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内容是有识之士卧底半年得来的一手消息。可惜的是,这位有识之士将报告和证据送上去,便杳无音讯,每每看到增加的受害人,恨不能痛哭失声。辗转求助到笔者处,笔者为此南下深城,卧底数月有余,一一印证之余,目睹现状亦有触目惊心之感。”
老管没有添加太多的个人感情,只是将这件事用翔实的数据,可靠的证据,还有完整的叙事写出来而已。
但事实太过触动人心,文章发出之日起,炸了。
记者圈子炸子,这下有东西可写了。你说什么?跟风,呵呵,没文化吧,明明是追踪热点事件。
民间也炸了,什么,居然有这样一个产业在骗老百姓的钱,为什么没人管?
某个老百姓进不去的地方,有人正在瑟瑟发抖,因为人家点名要他把手里的报告交出去。
看了一眼时间,秘书淡淡道:“放了这么久啊。”
“不是的,王秘书你听我说,是,是因为……”
“唉呀,我可受不起,我就是过来拿个材料,您不用跟我解释的。”
秘书施施然拿走,送给一位老人。
“这个舒雨是什么人?”老人看完材料,感兴趣的问道。
秘书自然是做过功课的,二张事件的举报人,防骗指南的作者,追回三千万的幕后英雄,抓住吴县诈骗犯桂华,京城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了帮扶贫困生创办互助摄影工作室。
休学一年任职外资企业莉莉丝总经理,去过美国,但回来了。
成立雨露基金,已经在吴县建小学,资助学生们的早午餐,还定点资助因贫失学的大学生。派人卧底写出这份报告递上后没有反应,便联系记者老管,老管亲下深城最后才有了这篇报道。
秘书一口气都没说完,不得不中途换了口气,继续往下说。
说完自己也惊了一下,“好家伙,二十岁就干了这么多的事,这么一比,我简直是废物。”
老人很是畅快的哈哈大笑,“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要是多几个这样的人,二十年赶英超美,又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
放下手里的报告,“开个会吧。”
深城那边的警方面对投诉皮笑肉不笑,“冻结帐户的事你们找我有什么用,你们找税务部门啊。哦,出入境啊,那更不用问我们了,问出入境管理局去啊。等我接个电话啊,都等等。”
“好的,明白,明白。”
“大家排个队。”接完电话的警察出来说道。
投诉的人一喜,“排队解封吗?”
“排队进局子。”
京城这边,老管也接到电话,“好,好,非常感谢,不不不,不是我的功劳。略尽绵薄之力,干我们这一行,不为老百姓发声,谁为老百姓发声呢,是是是,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舒雨在报纸刊登消息之前,接到老管的电话,顿时松了口气,“真是谢谢您了。”
“该谢谢你才对。”
一番谦虚之后,老管笑道:“我们俩就别谢来谢去了,有人让我给你捎带一句话,好好干。”
“嗯?哦,好。”舒雨一连串的语气词,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
老管也不解释,她相信舒雨会明白的。年纪轻轻就入了上头的法眼,以后前途无量啊。再想想自家小子,脚怎么这么痒呢,不踹两下不解气啊。
舒雨听懂了,但没想过利用这件事为自己谋取利益或是声望,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说到底还是小老百姓思维,她也乐得继续当个小老百姓,过自己柴米油盐的世俗日子。
第146章 出版社
周末去外公家里吃饭, 金明天一脸意外的告诉舒雨,“齐俊工作干的特别好。 ”
“就是小毛病不断。”金明天又换成一脸无奈, 不知道怎么形容。一直以来工人都相当有纪律性, 他也习惯了这样的集体。不守纪律的在工厂里也有,那都是混日子的, 被人鄙视的对象。
可齐俊吧, 各种小毛病不断,迟到早退就不说了,上班还这种摸鱼。但只要一出差, 在外头却混得如鱼得水,之前派谁去接洽都不好使的工厂,他一去就能摆平。该给他们退的就退, 该换的就换, 还一口答应教他们的工人维修技术。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金明天一摊手,就没见过这样的人。
舒雨笑喷了, “舅舅,人上一百形形种种,什么样的人都有。您是当领导的人,身先士率泡在店里搞清楚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固然是对的, 但也得摸索着知人善用。有些人放在身边不顺眼,扔出去却好用, 有些人老实归老实,却是老实的磨洋工,还有人善于总结, 善于发现问题。您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您就会轻松很多。”
