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末:农女小福星 (小白龟的猫)


  把抹布搓洗干净晾在窗台外的铁丝上,她擦干手。
  “爸,来的路上我看见学校周边有卖杂货的地方,你陪我去买点日用品。”
  虽然家里把能带的都带上了,可真到了宿舍还是发现缺了东西。一中门口就有杂货店,东西齐全,很是方便。
  和舍友道别,带着父亲一起出去在学校附近的杂货店去。
  城里的小杂货都比陆桥镇的花样多,各种日用百货琳琅满目。罗芙馨买了脸盆和暖水壶,还买了肥皂盒和一块香皂一块洗衣皂。怕她钱不够,老父亲偷摸着从自己兜里掏出五块钱来补贴给她。
  罗芙馨哭笑不得。
  “爸,我有钱。”
  有钱?她还当自个那七十块钱的奖金是花不完的哟!照她这个大手大脚的趋势,别说七十块,七百块都花没了。
  “你有钱是你的,这是爸给你的,拿着。”
  硬是塞给她。
  罗芙馨只好收下,心里暖暖的。
  临回宿舍的时候她又在路边的水果摊买了一斤青皮桔子,准备带回去招呼舍友一起吃。大家都是第一天见面,礼多人不怪。
  回到宿舍,又新添了三个室友,连带着白雨的妈妈也回来了,宿舍一下就满了。
  人多嘴杂,家长们攀谈起来,一来二去就说道孩子们的成绩。一说成绩,一脸苦相的白雨妈妈终于露出几分喜色。她家白雨成绩好,中考全市第三,很是值得夸耀一番。
  周连富也不怯,老实汉子不善夸耀,只说女儿本来已经被中专录取了,但孩子想考大学,家里就让她上高中了。
  农村孩子放弃中专来上高中,考大学,这可稀罕的很。马春芳一脸羡慕又遗憾。这要是她,绝对去上中专,才不来念高中呢。可惜偏偏不是她,怎不叫人羡慕嫉妒。
  说起成绩柏家兄妹就沉默了,尤其是柏丽娜噘着嘴一脸不以为然。成绩再好有啥用?大学生挣钱能比她哥还多?要不是大哥非要她上学念书,光宗耀祖,她早就挣钱做生意去了。
  要赶着回去,周连富在宿舍坐了一会,就的起身回程。
  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交代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饭要吃饱,觉要睡好。别光顾着念书,也要顾着身体。有什么事就赶紧回家,找爸妈。下个月国亲放假,一定要回家。
  她一一应下。
  把父亲送到公交车站,临行把两个桔子塞给父亲,连同柏家兄妹给的酒心巧克力。
  “爸,桔子你留车上吃,这巧克力给福彬,怪稀罕的,叫他尝个鲜。”
  周连富要推辞,赶巧公交车就来了,她赶紧把父亲推上车。
  目送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看着他不时从车里探出头来张望自己,罗芙馨渐渐红了脸颊酸了眼圈。
  明明内心早已是个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可在此情此景之下,她还是生出离别不舍的小儿女之态。


