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福利分房是商品房存在的基础,从八十年代开始,商品房一步步试水,到九十年代发展壮大,再到二千年以后成为人人都关心的话题,房地产行业更是有了跳跃式的发展。
当然,这个私人买断从中央发指导意见,再到落实到各个地方,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有可能大城市都买断很久了,小县城却才刚刚听说。而有些福利很好的单位,不能搞福利分房,就搞集资建房,总之围绕着房子的议题,一直非常热闹,而且各种问题,好的坏的层出不穷。
“反正咱们家有这几套就够了。”路英囤了那么多东西,却偏偏没有想过囤房子。
说着又叹气想到以前,“最早还有八百一平的房子呢,当时手里要留钱周转,就没动心思。结果一转眼,房价就涨起来了。”
他们的院子也涨了不少,但明显没有商品房的价格高。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平房还没改造地下管网,也就是只有公厕可以使用,家里是没有卫生间的。
一直到九十年代完成了所有平房的地下管网改造,再加上拆迁把不少平房都拆掉了,剩下的那些才一下子坐地飞升。
至于舒雨现在的小院能不能保住,会不会落入拆迁的范围,她实在没那个记忆,只好顺其自然。
“阿姨,您身边有没有移民出国的人。”吃完饭喝茶聊天的时候,舒雨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干脆问道。
“有啊,肯定有的,怎么了,你想出国?”路英完全是开玩笑的口气,她知道舒雨没有出国的心思。
“不是,就是想问问,他们的资产都是人民币,怎么带到国外呢?”人民币是不可能在官方市场兑换成美元的,如果有人移民就必然有一条地下产业链。
“这个我得打听打听,路路应该记得,你程阿姨有个邻居,好像就在准备出国。那个邻居好像有点小钱的样子,应该是找黑市兑换吧。”路英不怎么在意的回答道。
舒雨心里清楚,找黑市就算能兑换到美元,随身带出国的现金也有限制。如果真的小有资产,那么他们一定有一条渠道通往美国。
“我去打听。”路晁一听就知道母亲说的人是谁,也明白舒雨想干什么。
舒雨从侧门回去的时候,偏头道:“为什么不让警官出面呢。”
他们不管有什么行动,都没打算瞒着警察。
“我知道那边的情况,自己去比较方便。”路晁不想告诉舒雨,那个人的钱来的不够干净,类似于灰色收入,如果没人查万事大吉,有人查直接完蛋。所以他才想赶着没人管的时候,赶紧出国。
如果让警察出面,能逮着他的把柄还好说,如果逮不着,这条线索就断了。
第118章 协助调查
舒雨回到学校,半句没提皮革厂里发生的惨事, 只是看向秋恬恬的目光时, 更多了几分叹惜。
路晁有消息传来, 对方愿意松口, 但必须得上飞机之前, 才告诉他怎么操作。
“我报警抓他也没真凭实据,但他知道我和许警官的关系不错,也一样投鼠忌器不敢硬扛。最后谈判的结果就是这样,他上飞机的时间是这个月底。”
一边是有灰色收入但都是传闻, 没真凭实据抓人, 路晁只敢拿报警吓唬他,若是真报警抓人, 没查出什么来,就只能看着他嚣张离开,他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一边是和许警官有私交,警察随便找个借口关他一段时间,趁机收集证据, 他就有可能栽在出国前夜。所以只能和路晁谈判, 不敢真的惹恼他。毕竟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他惹不起。
两边都有心虚的地方,反而促进了谈判的进展。毕竟许警官就如同大杀/器,拿来威胁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这就很好了,毕竟有进展。”舒雨带着路晁在自己学校里散步。
路上不时遇到认识的人, 跟路晁打招呼,舒雨哭笑不得,“这到底是我的学校,还是你的学校。”
怎么感觉反客为主了呢,还有人热情的拦住路晁,要请他吃饭呢。
好不容易到月底,舒雨请了假陪同路晁一同到机场。上飞机的人带着最时髦的墨镜,穿着西装,带着即将投奔美好生活的憧憬,就连看到路晁这个他讨厌的人,也不计较的露出微笑。
甚至还轻拍一下路晁的肩膀,轻佻道:“年轻人,中国人未来就靠你们了,好好干。”
至于他,即将要享受美好的资本主义生活。
路晁微哼一声,“我们约好的。”
“是的是的,别心急嘛年轻人,你会得到你想要的。”还没登上飞机,已经一口翻译腔,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以为,美国人能听懂翻译腔的中文。
想把人民币弄到美国,得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第二个步骤就是将美元汇至美国的帐户上。
