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服装店赚的不过是小钱, 要赚大钱还是要炒房或者搞房地产, 到港城炒股也是一条路。
沈明珠想到这里就胸闷,她有那么多赚钱法子,偏偏手里没什么钱。
想想京城的四合院,国家刚恢复稳定,很多人对未来经济发展没信心,削尖了脑袋想出国。
要是能趁着房价低迷时, 买到手一套四合院,将来钱还不是滚滚来。
除了买房子, 趁着大家还没意识到古董的价值,在乡下多买些上年头的瓷器、字画、香炉也不错。
乡下人眼皮浅,几十块钱就能买一大堆,总能买到真货。
沈明珠越想越心动, 决定回家说服老头老太太出面,找沈明星借笔钱出来。
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她有信心说服爷爷奶奶,让他们替堂妹一家做主。
穿越一年多后,沈明星心态越来越佛了,再也不会因为沈明珠起任何波澜。
原主是炮灰女配又咋样,她有直播系统在手,就算做反派也能做个终极boss类型。
沈家再次开家庭会议,连县城上班的小姑一家都被招了回去,比给沈明星相看人家那次都隆重。
女儿有出息,儿子和儿媳也找到了新门路,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几亩地吃饭,王春妮心里美的跟花儿似的。
老头老太太要开家庭会,她头一个响应,特地叮嘱儿子、闺女、儿媳妇儿,都打扮得精神洋气些。
别说小一辈儿,王春妮特地给丈夫也拾掇了一番。
一家六口人走出去,精神气十足,谁见了都要夸上几句。
娟子抱着胖乎乎的闺女,白净的脸上,漾着两个笑涡。
她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家里日子能过的这么亮堂,面苦心软的泼辣婆婆,在她生了女儿好也没天天骂闲话。
最让娟子感激的,就是他们家最聪明能干的小姑子。
外人都说她小姑子人懒嘴馋,娟子知道她心眼儿好。她刚嫁到沈家时,婆婆常挑她毛病,小姑子每次见到都会替她打抱不平,跟自己亲娘吵起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小姑子待自己好,娟子也记在心里。
半大姑娘,哪个不嘴馋,何况小姑子也不是专吃独食的自私鬼。
女儿出生后,娟子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婆婆也摆过几天黑脸,还是小姑子从县城回来,几句话把婆婆怼的没话说。
这半年来,小姑子开服装店赚了钱,她跟丈夫一个踩缝纫机,一个帮忙进货,手头也攒了不少钱。
日子越过越红火,娟子和丈夫浑身都是劲儿。
除了沈爱菊外,沈家人宅基地都在一个村儿,走路也没几步路。
沈家人齐聚一堂,堂屋装的满满当当,颇有几分儿孙满堂的兴旺模样。
沈老爹瞧着这一屋儿孙,脸上透着喜气。
虽然老二家生了仨闺女不争气,但老三能考上京市的大学,在大梁村也是头一份儿。
搁在古代,明珠就是举人老爷。
还是社会主义中国好,妇女不仅能当半边天,还能考状元做大官。
人到齐后,沈老爹惬意的磕磕烟袋锅子,慢悠悠的开了口“这非年非节的,将你们叫过来,是有件事儿想拿出来商量下。”
王春妮快人快语,抢着问“爹,是替明星考大学庆祝么要我说不用着急,等明星考上学,我跟建国在村里,风风光光摆上十几桌,让”
沈老爹咳嗽一声,用眼袋锅在桌子上用力敲了敲;“老二媳妇儿,今天不提明星考大学的事儿。”
老二家的丫头,这半年卖衣服赚了不少钱,人人提起来都要夸一句。
她把心思都用在做生意上,考试能考好才怪。
偏偏老二媳妇儿是个没颜色的,见人就说闺女今年要考京市的青什么蛙大学。
这首都的大学是好考的么
他和老婆子的脸,都快被儿媳妇儿臊光了。
“不提明星上大学,家里还能有啥大事”王春妮一脸纳罕,沈明星捏碎了手里的花生壳。
就她爱显摆,等高考成绩出来,就知道丢人了。
沈老爹屡次被话多的儿媳打断话头,不高兴的拍了桌子“王春妮,要不这老沈家以后让你拿主意。”
沈建国怕媳妇儿再说出什么糊涂话,扯着她的袖子劝“春妮,别做,听咱爹说。”
丈夫发话,王春妮这才闭上嘴。
沈老爹环视四周,慢着嗓子开了口“咱们老沈家,近百年一直都是土里刨食的命,近百年来就出过一个文化人儿。这说明什么”
