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五零年代末 完结+番外 (鱼修)


  另外五斤猪肉,另起锅,拿出去年大食堂要实行以前,她偷偷藏了家里的半罐猪油,舀两大勺猪油在热锅里化开。把五斤猪肉炸至金黄色起锅,切成五厘米长,一厘米的厚片肉,一块肉,一片红薯土豆做起夹心扣肉放在一口石锅上蒸。
  等到时候差不多了,又就着炸过肉的猪油,把从山上摘的各种野菜,摊饼、清炒、煮汤等等。
  在周家人都饿得肚子呱呱叫,孩子们在灶房门口伸长脖子张望,大人们在灶房里来回走动几次,终于周燕喊起锅吃饭了。
  周燕舍得烧柴炖肉,又加了灵泉水炖的。一揭开锅盖,浓郁的肉香,夹杂着土豆红薯芋头特有的甜香味,还有自个本身的味道。还没开吃,口水就流了一地。
  有那早吃过的邻居闻着诱人的香味过来窜门子,皆被周家人严防死守的挡了回去。
  开玩笑!家里虽然肉多,但是老太太做主,分了二十斤猪肉给大功臣周燕,让她自个儿吃独食儿。
  剩下的四十八斤猪肉,二十斤分两天给家里过过瘾,另外二十斤被周老太太腌制起来锁在柜子里,等过年过节再拿出来。
  本来家里人口就多,十斤肉听着多,加上锅边素,也仅够他们自家人过过瘾。要是分给别人吃,不说家里人答不答应,他们自己的肚子就不会答应啊!
  待周燕一喊吃饭,老周头见肉本身就炖得多,加上各种素菜,足足炖了满满一大锅,另外还有满满一小锅的扣肉。就直接发话,不用盛菜了,大家伙儿干脆一人捧个大碗蹲在灶房里吃,吃完了又去舀,直到吃饱喝足为止。
  可把一家老小高兴坏了,自从在大食堂敞开肚皮吃了近半个月后,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敞开吃过了。难得吃一回肉,还管饱,全家老小甩开膀子使劲儿吃。直吃得肚儿浑圆,饭菜都快顶到喉咙,一家人这才停手,挺着肚子,打着嗝儿四下窜门子跟人唠嗑。
  这事儿过后,又过去了一年,饥/荒越来越严重,虽然这期间国家陆陆续续发放了十几次救济粮。可那些救济粮首先发的是给城里各种主要的日常运行单位和生产厂,然后是城里人,再其次是乡下人。
  等分到手里,也不过十来斤粮食,根本管不了几天。而且周遭十几个省市同样等着救济,每次发完救济粮就得等上十天半月甚至更久。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的天气格外恶劣,年初从来不下雪的川南,居然下了一场小雪,把地里的已经有膝盖高的麦苗冻死。
  好不容易雪化掉补上秧苗,夏季又干旱成龟裂状,挑多少水都弥补不了。接着就是蝗灾、泥石流、水灾等等自然灾害。
  到处是灾难带来的死讯,和洪水水面上漂浮的尸体。偶尔还能听到哪里有人饿死了,哪里有人吃小孩的恐怖消息。
  第五大队作为唯一一个周燕用灵泉空间干预下,各种灾害险险避开的村庄。自然而然成了周遭几个村子眼里的大肥肉。从一开始的借粮,到后来的偷粮,最后直接演练成明目张胆的抢粮。
  现在第五大队的社员们各个人心惶惶,每天拎着从村委借得锄头镰刀守在自家门口,一旦有流民抢粮,立即抱团赶人。没办法,流民太多,他们要不抱团拼命,到时候饿得就是他们啊!