两个国家都存在着金融管制,只是管制的方式不同,一般人接触不到,会单纯的以为这就是跨境汇款。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资金来源不明,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受到调查。
真正是做正经生意所得,还要稍好操作一点,象这样见不得光的,操作会更复杂。
“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只能按黑市价格。兑换之后的美元想汇到美国指定的帐户上,需要交给百分之四十到七十的手续费。”至于这个区间为什么这么大,是根据当时中美两国的政策波动,以及金融政策波动来的。
路晁抽了抽嘴角,“这些都由谁来完成。”
“联系方式都写在信封里,一早被我放在商场的服务台。”说着递出一个带着皮圈的数字牌。
“快去吧,咱们两清了。”
“不用这么看着我,我用人格保证,我写给你的都是真的。他们在京城活动,都有身份掩饰,表面是正经生意人,私下专门帮人排忧解难。”翻译腔中年男士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腕表。
“我该上飞机了。”说着大步往着登机口走去,面色激动,脸色潮红。
“是这一封信吗?”路晁横跨一步,拦到他的面前,当着他的面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然后展开。
用报纸贴出来的地址,人名和电话号码,都在上头。
翻译腔男子神色慌乱道:“你,你,你怎么会……”
他害怕有人跟踪,特意请了邻居家里的一个小孩,拿着信去寄存,然后再将数字牌拿回来给他。全程他都在家中,就是有人跟踪,也不可能发现。
“我也可以老实告诉你,你信上写的人已经被抓,正在审讯。现在,轮到你了。”路晁将手放在耳边晃了晃,就见两个警察走了过来。
很礼貌道:“有个案子需要您协助调查,跟我们走一趟吧。”
“不,不,你们没有证据。”他什么都没干,这封信说明不了什么。
“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国家有非常严格的金融法规,警察现在请你协助调查的是金融案件。”
至于调查之后,又能查出什么来,那就不是路晁该担心的问题了。
看着这一系列神操作,舒雨简直惊呆了,用力捶了一下路晁的胸口,“你竟然一直瞒着我。”
“只是还没来得及告诉你。”路晁哈哈大笑,也不躲,任她的拳头捶到自己身上,只管看着她笑。
“你笑什么?”舒雨嗔了他一眼,一把夺过他手里的信。
“香江?”一看这极具地域特色的名字,她立刻猜出这些人的身份。
路晁耸耸肩,“也只有他们有这个能力。”
香江是金融之都,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桥梁。这期间大量的贸易公司,都依附于此赚取差价。利用内地不懂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中国人打交道,居中承担沟通完成交易。
“现在怎么办?警察介入了吗?”舒雨跟着路晁上车。
“至少给警察打开了一道口子,但是能不能顺着这个线索找到江建功,还不知道。”毕竟在香江从事这一行的,不可能只有信封上的这一个人,而内地的警察现在也无法去香江查证,事情同样棘手。
“再棘手,总是打开了缺口,这可是大功一件。也证明我们在之前的监管上,有许多疏漏之处。很多同事忽视了对外国人和其他地区进来的人的监管。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问题。现在看来,安全问题同样能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许警官不吝于表扬路晁,同时也对公安内部的工作风气有所不满,借这个机会算是公开的抱怨牢骚。
在公安局里录完口供,两个人离开之后,舒雨忽然握拳道:“有办法了,山不来就我,我们就去就山。”
“等一下,这个说法不当,应该是引蛇出洞,瓮中捉鳖。”舒雨重新组织词汇。
“你想到什么好办法了?”路晁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江思齐那边是不是进展顺利。”
“非常顺利,她对美国人一点戒心都没有。”许然安排的人已经顺利接近江思齐,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有钱好办事。
路晁还想到许然说已经完成本垒打,就觉得好笑,但这话他可不敢在舒雨面前说,太过轻浮,他可是有形像包袱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