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学习中文。我以前,有时候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许然的想法,当然我是说有些想法。”事实上,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能互相理解的。
“但是学习中文之后,不需要额外的解释,我忽然就能理解以前无法理解的想法。你知道吗?我想,这是语言的力量。”哈里和许然的贸易公司,主要负责人就是他,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中国的商品运往美国。
但因为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份额有限,他需要经过香江中转。而这期间的操作,他如果不会中文,就会极容易被人算计。学习中文对他来说,是工作需要。
可是学习之后,他发现,自己得到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好处,还有额外的好处,就是通过语言了解到另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文化逻辑,如果你不会中文,就是撞破头,也不可能真正了解。
而了解之后,他也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许然那些,他以前理解不了的想法。
“反正我是告诉你了,学不学随便你。倒是艾玛已经在学习了,公司有中国员工,效率相当不错。”美国人可没有苦口婆心劝人的习惯,我说归说,你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
亚瑟拿着酒杯,很想说,给建议本身就很像中国人的做法。如果是以前的哈里,大概根本不会给他任何建议。
而且他们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哈里和艾玛都是公司的高管,莉莉丝的业务马上就要开展到中国。集团公司也准备在中国成立,高管肯定会面临一波洗牌。
学习中文等于是保持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变相的表达。试想,如果你没想过和公司共同成长,又怎么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学中文。
但自己呢,他需要这种表达吗?亚瑟不由得再一次陷入思考当中。
就在亚瑟以为记录片彻底没戏的时候,却又接到了舒雨的电话,她想让记录片在中国播出,问他的意见。
亚瑟能有什么意见,说到底记录片的版权其实是归公司所有,间接而言就是归舒雨所有。虽然他占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但舒雨占了百分之九十。让他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无法播出,身为公司的老板,她当然有权自己处理。
不过能来问他一句,亚瑟还是觉得非常欣慰,同时也表示,自己这边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剪辑好的最终成品,在配上中文字幕后,由国内公司的杨薇亲自交到老管的手中,请他帮忙联系电视台。
舒雨也给他打了电话,老管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看了内容,质量太好了,一流水平。真的不要钱,白捐啊。要不然我去跟你谈,电视台还是有这方面资金的。”
“不用了,他们采购剧集的标准我知道,一集几千块,我就不费这个功夫了,当初拍的时候,就没想过赚钱。”电视台有没有钱,那肯定是有的,但限于政策,很多东西是上头定死了,钱该怎么花,按什么标准花,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得等几年,到九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大概这些政策就该松动的松动,取消的取消。那个时候,电视台才真的是财大气粗,能够花钱购置版权,也能花钱组织拍摄。
“那你不回来?”老管是觉得,这怎么也是个人情啊,人家承情也该承她这个正主不是。
“我这不是回不来吗?人家跟我一个外行大概也没得聊,委托您正合适,只要您不嫌麻烦。”
“不麻烦,这有什么麻烦的。”不光不麻烦,人家还得承他这个人情呢。
“你这是生意越做越大了啊。”老管感慨,也只有生意做成这样,才有底气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不怕花钱,说捐就捐,也不图个回报。
还有雨露慈善基金会,老管说了好几回,想替他们好好报道一下。结果舒雨不让,宁愿现在这样默默无名,也让老管越发感慨,都是人,这觉悟真是不一样。
“对了,BBC那事,你打算怎么办。”老管作为媒体人,消息灵通那是不用说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还能怎么样。人家都朝着我的脸直接甩巴掌了,我还能怎么样。”
老管叹了口气,“真没想到,他们这种全世界的标杆媒体,竟然会做这种事。”
