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之开挂人生 (花梦淮远)


  年代这么久远,一定也很珍贵。上官疏影看那人也没有动手的意思,就抢先把那东西拿到手上仔细观察。
  那东西长大约50厘米,宽大约6厘米,厚0·1厘米。颜色是墨绿色,长方形薄片状,背平直,刃部内凹,一端为方形,另一端略窄,一面光滑细腻,另一面较粗糙。背部有三孔。
  上官疏影没看出这是什么,但不耽误她和摊主讲价。上官疏影低声问道:“这石头片怎么卖?”
  摊主嘴角抽了抽也小声说:“这是玉刀,是汉代的,很稀少,我卖3000 。”一番话上官疏影听出来,摊主也不识货,是啊摊主要是识货,怎么会3000就卖。
  上官疏影心里一喜,但还是得还价,要不摊主要是惊醒不卖,那上官疏影岂不是亏大了。上官疏影;“300,行不,不就是个石头片吗。”
  摊主:“2500 ”上官疏影“500”摊主:“2000”这时摊位前蹲着的那人也好奇地打量起上官疏影手里的东西。
  上官疏影一阵紧张,但也不怕他来抢,因为古玩行有个规矩,讲究先来后到,人家在交易时只要人家没离开,后来的就不能出价,只有等他们交易失败,先来的放下东西离开,你才能和老板交易。
  最后那摊主让到:“1000元”上官疏影不敢再杀价,赶紧让父亲交钱走人。
  摊主乐呵呵地收了钱,说:“你们眼力真好,我这还有不少好东西,都保真,你们再看看。”
  上官疏影和上官润又扫了摊位一眼,上官疏影又发现了几个古玉,虽然没有这个年代久远,但也是货真价实的古董。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上官润又掏出1000元买了3个古玉,一个是清朝的平安扣,一个是明朝的一对玉镇纸。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云纹。还有一个是清朝的扳指。
  离开摊位,上官润才要过先买的那个玉刀仔细观看,越看越心惊,最后赶紧又递给上官疏影示意她收进空间,实在太珍贵了,又是一件重宝。
  上官疏影接过来,收进空间,然后问道:“爸,我只看出是新石器时期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啊?”
  上官润:“这叫‘三孔玉刀’应该是新石器龙山文化时期,很珍贵,算是重宝。”‘三孔玉刀’上官疏影记得在书上看过,此类玉刀在陕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真不知,这枚玉刀是怎么流落在外的?
  现在天已经亮了不少,‘鬼市’更热闹了,摆摊的摊位绵延有两里地,上官疏影看看时间,赶紧加快步伐寻找起来。
  ‘鬼市’的东西还是假的多一点,里面还有不少现代工艺品,但要价也比古玩城要便宜很多。
  上官疏影走过半条街又感应到了古董的气息。上官疏影顺着那气息寻找过去,这是一个
  卖瓷器的摊位,摊位上摆着各种瓷器,有花瓶类,碗碟类,还有装饰工艺品类,大多数瓷器都很新,一看就是在瓷器厂新买的。
  吸引上官疏影来的古董是‘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只是不知为何,这个在上官疏影感应到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古董,却和旁边放在一起的景德镇刚生产出来的那些工艺品一样新,一样亮。让人一点也看不出历史的痕迹。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
  这个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用的就是呈灰蓝色,较浅淡。现在天色已经明亮起来,上官润也看清了摊位上的这件青花瓷。
  他看着看着眉头也皱了起来,他按照元青花的各个特征都觉得这是真正的元青花。但看到这件青花瓷簇新的光泽,又觉得太新了,一点也没有年代感。
  上官疏影因为心里有数就不再耽搁,问道:“这件青花瓷盘怎么卖?”摊主:“5000,这是元青花。”
  上官疏影:“你虎谁呢?元青花,这么新?这么亮?”摊主顿时不好意思了,:“呵呵,保存的好呗。”
  上官疏影;“实在价,多少钱?”摊主:“那就3000 ,不能少了。”上官疏影站起来:“3000我能买一车,还得是景德镇的青花瓷。”
  上官润:“到底多少?”摊主想了想,“那你给个价”。上官疏影:“100”摊主带着哭音道:“别的,妹妹,你是我亲妹妹,这样1500吧。要不我就赔死了。”
  上官疏影“300,不卖我就走了。”摊主想:这青花瓷在景德镇也就50 ,60.卖300也不少了就假装心疼地说“那卖给你了,哎呦我可是连运费都没挣回来。”
  上官疏影没理他,示意上官润交钱,上官润相信疏影,赶紧交了钱。


第247章 趟‘鬼市’(二)
  上官疏影父女两交了钱,上官润接过这个保存实在是太好了的‘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只觉得触手十分滑腻,他差点没抓住。
  上官润更是奇怪,拿到眼前仔细一看,就觉得这‘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上面似乎抹了一层动物油脂,上官润拿到鼻子处闻了闻,闻到一股荤油的味道。
  荤油也就是猪的板油经过小火慢慢熬制出来的油,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那可是好东西,是炒菜必不可少的东西。
  上官润闻到荤油的味道,心里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显然,这‘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的主人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把‘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放在了荤油中储藏,或者是用这个盘子装过荤油。
  所以无意中给‘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镀上了一层油脂,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才保存的品相这么好。也就是因为品相太好,太新,才使很多人都打了眼,以为它是仿品,他们父女才捡了个大漏。上官润又一次感慨女儿的好运气。
  上官润又赶紧把‘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交给上官疏影,让她收起来,这要是有个闪失还不心疼死他。
  接着上官疏影又拉着父亲奔向一个个散发着古董气息的摊位。他们又收获了很多宝贝,但也错过了一些古董,因为那些古董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他们收获的这些古董什么材质的都有,五花八门。
  有乾隆时期的碑帖拓本;颜真卿原石碑精美拓本;清朝《红楼梦》孤本;还有光绪元宝;袁大头;各种铜钱;荷花瓷板画;清康熙青花瓷;铜羊公摆件,清铜雄鸡摆件,古玉把件;龙形古玉;清宫玉象棋;清掐丝珐琅鼻烟壶;等
  上官湿润父女两看到巨大的收获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天已经大亮了。不少摊位都已经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上官润父女两也准备离去了,忽然又有一道远古的气息被上官疏影捕捉到了。上官疏影赶紧停下要往外走的脚步,拉着父亲循着这气息查找了过去。
  等找到那摊位近前,上官疏影才看见那散发久远沧桑气息的东西是一个铜炉。鉴宝功能很快鉴定出是宣德年铜炉。
  上官疏影心脏不禁跳的快了几分。是宣德炉,但遗憾地是摊位前还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看这个铜炉。上官疏影拉着父亲静静的在一边观看,虽然和宝贝失之交臂但仔细欣赏一下也好。
  宣德炉相传是明代宣德皇帝(朱棣之孙)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罗国进口一批红铜,
  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
  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此后因为宣德炉太好;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
  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所以造成现在宣德炉真假难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