第35章 :卖布大老板
  下午家长们都陆陆续续的散了,剩下五个学生留在宿舍。
  白雨依然没有回来,只是床铺整理好了。
  新来的三个同学是郑美丽,张彩霞和王幺妹。郑美丽是外地来的借读生,讲一口带口音的普通话,不会江城市的方言。张彩霞和王幺妹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尤其是王幺妹还穿着解放鞋,鞋底全是田泥,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刚干完农活过来的。
  学生见面自然绕不开谈学习,柏丽娜却最烦学习,为了堵住大家的嘴,她赶紧从皮箱里拿出一包大白兔奶糖,哗啦撕开,倒在桌上。
  “我请大家吃奶糖。”
  她那大皮箱里,半箱是衣服,半箱是零食,就没一本书。知道的晓得她来上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来旅游呢。
  一看这大白兔奶糖,女孩子们都双眼一亮。
  八十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说不上富裕。城市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还有正经零食吃,但农村孩子的零食只能是山里的野果,地里的杂粮。大白兔奶糖,想读不敢想。
  “吃吧,别客气。”
  “真的随便我们吃?”马春芳问。
  “当然。”
  她姐订婚的时候,男方送礼就有这么一包,可好看了。她妈把这包糖留着,准备过年送礼用,就不给她吃,可把她馋了大半年。
  这会子,就这么撒在桌上那么多,随便吃,真好。
  马春芳立刻伸手抓了一把奶糖,半道又突然不好意思了,赶紧把手里的奶糖塞给身边的王幺妹。
  “快吃,大白兔奶糖可好吃了。”
  “我不要,你干嘛!”
  王幺妹被她吓了一跳,一下蹿起来,把糖都撒一地。惹得柏丽娜哈哈大笑,把她囧得,脸腾一下就红了。
  罗芙馨看了微微皱眉,上前解围,把掉地上的奶糖捡起。
  “她想吃自己会拿,不用硬塞。”说完看了马春芳一眼。
  这下换马春芳脸红了。
  一直默不作声的郑美丽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伸手拿了一颗奶糖,剥开塞嘴里,扭头问柏丽娜。
  “楼下那辆小汽车是你家的吧?你家里挺有钱的嘛。”
  说起这个柏丽娜就一脸骄傲。
  “我哥做生意的,有自己的门市部。”
  “你哥做什么生意的呀,能买得起小汽车?”红了一阵脸,马春芳就自己好了。怕奶糖被别人吃了,赶紧也剥一颗塞嘴里。
  “卖布的,一年能挣好几万呢!”
  嚯,几万块,把几个小姑娘唬的一愣一愣的!城里一个工人一个月才挣四十来块,一年收入杂七杂八加起来也就五六百块。小姑娘们几千块都没见过,何况几万块!
  “卖布怎么这么挣钱啊?”郑美丽不信。
  她爸爸是正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高级工程师,被外聘到江城市,一个月工资加福利有近两百块,说出去已经不得了。没想到柏丽娜的哥哥一年能挣几万块,一个卖布的,能比国家高级工程师还趁钱?
  卖布怎么这么挣钱?卖布还就是这么挣钱。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内清一色的蓝色卡其布绿色军装,服装式样花样单调至极。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绿大地,人民群众的着装审美也迎来了大变化。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成功,一举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正所谓吃穿住行,这吃的解决了,可不就得解决穿。
  老百姓手头有了闲钱,自然要给家里人制版新衣。大姑娘小媳妇爱俏,想穿红的绿的花的彩的,怎么办?国营布店都是老一套,卖不出新花样。幸而改革开放搞起了私营经济,私人布商迎合老百姓的需求,印花布染彩绸,花样翻新,目不暇接。
  老百姓也是被压抑久了,这需求一旦爆发,那简直是来什么要什么,有什么卖什么。恨不得一夕之间,就把全国大地都换成五颜六色,五花八门。
  江城市有两家国营的印染厂,陆桥镇还有一家小的私营印染作坊。一开始是头脑灵活的几个私营布商,趁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自己从广州上海那边搞时髦花样过来,到厂子里去开版印,然后拿到市场里卖,即零售也批发,总是卖掉一米是一米。
  哪知市场需求太大,这刚印出来的布,拿到市场就卖得别提多火爆。
  你想啊,彼时在国内引领时尚潮流的地方可就是上海和广州。可是普通人想去上海广州买衣服,太不容易了。这下好了,家门口就能买到上海广州才有的花样,那还不买?
  不买就没了,别人可抢着买呢!
  不管本地老百姓抢着要,连外地客商也闻风而动。尤其是东北,西北的客户。人家对花布兴趣一般,可对印花被面和被单很有兴趣。江城市印的被面被单,花样不比上海广州的差,价钱却便宜好多。
  那会子印布就跟印钞票似得。只要印的出来,不管什么样的布都有人要,印什么都挣钱。
  一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后来就渐渐成了规模,就发展出了轻纺一条街。不仅有专门的印染布料市场,还有配套的坯布辅料市场。
  柏文强还算不得这第一批发财的布商,是看着别的卖布发了财,赶紧自己也下去捞金,也发财了。像他这样的卖布老板,江城市的轻纺街上比比皆是。
  看着柏丽娜炫耀自家哥哥会挣钱,罗芙馨若有所思。
  她知道江城市的轻纺业还有更大的发展,想要创业,进入这个熟悉的领域自然是最好。
  但问题是她现在一无所有,两手空空,拿什么入场呢?
  给人跟单做外贸,人家也不信她这个才十五岁的小丫头。
  买坯布自己印自己卖,流程她倒是熟悉,不会被骗,可问题是本钱呢?口袋里拢共还剩下四十来块,连一匹坯布都买不起。
  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呐。
  算了,想不出就不想。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五点开饭铃一打,就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


第36章 :教室风波
  柏丽娜带了半箱子的零食,却没拿吃饭的家伙。马春芳献殷勤,把自己的搪瓷盆借她。可她却嫌那盆有疤,是个破的,要了罗芙馨新买的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