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开车来的,回苗圃大院时,正赶上吃晚饭。
天气日渐凉爽,沈老爷子从杂物间把十几年前的红泥小火炉拎到院子里,燃上木炭,架上烧烤架,说要给孙女烤肉吃。
肉、鱼、蔬菜一早码上腌料搁在冰箱里,过个夜刚好入味。沈老爷子先夹几块牛排放到火上,滋啦滋啦的响声特能勾起食欲。“人哪,吃饱穿暖就该开心,别愁这愁那的。”
沈念心知爷爷怕她因离别而伤感,到水池边洗净手,搬张小板凳坐下:“我想吃烤茄子和烤韭菜。”
猫狗闻香而来,花卷老成持重,盘在沈念脚边静待恩赐。肉包到底年轻,激动地乱蹦乱跳,甚至试图偷吃。
沈老爷子曲指敲打狗头:“老老实实的,一会赏你几根骨头。”
此牛排非西式牛排,而是在肉摊上用大锯子锯成一片片的牛脊骨,骨多肉少,啃起来忒过瘾。沈老爷子负责翻面,沈念从边桌上拿调料往上撒,肉变色后再烤分把钟就算熟了。
奶奶也坐下,跟沈老爷子满上一杯酒,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烤肉香。“行啦,开吃。”
肉包巴巴地等着,终于得到块牛骨头,摁在脚下一通猛舔。喵也有,它不像狗子那般没见过世面,慢条斯理地磨牙。
“茄子、豆角、韭菜还有辣椒都是在菜园子里摘的,方便不说,比外头买的吃着放心。”
有菜必会生虫,因为给自家人吃,农药是断然不会打的,他们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消灭掠食者—手捉。捉到的菜青虫对鸡崽儿们来说,是绝佳的补品。
沈念笑笑:“味道也不一样吧?有几个老头老太太能吃到孙女亲手种的菜。”
沈老爷子一脸满足,嘬口酒,笑道:“你爸特意打电话来,问你情绪怎么样。又不是小屁孩谈恋爱,天天腻歪在一块,人长大了有许多事不得不去做,你得学会理解。”
“知道,您看我,不挺好的么?”沈念用筷子夹块肉,一口吞下,“您和奶奶这么喜欢乡下,就留下来多住段时间。让我过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生活。”
“行啊,你奶奶还说,过两天把咱家那个黄铜火锅找出来,在院子里涮羊肉。”
沈家人爱吃,且不嫌麻烦,养得沈念嘴巴刁钻,在异乡最不习惯的便是用快餐虐待五脏庙。家里有红泥小火炉、黄铜火锅不是稀奇事,细算起来,小半家当皆与吃有关。
幼时沈念体质不太好,总爱生些小毛病,多亏有老妈和奶奶换着法儿弄好吃的,才给养得健康白胖。
齐妙最爱来沈家蹭饭,他们舍得吃,会吃,加上长辈们说的隔锅饭香,孩子多了好养活,两个好姐妹哪怕饱了也要再硬撑几口。
烧烤味道厚重,主食沈奶奶预备的是姜丝蟹肉粥。初秋毛蟹便宜,这家伙个小肉少,蒸着吃不过瘾,老太太惯常的做法是把蟹肉剔出来熬粥,或者剁碎包饺子。
剔蟹肉的活儿非沈老爷子莫属,他收藏着整套精巧工具,据说是厨师朋友送的,专用来拆分大闸蟹。
把条烤鱼挑食得干干净净,又吃些蔬菜,沈念到厨房盛粥。不得不承认,奶奶熬的粥还是二十年前的味道,熟悉的香气像是已经浸透到她的骨血里。
许是家的氛围太温馨,又或者午后开长途车过于乏累,饭后沈念陪爷爷奶奶散完步,躺床上居然秒睡。第二天花卷跳上床把她踩醒时,沈念第一反应是赶紧摸手机。
齐云笙早抵达目的地,发信息沈念不回,打电话没人接,猜测她可能是睡着了,不禁失笑:在机场一副泫然欲泣的可怜样儿,怎么回到家就把他扔脑后勺去了呢?
两地时差八小时,沈念推算一下,那边现在是深更半夜,他要倒时差,暂时还是别打扰他。
她跳下床趿着拖鞋去洗漱,奶奶在院子里给菜浇水,扯扯塑料水管,说:“昨晚云笙联系不上你,给你爷爷打电话说到了,住宿条件挺好,就是特别热,让你放心。”
沈念脸颊微微发烫,身为女朋友她太不称职了!沈奶奶却欣慰地说:“我还以为你会睡不着呢,谁知跟小猪似的,叫都叫不醒。”
考试已在网上报名成功,沈念决定齐云笙不在的日子里,都埋首苦读,争取一年全科通过。
运动完吃完早饭,沈念闭关听网课,她以前工作中多用QQ交流,笔记本上设置成自动,课程刚听十多分钟,居然收到齐云笙的讯息:“醒了?”
沈念噼里啪啦地回复:“你那是凌晨吧?怎么不睡觉?”
