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洛五个不耐烦了,直接抛下这个可怜的粑粑,跟着张东升往村子里跑,都来不及提醒他们小心些,别弄赃衣服什么的。
姜霖只觉得心拔凉拔凉的,这群没义气的崽子。
张大柱几兄弟都时不时注意姜霖的情况,见姜霖脸上一直带着温和的笑意,加上又是城里的校长,根本不敢唐突,连吹嘘都没有了那股气。
还是张奶奶直接问,“姜校长怎么会突然想下乡呢?”
姜霖回过神,“就是突然想看下祖国不一样的风景,刚好有时间,就带娃一起下来了,顺便也是有想锻炼娃娃的心理。”
张奶奶几个听得很是舒服,心想不愧是文化人,瞧这话说的多好,他们不清楚城里的情况,想多多进城呆呆,城里人跟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
不像之前去城里见到的那些人,眼尖拔高高的,都看不起他们乡下人。听到姜霖这么一说,心里放松了好多。
张爷爷更是豪气起来,“说到农活,这个我最熟练,怎样让秧苗长的最好的尺度都一清二楚。”
姜霖听着也露出佩服的眼神,“看大爷你就是做这块的老把式,我们这种说不得下田连脚都不敢动一动。”
姜霖说的也是真心实意的,当时他选择了农学后,第一次下地还真是无从下脚,看着乡民种植的特别轻松,姜霖还以为很简单。
学的也不算难,但也不简单,而且还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回到宿舍大睡一觉后,第二天差点没能爬起来。
但是收获却颇多,也是那时候明白了为什么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不是学习了这专业,说不定姜霖永远也体会不到农民这一行的苦与累。
现在让崽子几个下乡,未尝没有这一想法,还有就是以后的知青下乡这茬,得先给崽子锻炼锻炼先。
想着,姜霖又问了出来,“不知道明天队里会干什么活?我想让孩子几个跟着学学。”
张爷爷笑呵呵的,“这时候都快到收获季了,还能有啥子活,有的话还是早种的黄豆可以收了。不过这干活怎么算工分之类的,得问大队长才行。”
姜霖连忙摆手,“不用计分,就是纯粹的帮忙,要不你看,我们都在大爷你家住下了,明天就帮你们的忙算了。”
张爷爷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城里又不像其它村来看亲戚,干活还得讲究工分,就同意了。
随后,姜霖就被邀请走出去看看村里的情况。
姜霖还以为张东升家都会呆在院子里一天呢,没成想也是会搬小凳子出去的。
姜霖摆手拒绝了,“这村里我也走过了,想一个人在看看村子里的风貌。”
张爷爷也不知道啥风貌的,没有多劝。
不多时,院子里就空了。
姜霖则慢悠悠的看起了张东升家自留地的菜,不得不说打理的真的很好,村里人的生活智慧很棒,连边边角角都不放过,种上瓜苗之类的。
看完后,又走出去看看,村附近也是有农田的,不过颗粒比姜霖以前呆在实验田看的少好多倍,饱和度也不够,走近细细观察,有好些还是空心的。
姜霖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这时候的常态,唯一能对照的就是以前学校的实验田,这又特别不可靠。
没有走多远,就看到姜洛几个一群孩子围在一个田边缘上面。
走过去瞧了瞧,天还没黑,但是还是能看出就一小水坑。姜霖还没出声问怎么回事。
姜洛就警惕的对姜霖做了个“嘘”的动作,将姜霖的好奇心都给弄起来了。
没有出声凑近去瞧,张东升这时候抓着不知道什么东西上来,满脸惊喜,“没想到刚回来就这么幸运。”
一开口,姜洛几个惊喜的挤过去,姜霖仗着个高,也看的清楚,原来是泥鳅。
张东升将鱼让姜洛抓好,自己又继续趴下去摸起来。
姜洛好像也很熟悉似的,一点惊讶都没有,倒是姜尚几个还想继续看,让姜洛不要握的太紧,生怕它死了。
军子也不例外,嘴里还嚷嚷着,“还是跟你们下来比较好玩,跟我爸妈回乡下,整天得呆在院子里,闷都要闷死。”
不知道是不是张东升真有捉鱼的特殊技巧,没多时,又摸上了一条比刚才那个还要大条一半的。
张东升走上来还很惊讶,“没想到我走了那么久,居然这泥鳅都长那么大了,看来这里还没人发现。”
说完还笑的非常得意,平时跟姜洛几个相处的丝丝自卑都消失了,特别是看到姜尚几个的惊奇,话变得特别多。
最后还上手教他们抓,可惜再也没有抓住了。
就是张东升演示的时候,又抓到了一条,姜墨不知道是不是运动天赋点满了,一教就抓住一条大大的。
张东升自己都惊讶了。
等水清了,放手下去试了试,又放出来,“这里没有了,剩下都是特别小的,得等下次才能回来抓。”
姜尚几个听了,虽然明白,但是表情还是带着恋恋不舍。
还是姜霖降调,天色不早了,快点回去烧水洗澡睡觉,明天还要上工呢。
姜洛几个听了,不禁哀嚎起来。
张东升笑着安慰,“明天就是去帮忙摘黄豆,这工作也不累的。”
听到张东升的话,军子和姜洛几个安慰了些许。
秋生只笑笑不说话,谁能跟东升这牛人比,他觉得不累的,最后肯定是非常累人的。
回到院子后,果然没有热水。
姜霖红着脸拜托张东升帮忙生火,自己去井边提水,然后放到大锅里烧。
还忐忑的问了句,“这柴火烧了没事吧?”