  也就在这个时候,周燕出手了。她从59年到现在的61年,三年时间内,囤了不下四万斤粮食。还有夏末秋初用灵泉引了近上万只被她晒干的蝗虫,可充当粮食。
  尽管这些粮食来之不易,但是队里每天有近五百号流民在村里转悠,妨碍着队里庄稼作物都种不成。周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队里和那些流民都被饿死。
  于是一咬牙,趁着夜色深沉,把四万斤杂七杂八的粮食,一万只干蝗虫都从空间挪到山顶破庙大门前。然后又一大清早假装去破庙看老和尚发现粮食,叫队长李保全带人去拉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撑过一段时间没问题,等这次粮食吃完,她土地里的红薯土豆又能吃了。加上国家发了一次救济粮,虽然是磨碎的玉米杆花生藤,吃进喉咙,依旧拉的嗓子疼。到底是保命的吃食,没人会嫌弃。
  靠着周燕给的粮食和唯一的一批救济粮,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六一年和六二年。
  很快六三年到来,不少省市灾情得到缓解,国家一批批的救济粮开始颁发下来,城里人陆陆续续的回城,周遭大队也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队里,准备重新振作开春种苗。
  可惜的是,开春的时候,整个县城又下了场雪,索性还没到种苗的时候,损失不大。
  等雪化后,不少大队都不敢种苗,害怕今年还是灾年,等过了一个月,见天气渐渐回暖,到处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才敢种苗。
  不过这样一来,收获的季节就推迟了一个多月。村民们只能每天煮一点点吃的,吃完之后若是没农活干,就躺在家里睡觉。主要是太饿,一醒着就想吃东西,睡着了就不会再想了。总之是能不动就不动,节省身体耗能。
  在这一群人人都吃不饱的公社大队中,周家不一样,顿顿都能吃个七八分饱。这得多亏周燕和周建国两叔侄。
  周燕自从六一年捉蝗虫,帮村民们巩固屋子避免了泥石流灾害,又慷慨解囊相助别人后,空间已经大的看不到边。灵泉更是变成了一个小湖,里面养了做多周燕捉来的小鱼。
  经过两年的发展,周燕又种了不少红薯,除去去年救济村里人和流民,今年红薯土豆类的种植,已经达到了亩产五千斤!
  可惜的是,空间再大,能种的土地太多,周燕终究是一个人,伺候近三亩的土地就已经把她累成狗,哪有那个时间体力再多种。
  前两年为了多救一些人的命,她种了近八亩地,每天起早贪黑的在空间里劳作,人瘦了一大圈后不说,还累出了老毛病,一弯腰就疼。
  知道今年饥/荒已过,周燕就只种了三亩地,两亩红薯土豆,一亩她从老和尚那儿讨来的各种蔬菜果子,还有辣椒种植混种。
  红薯土豆每三个月一成熟,周燕每收获一次,就会让家里饱餐一顿。不过在队里人都在饿肚子的情况下,她也不敢天天让周家人吃饱惹疑心,只能每天吃个六七分饱,隔一段再加餐。
  而周建国在周燕的建议下跑水上行商赚了不少甜头,从最初周燕一两百斤的银耳倒卖,到现在和周燕合作长期卖银耳,然后周建国又从云南拉大米之类的回来倒卖。周建国现在不说腰缠万贯,起码也是千元户,家里也不缺米面吃。
  和周燕空间藏粮食相同,周建国私自倒卖的米面属于四房的。也就说,四房有再多的粮食,也得看周建国两口子高不高兴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虽然周家没分家,以前一直是所有人赚得进项捏在周老太太手里。到底现在已经时代不同,而且周建国做行商,是和周燕合作的,没拿公中一分钱粮。周老太太老两口子,怎好不要脸皮强管四房的私房粮食和钱财。
  望着屋里堆成小山的米面,孙梅别提多高兴了。从前她因为没有孩子,在公婆妯娌面前抬不起头,一直夹着尾巴,谨慎做事,小心做人。
  如今四房翻天覆地,眼瞅着家里被她和她的“乖女儿”周燕当家做主,她如何不神气?
  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对周燕嘘寒问暖,商讨今天该吃啥,明天又该吃啥。总给周燕开小灶,啥白米饭,云南买的稀罕火腿、鸽子蛋、土腊肉等等,一股脑儿的往周要屋里端。可把二房周翠花眼红的,暗地骂了她多少回败家娘们,骚狐狸精!


第41章 041
  秋收过后, 除了上交任务粮, 第五大队的社员们总算吃起了饱饭。
  于此同时, 李保全又进县城开了好几天会。
  待他回来, 就立即召唤全队社员到村委大院开会, 然后站在两张桌子拼接的站台上,把最近的工作要求一一念出来。
  第一个, 是大食堂解散, 实行工分制度,以后粮食按照‘人六劳四’分配,按社员户口人数分割自留地。除了集体统一交的公粮,各家各户每年还要交规定数量的任务猪任务鸡等等。
  第二个,就是最高领导说, “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简单粗暴点说, 在不久的将来, 将有一批热血的知识青年要到乡下跟社员们一起下地干活儿, 也就是俗称的知青下乡。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 第五大队作为新塘公社最富足的大队,被公社分了六男两女到队上来。为了让这些自请下乡, 为国家添砖起瓦的年轻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在公社大队所有队长决定后,所有知青分插在日子宽裕的社员们家中, 直到他们回到城里。
  这么多消息一出,直炸得全队社员都懵逼了。眼睁睁的看着李保全带着人, 拿着尺码在队里四处量量写写,然后把全队比较偏僻,庄稼作物难以达到丰厚的边边角角土地分给社员做自留地。
  这些自留地不必上交粮食,也不再约束种啥。社员们要是一年到头精心伺候的话,还是能给自己增加一些瓜果蔬菜抵粮食吃。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