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牲畜拦也是,不能缺人,必须有人二十四小时值守。”
几个人的小会开的挺晚,以后第一生产队的真正的管理阶层,真正的发展方向,都在这一个晚上定上了雏形。
执法队的人走了七天以后,大队部迎来了除了镇长以外的第一批客人。
王庆安粗略一看,曾经最好的大发生产队的几个队员们,还有别的生产队的人,细数一下好多熟人,都是在镇上开会的时候时常见的。
“何队长?你们怎么来了?”
“王庆安,我是不愿意过来的,但是出于联盟需要还是要问一问你,你们第一生产队可愿意进镇里的生产队联盟?”
“什么联盟?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啊!”
“最近新建的,我们镇附近所有的生产队都参加了,你这里是最后一个队了。”
“哦!那我也参加。”
“那你就准备准备,我们这就去镇政府。”
王庆安忙准备回家换衣服:“那你们要等等我,我回去换个衣服。”
一边走还一边问:“是不是临时开会?不过这次开会的事儿是因为啥知道吗?咋是你们来通知的呢?”
“不开会。”
王庆安一下子顿住了脚。
“不开会?不开会去镇政府干嘛?”
“去要饭。”
王庆安一个趔趄:“要饭?”
说完憨憨笑笑:“你们是说救济粮吧?哎呀我说,去了也没用,救济粮又不是不给,的等发下来以后才行啊,发下来就会通知了,我们不用去了。”
另外一个队长说:“不是催救济粮,是真要饭,乞讨,懂不懂?”
“什么?”王平安瞪大了眼睛:“这是要闹事儿啊?别算上我,我不去。”
开玩笑,去了他的升官之路怎么办?
“你不去,第一生产队要去。”欧有信慢慢走进生产队大院。
早在浩浩桑桑来了这么一帮人的时候欧有信就接到了通知,赶过来以后,负责看着王庆安的村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王庆安事情的来龙去脉。
现在的第一生产队,虽然王庆安仍然是队长,但是可不是队长说了算的时候了,这事儿王庆安做不了主,去与不去他说了不算,欧有信说了才算。
“去?欧有信,耽误了我正事,别怪我心狠!!!”王庆安恶狠狠的看着欧有信。
欧有信没有把王庆安的狠话放在心上,转身问何队长:“需要多少人?”
“反正秋收都完了,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做,能活动的都去,人越多越好。”
你们没有我们可有大把事情做呢,欧有信无语的想。
“我们队的人看他们自愿吧!我回头问问他们,什么时候行动?”
何队长不屑的看了一眼王庆安:“明天中午午饭前小镇熟水店集合,我们几个队已经和队员沟通好了,除了身体不好的,八岁以下的孩子,和几个照顾孩子的老人,妇女都去。”
“你们队的王庆安既然不参加,可得把他看住了,省的他提前去镇上告密。”
欧有信点点头:“放心吧!那明天见。”
几人在王庆安愤愤的目光中离开。
今晚王庆安恐怕要在大队部过夜了,欧有信交代人看着王庆安,连家都不许回。
当晚回去一统计,队里全部的队员都愿意去,特意留下三分之一的队员留守,剩下两百多号人浩浩桑桑就往镇上去了。
等到了以后镇附近的熟水店附近站满了人,只有几个队长在里面,欧有信他们一到人就齐了。
粗粗算一下最少千余人。
“好了,人齐了大家都散开,去镇上挨家挨户的去乞讨,人流量大的街面,工厂,医院附近多去几个,去年纪大的。”
“剩下的女人,小孩,老人,都去镇政府,我们几个队长不方便去镇政府露脸,随便跟着哪个队伍走都行,天黑了以后集合。”
“这次非得把事情闹大,我们的粮食问题不能解决,我们就天天来。”
“知道了!”
“明白了!”
大家都附和着。
“那行了,不耽误时间,趁着镇上人正好到饭点,解散吧!”