见众子女儿孙听的认真,他继续道“这说明咱们老沈家祖坟冒青烟,要转好运了。自从明珠考上大学后,老二家的明星做生意也赚了钱。”
“爹,您想说啥俺咋听不懂。”
沈家老大蹲在地上,神色有些茫然。
爹怎么好端端的,把一家子召到一起说这些话。
“都先听我说,”沈老爹瞪了大儿子一眼,“我跟你娘向来不偏不倚,你们兄妹三个心底最清楚。”
沈明星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老沈家重男轻女和偏心眼儿的毛病,可全是从沈老爹老口子身上遗传来的。
“不准笑,明星,我跟你奶商量过了。现在国家政策好,鼓励做生意。为了老沈家越来越红火,你最好拿出万儿八千,给明珠在京市投资用。等赚了钱,明珠这孩子肯定少不了你们。”
“万儿八千”
王春妮提高嗓门儿,大叫“公爹,您当万儿八千是烧冥币呢。要是大侄女儿要冥币,我不睡觉也替她叠上一堆大元宝。”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小天使们,谢谢你们的支持
考高考状元
沈建国更是一脸震惊, 他老实巴交大半辈子, 也就这半年见的票子多些,可从没敢想过万儿八千。
一台缝纫机二三百块, 一万就是三十台缝纫机。
他家明星哪儿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更别提借给大哥家闺女了。
沈老爹黑了脸, 烟袋锅子用力往桌子上一砸, 烟灰溅了一地“建国,管住你婆娘的嘴, 什么烧元宝烧冥币,不嫌晦气。”
“爹,俺们家哪儿能拿出万儿八千来。明星这几个月是赚了些钱, 但也没大家传的那么多。”
沈建国胸闷的厉害,乡下人就喜欢聚在一起瞎咧咧。
他听妻子提过一嘴,说老家这边都说他们家明星卖衣服赚了大钱, 成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钱是赚了些,都在闺女手里。
明星这孩子主意大,他们就是想替她保管, 也碰不到边儿啊。
王春妮拍着大腿, 那手背往脸上一抹, 开始哭穷“咱们老沈家,老老少少都在这儿坐着, 没个外人,俺王春妮也不怕大家笑话。都说明星在县城赚了大钱,其实赚的还不够回本儿, 单说月月租缝纫机雇人帮忙做衣裳,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她一边哭一边算账,嗓门儿奇大无比,震得一屋子人哑口无言。
算完账,王春妮收住眼泪,做了个总结“要说一分钱没赚,那也不可能。爹娘要是兜里缺钱,尽管提,十块、二十块,咱挤挤凑凑肯定能拿出来。虽然建国是老二,但俺两口子孝顺您二老的心,绝对排第一。”
“弟妹说的啥话,咱爹娘要是缺钱,哪儿能让你们一家拿。”
转眼间话题从借钱变成养老,沈明星脸上挂着笑,一个字都没说。
沈明珠忍住气,暗恨婶娘没见识又多话,又嫌爹娘拖后腿,只能亲自开口“婶娘太谦虚了,春光精品服饰店,一件薄呢大衣能卖到四十块一件,连夏天裙子都得二十多块一件,怎么会不赚钱。”
“明珠啊,你在外面上大学,不懂这做生意的难。咱们店里的衣服,都是明星到省城采购的布料,自己打板做的。价钱看着漂亮,合上布料和人工费,一件衣服赚不了多少。”
吝啬婶娘刀枪不入,沈明珠也不再纠缠一件衣服能赚多少钱,重新拿回话题主动权“婶娘,卖衣服能赚多少钱咱随后再说。我从京市那边打探到几个赚钱的好门路,这要是弄得好,咱们老沈家从此就是京市人了。”
沈明珠一脸自信,沈老爹接过话头“大家先听明珠这孩子将话说完,要俺看,咱们老沈家这一代还是得看明珠。没文化的亏,不能代代吃下去。”
沈明星剥开糖纸,甜滋滋的椰子糖,奶味儿香浓格外好吃。
她算看明白了,沈明珠不知给沈老爹老口子灌了什么汤,现在没别家说话的余地。
“说太复杂,怕大家听不懂。现在京市房价特别便宜,只要买了房就能农转非,成为京市人。京市啥地方,从前的皇城根儿,咱们老沈家要是能搬到京市,肯定一代比一代出息。”
沈明珠眉飞色舞,为大家勾勒出美好蓝图。
沈老爹咂吧着嘴,语重心长的看向沈建国“老二,明珠的话你都听进耳里了吧。老爷们做事儿,不要让女人瞎掺和。明珠也不是白借你们钱,她愿打借条,给两分利,等工作了慢慢还。到时候能转户口,你家明理头一个转到城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