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娘看了眼路上的人,小声对甄宝说:“这可是你刘奶奶传授给我的,看看小鸡屁股和头,屁股大头小的就是母鸡,否则就是公鸡。村里老一辈人都知道,只不过不会随便说。一般让别人孵小鸡都会多拿几只蛋去孵,这样能保证小母鸡的数量,另外给孵蛋的人家一只小鸡两三个鸡蛋,他们的鸡孵蛋了就不能下蛋,都是事先在确定好让孵的人家再孵的。”
“会有多的小鸡吗,多出来的应该都是小公鸡子。”
刘大娘大笑:“当然有,毕竟判断是不是小母鸡靠运气,不过按我教你的方法很有把握。要不怎么说你这次运气好呢,这次你刘大奶奶家孵,她孵蛋仔细,孵出来几率高,找她孵的人也多,每次她孵蛋都有多的,放心吧。”
很快就到了刘大奶奶家,里面已经有人在了。
刘大奶奶已经七十岁了,头发全白了,不过身子仍然爽利,性格也好,经常大声笑,看见刘大娘和甄宝过来赶紧出来迎接。
“翠儿过来了,这是谁啊?”
刘大娘赶紧应和:“大娘不用专门出来迎,这是青荇的女儿,她当年还给你绣过抹额和手绢呢,还记不记得。”
刘大奶奶脸上出现感伤,“唉,那是个好孩子,怎么这么早就去了呢。”
甄宝看刘大奶奶叫过来赶紧喊:“刘大奶奶。”刘大奶奶是村里的辈分较高的老人,很得人尊敬,她嫁的刘大爷爷排行老大,因此都叫她刘大奶奶。刘大爷爷抗日死了,她唯一的儿子也去参军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她之前随军,今年刚回来,甄宝只远远见过她。
刘大奶奶摸摸甄宝的头:“是个好孩子,受苦了,以后常来大奶奶家玩,给你做好吃的。”
甄宝冲大奶奶笑,“以后我没事可以来给你解闷,我也可以给你送好吃的过来。”
刘大奶奶哈哈大笑,整个人透出一股爽利劲,和刘大娘很像:“怪不得翠儿喜欢你呢,是个好孩子。”
刘大娘在旁边也笑着,“可不是,现在她的日子也慢慢好了,这次我来带她挑鸡崽。”
刘大奶奶赶紧让他们也进屋:“我按你们在蛋壳上做的标记把小鸡都分好了,你带来了八只鸡蛋,孵出了六只。”
刘大娘笑:“六只已经很好了,我家也就能养三只。”
甄宝目不转睛的盯着刚出生的小鸡崽,毛茸茸的,黄灰相间的毛发,看着就让人很想摸。
刘大娘在那检查刚出生的鸡,就问旁边的大姐,:“大姐,你家有多的小鸡崽吗,我再给甄宝挑一只。”
那个大娘听说有人要也开心,一家就能养三只鸡,多了养到不大就得杀掉,浪费粮食:“你挑吧,多了三只出来。”
刘大娘扫了一眼就有数了,里面只剩一只小母鸡,拉拉甄宝,“要不要试试挑挑,我给你把关。”
甄宝眼睛发亮,狠狠点点头就蹲到那三只小鸡走的地方,仔仔细细的看鸡头和屁股,嗯……,差不多。
刘大娘和多出鸡崽的大娘都哈哈大笑,一看就是生手。甄宝干脆把小鸡崽拿起来仔细看,犹豫的指着其中一只,看向刘大娘。
“拿着吧,我们走了,回去赶紧吃饭。”
甄宝一喜,挑对了,天知道就大了那么一丢丢,她都超不确定,这些大娘怎么一眼看出来的。
刘大娘把她家多出来的两只小母鸡放到甄宝的篓子里,“快回家吧,估计陆知行也有事和你说。”
甄宝一脸问号的看向刘大娘,今天村民确实有点过分热情,怎么回事。
刘大娘看着疑惑的甄宝,一脸神秘,“快回去,好事。”
第21章 修院子
甄宝高高兴兴的往家走,一路上遇见和自己打招呼的大爷大娘高兴的应了,家里要养小鸡了,听着背篓里小鸡嫩嫩的叫声,想着以后能吃到自己家的鸡下的蛋就差乐出声了。
快到山脚的时候甄宝看见前面的刘二,脚步顿住了,他是从她家的方向来的。正准备绕过他,被叫住了。
“你说陆知行哪来的那么多钱,请给你们盖院子的人顿顿吃肉。”刘二脸色阴沉的看着甄宝:“是不是你们偷偷做了什么。”
甄宝心里慌张了一下,但脸上却不显,陆知行也就是打猎打的多了点,其余的没有问题:“你才有问题呢,你自己不干活,成天在村子里乱逛,还怪别人家吃肉,你去问村长我们家的钱哪来的。”
刘二撇了撇嘴,一侧嘴角向上扬的厉害,看上去脸十分怪异:“我怎么知道呢,我知道啊,不说了”。
甄宝看着刘二远去的背影心里觉得不对劲,想到他们在山里的那块菜地,皱眉,他是不是知道什么。
