儿电视,小包子醒了,我打电话叫你们回来。”李春萍说。
“那行。”有萍姨在家守着小包子,阮秋月也放心。
她和林鸿锐领着俩小家伙出门,为了消食散步,一路走的特别慢,可再慢,家里距离诊所就两百米,一会儿就到了。
“将诊所开在家门口,就是方便,上下班都不用跑。”阮秋月笑着冲林鸿锐小声说,“我以前最讨厌赶上下班的人潮,坐车挤死了。”
林鸿锐失笑,她说的这些,他体会不到,但是也可以想象一二。
“妈妈,我去找大毛玩。”豆包指着李奶奶家的门说道。
“你去喊大毛出来,你们去诊所的院子玩跳房子或是叠宝。”阮秋月冲豆包说,“爸妈就在这等着你。”
因为团子被拐卖的事情,阮秋月无法像其他家长一样,将孩子撒出去,让他自个在附近玩,到饭点再喊。
太不放心了!!!
必须要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行。
豆包和团子应了一声,俩人蹬蹬跑到李奶奶家去喊人,就这时,陆梓晴从诊所里匆匆跑了出来,看见不远处站着的阮秋月和林鸿锐,眼睛一亮,忙跑向他们,有些气喘地说道,
“嫂子,我正想去找你呢,来了人民日报的两个记者,要采访我爸苏醒的故事。我妈让我叫你过去。”
“好。你在这等着豆包他们。”
阮秋月对于记者的到来没有任何意外,今天晴晴爸苏醒的事情,街头巷尾都传遍了,自然会引来记者采访报道。
毕竟是昏迷了二十年又苏醒的人,这么奇迹的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
-
“秋月,你来了。这两位记者知道你是主治医生,想采访你。”郭淑娴看见她来,立刻迎上去,笑着冲她说道。
“你就是主治医生?天啊,这么年轻啊!”其中一个姓江的记者,看见阮秋月,发出一声惊叹,
“你的医学水平与年龄,和这位大叔沉睡二十年再苏醒,简直一样的不可思议。请问你跟谁学的医术?从几岁开始学的?你是如何唤醒大叔的?”
“不是我唤醒顾叔的,是他的爱人用真情和耐心将他唤醒的,我能做的,只是利用康复医学的知识给予一些基本的帮助,让他的身体机能慢慢复苏。”
阮秋月微微一笑,避重就轻地说道,“你们要报道是这个奇迹感人的医疗案例,不是我的个人事迹,有关我的问题,就不要问了。”
第1272章 秋月做的事
半个小时后,阮秋月成功地将两个记者给打发了,临走时,那个江记者还冲阮秋月竖了竖大拇指,觉得她不仅医术了得,这谈话能力也很了得。
反正一通交谈下来,他们当记者地没从她嘴里套出她的个人信息,反而都是被她牵着鼻子走,根据她抛出来的各种话题进行深入采访。
这种反被制衡的感觉,让江记者对阮秋月的印象更深了。
“秋月,被他们这么报道,会不会给你招来麻烦?我怕会有人怀疑你的能力。”等记者走后,郭淑娴拉着阮秋月,小声地说道,
“我知道阿铭能苏醒,都是你给的药的缘故,若没你,阿铭能否活到现在都难说,更别提苏醒了。”
“所以我刚才说,顾叔能苏醒,大部分是因为亲情和爱情的刺激,是因为病人的意志力和情感,医学只是辅助。
我主要想借此机会,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让更多的医生重视并学习这方面的医疗知识,这样一来,那些瘫痪在床还有意识的病人就有了医生的科学帮助,他们恢复行走的希望也增加了。”
“秋月,你在做一件伟大的事。”郭淑娴听了她的话,颇受触动地道。
“我做的事没有多么伟大,康复医学也不是我研究的,我只是尽可能的贡献一份力来推动它罢了。
康复医疗已经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了,而我国前十几年和国外交流几乎是零,发展没有前进反而在倒退,才会让这么重要的医学理论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的。
不过,如今已经改革开放了,再过几年,没有我,也有别人推动这一块,我提前几年做这件事,就是期待着能给瘫痪的病人早一些带来希望。
而且,光凭我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够,推动医学发展,需要成千上万人努力,我只想做个号召者,想让大家提早看到康复医学的价值,刺激大家去主动研究学习。”
阮秋月淡淡一笑,将真实的现状还有她的想法告知郭淑娴。
郭淑娴听完后,重重握了握她的手,“有阿铭这个成功的例子在这,一定会引来许多治疗瘫痪的病人,你每成功治愈一人,就是一份号召力!秋月,你将是个成功的传播者!”
“看来我之前准备的那些康复医学的教材,就要用上了。”阮秋月笑着说,“没有白花那么多钱买英文原版学术资料,还进行翻译,印刷。”
“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些事啊?我都不知道。”郭淑娴惊讶道。
“第一次教给你那些康复知识的时候就有这想法了,后来便托婆婆在美国买教材,又翻译印刷,我之后给你的资料就是自个印刷的啊,国内可没卖的呢。”阮秋月说。
“我都没问你书哪来的,理所当然地用了。”郭淑娴失笑,感慨地看着她,觉得她想的多,做的也多,很鼓舞人。
“叮铃铃……”就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陆上将打来的,他之前也往家里打的,得知秋月他们在这,便往这边打了。
第1273章 引发轰动和质疑
“爸,顾叔今天醒了。”阮秋月拿起电话,笑着向他报告,“不过现在又睡了。”
“嗯,我听你萍姨说了。”陆上将在电话那端笑了笑,“阿铭醒来能说话了吗?”
“还不行,要再等两天。”阮秋月问,“爸,你现在在哪儿呢?要过来看看吗?”
“我不在北京,临时有事来了兰州,要两天后回。”陆上将说,“阿铭苏醒的消息,你通知你妈没?”
“没有呢。妈最近也没打电话过来,人应该不在香港,我们就想着往香港酒店打电话,让他们转达,又怕会不会不安全,便想问问你的意见再打呢。”阮秋月将想法说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