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黄袍加身,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黄灵走了进来,“骆秘书怎么样,还用得惯吗?”
之前的闻秘书,也就是闻小青被留在美国的公司工作,于是公司办公室里一个叫骆丹的年轻女性接任秘书的位置。这位骆丹也不简单,中专毕业,精通英语,还在自学日语。
因为毕业之后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意,工作几年之后,跑到深城来找工作,进了莉莉丝。
“很好,她工作很仔细。”舒雨请黄灵坐下,“怎么,有事?”
她一般是需要舒雨签字的时候,才会过来,不过这一次她空着手,所以舒雨才会问她什么事。
“我和丁妞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事,你知道的对吧。”
“当然。”舒雨点头。
“丁妞的进步很大。”
“你的意思是,她能出国学习了?”
黄灵点点头,“可我们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该怎么办对吧。”舒雨笑了,“把她调去美国的卖场工作一段时间,如果能够正常交流,她就可以开始考虑报考设计类学校。”
“太好了,她就在外头,我让她进来。”
丁妞得知自己能去美国,按着胸口激动的不成样子,这是什么年代,大学生都削尖了脑袋往国外钻,都不一定钻得出去。可她竟然能去美国,黄灵姐说的没错,舒雨从来没有食言过。
“别高兴的太早了,去美国念书未必有你想像的那么好。”舒雨提醒她,让她先去美国公司工作,是为了锻炼口语,否则交流不了,还念什么书。
“去适应一下语言和环境,你得自己去收集学校的信息,自己去报考。一旦学校录取,公司会帮你支付学费,生活费公司可以借给你,或者你打工去赚一部分。当然,你还得跟公司法务签一个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舒雨当然会照顾最早跟着她的班底,否则别人这么死心塌地跟着她是为什么?但也不会因为关系好,而忽略该有的防范,该签的合同也必须得签。
“我明白,我都明白,我能吃苦,我也不怕吃苦。”丁妞根本不在乎合同的事,她遇到舒雨才有机会从一个服务员变身成为化妆师,也是继续跟着舒雨,才有机会去美国,未来也许有机会做一名设计师。
一辈子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已经足够幸运,她根本没想过离开舒雨,更没想过离开莉莉丝。
身为一个从农村出来,从苦水里泡长的女孩子来说,幸运这种事从来都不是应该的,她万般珍惜,绝不想随便挥霍掉上天恩赐给她的幸运。
“那我就期待你创造奇迹。”舒雨笑着鼓励她。
骆秘书进来,提醒舒雨晚上有个聚会需要参加。
“噢,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就忘了。你陪我一起去吧,如果你晚上没有约会的话。”舒雨起身道。
“当然,我没打算这么早交男朋友,再说国家不都提倡晚婚晚育吗?”骆秘书满脸笑容,开什么玩笑,约会有上进心重要吗?
看看公司上进的人,一个个都去了美国,她打败了那么多的竞争者才站到这个位置上,如果轻易把时间浪费在约会嫁人这种事上,那也太可惜了。
更何况,这可是深城外资企业的聚会,参加者不是外国人就是中国高管,这种机会她怎么能错过。
他们的宿舍都在工厂里,舒雨换了身衣服,下楼的时候,骆丹已经安排好车子,等在楼下。
“你这条小黑裙选的不错。”舒雨夸了一句,裙子是她设计的,莉莉丝出品,他们是服装公司,员工有打折买衣服的小福利。
裙子的款式简单,重点突出腰臀比,而骆丹的腰臀比就非常不错。比起一些看起来时髦花哨,却无法突出身材优点的款式来说,这样的选择非常聪明。
司机开车将他们送过去,舒雨穿的是一件米色的无袖轻礼服,衣领部分有金属压边,注重剪裁和质感,能应付大多数场合的需要。
两位女士一进门,举办方就有人将他们迎了进来,“两位美丽的女士,欢迎你们的到来。”
“谢谢您的邀请,听说是为了欢迎从美国远到而来的朋友,提前透露一下,是什么公司要过来设厂?还是开设办事处。”舒雨问道。
任何地方,都有圈子,他们这些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就同属于一个圈子。但这个圈子又会分成真正的外国人,中国高管以及工作人员,等等无数个小圈子。
迎接他们的中国人耸耸肩,“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家,我也不是太懂,不过我们公司的老外很激动,大概在美国很有影响力吧。”
专门帮助发展中国?好几个听到这话的中国人都是一脸感动,只有舒雨忍住呕吐,好吧,她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了。
