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简直难以置信,“难道这真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是的。”李大伯点头。
怪不得父母从来不让她们兄妹靠近储藏室半步,原来里面藏着的并不是一般的古玩字画。有一点她想不明白,“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会落到我们家的?”
“说起来话长,壁画是别人托你爷爷保管而已,等到对方安定了,自然会来取走。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咱不能失信于人。”
“嗯,我晓得了。”陆晴川郑重地点头,小心谨慎地捧着画,锁进了睡房的橱柜里,随后又问起了伍主任和康有志的近况,这些不方便在信里说。
“大家硬碰硬,损失是必然的。不过,保全了伍主任的性命,就是天大的好事。她已经回了市知青办,只是主任是当不上了。至于康有志那个人渣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被人从牢里接走了,马良忠的仇还没报得了。”
李大伯扼腕叹息,陆晴川一字一顿的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用不了十年,小红帽就会灭绝,只要我们晓得他在哪里,到那时他一定会血债血偿。”
真盼着那一天早点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检验合格
趁着天色尚早,李大伯非得到田间地头逛一逛。
看得出来,李大伯很喜欢这里。他双手叉着腰,站在干狗岭,对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感叹道:“青山如嶂,绿水长流,好地方啊!川川,大伯跟你劳动去。”
陆晴川把他带到了猴子坑,李大伯拿着竹杆,身手矫捷的量完了剩下的几块地红薯地,“今年的红薯又要大丰收了。”
“是啊,今年是落烟坪有史以来收成最好的年份,早稻交了公粮之后还剩不少呢!”陆晴川喜滋滋的介绍,“晚稻的长势也很好,估计收成不比早稻少。”
李大伯点点头,指着旁边半山绿油油的植物问道:“哎,你们生产大队怎么种了那么多干芋头?”
“干芋头?芋头不是长在水里的吗?”陆晴川很疑惑,在她记忆中,这种东西在这里生长了很多年,虽然长得像芋头,但一直没有人敢吃,任由着它疯长。
李大伯解释说:“不错,一般的芋头是长在水里的,但这种干芋头却是长在地里的。以前我在部队的时候,种的就是干芋头,味道比种在水里的好多了。记得有一年芋头大丰收,我把它煮熟,做了一艘舰母模型,晒干后都有半米多长。不料过了两年,却被我一个战友偷偷煮着吃了。”
陆晴川特别吃惊,“芋头放了两年还可以吃吗?”
“我没有尝,但听吃过的几个战友说,跟新鲜的芋头差不多,味道又香又粉。”
见到李大伯沉思的样子,陆晴川晓得他又在怀念从前的峥嵘岁月,那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很容易触景生情。
“李大伯要不我们挖些芋头晚上吃?”陆晴川提议道,李大伯说眼下还没有到收获的时节,等下回来再吃不迟。
由于李大伯在,陆晴川没有去打猪草。比平时回来得早些,陈小凤和胡向前他们已经把饭做好,一大盆野猪肉喷香喷香,还有几样新鲜的小菜。
“呦,还有酒呢!”李大伯兴奋的说。
酒是陆晴川专程让胡向前去乡里弄回来的,李大伯就好这一口。
陆晴川吩咐陈小凤把周保生、周麦生、伍月婵、何春香、周雪娥都请来,“对了,还有莫宝珍和马南湘。”
莫宝珍跟李大伯算是有交情,至于马南湘,也是从云市来的,大场面漏下她一个人免得别人说闲话。
顿了顿,陆晴川又说:“把东香婆婆也请过来。”
“您就是李民生将军?”东香婆婆特别激动,跨过门槛时差点摔了,幸亏陆晴川及时扶住了她。
李大伯仔细的辨认了一番,发现他并不认得她。陆晴川急忙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在信中提过的东香婆婆,她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
“老人家,快请坐。”李大伯一时唏嘘不已,“您听说过我?”
东香婆婆点点头,“以前我大儿子在信里提到过将军,他说要跟将军去抗美援朝,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叫林一平。”
“老人家,原来你就是林一平的母亲!”李大伯紧紧握住她那双早已干枯的手,“您的儿子好样的,在战场上非常英勇,他是个英雄。”
也许冬香婆婆一直在等待着她的儿子得到认可,听了李大伯的话,她流着眼泪微笑着,“那就好!没有给林家丢脸,没有给国家丢脸,那就好!”