回到家看见陆知行在院子里晾头发,就走过去,把背篓给他看:“看,是不是很可爱,这几天先放杂物间,等他们长大了才能放外面。”
陆知行撇了一眼,看见毛绒绒的鸡崽皱眉:“拿远点,不行,不能放杂物间里,放外面。”
“它们太小了,在外面说不定会冻死,等他们长出硬羽才能放外面。”
“不行,我们不养了。”陆知行的脸色彻底黑了
“为什么不养,我都拿回来了,我们不是商量好了吗。”甄宝看着陆知行,觉得他莫名其妙,明明说好了的,不自觉眼眶的红了。
陆知行看见甄宝这样子,想说什么又止住了,过了一会儿才说:“放你屋里养,等长出硬羽直接放后院,不然你也别养了。”
甄宝听见陆知行松口,松了口气,先放她屋里也行,刚出生的小鸡味道不大,等长出硬羽味道大了就挪出去,也没办法,但心里有点小郁闷,觉得陆知行有点反常。
陆知行说完没管甄宝,直接回屋,躺在床上,看着屋顶,眼底一片漆黑。他不喜欢毛茸茸的东西,他开始以为小鸡仔也是和野鸡一样的硬羽才同意。想到什么,嘴角勾起讽刺的笑,玩笑,因为一个玩笑他差点丧命。
在他九岁的时候,因为一次脑力模拟比赛中赢了那个继承人,被他还有他的跟班推入一个有一头浑身长毛的狼兽的封闭小空间中,没有吃的,喝的,整整一周。想到这,陆知行的眉心拧起,表情也变了,仿佛在承受巨大痛苦。
他不知道怎么开始的,那头狼兽饿了就啃噬他的胳膊,陆知行轻嘲出声,最终还是他赢了,靠着狼兽的血肉活过了那周,浑身伤痕的被救出。那个傻子,怕是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腿是谁弄断的。那件事后他就有点讨厌毛茸茸的东西。
听到甄宝叫自己吃饭的声音,陆知行闭了下眼,从回忆中抽出,看向窗外的阳光,挥散脑子里杂乱的思绪,最重要的是当下,那个小家伙还不知道要怎么哄好呢。
想了想从屋里拿出今天上午给甄宝买的帽子,走出去,看到忙活着把菜端上桌的甄宝,扣在她头上。
甄宝感觉到头上被扣了什么东西,赶紧放下碗,拿下来看了看,是一顶灰色的帽子,波浪状的帽沿,还挺好看的,一下子就把刚才的事抛到脑后:“陆知行,你今天买的,还挺好看的,我过几天就去刘大娘家用她家剪子给剪了。
陆知行听完,心中微松,脸上还是面无表情。
饭后,甄宝突然想起来刘大娘和刘二的怪异态度,问陆知行:“我们家要修院子了吗,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我看村民突然对我有点热情,刚回来的路上刘二还阴阳怪气的。”
陆知行微微颌首,听到刘二的时候眉头微蹙,他也是因为听甄宝说刘二的事才想早点盖院子,他不在的时候甄宝也安全些:“本来想入冬闲了再盖,怕到时候晚了,就让村民愿意帮忙的过几天下工后来,村长帮忙定了报酬,每顿给上荤菜。”
甄宝心下了然,这个时候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肉,还要肉票,现在下工后来干一会儿,就能吃肉,怪不得他们突然热情起来。
“我们是只修院墙,还是院子也修。”
“都修,准备把屋顶的碎瓦片也给换一下,重新做个灶台,另外把我们两个屋子的火炕给修一下。”
甄宝听完就差跳起来,“我们要修厨房和火炕了,太好了。”他们的灶台有些堵了,做饭时烟排不出去,经常厨房里烟气缭绕的,陆知行都不愿意靠近,她也不喜欢,太呛人了,能修太好了。
其实他们的屋子里有炕,不过被砸坏了,甄宝他们的床其实就是比炕大一些又做了一个木床,刚好卡上,这样冬天睡炕,夏天就可以把木床移过来,睡床。
甄宝也是最近才知道,房间布置不是陆知行做的,是村长和陆大娘。家里最初的家具也是他们给的,对陆知行这个便宜侄儿也是很上心了。不过陆知行对他们也不差,每次打猎多了都会送去一只,也经常去村长家帮忙干些体力活。
下午甄宝就在家种上菜,就没什么事干了,干脆去山上捡些干柴,冬天用柴挺多的。
此时陆知行站在刘二面前,冷冷的看着他。
刘二慌了,他也就一米七几,但是陆知行至少一米八五,而且经常上山,他肯定打不过,“你干什么,附近都是人,我一叫就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