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默默在心里给惊慌老人的队伍里加上一个他自己。
可是没办法,他是村长,他得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所以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
“领导的文件已经下达,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咱们得响应那位的号召,还有别的问题吗?”
“村长,俺们家就孩子他爹一个壮劳力啊,孩子他爹炼钢去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咋办啊?”
“有啥不知道咋办的,明年春播完后才走呢,家里没有壮劳力怕啥?
以后都是大家伙一起搞生产,一起吃饭,不怕没吃的。
家里那点活你和孩子们就先辛苦辛苦,实在干不来的,来找我。
总之为了大事业每个村子最少出一半以上的人。这是死规定。”
“那都是死规定了咱们反对也没用啊!那还开个啥会?”
“这种生产模式在外省已经开展,我们这块儿还是第一次弄,开会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一声。
以后有什么情况和不满都可以去找宋书记做个登记,每隔一段期间生产队的队长会带着大家的意见去镇上反应情况。
镇上核实一下再反应去市里,一层层递交,最后我们的意见会被上面的人重视和采纳的。”
“再说一句!
今年的公粮指标已经下来了,刚才领导过来的时候顺便带过来了,平均每个人八十斤粮。”
第33章
“什么?每个人八十斤?
咱们一年的口粮指标最多也才五百二十斤,都不够吃。
统购粮卖出去才六分钱,不够吃去镇上买粗粮都要六分七。
还得要什么粮票,一趟下来所有钱都买粮了都不够吃。
现在指标翻了个倍这让人怎么活啊?”
“是啊,这个事儿必须向领导反应!”
“就前年五六年那时候一个人才十几斤,结果去年五七年就翻了差不多两倍,一个人就得交四十斤。
这就已经够呛了,今年还要收八十斤,不让人活了?
去找政府去。”村民们听到这个指标都很愤怒。
“找了也没用,这个事儿我也问过领导了。
国家从五三年就开始了增产不增税的政策了,税收指标是按产量的百分比来算的,和前些年一样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七。
主要是这些年粮食产量一直都在增长。
按每一百斤出七斤这个算法平均到个人的头上就是八十斤了。
今年实际上公粮并没有增加。”
“没增加怎么个没增加法?
这地里年年收成都一样,这口粮越交越多,这叫没增加?
你那个什么算法我们听不懂,但是粮食是实打实交出去的。
你看我们天天都吃不饱,村长你也是知道的,乡里乡亲的有没有一个胖的?
吃不饱就算了,断人活路我们要去县政府抗议。”
“抗议,抗议。”
村民们都激动的举起手来抗议声不绝。
眼看着要出事儿,村长赶紧说:
“从明天开始不就是要吃食堂了吗。
不管公粮交多少,上面领导说了,食堂每个月都做一次大肉,每个星期做一次精粮。
每天都要做到让人民群众吃饱饭,可劲的供应,只要不浪费,大家可以敞开肚子吃。
而且除了公粮以外没有统购粮了,交完公粮都留着自己吃。
全国其他地方粮食都是高产。
像我们这里产量不高的地方特别少。
我们可以把实际情况上报上去,先把公粮交上去,然后再申请救济粮。
上面会发粮的,只要大家努力干活,吃饱饭是领导跟我保证过的。”
村长这么一说,大家的情绪果然平复了不少。
如果粮食不够吃了上面还给发粮的话别说一人八十斤了,就是交一百斤一千斤的公粮也无所谓。
反正不够吃还有救济粮呢。
出于对村长的信任,大家全部很好的接受了这次开会提出的几点要求。
“对了,特别说一下猎户老张家啊。
他家没地村里人都知道,以后生产队的工作张家的人也要参加。
而且也参加分粮,无论是张家,还是今后村里别人去山上打的猎物,都不可以送去镇上私自售卖了。
参加完劳动,大家有空可以组织一起捉鱼摸虾,打猎什么的,猎物送过去食堂一起加餐。
私自打猎的也得送去食堂,一旦被发现谁家有只顾自己的自私利已行为,一律要去队里接受再教育和处罚。”
“村里从明天开始也要选几个小伙子去镇上公安局接受教育和培养。
生产队里也要有民兵组,专门负责不积极配合生产的村民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送到公安局**和枪毙,和那些臭地主一个待遇。
希望大家都记着点,别轻易犯事。”
这么说说闹闹的天也黑了,地里的活没法干了,大家也都三三两两的回家了。
一路上也都在讨论今天开会说的事情。
欧蓉是知道后世的一些资料的,虽然知道的并不详细,大概还是清楚一些的。
当然知道这个大食堂根本就办不了几个月,就是不能直说。
姐姐,姐夫也直接来她家了,主要是因为地窖挖好了。
但是以后粮食都直接拿去食堂,估计用不上了。
不过就算不用也得和老丈人说一声,顺便聊一聊。
以后都不能在家做饭了,铁锅也都得交上去。
那四丫神仙地里的粮食怎么办?