陆晴川帮她抹去泪水,扶她坐了上席右边的位置,不料李大伯却说:“川川,扶她坐上席,这个位置归我。”
“要不得要不得,我一个瞎老婆子,怎么能坐上席?还是请将军坐上席。”东香婆婆连连拒绝,李大伯亲自把她牵到了上席,“您是英雄的母亲,坐这里当之无愧。”
东香婆婆不好再推却,这才入座。
陆晴川理所当然坐到了李大伯身边,周保生、周麦生、伍月婵、何春香、陈小凤、周雪娥依次落座。
胡向前带着男知青以及马南湘、莫宝珍坐另一桌。
这一餐饭吃得热热闹闹的。席间有队民们陆陆续续的过来,听说来了一位将军,大家都想一瞻神容。
起初众人对他十分敬畏,只敢远远的躲在一旁看。倒是李大伯主动走过去,客客气气的跟他们拉家常,更让他们觉得这位将军可亲可敬。
一路上舟车劳顿,陈小凤吃了夜饭就睡下了。
胡向前他们这段时间挑方也累成狗,陪李大伯坐了一会儿就各自散去。
陆晴川一个人忙前忙后,好不容易等众人散去,已经十一点多了,便把李大伯带到了钱志彬的房间里休息。
红薯地已经丈量完了,陆晴川一大早去队里办公室,等待安排新的活计,李大伯也陪她一道去。
“晴川,这几天就不给你安排活了。李大哥好不容易来一趟,你多陪陪他。”周保生一边在陆晴川的工分簿上签名,一边说道。
李大伯听了,摆摆手,“不用因为我来了搞特殊,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活到这把年纪,我很少干农活,也想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
给将军安排伙计?这可让周保生为难了,他问林大军,“有没有适合将军干的活?”
从昨天到现在,林大军想死的心都有了,晓得这婆娘真有了未婚夫,可没想到来头这么大,脸都快打没了,还哪有心思给李大伯安排工作?
几个干部想来想去,准备组织一队人马去翻地,反正也快要种油菜了,地迟早要翻的。而且这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卯着劲儿挖就行了。
周保生明白李大伯是要看陆晴川的表现,特地命陆晴川担任组长,组员还是陈小凤跟胡向前他们。陆晴川那丫头什么农活都在行,跟新手们一对比,更能够突出她的吃苦耐劳。
陆晴川选了一块比较平坦的黄豆地,“挖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锄头舞的好就行。像我这样把锄头高高举起,落下来的时候是很省力。然后把挖开的土翻过来,这样杂草就被埋在了泥里,怄一段时间,就变成肥料了。”
她示范了两遍,“都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众人齐声答道。
李大伯赞许的点点头,想不到小丫头做事有模有样的,这帮男孩子都服她管,了不起啊!
“好,那就开工吧,争取在上午完成。”
陆晴川一声令下,大家像打了鸡血似的,有将军陪着干活,那是何等的荣幸?
小半天功夫,一块地翻得平平整整的,丝毫不比队里的精壮男劳力差,连周麦生都忍不住夸道:“小陆是个干活的好把式,人勤快,做事又有方法。李将军,您眼光真好,能挑上这样的侄儿媳妇。”
李大伯也不谦虚,“那当然,现在像这样的姑娘真不多,我侄儿福气好。”
陆晴川一听,生怕他们踩低了她的未婚夫,“远征哥哥才厉害呢!又聪明,又有本事,还是国家高科技研究人才。”
李大伯和周保生笑了。
“小小年纪就晓得维护自己的夫君,真不简单。”周保生由衷的夸奖道,李大伯更是心花怒放。
下午的活计仍然是翻地,由于大家干得太卖力,手掌上都磨起了水泡或者血泡。
陆晴川用针轻轻挑破了李大伯掌上的血泡,让他在温水里洗了手,问道:“李大伯,要不我帮你捏捏?”
退伍这些年,李大伯没有干过重活,一天下来,两只膀子酸痛得很。他一个大男人都累成这样,还不要说小丫头,“不用了。咱们去周支书家问问审查的结果如何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大伯下田
虽与李大伯打过几次照面,但他的到来还是让伍月婵手足无措,这么大的官,她是第一回 见!
倒是小天福特别喜欢李大伯,把他珍藏了很久的炒花生都端了出来,“大伯吃!”
李大伯把他放在腿上,这可把伍月婵吓坏了,“福儿,快下来!”
小天福把脑壳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要,我要听将军讲打小鬼子的故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