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增福和上官奶奶却不行,他们还没有修炼出精神力,还打不开储物袋只好羡慕地看着儿子,儿媳把东西装入又拿出来,一顿折腾。
上官润和杨乐珍一直很羡慕孩子们的储物戒指,觉得用来收藏东西真方便,又不占地方又安全。现在他们都得到了比储物戒指还能收藏东西的储物袋更是喜欢。一会所以就一会把东西放进去,一会又拿出来的折腾。
午后,上官家人吃过午饭,一家人聚在院子的果树下喝茶聊天,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忽然碧蓝如洗的天空飘来几朵五彩祥云,从祥云中射下一束金黄色的光束打在上官平安身上。
那金光充满了圣洁,庄严的气息,让人忍不住要顶礼膜拜。那气息上官疏影十分熟悉,那是功德之光,上官疏影把父母也推到上官平安身边,希望父母也能借弟弟光,也能得到一点功德之光加身,她自己可是深切体会过功德之光的强大作用。
上官平安被功德之光照在身上,只觉全身暖洋洋的,如泡在温泉中一样舒服,全身经脉都得到了滋养,忽然他心中一动,感觉境界一松,他就这样轻松进阶了,一步跨入三品相师。明阳真人立刻就感觉了徒弟的气息变化,心里感叹,这个徒弟还真是福德深厚啊!
上官平安得到功德之光,功德之光也反哺了四大鬼王,四大鬼王也积累了一定功德。四大鬼王也心生欢喜,觉得跟着上官平安也挺好。
过了半个钟头,那束光才消失不见,上官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齐齐合掌感谢上天。大家看向上官平安,只见上官平安头上多了一圈金黄色的光环,过了一刻钟那光环才没入上官平安体内消失不见。
功德之光没入上官平安体内,大家才反应过来。上官增福问道:“平安,天道为什么赐予你功德之光?你又做什么善事了?”大家也望向上官平安。
大家都不傻,能得到上天赐予功德之光,此事一定非同小可。上官润想到此也赶紧问道:“平安,你是不是瞒着我们什么?”
上官平安想了想就避重就轻地说:“就是我游历途中遇到几万鬼魂滞留阳间,不能去地府轮回,我不忍心就帮他们一把,沟通地府送他们去地府轮回。”
大家听了才释然。杨乐珍问道;“那遇没遇到危险?你受伤没有?”说到这又紧张起来“你是不是和你大姐一样,用了心头血?”
上官平安赶紧解释:“没有,我这次有金毛吼师傅给的鬼王旗,就不用心头血。我一点事都没有,不信你们自己看。我只不过写了祭文,做了法事。”大家看上官平安确实没受伤,也就相信了他的话。
第201章 古玩街淘宝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下海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人们生活条件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收藏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上官疏影看到古董一条街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开了好多店铺。外边的露天摊位也被卖古玩的小贩们占满。当然,这些古玩大多是仿品,甚至有的连高仿都不算,就是一些残次品用来蒙那些不懂的游客。
上官疏影看到这些古玩店铺,心里又开始有些痒痒了。她有寻宝异能,还有透视眼,运气也不错,还有什么宝贝能错过,她就决定星期日带着父亲上官润去淘宝,去捡漏。
之所以要带着父亲,是因为父亲上官润对古玩鉴定非常热爱,带着他让他亲自捡漏这一定会让他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对,就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前世因为父亲早早离开了她们,这是上官疏影心里永远的痛和遗憾。她重生了就很想多陪陪父亲,多尽一份孝心。
在一个星期日,上官疏影提出要去古玩一条街捡漏,果然如她所料,父亲上官润立刻要求同去。于是吃过早饭,等到9点古玩街开始营业了,上官疏影带着父亲利用她万能的空间向京都古玩一条街穿梭而去。
到了古玩一条街附近无人处,上官疏影带着父亲出了空间,由于是星期日逛古玩街的人还真不少,父女两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里面走去。
上官疏影也打开了寻宝功能。空气中还真传来几丝年代久远的气息。上官疏影转头看到兴致勃勃的父亲就放弃了自己想直接找过去的想法,陪着父亲,慢慢地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逛过去。
摊主们招揽生意的手段各不相同,有的大声地招呼来往的游客:“都过来看看啊!这是武则天的发钗啊!还有秦始皇的陶勇啊!”
等上官疏影父女两也随着人流过去一看不禁一阵无语。那武则天的发钗居然是铜的镀上了一层金漆。上官疏影打趣道:“爸爸,武则天不就是女皇吗?她这么穷吗?还要带镀金的发钗?”
