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看着潘老师,不自觉想起了那句话,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来形容面前的潘老师,一点都不夸张。
“艳儿,喊你了,”刘华突然推了下妹妹的手,“要不,我帮你去领?”
刘艳回过神来,才发现,潘老师正在喊她,喊她上去领成绩册,还有奖状,第一个喊的就是她,黑框架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贼亮贼亮的,看她如同看稀世珍宝一般,脸上夸张的笑容,更是遮都遮不住。
几乎一瞬间,刘艳就猜到了原因。
“我自己去。”刘艳起身说道,二哥刘华连忙站起来,让出位置,让她过去。
果然,刚一靠近讲台,潘老师就上前一步,朝她竖起了大拇指,“你这次考得很好,不仅是我们班第一,也是全年级第一。”说完,引发班里的一连串震动,哇塞的惊叹声此起伏彼,二哥刘华更是得意洋洋道:“我就知道,我妹妹最厉害了……”
“安静,安静。”
潘老师用粉笔刷敲了下讲台,发出咚咚地声响,大家才安静下来,潘老师满意地点头,笑容满面地先给刘艳刘艳颁了张奖状,让她站在讲台上举着,然后面朝整个班上同学,含笑道:“这次期末考,我们班刘艳考了全年级第一,她是我们班最小的,你们以后要多多向她学习,她就是你们的榜样,哪怕在普通班,也能考第一,你们听到没?”
“听到了。”同学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如同雷鸣般,震天响地。
然后又听潘老师特别高兴道:“现在,我们用掌声祝贺刘艳。”说着,带头鼓起了掌,掌声响了好一会儿才停。
刘艳站在讲台上,看到二哥刘华拍手掌,拍得最起劲,比他自己考个第一还起劲。
在台上做了将近一分钟的布景墙,刘艳领了成绩册和作业本,还有那张奖状下去了,回到座位上,二哥刘华凑了过来,摸了摸那张黄底红框黑字的奖状,笑咧着嘴道:“和大哥以前带回来的一样,不,比大哥带回来的还要好看。”
发成绩册是按成绩依次发的,第二名第三名接连上台,前五名都有奖状,再后面的,只有成绩册和作业本。
刘艳终于明白岑川为什么上学路上就开始发愁了,他几乎是倒数几个上台领的,比二哥刘华还惨得一批,二哥数学考了七十分,语文刚刚好考了六十分。
因此,二哥打开成绩册时,整个人高兴得不行,“太好了,语文有六十分,我及格了。”欢呼声,直接引来讲台上的潘老师侧目,潘老师没责备他,反而笑着鼓励一番,“刘华,你这次也不错,进步很大,跟你妹妹好好学,下次争取再提高提高。”
“好的。”刘华郑重地答应,声音很大很欢乐,整个人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
发完成绩册和作业后,潘老师先训了一段话,最后又叮嘱一遍,“同学们,记住了,暑假别光顾着玩,把作业做好,下学期来报道,作业没完成的,不给报道,记住没有?”
“记住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道。
“好了,散学了,祝同学们暑假玩得愉快。”
潘老师一宣布完,班上立即响起一片欢腾,“哟,放假咯,放假咯……”叮当哐当收拾书包,把凳子翻到课桌上,三三两两地冲出教室,一个个活力十足。
潘老师还没有离开,走下讲台时,都快让几个同学冲到了,他索性站在讲台边上,及到看见刘艳和刘华收拾好书包,才出声喊住她,“等会儿,你们回去,去把你爸或是你妈叫到学校来,请他们到教导处来一趟。”
刘艳和刘华不由愣住了,叫爸妈过来干嘛。
要和他们一起走的岑川岑小胖,这事上,他最有经验,知道这是叫家长,吓得一溜烟先跑了,绝对不能怪他仗义,在他印象中,老师让叫家长都没好事。
不知道刘华那货,干了啥坏事,需要叫家长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帘幽梦 20瓶;
今天第一更~~
第160章 争抢
“……第一名不在一班, 那我一班还能叫一班吗?你们再看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别说第一名, 前十名都是一班的, 就三年级是个例外,你说说看, 这让我怎么做班主任, 带三年级一班, 做三年级的领头羊?再说了, 这么好的苗子,你们放在五班散养, 你们能安心, 我都不安心。”
“不管怎么说, 刘艳必须调到我们一班来。”
附小教导处办公室, 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何老师,斩钉截铁地向高主任表明态度。
“当初一开始,你们就不该把她放到五班去, 应该放到我一班来。”何老师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这次期末考试过后,更是怨念颇深,附小不比市里其他小学, 招生都会有一场入学考试,一直以来的传统,是根据考试成绩确定班级。
每次期末考试后, 成绩能冲进年级前十的,都会往一班调。
每学期会有一次机会,大家称之为调班现象。
“我之前都和你解释了,那名同学年纪小,比班上同学的平均少两岁,要和她哥一个班级,家长才能放心,”说到这,高主任耐着性子笑问道:“刘华两次考试的成绩,你也看了,你愿意接纳他进你一班吗?”
