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自己加码,她又顺便用轻松的语气说了几句:“……哎,你不知道,晚上下班人可多了,地铁都不容易挤上,有的地方还要倒公交车,每次来来回回,折腾得我死去活来的……这几天我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
其实这话倒也是实话,李如洗最怕挤公交地铁了,她只在大学期间挤过,毕业了爸爸妈妈就给买车了……她是宁可开车堵着,也受不了跟人去挤。
但李如洗本来并不是喜欢抱怨的人,这话里还隐隐有点撒娇的意思,自然是为了让张敏知道她付出之多,心情之切,不好意思再在买房的事上跟她对着干。
容易么?连这一招都使出来了!
不过还是有用的,等到她说:“接下来就是周末了,你能休息吧?咱们一起去把这几套房子都看看吧?”张敏果然叹了口气,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到了周末时,果然,他一大早就穿戴整齐,陪着妻子去看房。
张敏妈妈听说儿子儿媳有应酬,周末又要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十分生气,嘴嘟得能挂油瓶。
张敏和于晨洁没有车,少不得还是要倒公交倒地铁,李如洗打起精神,陪着张敏去挤。
幸好她这时候的身体是于晨洁的,健康得很,活力充沛,要不然真是扛不住的,她自己的病躯,像她装修之类用心力不大用体力的还行,像挤地铁这么耗费体力的可着实不行。
他们每到一处,李如洗都仔仔细细指点每处房子的好坏,十足细致又十分公允,再加点畅想未来的料:
“这个房子采光极好,有个阳台,虽然不算大,以后可以养些绿植,放个摇椅,还挺惬意的。”
“……就是得房率差了些,这房子实际面积只有五十多不到六十平米,这还是阳台算了一半面积……”
“这边的次卧只有一个小窗户,算是个毛病。”
“这片的学区听说属于正在建的某某小学的分校,孩子读书还是方便的……唉,要不是为了孩子读书,我也不这么费劲折腾,听说以后学区房要三年以上才算呢……”
“……这一套是八楼的,另一套和它户型一样,但是三楼的,我怕采光不好。”
“这套要大一些,客厅更宽敞,但是价格高不少,咱们预算不一定够。”
“不过这套的客厅和客卧都大不少呢,尤其是客厅……”
……
上午看完了通某区,下午看石某山区,两个都是五环外,一东一西,风格大相径庭。
一个几乎是在农田上新建的城市,房子都是新的,配套也是新的,软件虽然可能略逊于城区,看上去却是十分繁华;一个则是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的了,房屋都相对陈旧,居民年龄段也偏大一些,有点别的城市的老城区的那种感觉。
而两者也有相似之处,都是一条直线的地铁通过来,分散成不少站。
这种比起天某苑或回某观那种十万人挤两个地铁站的,要略微好一点。
相对学校的数量也要多一些。
“这边房子老,老房子难看不难看倒无所谓,但是一个是贷款麻烦点,另外就是布局问题,跟咱们租的房子一样,厅小,可能放不下沙发。好处是总面积小,得房率高。还有就是这种二手房带装修,虽然装修很老,但是还能住,稍微买点家具家电就行……还没污染呢,挺好的。”
“……这个我还挺喜欢的,厅还算大一点的,卧室虽然不大,也够住了……”
“看这里,这儿可以做个壁橱。”
“这个房子附近什么都有,挺方便的,对口学校也不很差。”
“这间次卧可以做儿童房,虽然小点,贴上粉红或粉蓝色壁纸,配点水玉或条纹,买个松木高架床,下面放书桌衣柜……多漂亮的儿童房呀!”
“主卧窗口看出去能看到一点公园呢!”
“这一处也不错,你看,六十多平竟然能做出三居来!就是厅太小了,不得用……”
“这楼层不高不低的,倒是挺好的,而且板楼南北通透……”
“这套的厨房挺好的,是明厨……就是卫生间是暗卫。”
这些絮絮叨叨的话,对未来的展望,再加上买房时办贷款时一些张敏所不知道的术语,开启了张敏心里的向往。
他看着妻子指点着未来的生活,觉得心里满满的,渐渐也十分渴望有自己的一套小房子,再小,再破,妻子都会令它温馨,扬其长避其短,使它成为一个干净又温暖的小巢穴。
不用再四处奔波,不用遇到什么家居物品都不敢买,不用担心被涨房租和被房东赶走……
如果能买房,真的太好了。
可是,他们俩卡上才六万块钱啊!