以前西方媒体在中国媒体人眼里,那叫一个神圣啊,用多夸张的字眼形容都不为过,简直就是全世界文明的灯塔和自由真理的象征。
BBC的报道,当然不是发在中国媒体上,发在境外对于消息灵通的媒体人来说,一样能看到。有些小报还会用文字转载,然后搞得语焉不详的样子。而这种消息,越是语焉不详,越是引人关注。
哪怕老管认识舒雨,也很清楚的知道这里头的事,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消化,并且认真理智的分析之后,才相信是BBC错了。可想而知,如果是其他人看到,几乎都会无条件的选择相信BBC。
“我已经写了信去英国大使馆抗议,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别人的行为。”老管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谣言出于BBC的本意,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场意外,个别记者的私心作祟。
舒雨“呵呵”笑了两声,“您以后会知道的,不多说了,记录片的事就全权拜托给您了。”
当越来越多的事实摆在眼前时,不管老管多难接受,也最终会明白。至于不明白的那些人,不是不明白,只是个人的利益大于他们的良知罢了。
联系完记录片的事,舒雨又忙碌一会儿,解决完工作的事。信步来到庄园的凉亭里,泡上一壶茶,偶尔能听到蝉鸣,说明夏天快到了。
许然不知从哪儿溜了过来,往她面前一坐,看到是泡的茶,自己从口袋里掏出一罐啤酒。
“跟叶爷爷联系上了。”
喝了一口啤酒,“有没有我能做的。”
“谢了,有的话,我会开口的。”舒雨端起茶杯,不心吹了一口,“爷爷已经联系了这边的律师,准备起诉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美国人,BBC是英国公司,欧美之间的人员流动,倒是常事。叶文生一个美国人,在美国起诉另一个美国人,一点毛病没有。
“也只能这样了。”打官司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亚历山大背靠BBC,最后叶爷爷未必能赢。但他们能做的,也不过就是这样了。
“亚历山大在美国招待了很多从中国来的媒体人,也不知道想干什么。听说还联系N基金,资助不少人办了三个月到半年的游学资格。”
舒雨听完冷哼一声,同时也感到疲惫。得到的越多享受的越多,但同理,你的敌人就越强大。不可能到这个时候,还净是些乡下老太婆过来挑衅你。也没有那么多不长眼的,会跑来质疑你。
能够当她对手的,必然像现在这样,她无可奈何别人,别人也无可奈何她,只能在各自的优势范围内出招。
郑升在美国,又像模像样采访了叶安曾经的同学,朋友,在这些人的嘴里,叶安简直是善良纯洁的天使。又买通了叶家庄园的仆人,报料叶文生之前与家人的感情非常好,自从去了中国,就开始变卖财产,也开始对女儿和外孙女不闻不问。
而这一切,都是从他去中国开始改变的。
镜头一转,郑升的采访镜头在一片空旷的空地上,采访几个脸被打码的中国人,据称这几个被采访者,都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给出最终的答案。
叶文生的亲孙女,从小在中国长大的舒雨,因为痛恨叶安替换了自己父亲的身份,所以构陷她入狱。还威胁叶文生,如果不让叶安判处死刑,就不认他。为了亲孙女,叶文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养女。
而这个叫舒雨的女人,也非常的厉害,很小的时候,就和某位高官保持亲密关系,而且一直持续多年。
很快,她不满足于此,又和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人谈起恋爱,并且很快就利用这个留学生的身份组建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大股东。而这家公司,美国人也不会陌生,因为这家公司就叫莉莉丝。
这样一个善于钻营的女人,仇恨叶安抢去她原本该有的美国人的身份,自然会怀恨在心。而她用亲情利用叶文生,再让高官为自己所用,想置叶安于死地,也就一点都不奇怪。
郑升剪辑好带子,交给亚历山大,然后带着需要回国的媒体人一同回到中国。这些媒体人,也是郑升公关的对象,以后会有很多事需要合作。而第一次合作,不如就从叶安的案子开始。
一路上,媒体人各种义愤填膺,誓要将舒雨这种小人揪出来,更要将替她背书的害群之马,从官员队伍里清除。
飞机降落在机场上,一群人说说笑笑走出来,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就见远处一群警察往里走,有个媒体人小声道:“不会是冲我们来的吧。”
“怎么可能,我们去趟美国有什么问题,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谁敢拦着。”声音还挺大,颇有点为自己壮声势的感觉。
“对对,肯定不是冲我们来的。”也有人心虚的狠不得站在原地,但看到周围这么多人,又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害怕。
等到警察越过那么多人,准确的走到他们面前站住,“谁叫郑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