上官润也不禁笑了说:“这个,爸爸不知道,这得问老板了。”小老板看着上官疏影清澈的大眼睛也有几分不好意思挠挠头说:“啊,我口误,这是武则天婢女带的发钗。”大家听了都发出善意的哄笑声。
上官疏影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个摊子的货物大都是假货。有两样真品价值也很低,上官润也没有看中的物品,父女两就随着人流往下一个摊位走去。
这个摊主属于会讲故事的一类。摊主正拉着一个中年大叔在讲他看的一个笔洗的故事:“大哥,你眼力真好,我和你说,这笔洗可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可不是那些在外边进的货,这笔洗是乾隆年的,你看看,这都多少年了?还保存这么完整。”
一番话说得那大叔就有了几分意动。那小贩又再接再厉地说道:“这是我家传家宝,我要不是等着用钱,我才舍不得卖呢,唉,我败家啊,我愧对祖宗。”说完还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
上官疏影好笑的听小贩在胡说八道,不禁暗暗摇头。小贩的功夫没白费,那大叔最后被说动了。经过讲价还价,最后已380元买走了笔洗。
小贩满意地把钱放了起来。上官疏影估计那笔洗也就值20元,最多不超过30元。那小贩这一单生意就赚了350元,相当于人家一两个月的工资,难怪卖假古董的人这么多。
上官疏影父女两又走过几个摊位,摊位的物品质量太次,连上官润都失去了兴趣,父女两就大步向前走去。
忽然,一丝年代久远的气息,传入上官疏影的鼻子。上官疏影放开神识搜查过去。只见前面一个摊位不像别的摊位那么热闹。显得有些冷清。
上官疏影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冷清的原因,这摊位的东西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一看就假的不能在假了。都是一些现代工艺品,还有几个黑乎乎的不知什么材质的东西。
那摊主是个小年轻,估计是看人家练摊赚钱,自己也来试试,不过没摸到好的上货渠道,只好上了一些工艺品和在废品收购站买来的几件铁制品来糊弄外地游客。
小年轻正沮丧的坐在那发愁,这半天了不用说开张,就是问的也没一个。
那气息就是从这个摊位发出的;上官疏影仔细查看,发现那气息是从一个黑乎乎钳子一样的东西上发出来的。
上官疏影蹲在摊位前,用手指着那钳子一样的东西问道:“大哥哥,那是什么啊?”那小年轻被问住了,他也不知是什么啊?他看向钳子就随口说道:“啊,那是钳子,是清朝的。”
他看着那东西像钳子,也就没敢往年头多说,因为他认为,钳子一定是现代的,谁听说过古代有钳子啊?他只敢说清朝的,因为他想清朝大概能有钳子了吧。
上官疏影一听就乐了,因为她已经给这个钳子断了代。这个东西虽然上官疏影不知道是什么,但上官疏影已经鉴定出它的年代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那摊主的话,证明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件古董,所以,上官疏影暗暗高兴,看来能捡个漏了。上官疏影拉了拉上官润的衣服说:“爸爸,我觉得那个东西挺有意思的,我们买下来吧。”
上官润听女儿这么说就知道这东西一定是古董,就问道:“小伙子,我能看看吗?”那摊主见好不容易有人询问,忙热情地说:“没事,看吧,随便看。这可是清朝的钳子,很有收藏价值。”
上官润拿起来仔细研究起来,他越看越心惊,因为这钳子确实是钳子,但却不是普通的钳子,它是青铜所制,上官润推断,年代应该是青铜器繁盛时期应该是战国初期的。如果如他推算的一样,那这东西可就意义非凡了,那价值更是万金难求。
上官润压下激动的心情,问道:“这钳子多少钱?”那摊主说:“这可是清朝的,你给500元吧。”上官润笑笑放下钳子,起身就走。
这摊主明明不认识这钳子,还漫天要价,如果上官润如摊主要求答应500元买了,那摊主一定会怀疑,就可能不卖给他了。
那摊主一看父女两要走,急了忙拦住说:“你看,你着急走什么?咱们好商量。”上官润笑着说:“我只想买这个钳子给孩子玩,你那个价格我可买不起。”说完假意还要走。
那摊主忙说:“那我在便宜点就300元吧。”上官疏影说:“30元吧。”那摊主假意生气地说:“小姑娘,这是古董,这样吧,200元,不能少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