N基金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位供职于BBC的华裔记者,当中国人看到他华裔的面孔时,都情不自禁的对他说起了中文。
然后迎接他们的便是一脸懵逼,这位记者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告诉大家,他不是中国人,不懂中文。而且正因为不懂,他需要请几位可以沟通的中国记者当助理。
这个要求可把现场的中国人激动坏了,只有舒雨退后一步,没去凑这个热闹。
骆丹自然是跟着舒雨共进退,不过她也很奇怪,为什么人人都争相去混个脸熟,只有自家老板根本不想搭理他呢。
舒雨看出秘书的疑问,只笑了笑,“中国这么穷,教育这么落后,派出国的记者也必须会说当地语言,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骆丹很想说,这代表中国记者没钱支付请助理的费用。但很显然,这绝不是老板的答案。
就在她努力思索的时候,舒雨开了口,“这代表一种尊重。”
“而尊重是互相的。”
骆丹眨了眨眼,“也许,美国没人会说中文。”
中国人下意识的就会替别人辩解,也不知道这代表的是善良,还是不自信。
舒雨哈哈大笑,“也许吧。”
美国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人会说中文,况且他们还是一个移民国家,从中国沿海省份,无论是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都去了不少移民。美国更不缺两岸三地的留学生,要说找不出一个说中文的记者,简直是笑话。
骆丹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赶紧弥补,“有没有可能是找不到即会说中文,又能符合要求的人选,所以选了华裔,也算是另一种尊重。”
“可能吧。”他们选华裔记者的原因,是因为一旦他们开始工作,编瞎话,抹黑,造谣的时候,能显得更加可信。毕竟这些记者,可都是华裔呢。
这份恶毒,简直深入骨髓。
舒雨笑的充满讽刺,骆丹看得出来,只是她不懂,讽刺的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好吧,她也承认,这就是老板,怎么可能事事都让她看懂。
“舒总怎么在这里,不去跟BBC的大记者认识一下吗?”过来的是一位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国高管。
舒雨笑了笑,“已经有很多人去认识他了,不缺我这一个。我看于总跟N基金的人相聊甚欢,是有什么合作的计划吗?”
“哈哈,他们又不做实业,哪里有什么计划,不过是理念相合。你们这些小姑娘,是不会关心这些话题的,人权虽然和每个人都有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的那么清醒。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当中,连对错都没认清楚,这一辈子也就走完了。”
都说小姑娘不会关心,还说这么一大堆废话,不就是中年老男人惯用的套路吗?他们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些了。
多吃几年饭的阅历,多看过一些世界的经历,故作深沉的思想。既然没有健硕的身材,也没有年轻的面容,那就用阅历把自己包装成思想有深度的文化人,一样是勾搭小姑娘的利器。
舒雨笑了笑,“佩服佩服,于总忧国忧民,不是我们这些市侩的商人可比的。”
于飞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低声道:“晚一点我们和N基金的人有个小聚会,舒总一起来啊。”
“我不懂这些,还是不耽误于总和他们交流大事了。”舒雨傻了才会跟他们去参加什么小聚会,这些人的人品,根本不值得相信。
于飞有些遗憾,这时又过来两个熟悉的中国高管,一起坐下开启了恨天骂地的聊天活动。
开头往往是,看人家国外如何如何,结尾必是一句,国家再这么搞下去,肯定如何如何。反正洋溢出来的意思是,中国没请他们去管理国家,简直就是十一亿中国人的损失。
中年男人最爱聊政治,而所谓的聊政治就是骂政府,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特色,舒雨不动声色的听着,不时微笑一下,算作是对他们的回应。
有美女的回应,他们聊的越发起劲,有些话也开始说的越发直白起来,也显得没拿舒雨当外人。
等聚会结束,舒雨谢绝了好几个小团体的邀请,带着秘书上车。
骆秘书小心翼翼道:“我听到好几个人议论,说您不太合群。”
舒雨冷笑一声,“以后这种聚会,尽量帮我拒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