“起来上厕所,看到你在就打个招呼。要视频吗?”
沈念担心他聊精神了没法入睡,狠心拒绝:“你先休息,下次聊,我在听课。”
齐云笙发个生气的表情包过来,“老师有我帅?”
第82章 美食手账35
沈念瞅眼屏幕上中年发福且秃顶的知名教授,不得不让步:“只聊一小会儿。”
齐云笙房间里亮着盏小夜灯, 昏黄的光映照得脸部线条异常柔和。长途飞行并未使他显露出疲态, 沈念这种贪睡的人一直无法理解,医生们的体质似乎与常人不同, 太能熬夜。
“住宿条件还不错,和心外科的男同事合住一个套房。就是吃得不习惯, 当地人做什么都喜欢放辣椒。”
“那你多尝试海鲜,清蒸的总不至于也放辣椒吧?”
“这边绝大多数用油炸, 然后蘸酱, 酱是捣碎的辣椒做的。”怕沈念担心, 齐云笙又补充道:“幸好队里有厨艺不错的前辈,得空可以自己做中餐解解馋。”
两人琐琐碎碎讲半天, 期间沈念多次提醒齐云笙该去休息,他厚脸皮说亲亲我就挂。沈念不好意思对着手机做出羞人举动, 话题一转, 又没挂成。
这天本就日上三竿才起床, 再打个岔, 两节网课没听完,奶奶在外头喊吃午饭。学习计划被打乱, 但心里特满足,跟齐云笙聊电话就跟充电似的,末了沈小姐又是条好汉。
齐妙因重感冒咳嗽请假在家休养,沈念同她约好午后过去探望。九月正是酥梨上市的时节,梨子清热镇火, 理气化痰,沈念决定给好友捎一箱过去。
酥梨原产地与小镇隔几个县城,那地界的秋梨出了名儿的甜,水分足,成熟季节不及时采摘的话,掉在地上会直接摔成一滩糖水。
苗圃曾经有大片梨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沈念至今记得梨花如雪盛开的美景,后来大约因为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全被砍光种上树苗。
好笑的是,时隔二十年,为建设美丽乡镇,又由政府在郊区出资重建桃园、梨园。人哪,总是破坏完了才后悔。
许天玏在幼儿园,齐妙公公婆婆跑邻居家打麻将消磨时光,家里就剩她一个人。沈念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一箱梨抱上去,转身下楼拿奶奶给齐妙新杀净的两只老母鸡。
沈奶奶说,鸡汤能缓解感冒症状,初秋天气忽冷忽热,多半是贪凉导致的。齐妙歪在沙发上恹恹的,低声说:“给我也是浪费,他奶奶熬鸡汤不去鸡油,太腻我喝不下。不行放着等周末我自己炖。”
她打小胖乎乎的,身体结实甚少生病。现在是孕早期,不发烧也不敢随便吃药,只能硬抗。
沈念见她这个样子,索性把鸡拎到厨房,“我先拿高压锅炖一只,够你吃两天的。用鸡汤煮面发发汗,说不定就好了。”
以她俩的关系犯不着瞎客套,齐妙也没拦着,靠在厨房门边陪沈念闲聊:“我哥走了,你是不是挺不习惯?”
“还好,”沈念在水槽边把老母鸡冲洗干净,“之前他在上海也是一周见一次。我这人反射弧长,目前还没觉得想他到非见不可的地步。”
齐妙不晓得沈家老头老太呆镇上没回去,想邀请沈念一起过中秋:“反正有孩子爸爸和奶奶烧菜,累不着我,添双筷子又不麻烦,你总不能让一个人过节。”
“我爸妈都回来,团圆佳节肯定不会一个人啊。”
齐妙笑笑:“瞧我,光顾着拿你当成自家人待,忘了还有叔叔阿姨他们。”
沈念把鸡放案板上,拿大菜刀用劲一剖两半,肚子里的黄油全掏出来扔掉,“当自家人你得叫我嫂子!这样行了吧?油都没了。”
“可以可以。也就你舍得这样待我,要是玏玏奶奶在,一准要唠叨,扔掉太浪费,吃进肚子里才是真的。”她学老太太学得声情并茂,逗得沈念咯咯直乐。
鸡汤炖好后,齐妙很给面子地喝一大碗。沈念打量着好友的腹部,平平的,丝毫看不出怀孕的样子。“要到几个月才显怀?什么时候宝宝会在肚子里动来动去?”
“有早有晚,每个人不一样。”齐妙坏笑着问:“怎么,你想给我生个小侄子?”
“嘁,我自己怎么生?想要也得等你哥回来呀。”
“哪种避孕方式都不是百分百有效,我们二宝就是意外,说不定你已经有了呢。”
她作势要摸沈念肚子,沈念慌忙躲闪,两人像小时候那样嬉笑打闹。正玩得起劲,老太太接完孙子回来了,沈念忙收起傻笑站起来打招呼:“阿姨好。”
奶奶没开口,许天玏背着小熊书包率先冲过来:“舅妈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