张东升笑着解释,“现在这时候,没有活干,基本都不怎么洗澡换衣服,衣服洗多了会坏。”
解释完后,还特意看姜霖一眼,没有看到鄙夷,心里松了口气,又补充,“不过我回来后,一般都会烧水,然后第二天上山捡柴火回来,这也不耽误什么事。”
对村里了解比较多的军子有问题,“不是说山里的树木都是属于集体的,不能动嘛?”
姜洛几个也一脸求知欲的看向张东升。
张东升解释,“虽然是有这么规定,但是村里不像城里都烧煤块,必须需要柴火,所以允许大家上山捡那些枯树枝,还有一种晒干可点燃的草。”
姜霖和姜洛几个崽子都表示长见识了,然后也不打造他生火。
没花多久,火就升起来了,然后又放木头进去,就完事了。
大家又跑出去看放在盆里的四条泥鳅,加起来都有一斤。
等姜霖几个洗完澡出来,郑东升一家子也回来了,看到放在院子里的泥鳅,都忍不住乐起来,这可是肉啊。
张奶奶虽然也高兴,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克制,炖泥鳅可是费油的,不过能吃上一顿肉也不错,想着又放下了那点不满。
将泥鳅拿到厨房放好,看到柴火废了差不多一半,差点忍不住发火,这是哪个败家子干的。
想到家里就东升和几个客人在,就明白过来,估计拿来烧水了,因为不懂节省,烧多了柴火,心里那个心疼,表面还得忍者,心里又舍不得骂自己的宝贝大孙子。
听老师说了,东升可是有他四叔的天赋,未来也是杠杠的工人,能跟那些穿着打扮都不一般的孩子处的好,未来说不定工作比四柱还要好。
想到今晚出去吹嘘的客人带的手表,张奶奶的心疼又散去了好多,加上姜霖确实对他们村贡献很大。
出来后,又能露出了笑脸。
姜霖和崽子平时这时候,也差不多就要睡了,也没有跟张家唠嗑多久,就回去睡觉了。
第54章 【一更】
张奶奶回到房间后,在张爷爷稀奇的眼光下, 打开姜霖给的袋袋, 发现不仅仅只是粮食,还有一块肥皂盒以及一个红包。
张奶奶率先打开红包, 里面有六块六毛六分,虽然张奶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 但是不出意外都是代表好蕴意。
张爷爷见了忍不住开口,“老婆子, 你怎么可以收人家小年轻的东西。”
张奶奶白了他一年, “老头子你懂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他们在这吃住不要钱啊?”
“可…可也不用那么多啊。”张爷爷的语气越来越低。
张奶奶也不理他,白来的一笔钱, 让她也不介意姜霖用的柴火,有些钱要多少柴火不行。
……
天微微亮, 姜霖就被上工的喇叭给叫醒。
村里好像也没有早餐, 姜霖和崽子几个爬起来, 就径直的跟着张家一行人一起爬上山坡, 被划到制定的圈子里干活。
本来姜洛还好奇村里的食堂是怎么样的,听张东升说, 因为没剩多少粮食了,就直接分了让各家自己煮,食堂虽然没有说解散,但是跟解散也没有差别。
摘黄豆除了一开始学的时候好玩外,姜霖几个就开始速度放慢下来, 也幸亏今天没有太阳,还好一些。
从七点忙活到九点,姜霖都担忧崽子没有吃早餐会不会撑不住,低血糖什么的。
幸亏大家都比较健康,安全的撑到了家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