“当然不行。”那位颧骨高耸,一脸凶相,板着张脸的何老师,想也没想就否决了。
高主任无奈地摊了摊手,“就是了,你不愿意,我让我怎么安排,我总得考虑一下家长的意见。”
何老师听得眉头直接皱成一团,“学生在学校有什么不放心的,到了我一班,我自然会看好她。”
“所以,我让潘老师传话了,去叫孩子家长来,到时候,你直接做孩子家长的思想工作,只要家长同意,学校没意见,”高主任抬头,正好看到潘老师从外面走进来,又接着道:“你看,潘老师也没意见,还配合你,主动通知了学生去叫家长来,是不是?”
“是是是,”
潘老师连道了三声,笑得合不拢嘴,“我已经告诉刘艳了,只是她家的两位家长今天没空,要上班,有一个还去了外地,不过她也说了,后天上午,她爸会过来。”
“要后天上午?”何老师吃惊道,挑起眉梢,满眼怀疑地打量上下打量潘老师,“你确定你通知了?别你在中间搞什么鬼手脚吧?”
潘老师听了这话,也不恼,笑眯眯道:“哪能呀,刘艳都说了,他爸今天开始出差,去隔壁市开会,她妈在制衣厂上班,你要是不信的话,学生档案上有学生的家庭住址,你按住址找过去,亲自去看看,家长在不在家?”
看潘老师这般坦坦荡荡,何老师倒信了几分。
唯有旁边的高主任心中一疑。
刘艳的爸过来?
她如果没记错,上次那位刘局陪同媳妇孩子过来入学报道,做主的可不是刘局,好像是那位的孩子妈,看来,怕是刘艳不愿意转入一班来。
唉,何老师偏偏喜欢强求。
不到黄河心不死。
要是她同意刘华进一班,或许还有几分可能。
看着潘老师笑得跟弥勒佛似的,仿佛稳坐钓鱼台,毕竟好苗子谁都喜欢,连一向以老实人著称的潘老师,都耍了个心眼。
因为潘老师胸有成竹,也因为他一向脾气好,一团和气,不争不抢的,所以,办公室内的气氛,还算融洽,没有争吵起来,只有何老师时不时叫嚷几句,一个人唱独角戏,闹不起来。
此刻,对面附中的校长办公室,就没这么和谐了。
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初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蒋老师寸步不让,“……当初咱俩来王校长这儿,是你嫌弃不愿意要,推给我的,我还记得你说过的话:五年级没上完,六年级都没念,怎么能来上初一,该回去念五年级,这是不是你说的?”
“现在倒好了,哦,看着人家成绩好,想摘现成的桃子,我辛辛苦苦两个月,专门给你做白工呀,我告诉你,贺扬,没门,不可能。”
对面的贺扬,也即是初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三十来岁的大高个,体型微微虚胖,头上短发显得精干,推了推鼻梁上因着急身体前倾滑落下来的眼镜,“话不能这么说,蒋文英,学校设置一班的价值,就在于这儿,一班是好苗子集中的地方,我们没有像小学那样,每学期都可以调班,但初一学生入学的时候,可都是按小学毕业成绩分的班。”
“刘军这名同学比较特殊,他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没有小学成绩,当初担心他跟不上进度,所以,去了你三班,现在证明,他能跟得上,当然要调来我们一班,我们现在来谈,是来纠正这个错误,你看,我也只要调这一名,你班上其他几个显著,我也没让调。”
“听你这意思,合着,你还想调其他人,”
蒋老师气得肺都要炸了,连连冷笑,“学生好不容易熟悉一个环境,又得去适应一个新环境,这不是明摆着折腾人,影响了学生成绩,到时候谁来负这个责任,你要是真想帮这个学生,还不如多给他找些辅导书,多给他补补课,比把人弄去你那个一班强百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