两人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没敢在家里聊,领着孩子去了小区健身处,才聊起来。
张敏和李如洗差不多,也是看中了通某区和石某山区各一套房,但是通某区那套他看中了更贵的一套。
李如洗便细细给他算要多少钱,首付多少,月供多少。
最后两人统一意见,觉得通某区的新房虽然看上去更现代,住起来也可能更舒服些,但是从学校考虑,和不用装修考虑,还是石某山区的更理想一些。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房主不肯接受公积金贷款。
张敏说:“当然是公积金贷款好了!利率低,首付低,贷款年限还长些……”
是的,李如洗算了一下,如果能拿下公积金贷款,那套四十六万的,首付只要不到十万,加上契税和中介费也才十一万,贷款如果贷二十年,一个月是两千出头,公积金就能覆盖一千多,他们自己付不到一千,比起租房子还轻松点。
而首付的这十一万,他们可以稍微借个五万,等申请的公积金下来,就可以还掉了。
这样一算,简直希望就在眼前!
连张敏都充满希冀地说:“如果那个房东肯答应就好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说定
择定了两人心目中最合适的房源,那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劝服房东接受公积金贷款。
这一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未必那么难。
李如洗略微想了想,觉得再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比不上动之以利。
“给她加钱吧,一万不行就加两万。”她说。
其实,房主们不愿意接受贷款,尤其是公积金贷款,主要还是怕麻烦和嫌等待时间太长。
尤其公积金贷款手续冗杂,放款又慢,要等好几个月,而房款几个月的利息也算少呢!
所以,若是能多给钱,给的钱足以抵得上几个月的利息和房东的麻烦,别人未必不会心动。
何况此时房价虽在谷底,但许多人还在观望,盼望着房价进一步下跌,最好跌到奥运之前的水准。
所以,尤其这样的二手房,并不好卖。
因而李如洗觉得只要加钱,对方同意的可能性极高。
此时的老北京房主们眼界还没后来一套小破房子卖几百万时那般高,两万块钱还是挺看得上的。
毕竟房价才不过四十六万而已。
对于李如洗来说,两万块钱自然是小钱,但她能毫不在意地说出口给房主加两万,却也是考虑了即使加这两万,对于张敏于晨洁夫妻俩也还是千值万值的,而且,两万块钱也不过是他夫妻二人两个多月的薪水,也并不是出不起,再者又是打在总房款里的,不过是首付多个几千,月供多个百十块钱的事。对于愁于一时掏不起首付的张敏于晨洁夫妻俩,并不曾增加过多的负担。
可对于张敏来说,一时实在愕然。
他们夫妻俩积蓄才六万。
总房款才四十六万。
他们平时生活十分节约,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销。
于晨洁作为家中主妇,尤其节省。
此刻却口气如此干脆,如此大,怎不叫张敏惊诧?
而且这会儿买房,只有往下砍价的,没有往上加钱的……
这行为实在有些傻。
李如洗看他难以接受,便细细给他算,多这两万,首付增加了多少,月供增加了多少,又给算若是他们不能公积金贷款,改成商贷,首付要付多少,总利息要增加多少……
明明白白摆在面前,张敏不得不承认,即使是给人家加个两万,也比商贷划算多了。
他想了半天,才干巴巴挤出一句:“要是两万人家还不肯呢?要加到三万吗?……”
李如洗想了想,摇了摇头:“两万要是还不肯,三万也不会肯的……要说加到四万,那可就太不划算了,咱们就考虑别的房子了。”
张敏沉默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妻子怎么就知道“两万人家不肯,三万也不会肯”,想不明白他就把这个归结为女人讨价还价中锻炼出来的技能。
他想了想,问:“如果对方同意?……”
李如洗立时接上:“那我们再借五六万块钱,等咱们公积金提取出来还掉就行了。”
五六万真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跟谁借钱,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到底跟谁借,也是个问题。
但两人此刻却不约而同都没有去仔细商量。
反而是张敏踌躇了一下之后,说:“那个……这事没个准信之前,能不能先别告诉我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