也得问问四丫,别看孩子小,主意大着呢。
没人知道欧蓉的空间里还有一个可以无限叠加的仓库。
姐夫还以为地里的吃的是长完了就要收起来,收起来吧也没地方做熟。
不收吧,明明天天都能长粮食的地,不收又太浪费。
姐夫想着如果小孩儿没主意的话不如偷着到镇上或者市里卖了。
地窖老丈人不要的话,正好可以存点四丫那些粮食菜啥的,还能做点腌菜。
运输不方便就提前一天把牛车借过来用用,然后天不亮就偷着去镇上拉一车,先卸货去国营饭店就行。
这事儿要是真要干还真得仔细琢磨琢磨。
一到家欧蓉还没进门,就被大姐拉着一起去厕所。
没办法进屋子里说欧蓉的事儿,家里就那么点儿大不方便,只能去外面说。
姐夫张武和欧老根进屋了,二姐估计在做自己结婚要用的衣服。
欧蓉被大姐拉到稍微远一点的空旷地方,看看左右没人就开始问欧蓉的打算。
五十年代八岁也已经能当半个大人了,大姐相信欧蓉是听懂了今天开会的内容的。
大姐一问欧蓉想都没想就开口问大姐:
“我们明明有好吃的为什么一定要吃不好吃的?
偷偷吃不行吗?”
“没有锅啊。”
“能不能让姐夫去镇上找人偷着换一口锅?
昨天菜地里又能菜换肉了,只是等的时间长点而已,那也比咱们一年吃一次好。
一个月就能吃一次呢,以后做肉的机会多,我想吃肉啊姐,难道有肉都不能吃吗?”
“啥?连肉都能换啊?”
大姐本来以为关于小妹的菜地问题再也没什么能惊的到她了,没想到今天又被惊了一惊,真不愧是神仙的东西啊!
“嗯,不止能换肉,还能换海鲜呢!
大姐啥是海鲜啊?好不好吃的?”
“大姐也没吃过,不过神仙的东西肯定好吃。”
“那明天让姐夫偷着买口锅呗!
就藏山里,我姐夫不是和大哥在挖地窖吗!
谁也不知道正好啊!
家里不让做饭!
我们就去山里做呗。”
“行,晚上我回去和你姐夫说说!快回去吧!怪冷的。”
刚进家门口二姐就笑嘻嘻的塞给欧蓉一个东西。
“这是什么啊?
花花绿绿的真好看。”
实际上并不怎么好看,但是一猜也知道是二姐给自己做的,欧蓉怀疑是衣服,结果打开一看是个小书包。
虽然没有城里孩子军绿色的斜挎包那么好看,只是用各种大大小小的碎布拼拼凑凑的一个小书包。
但是二姐临要结婚还赶着给自己做书包这份心意把欧蓉感动坏了。
欧蓉飞扑过去一把抱住二姐,拼命的流眼泪,这一刻她好像真的变成了八岁的欧光荣,心里暖暖的,烫烫的。
“哎呦!看看我们家小丫头,还哭上鼻子了。”
大姐打趣欧蓉,拿着书包反复的看:
“爱儿的针线活真好,针脚细密结实,我就不行,这书包还真挺好看的,这些碎布头攒了好久吧?”
别看小书包是用碎布头做的,这个时候碎布头也是有用的,不少人要呢。
攒一年也能做件衣服,就是有点费线而已,所以在乡下能做起这么一件衣服也不容易。
“也没啥,给自己做身红衣服完了顺便做的,不费什么功夫的。
正好刘家拿的线和布料都有多的。”
二姐羞涩的笑笑,就算这个亲事并不好,那也是将要做自己丈夫的人,刘威没什么错,自己也不埋怨他。
她会好好和刘威过日子的,就算刘威身体不好,没准好好的照顾也不一定会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