金明天恍然大悟,“可不是呢,齐俊这种人吧,就该扔出去做外联。”
“扔出去也一定得栓根绳,他大事不敢犯,小事却也不怕犯的。”
被他们谈论的主角,正翘着脚在家里的沙发上吃苹果。一边吃一边吹牛皮,“公司特别器重我,您看看名片,印的头衔是什么,外联部经理,经理呢。”
老齐一眼斜过去,齐俊放平双腿,嘴里却不肯闲着,“不然您打听打听去。”
“难得有个地方收你,好好上班,敢辞职打断你的腿。”老齐把眼前的报纸一抖,举了起来,脸上露出笑容。
齐俊奇怪的凑过去,“什么好事?哇,上头下文件了,太好了,这事是我办的,我办的。”
“知道了。”老齐将报纸夹在腋下,“我下去溜个弯。”
“都快吃饭了,这个点溜弯?”齐俊不敢大声,跑去厨房跟他妈吐槽他爸。
齐俊妈手臂一顿,过了半响才继续挥动锅铲,“你爸难得为你骄傲一次,你还不许他出去吹吹牛啊。”
齐俊咬着半颗苹果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到客厅,往沙发正中间一坐,总觉得要做点什么,才能平复自己有点奇怪的心情。
于是高喊道:“妈,你说爸会不会把钱还给我。”
舒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忙碌,比如不时有消息传回来的雨露慈善基金,可能比谁都要忙碌加辛苦。
吴县的偏远山区,为了新建小学的地址,几个村吵的热火朝天,都想离自家村子近一点。因为地势原因,又没那么好正好取个中间点。
黄会长直接进山,按着人头把现在正在读书的孩子找出来,哪个村读书的孩子多,就靠哪个村近一点。
选址选施工队,图纸材料,黄会长样样都要亲自过问。
就连亲戚 过来的施工队,都被他给推掉了,惹得儿媳妇都有些不高兴。
儿子倒是和他一脉相承的脾气,“我爹这辈子奉公守法,做人做事凭着自己的良心,啥也没攒下,就攒下这身清誉。不然为什么人家这么大的基金会,不找你,不找我,偏找我爹。”
“我爹退休工资拿着,人家给的高薪也拿着,你以为是拿着玩呢。一个不好,一辈子的清誉毁于一旦不说,贪污受贿是要坐牢的。”
儿媳妇没辙了,“得得得,我说不过你们,我只知道外头都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谁不是趁着在位上,给儿女多捞点东西,两袖清风还能清史留名咋地。”
“反正我爹那头的主意让你娘家不用打,没用的,省得开完口被我爹撅回去,亲戚脸上不好看。”儿子也是个倔脾气。
儿媳妇气得放下“啪”一下放下筷子,“是是是,你们家都清高,我们家都市侩,行了吧。”
老婆生气了,他不敢再说,但脸色却没有一点松动。
黄会长和儿女分开住,儿子单位有房,女儿嫁了人,老俩口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隔壁左右都是以前的老同事。
“老李来了。”黄会长开了门,一看是老李,赶紧让进屋,“我听说你爱人出院了?”
“托你的福,早就出院了,来了几回,你都不在,这不是来谢谢你吗?”
“谢我干什么,钱也不是我给的。”黄会长笑完之后,正色道:“你的欠条我可给人家了。”
老李若不是早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怕是要气得拂袖而起,“知道了,我不能赖帐。”
说着把手里的酒瓶子放到桌上,“这不是来找你喝一杯吗?不欢迎拉倒。”
“等等,谁说不欢迎了,喝酒能不欢迎吗?”黄会长哈哈大笑,拉着老李坐下,让老伴多炒两个下酒菜。
“我前段时间学校医院两头跑,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扭个头听说你退休了,再一扭头你就跑了个没影。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忽然一下子退休,忽然一下子成为会长,又忽然一下子好多人上门巴结你。”
“嗨,还不是几个学生看得起,本来我教我的书,懒得掺和他们那些破事。结果学生捐了笔钱,为了怎么个用法,恨不得逼死我,那叫一个闹心。”黄会长摆摆手表示不值一提。
最搞笑的是,自己回来销假,准备提退休的事,结果丁校长先提起来,一口一句要以身作则,高风亮节,好像他不退休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成了尸位素餐之人。
他果断写了申请,连上交带批准,三天就办下来,生怕他反悔一样。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