“哦!对了,镇上凡是有食堂饭点的地方也多去些人,尤其归公家管的国营饭店,给我把门堵住,让吃饭的进不去最好。”
农村离城里路途不近,交通不便,其实队员们每天这么跑真的非常辛苦,但是这种抗议,也是弱势群体能想出来的唯一的反抗办法了。
眼瞅着冬天了,粮食问题不能尽快解决,树皮都没得吃,真的只能等死了。
这回农民们是发了狠了,就算死,也非要死在镇政府门口不可。
让你那我们的救命粮,我们就在你门口要饭,要不到就饿死在你家门口。
第77章
从第一天开始镇长还有无数的工作人员就在安慰, 劝说,希望村民们能相信他们再等上一等。
这回大家都是铁了心的,并且团结一致, 一步都不肯退让, 救济粮不下来, 他们就是不走。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镇发生的事件, 但是性质太恶劣了,瞒不住, 镇长没办法只好打了报告。
不过在打报告之前,事情通过各种渠道已经传到了各个领导的耳朵里,包括来龙去脉也都一起被制成一份资料,到了该到的人手里。
虽然事情并未见报,但是有点关系的人都知晓, 都在关注。
看完事件资料,中央一片震怒。
镇长那也是代表政府, 是党员,任何一名党员都代表党的脸面,更不能德行有亏,竟然收走了村民们秋收的所有粮食, 就算国家再困难, 这种做法也是不被允许,不能接受,更加不能姑息的。
爱国?作为一名干部,如果连自己的人民都不能爱何谈爱国?
处理办法下达的非常快, 都是电报直接传达的指令, 所以五天以后桃源县就已经收到了命令。
全数返还村民们的粮食,考虑受灾情况这一年的公粮给免了, 镇长也被罢免了。
跟这件事有关的所有领导全都被一撸到底,没被批斗,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还没到最敏感的时期。
此次桃源县事件以农民胜利告终。
镇长一被罢免,王庆安所有的指望彻底没了。
进城之路无望,生产队权利被架空,就连曾经鞍前马后的小弟们也变了一副嘴脸。
虽然王庆安还是队长,但是也只是一个称呼罢了,就像王庆安的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到了明年,恐怕连仅剩下的一点称呼也没有了。
王庆安恨吗?当然。
说是恨之入骨也不为过,可是没有反抗的能力,他就像是一条毒蛇,默默的潜伏在人们时常出入的地方,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狠狠地反咬上一口。
王庆安的心里没人在乎,这年代,活着都如此艰难,心里问题?那就是没事闲的在无病呻吟。
既然生产队可以自己做主了,又有良种,又有牲畜,多种几亩地的不好吗,多养几只鸡不好吗?谁有那精力管你王庆安?山上是进入正轨了,可是生产队这么大片大片的地一切都是刚开始,忙都忙不过来。
欧蓉带回来的城里人又来了,这回多足足来了五辆大卡。
之前的咸肉,腊肉,风干肉,香肠,血肠,还有些新鲜肉,全都被搬空了,还要重做一些。
日用品不缺了,钱也不缺,吃的也走了,就想要盖几栋房子,土房子也费不了什么,等冬小麦种完了,从欧家开始,全村人都想加个两三栋土房子,人口多的现在就住不下了,人口少的也为了未来的孙孙们做上准备。
不趁着有钱有闲的时候弄,万一以后又没钱了呢?
五辆大卡都是军区的车,三辆车装的肉类,还有一辆车,装了满满的粮食。
本来国家的物资是优先提供给军人们的,和苏联的情况不好,万一打仗了呢?总不能派饿兵去吧?那都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冲在人民的最前线的。
可是自从出现的乞讨事件之后,各地方闹灾的民众都不同程度的制造了各类事件,受灾严重的地区,跑去政府打砸,生产队的队长带头跑去收粮队,抢走了仓库里的粮食。
法不责众。
再加上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农民们也不至于这样,领导们也都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需解决。
虽然农业部报出去的产量几十亿吨,但是实际上的收获就那么多,不是吹多少就能真有那么多,农业部的人也不是神笔马良靠画就能画出粮食来。
那么多的粮食缺口,运送去苏联的已经送走了,追也追不回来,能怎么办?拆东墙补西墙吧!
所以救济粮都是从军队粮仓里来了,从军人口里面抠下来的。
群众能吃饱的时候好的优先军队,但是群众吃不饱的时候,就要反过来优先群众了。
这年代的军人本来就苦,吃的用的都已经是最低标准了,和后世的不能比,后世上了军校不但不花钱,国家还倒给钱呢。
现实告诉后勤部的领导们,标准还能再低些。
可是一天到晚只喝粥,怎么有体力完成各种训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